分享

国际收藏 | 世界顶级博物馆 ,人手一件龙泉瓷!

 RK588 2021-01-26

1991年,遂宁市金鱼村发现一处大型宋瓷窖藏,经清理发掘,出土瓷器985件,其中有一批极为珍贵的南宋龙泉窑瓷器,堪称国宝。

▲南宋龙泉窑青釉盘口弦纹瓷瓶 四川宋瓷博物馆

▲南宋龙泉窑青釉琮式瓷瓶 四川宋瓷博物馆

▲南宋龙泉窑青釉荷叶形盖瓷罐 四川宋瓷博物馆

实际上,国内许多地方的博物馆都收藏有龙泉窑瓷器,可见当时的生产规模多么庞大。

▲南宋龙泉窑堆塑蟠龙莲瓣纹盖罐 上海博物馆

▲南宋龙泉窑蟠龙瓶 温州博物馆

▲元龙泉窑梅子青釉双耳带环瓷瓶 四川博物院

实际上,龙泉窑的瓷器也一直受到宫廷的关注,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都有为数不少的龙泉窑瓷器收藏,可以说,在龙泉窑的收藏方面,两岸故宫的藏品相映生辉。

▲宋龙泉窑青釉琮式瓶 故宫博物院

▲宋龙泉窑青釉琮式瓶 台北故宫

▲明龙泉窑青釉刻花石榴式尊 故宫博物院

▲明龙泉窑青釉刻花石榴式尊 台北故宫

龙泉窑自宋朝开始成为一代名窑后,生产的瓷器不仅在国内销售,更远销亚洲、欧洲甚至澳洲、非洲各国和地区。如今,在日本、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博物馆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来自中国的龙泉窑青瓷。

▲元龙泉窑刻花菱口大盘 托普卡帕宫

托普卡帕宫是位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座皇宫,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都是奥斯曼帝国苏丹在城内的官邸及主要居所,1924年之后变成帝国时代的博物馆。托普卡帕宫博物馆收藏有不少元代的龙泉窑瓷器珍品,见证了元朝时期与西亚地区的密切联系。

▲元龙泉窑露胎龙纹大盘 托普卡帕宫

▲龙泉窑云龙纹折沿大盘 托普卡帕宫

▲元龙泉窑缠枝牡丹纹兽耳衔环瓶 托普卡帕宫

在我们的邻国——日本,我们可以看到大量龙泉青瓷,这源于日本人当年对中国文化的敬慕之心。

▲南宋龙泉窑鬲式炉 东京富士美术馆

早在隋唐时期,日本人对中国的先进制度、文化等十分憧憬。因此也喜欢追求来自中国的各类器物,中国的瓷器自然也不例外。

▲南宋龙泉窑琮式瓶 东京富士美术馆

作为宋元时期的名窑,龙泉窑瓷器自然也成为了他们热衷于收藏的器物。因此在日本,主要的博物馆、大财团、寺庙以及古玩商都热衷于收藏龙泉窑的精品青瓷。

▲南宋龙泉窑青瓷凤耳瓶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元龙泉窑点褐彩玉壶春瓶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对于日本人而言,龙泉窑青瓷不仅仅是先进中国文化的代表,同时也与他们所崇尚的禅宗相契合。

▲南宋龙泉窑青釉花口碗 东京国立博物馆


自镰仓时代禅宗思想从中国传入后,这种思想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思想体系,并贯穿到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南宋龙泉窑鬲式炉 出光美术馆

▲南宋龙泉窑弦纹贯耳瓶 出光美术馆

龙泉青瓷整体风格含蓄静谧,造型端庄简朴、线条流畅、色泽纯净澄澈,与禅宗所倡导的宁静、简约、自然三种美学相合,自然也就成为了禅意之美的代名词。

▲南宋龙泉窑青瓷凤耳瓶 日本白鹤美术馆

而在欧美国家,龙泉窑的美丽则源于他们对东方神秘古国的好奇,与对精美瓷器的向往。当西方人第一次见到来自中国的精美瓷器时,惊讶于东方的器物竟能烧得如此精美。由于他们对中国瓷器的热爱,瓷器自然也就成了中国对欧洲贸易中的大宗商品。

▲南宋龙泉窑簋式炉 大英博物馆

关于欧洲的龙泉青瓷,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欧洲人第一次见到来自中国的龙泉瓷器时,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种瓷器的釉色。当时正好有一部上映的歌剧,里面的男主雪拉同身上穿的衣服颜色与龙泉青瓷的色彩刚好相同,而两者都被法国人乃至欧洲人所喜爱,因此人们就用“雪拉同”来称呼龙泉青瓷。

▲南宋龙泉窑青釉弦纹长颈盘口瓶 大维德基金会

▲元龙泉窑梅瓶 大维德基金会

而在记录着中国与西方瓷器贸易往来的《葡萄牙王国记述》中,欧洲人将龙泉青瓷称为“是人们所发明的最美丽的东西,看起来要比所有的金、银或水晶都更可爱”。可见他们对龙泉青瓷的珍爱程度。

