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族文艺走入校园,从孩子抓起,在丽江生根发芽

 白语茶座 2021-01-26

丽江,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是休闲度假的圣地!

丽江,充满活力,浪漫之都,是人们向往