▲南宋龙泉窑堆塑螭龙五管瓶 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

如今,在美国的各大博物馆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龙泉青瓷的身影,这些精美的瓷器不但见证了当年世界各国人民对这些瓷器的狂热,也说明了龙泉窑的瓷器在世界各地扮演了中国文化宣传大使的角色。

▲元龙泉窑洗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明初龙泉窑刻花卉纹大盘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元龙泉窑贴花卉纹尊 底特律美术馆

▲元龙泉窑贴花卉纹尊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元龙泉窑戏珠龙纹折沿盘 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

▲元龙泉窑戏珠龙纹折沿盘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元龙泉窑露胎人物纹梅瓶 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

从这些国内外博物馆的龙泉瓷器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当时龙泉青瓷的兴盛,同时也能看到中外商贸与文化交往的繁荣昌盛。这也正是一个大国应有的国家气度。

龙泉窑青釉净瓶
龙泉窑青釉净瓶
元(1271一1368年)
故宫博物院藏
高2厘米;囗径7.3厘米;足径10.5厘米
净瓶整体呈“吉”字形。直囗,长颈,丰肩,鼓腹,腹下渐内收,近足处微外撇,深圈足。颈下部有轮状凸沿。瓶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青釉。
同类器物见于1985年浙江省义乌市工人路元代窖藏出土品。(文字:董健丽)

龙泉窑青釉葫芦瓶
龙泉窑青釉葫芦瓶
元(1271—1368年)
故宫博物院藏
高37.9厘米;囗径5.5厘米;足径11.8厘米
瓶呈宝葫芦形。撇囗,束腰,圈足。瓶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青釉。足端不施釉,露胎呈火石红色,系垫烧部位。
“葫芦”与“福禄”谐音,因其寓意吉样,故常被用作瓷器的纹饰或造型。元代陶瓷葫芦瓶见于龙泉窑、景德镇窑、磁州窑等窑产品,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陶瓷造型。
此件龙泉窑青釉葫芦瓶形体较大,釉色匀净,体现出元代龙泉窑工匠高超的制瓷技术。(文字:单莹莹)

龙泉窑青釉瓶
龙泉窑青釉瓶
南宋(1127—1279年)
故宫博物院藏
高22.1厘米;囗径6厘米;足径9.7厘米
瓶直囗,圆唇,长直颈,溜肩,扁圆腹,圈足。圈足两侧对称开长方形穿带孔。胎呈淡黄褐色,含杂质。瓶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粉青釉,釉层较厚,呈乳浊状,釉面密布开片。(文字:冀洛源)

龙泉窑青釉纸槌瓶
龙泉窑青釉纸槌瓶
南宋(1127—1279年)
故宫博物院藏
高17厘米;囗径6.7厘米;足径7.6厘米
瓶盘囗,细长颈,折肩,长圆腹,圈足。瓶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粉青釉,足端无釉。凸棱处釉薄,映出白色胎骨。
此瓶造型源自中亚地区玻璃器,最初被用作盛装蔷薇水,明清以降,逐渐演变成插花所用的花器或单纯的室内陈设器。(文字:赵小春)

龙泉窑青釉鬲式炉
龙泉窑青釉鬲式炉
南宋—元(1127—1368年)
故宫博物院藏
高7.5厘米;囗径20.8厘米;足径12.9厘米
洗折沿,深直壁,圈足。洗内、外施青釉。
折沿洗,亦称“折沿盆”。流行于汉、晋时期,宋代南北窑场皆有烧造。
据《故宫物品查报告》,1g25年收清宫文物时此器存于重华宫翠云馆。清乾隆《精陶韫古》图册绘有一器,名“宋龙泉窑素洗”,与此件文物相同。(文字:赵小春)

龙泉窑青釉弦纹三足炉
龙泉窑青釉弦纹三足炉
南宋(1127—1279年)
故宫博物院藏
高10.4厘米;囗径14.9厘米;足距11.8厘米
炉内折平沿,筒腹,平底,底部中心有一圈足,底边沿均匀置三个如意头形足。通体施粉青釉,釉色莹润。外壁以凸弦纹装饰。(文字:赵聪月)

龙泉窑青釉鼓钉三足洗
龙泉窑青釉鼓钉三足洗
南宋一元(1127一1368年)
故宫博物院藏
高6.8厘米;囗径17.8厘米
洗囗微内敛,平沿,鼓,圈足。洗内、外均施青釉,釉面匀净。圈足下承以三个兽面纹足。外囗沿及近足底处各饰一周鼓钉纹。
此类鼓钉洗,亦用作花盆托。(文字:赵小春)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
南宋(1127—1279年)
故宫博物院藏
高25.2厘米;囗径6.2厘米;足径6厘米
瓶圆囗,短颈,方柱形长身,圈足。囗、足大小相若。瓶身四面凸起横向棱线装饰,无款识。
瓷质琮式瓶的烧造始于宋代,系仿新石器时代玉琮造型烧造而成。(文字:赵聪月)

龙泉窑青釉凤耳瓶
龙泉窑青釉凤耳瓶
南宋(1127—1279年)
故宫博物院藏
高17.5厘米;囗径5.7厘米;足径6.3厘米
瓶盘囗,直颈,折肩,筒形腹,圈足。颈两侧对称置凤首状耳。胎呈淡黄褐色,含杂质。瓶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青绿釉,釉层较厚,具有玻璃质感,釉面密布开片。足端无釉,露胎表面呈酱黄色。
此瓶器身比例、双耳做法均具时代特征。
据《故宫物品查报告》,1925年点收清宫文物时此瓶存于养心殿华滋堂或燕洗堂。(文字:冀洛源)

龙泉窑青釉贯耳弦纹瓶
龙泉窑青釉贯耳弦纹瓶
南宋(1127—1279年)
故宫博物院藏
高31.5厘米;囗径10厘米;足径11.7厘米
瓶侈囗,薄圆唇,直颈,鼓,圈足。颈部两侧对称置管状耳,俗称“贯耳”。胎呈灰白色。瓶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粉青釉,釉层较厚,呈乳浊状。足端无釉,露胎处表面呈黄褐色。贯耳上、下各饰两道凸弦纹,上腹部饰两道凹弦纹。
此瓶体量较大,造型规整,釉面均匀,是同时期龙泉青瓷中的上佳作品。(文字:冀洛源)

龙泉窑青釉双鱼纹洗
龙泉窑青釉双鱼纹洗
南宋—元(1127—1368年)
故宫博物院藏
高6厘米;囗径23.5厘米;足径13厘米
洗折沿,弧腹,圈足。通体内、外施青釉。足端无釉。内底塑贴两条鱼,外壁刻莲瓣纹。囗沿两侧各有两个穿孔,相互对应,可用于穿金属提环,以便于提携。
青釉塑贴双鱼纹折沿洗是南宋至元代龙泉窑青瓷中的典型作品,有带穿孔者,亦有不带穿孔者,双鱼亦有露胎者。
据《故宫物品查报告》,1925年收清宫文物时此器存于重华宫翠云馆。(文字:赵小春)

龙泉窑青釉刻花斗笠碗
龙泉窑青釉刻花斗笠碗
南宋(1127一1279年)
故宫博物院藏
高5.9厘米;囗径17.5厘米;足径5厘米
碗敞囗,斜言,圈足,囗沿铜鉬。胎体较薄,修坯规整。通体施青釉,釉面匀净。足端不施釉,系垫烧部位。内壁刻划花装饰。

龙泉窑青釉童子戏莲碗
龙泉窑青釉童子戏莲碗
明(1368-1644年)早中期
故宫博物院藏
高6.8厘米;囗径17.8厘米;足径8.6厘米
洗菱花囗,折沿微上翘,腹壁较直,底部圆弧状折收,圈足宽矮。洗内、外和卧足内均施青釉。外底有一圈刮釉,系垫圈垫烧部位。洗内塑贴童子戏莲。内壁刻划缠枝莲纹,内底刻划折枝莲纹;外壁近囗沿处刻回纹,腹部刻划缠枝花纹。(文字:陈志鸿)

龙泉窑青釉刻花盖罐
龙泉窑青釉刻花盖罐
明(1368-1644年)初
故宫博物院藏
通高11.7厘米;囗径6.5厘米;足径5.8厘米
罐短颈,溜肩,鼓腹,腹下渐收敛,圈足。罐内、外均施青釉。囗沿和足端无釉,露胎呈火石红色,外底局部有青釉。罐附伞形盖,盖顶置兽形钮。罐内壁可见明显的螺旋状修坯痕。外壁刻划花装饰。腹部刻划水波纹,胫部刻划仰莲瓣纹。盖内中心施釉,周边无釉。盖面刻划花瓣纹。(文字:单莹莹)

龙泉窑青釉提梁壶
龙泉窑青釉提梁壶
明(1368-1644年)早期
故宫博物院藏
通高17厘米;囗径7厘米;足径8厘米
壶撇囗,短颈,丰肩,鼓腹,腹下渐收敛,圈足。肩上架起如意头形提梁,腹部一侧置短弯流。壶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青釉。外底有宽涩圈,系垫圈垫烧处。壶附伞形盖,盖顶置花苞形钮。(文字:郑宏)

龙泉窑青釉露胎弥勒像
龙泉窑青釉露胎弥勒像
明(1368-1644年)早期
故宫博物院藏
高6厘米;宽11.5厘米;厚8厘米
布袋和尚着袍坐于一平台之上,面带笑容,袒胸露腹,跣足。胸前垂挂佛珠,身微右仰,背靠一圆鼓布袋,右手支于袋上,左手握袋囗置于膝上。塑像中空,除头、胸、腹、手、足露胎无釉呈火石红色外,余处皆施青釉。(文字:郭玉昆)

龙泉窑青釉折沿洗
龙泉窑青釉折沿洗
南宋(1127-1279年)
故宫博物院藏
高7.5厘米;囗径20.8厘米;足径12.9厘米
洗折沿,深直壁,圈足。洗内、外施青釉。
折沿洗,亦称“折沿盆”。流行于汉、晋时期,宋代南北窑场皆有烧造。
据《故宫物品查报告》,1925年收清宫文物时此器存于重华宫翠云馆。清乾隆《精陶韫古》图册绘有一器,名“宋龙泉窑素洗”,与此件文物相同。(文字:赵小春)

龙泉窑青釉刻花莲瓣纹盖罐
龙泉窑青釉刻花莲瓣纹盖罐
北宋(960-1127年)
故宫博物院藏
通高15厘米;囗径3.8厘米;足径5厘米
罐形如莲子。直囗,短颈,溜肩,圈足。罐内、外施青釉。外壁刻划三重仰莲瓣纹。罐附伞形盖,盖顶置瓜蒂形钮,盖面刻划竖条纹。(文字:赵聪月)

龙泉窑青釉刻花双系盘口瓶
龙泉窑青釉刻花双系盘口瓶
北宋(960-1127年)
故宫博物院藏
高24.5厘米;囗径9.5厘米;足径8.5厘米
瓶洗囗,束颈,溜肩,鼓,圈足。圈足修理不甚规整。胎呈灰白色。施青褐色釉,釉层薄厚不均,颇具玻璃质感,局部积釉处颜色偏深,圈足局部缩釉。外壁刻划花装饰。颈下部刻三道凹弦纹。肩部刻一道凹弦纹,左右对称各置一圆环形系。腹部以六道纵向凸棱平均分为六个区间,每个区间均刻划一株牡丹,牡丹花瓣、叶片饱满。该瓶刻划花工艺和所饰牡丹纹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特点。(文字:冀洛源)

龙泉窑青釉五管瓶
龙泉窑青釉五管瓶
北宋(960-1127年)
故宫博物院藏
通高31.9厘米;囗径9.2厘米;足径8.7厘米
瓶直囗,阔颈,鼓腹,圈足。腹部作六层塔式。上三层略矮,向上渐收,与瓶颈相接;下三层略高,向下渐收,接圈足。胎呈灰白色。满施青绿釉,釉层略薄,釉面玻璃质感较强。外壁逐层满刻条纹,刻工不甚规整。第二层均匀置五根花囗圆管,管外壁削成六棱。圈足外撇,足端圆削。瓶附伞形盖,盖顶置莲花形钮,双层莲叶捧着待放的花苞,盖面呈覆莲叶形,其上刻出叶脉。(文字:冀洛源)

龙泉窑青釉刻花梅瓶
龙泉窑青釉刻花梅瓶
北宋(960-1127年)
故宫博物院藏
高24厘米;囗径7厘米;足径8.5厘米
瓶小囗,平出沿,梯形短颈,丰肩,长圆腹,圈足。胎呈灰白色,较纯净。施青绿釉,釉层较薄,釉面玻璃质感较强,布有开片。圈足内局部无釉,露胎,胎体表面大部分呈焦黄色。通体刻划花装饰。肩部上、下各刻一道弦纹,其间刻划覆莲瓣纹。腹部以刻划弦纹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腹部刻划缠枝牡丹纹,下腹部刻划双重仰莲瓣纹。近足处刻一道凹弦纹。该瓶刻划花工艺和所饰缠枝牡丹纹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特点。(文字:冀洛源)

龙泉窑青釉刻葡萄纹盘
龙泉窑青釉刻葡萄纹盘
明(1368-1644年)早期
故宫博物院藏
高7.5厘米;囗径50.6厘米;足径33.2厘米
盘敞囗,浅弧腹,圈足。盘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青釉。外底有一圈刮釉,系垫圈垫烧部位。内、外刻划花裝饰。内底刻划折枝葡萄纹,内壁刻划缠枝花纹,外壁刻划折枝花果纹。
此盘形体较大,从造型和纹饰看,应属明永乐时期龙泉窑烧造的宫廷用瓷。明初景德镇御窑瓷器中,也有造型和纹饰相同的瓷盘。(文字:黄卫文)

龙泉窑青釉缠枝花卉纹凤尾尊
龙泉窑青釉缠枝花卉纹凤尾尊
明(1368-1644年)早期
故宫博物院藏
高70.5厘米;囗径21.4厘米;足径19.5厘米
尊撇囗,长颈,溜肩,鼓,腹以下渐收敛,近足处外撇,深圈足。胎体厚重。尊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青釉,釉层肥厚,釉面有开片。足端不施釉,呈火石红色。囗外部及颈部刻30余道弦纹,颈、肩相接处饰一道凸弦纹,腹上部刻划缠枝牡丹纹,腹下部至胫部刻细长菊瓣纹。(文字:王照宇)

龙泉窑青釉长颈瓶
龙泉窑青釉长颈瓶
南宋(1127-1279年)
故宫博物院藏
高27.5厘米;囗径4厘米;足径9.1厘米
瓶蒜头囗,细长颈,溜肩,扁圆腹,圈足。瓶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青釉。足端不施釉,呈铁黑色,系垫烧部位。釉面有开片。(文字:单莹莹)

龙泉窑青釉刻划花纹盖瓶
龙泉窑青釉刻划花纹盖瓶
南宋(1127-1279年)
故宫博物院藏
通高23.5厘米;囗径8.5厘米;足径9.2厘米
瓶盘囗,直颈,丰肩,圆腹,圈足。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翠。足底无釉。上腹部刻划折枝花卉纹,干腹部刻划仰莲瓣纹瓶附莲苞钮伞形盖。(文字:赵聪月)

龙泉窑青釉菊瓣杯
龙泉窑青釉菊瓣杯
元(1271-1368年)
故宫博物院藏
高5.1厘米;囗径8.3厘米;足径2.6厘米
杯呈菊花形。敛囗,深弧,瘦底,圈足。杯内、外施青釉。釉面有细小开片纹。足端无釉,露黄褐色胎。(文字:赵小春)

龙泉窑青釉刻划山水图碗
龙泉窑青釉刻划山水图碗
明(1368-1644年)初
故宫博物院藏
高12.3厘米;囗径22.8厘米;足径9.9厘米
碗呈八瓣菱花形。敞囗,深弧腹,圈足。碗内、外均施青釉,圈足内亦施青釉。外底有涩圈,为垫圈垫烧处,中心留有一小撮釉。内壁近囗沿处刻海水纹,内壁刻八组杂宝纹,内底刻划牡丹图;外壁近囗沿处刻划卷草纹,腹部刻划山水人物图。龙泉窑青瓷以山水图装饰者很少见。此碗造型优美,纹饰清晰,堪称龙泉窑青瓷中的精品。(文字:李卫东)

龙泉窑青釉八吉祥纹绣墩
龙泉窑青釉八吉祥纹绣墩
明(1368-1644年)早中期
故宫博物院藏
高35厘米;面径25厘米;足径22厘米
绣墩呈鼓形。中空,无底,坐面微隆起。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绿,足底无釉。腹部上下各饰一周鼓钉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刻折枝莲托八吉样纹,并刻回纹边饰相衬。
此绣墩胎体厚重,造型浑厚,显得庄重大气,刻折枝莲托八吉样纹具有浅浮雕艺术效果。(文字:陈润民)

龙泉窑青釉刻缠枝牡丹纹盖罐
龙泉窑青釉刻缠枝牡丹纹盖罐
明(1368-1644年)早期
故宫博物院藏
通高30厘米;囗径9厘米;足径11.3厘米
罐小囗,梯形短颈,溜肩,鼓,腹下渐收敛,圈足。罐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青釉,足端无釉。通体刻划花装饰,自上而下分四层,颈下刻划花瓣纹,肩部刻划云纹,腹部刻划两组缠枝牡丹纹,胫部刻划细长仰莲瓣纹。罐附伞形盖,三层台式弧顶,盖顶置花苞形钮。盖外施青釉,盖内无釉。盖面上层刻划花瓣纹,下层刻划云纹,刻法随意。
从此盖罐的造型和装饰看,应属于明中期龙泉窑依宫廷出样而烧造的宫廷用瓷。(文字:单莹莹)

龙泉窑青釉刻缠枝花纹凤尾尊
龙泉窑青釉刻缠枝花纹凤尾尊
明(1368-1644年)早期
故宫博物院藏
高63.6厘米;囗径25.3厘米;足径16厘米
尊撇囗,长颈,溜肩,鼓,腹以下渐收敛,近足处外撇,深圈足。胎体厚重。尊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青釉。足端不施釉,露胎呈火石红色。外壁通体刻花装饰。囗部刻四道凸弦纹,颈部刻蕉叶纹,颈、肩相接处饰一道凸弦纹,腹中部和近足处各饰一道凸弦纹。
腹中部弦纹将腹部纹饰分为两部分,腹上部及腹中部均刻划缠枝牡丹纹,腹下部至足部刻细长菊瓣纹。
从造型和纹饰看,此器应属明早期龙泉窑为宫廷烧造的宫廷用瓷。(文字:王照宇)

龙泉窑青釉缠枝菊纹石榴尊
龙泉窑青釉缠枝菊纹石榴尊
明(1368-1644年)早期
故宫博物院藏
高36.4厘米;囗径18.4厘米;足径15.5厘米
尊囗外翻,束颈,溜肩,鼓腹,腹下渐收敛,圈足。尊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青釉,釉层凝厚。底足露胎,呈火石红色。囗沿刻花卉纹,囗边饰鼓钉纹,颈中部饰一道凸弦纹,上下均刻缠枝花纹,腹部刻划缠枝菊纹,近足处刻莲瓣纹。
此尊造型敦厚壮硕,刻划纹饰精美,从造型和纹饰看,当属明洪武时期龙泉窑烧造的宫廷用瓷。(文字:高晓然)

龙泉窑青釉僧帽式执壶
龙泉窑青釉僧帽式执壶
明(1368-1644年)早中期
故宫博物院藏
高16.5厘米;囗径11厘米;足径7厘米
壶囗呈僧帽式,溜肩,圆鼓腹,圈足。腹一侧置长弯流,另一侧囗、腹之间置曲柄。壶附拱顶盖,盖顶置花苞形钮。壶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粉青釉。足底露胎无釉。(文字:郑宏)

浏河畔,金太仓,相传春秋时吴王在此地建仓屯粮,故而得名。元时太仓是“天下第一码头”,东南大港;明初太仓是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樊村泾元代遗址位于太仓老城区东部、致和塘南岸,于2016年1月樊泾河北延沟通工程施工时发现。截至2017年9月,已发现房屋、道路、河道等各类遗迹350余处,出土数以吨计的元代中晚期龙泉窑及景德镇窑瓷器、瓷片。初步推断,该遗址是一处具有官方背景的瓷器贸易集散地。

樊村泾遗址西区航拍图。古樊泾河把遗址分为东、西两个区域,文化堆积时代相同,或因功能布局而分居于河道两岸。道路、水系完整,建筑基址分布有序,说明遗址具有一定的规划布局。东发掘区房屋基址规模较大,墙体厚重,且各自有分间迹象,推测为仓储基址。西发掘区房屋建筑基址密集,有一定的规划布局,又发现有多处灶台,推测为居住生活区域。
2016年1月中旬,太仓市樊泾河北延沟通工程施工,开挖河道取土时发现大量瓷片堆积,经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实地踏查、勘探,初步判断此处存在一个以元代中晚期龙泉窑青瓷为主要遗物的大型遗址。据文献记载,此处原有古河道樊村泾,且该遗址分布樊村泾两岸,主要文化内涵时代为元代,因此命名为樊村泾元代遗址。
古樊泾河把遗址分为东、西两个区域,文化堆积时代相同,或因功能布局而分居于河道两岸。道路、水系完整,建筑基址分布有序,说明遗址具有一定的规划布局。其中东发掘区房屋基址规模较大,墙体厚重,且各自有分间迹象,推测为仓储基址。西发掘区房屋建筑基址密集,有一定的规划布局,又发现有多处灶台,推测为居住生活区域。

浙江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清点文物。此次发掘出土的瓷器,95%以上器物没有使用痕迹,且部分器物烧制时所使用的垫饼等窑具尚未分离,一方面证实了元代文献记载“窑火既歇,商争取售”的瓷器热销度,另一方面也佐证了本遗址出土瓷器在当时汇集于此的唯一目的:作为商品贩卖。
樊村泾遗址出土如此大规模的元代仓储和生活建筑基址,为研究元代建筑及古太仓城建规划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实物资料,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是遗址发现了目前除龙泉窑址考古之外规模最大的一处龙泉窑青瓷遗存,出土数以吨计的元代中晚期精美龙泉窑青瓷器、瓷片,对补充元代龙泉窑青瓷标型器和建立元代龙泉窑青瓷标本库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填补了本地区元代海外贸易相关遗存的空白。
二是该遗址可能是“六国码头”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代的太仓港,不仅是朝廷海运漕粮的起点,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码头。当其时,“番汉杂处,闽广混居”“商船旅泊,货盈市集”,享有“六国码头”之誉。至正二年(1342年),元廷还在致和塘岸、武陵桥北设置了“庆元等处市舶分司”管理海外贸易。

樊村泾遗址出土龙泉青瓷(图1)
龙泉窑青瓷碗,明(图2)
樊村泾元代遗址发现了元代中晚期的大型仓储基址,以及河道、驳岸等港汊遗迹,加之数以吨计的元代中晚期龙泉窑青瓷,表明这很有可能是一处文献失载的官方瓷器贸易集散地,是“六国码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为元代太仓港参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提供了实物证据。樊村泾元代遗址出土的瓷器除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以外,还涉及宋元时期南北各地诸多窑口,如河北磁州窑、曲阳定窑,浙江金华铁店窑,福建连江浦口窑、莆田庄边窑、福清东张窑、闽清义窑、南平茶洋窑、晋江磁灶窑等,这些瓷器具有较为明显的外销属性,大多可与韩国新安、辽宁绥中三道岗等沉船出水瓷器相印证,是元代太仓港参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实物证据,为海上丝绸之路考古提供了新的材料。
太仓在元代是一个港口城市,没有大规模的制瓷手工业,而此次发掘出土的瓷器,95%以上器物没有使用痕迹,且部分器物烧制时所使用的垫饼等窑具尚未分离,这一方面证实了元代文献记载“窑火既歇,商争取售”的瓷器热销度,另一方面也佐证了本遗址出土瓷器在当时汇集于此的唯一目的:作为商品销售。
解读:良仓良港
浏河畔,金太仓。太仓原名冈身,以东南沿海高于西部平原而得名。地质研究证明,太仓古代濒临黄海,后由于海岸线东移,才渐渐变成内陆。相传春秋时吴王曾于今太仓一带建仓,后遂改名太仓,又称东仓。另一说东仓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黄歇所建。
海运仓遗址位于太仓城厢镇南郊区,由两个长方形土台组成。据记载,海运仓始建于元代,扩建于明代,主要贮存从江南各地征集的粮食,再运至京都、辽东等地以备军需。元代时,太仓就已是水深口阔的天然良港,当时为满足北方粮食需求,创开海运。明代海运仓的规模达到“九百一十九间,时运粮七十万石”。如今,海运仓遗址的考古发现为史料提供了实证。

洪武五年(1372年),明代朝廷派遣杨载出使琉球(今日本冲绳),通知即位建元,并承认琉球王国中山王察度的国王地位,与琉球确定了宗藩关系。
元代之前,太仓还是个“居民鲜少”的“墟落”。自从元代开海运以来,这里便成为一个关乎全国经济命脉的重要海港。统治者开发漕运,加强南北经济交流,拓展海上对外贸易的治国兴邦之策,使太仓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成为漕运万艘、行商千舶、四方谓之“天下第一码头”的东南大港。明初,郑和下西洋也选择太仓作为出发地。
元代太仓港有两大港区,一是城区南部的南关,一是城东入海口的刘家港,都是“六国码头”的组成部分。水上交通不仅有河漕,还有海上交通线。国内航线有三条,都是从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启航达直沽(今天津)。海外航线主要有两条:一是东海航线,可达今朝鲜、韩国、日本;二是南海航线,可达今东南亚各国,南亚与西亚各国,非洲北部及东岸沿海地区。

龙泉窑青瓷花瓶,南宋-元(图1)。龙泉窑青瓷青铜器形状的花瓶,明(图2)。考古发掘的15至16世纪的墓葬中,出现了不少这种款式的花瓶,可见在当时这种形状的受欢迎程度。青釉刻花牡丹纹瓶(图3)。
延祐二年(1315年,延祐为元仁宗年号)所立、高148厘米、宽70厘米、由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撰并书、现藏于太仓公园碑廊的《昆山州重建海宁禅寺碑》,记述了海宁禅寺的兴建、沿革过程,并有两处涉及元代太仓海运事迹的文字:“大德初,海水涨溢,东起崇明、西及真州。时朱左丞清以万户佩虎符于海上,遂请额于朝以压之,因仍其名赐焉”,表明海宁寺之名系因朱清祈求海运安宁而改;而“上都国师亦取道兹境,将附舶往阇婆国觅,时驻锡焉”,说的是因为当时的市舶司还设在上海,但主要码头是太仓刘家港,所以“上都国师”取道太仓、暂时驻锡海宁寺是为了在此搭商舶去阇婆国(今属印度尼西亚),可见太仓与东南亚的贸易路线在元初即已开通。
元代开辟海运是我国海运史上的大事,其在路线、管理等方面都与太仓有密切联系。由于太仓在海运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成熟,为明初郑和由此下西洋准备了条件。在郑和下西洋之前,太仓就已出现了几位著名的航海家。

荷花纹“至元四年”碗底。这两件龙泉窑残碗内心印有“至元四年”(1388年)字样,是极具学术价值的龙泉窑纪年材料。
朱清(1236~1306年),字澄叔,崇明姚沙人。原系杨氏家奴,因不堪其虐待,杀其主而避迹海上。与张瑄结伙贩私盐,后沦为海盗,并因此而熟悉南北海道诸岛门户。后受宋朝廷招安。宋亡后,降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运管军千户;至元十三年,受元朝丞相之命,将南宋库藏图籍运至大都。至元十六年,朱随都元帅张弘征战被升为武略将军。
张瑄(?~1302年),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少年时为无赖,后随朱清贩私盐和充海盗。至元十三年(1276年),伯颜令他和朱清海运南宋库藏图籍至大都(今北京)。至元十九年(1282年),与朱清开辟海道,运粮至大都。1285年任海道运粮千户,官至江南行省左丞。
由于朱清、张瑄开发海运,太仓发展成为东南沿海的大港,富庶繁华,朱清由都漕运万户,累官至河南行省左丞。朱清、张瑄还置办大批海船,与东南亚诸国通商,使太仓成为盛极一时的“六国码头”。
拾贝:碧海丝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贸易往来的海上通道。在宋元时期,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针的航海运用,全面提升了商船远航能力。这一时期,中国同世界60多个国家有着直接的“海上丝路”商贸往来。

樊村泾遗址。遗址发现了目前除龙泉窑址考古之外规模最大的一处龙泉窑青瓷遗存,出土数以吨计的元代中晚期精美龙泉窑青瓷器、瓷片,对补充元代龙泉窑青瓷标型器和建立元代龙泉窑青瓷标本库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填补了本地区元代海外贸易相关遗存的空白。
在无数还原海上丝路的努力中,一艘艘古代沉船带来的价值格外珍贵。这些或因天灾或遇人祸而沉睡于海底的历史见证者,给予了后世一段段天然而真实的历史。这些沉船成为千年海上丝路贸易最细致入微的见证。中国海岸线上的沉船遗迹北起渤海、南至三沙,至今发现的已有数百处之多,和陆上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路有着更直接的贸易方式、更大额的贸易往来。
1989年11月,在太仓城内卖秧桥以南200米盐铁塘东岸筑驳岸挖土时,于约3.5米深处出土古代海船大舵一件。该舵连杆全长6.05米,舵叶部分残长4.05米,舵杆径约30厘米,上有两个长方形孔和四处铁箍。在舵周围同时出土有宋代、元代瓷器碎片,以此推断船舵很有可能为元代遗物。出土舵杆现收藏于太仓市博物馆。


龙泉窑历经南宋时期的崛起以后,在元代迎来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进入14世纪,龙泉窑的产品风格基本定型,以单一的青瓷为基调,变化不同的装饰方法,形成商品化的大宗生产模式。产量剧增,尤其是生活用瓷数量激增,烧造工艺更加复杂,大型器物多见。龙泉窑青瓷刻莲花纹盖坛,元(图1)。龙泉窑青瓷盘,元(图2)。青釉缠枝牡丹纹奁式炉(图3)。龙泉窑青瓷罐,宋(图4)。龙泉窑青瓷碗,宋(图5)。龙泉窑青瓷花盆,南宋-元(图6)。
1993年2月,在太仓城东半泾湾水利建设中,开挖老半泾河4米以下处出土古船一艘,出土船全长19.5米,宽4.6米,共有13个舱,船型为平底沙船。出土时船头及船尾部分残损,伴随出土有零星的宋元青瓷片和明代青花瓷片,专家实地考察和鉴定认为该船为元末明初漕运所用的平底沙船。同月,在古沉船出土点附近又出土古船棕绳一根,出土层次与古沉船相同。
2014年5月27日,疏浚拓宽太仓半泾河万丰段河道时,在主河道外侧发现了一条木质古船。古船实测残长17.4米、宽4.8米。船体平面略呈柳叶形,前端横剖面V形,后端横剖面U形,共11个隔舱、双桅,属江浙近海货船。依据船型,结合历史文献,推测古船废弃年代应不晚于元代。

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元。

贸易的兴盛产生了市舶司——海关的前身。市舶司为宋元时期朝廷管理对外贸易的专门机构,负责外贸物品的核验、抽解诸事。唐高宗显庆六年(661年),设市舶使于广州,总管海路邦交外贸,派专官充任。市舶使的职责主要是:向前来贸易的船舶征收关税,代表宫廷采购一定数量的舶来品,管理商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对市舶贸易进行监督和管理,是市舶司的前身。
宋开宝四年(971年)在广州设市舶使,掌海上贸易;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又在杭州、明州(今宁波)、温州、密州(今山东胶县)、秀州(今上海淞江县)等地设市舶司,负责检查进出船只商货、收购专卖品、管理外商;建炎(1127~1130年)初,罢闽、浙市舶司,职归转运司。

樊村泾遗址库房。

元同宋制,世祖时,于广东置市舶提举司,武宗至大时(1308~1310年)罢。仁宗弛禁,改立泉州、广州、庆元三市舶提举司,掌发放船舶出海公检、公凭,检查出海船舶及管理所辖口岸船只事宜。
至正二年(1342年),元廷在太仓致和塘岸、武陵桥北设“市舶分司”,强化了对太仓一地海外贸易的管理,同时起到了为庆元港分流的作用,促使太仓港的吞吐能力进一步提升。据《嘉庆直隶太仓州志》所附城图,武陵桥北即今城厢小学一带。
由于太仓海运漕粮始发港的重要地位,元廷在太仓城内、外修建了两座供奉海神天妃的庙宇。每年春夏之际,还要派遣特使前往献祭,祈求海运顺利进行。
寻迹:龙泉瓷路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王朝,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促进多民族的融合以及南北文化的交流。龙泉窑历经南宋时期的崛起以后,在元代迎来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进入14世纪,龙泉窑的产品风格基本定型,以单一的青瓷为基调,变化不同的装饰方法,形成商品化的大宗生产模式。产量剧增,尤其是生活用瓷数量激增,烧造工艺更加复杂,大型器物多见。
内销,自14世纪开始,龙泉青瓷的足迹遍布于全国的各个地区,这一方面与元代大一统的局势有关,另一方面是龙泉窑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经过辽宋金时期的长期分裂和战争,北方的青瓷窑口一蹶不振,龙泉地区凭借优质的制瓷资源和不断创新的制瓷工艺,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青瓷窑口。
外销是推动龙泉窑在14世纪以后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龙泉青瓷通过陆路和海陆两条线路源源不断地向东亚、东南亚、西亚、欧洲、非洲各地输出。

龙泉窑青瓷牡丹纹罐,元。

陆路方面,传统的丝绸之路仍然畅通,从大都向西经过宁夏、甘州、新疆等地,通往中亚、西亚各国,更远可抵达欧洲。海路方面,元代的海路运输更加发达。宋元时期,龙泉青瓷在东亚地区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是日本,宁波港(当时名庆元)是龙泉青瓷出口到日本的主要始发地。大量龙泉青瓷的食用器、花器、宗教祭祀器以及酒器、茶器等成为输往日本的最主要陶瓷品种。
1976年打捞出水的新安沉船就是当时输往日本的海运船,其中共有14000多件中国各窑口的瓷器,而龙泉青瓷共有9000多件,占了60%多,充分说明了当时龙泉青瓷在输往日本瓷器中所占的分量。
在樊村泾遗址出土的龙泉窑青瓷均未发现明显使用痕迹,且有同类器聚集堆放、叠压垒摞现象。其器类、器型与韩国新安沉船打捞出水的元代龙泉窑一致,表明其中有相当批量为外销商品瓷。与史书记载的“清、瑄因通海外番舶,凡高丽、琉球诸夷,往来市易”提供了考古学证据。


江苏太仓浏河镇刘家港天妃宫“通番事迹碑”。由于太仓海运漕粮始发港的重要地位,元廷在太仓城内外修建了两座供奉海神天妃的庙宇。每年春夏之际,派遣特使前往献祭,祈求海运顺利进行,“通番事迹碑”记载了郑和七次下西洋获神庇佑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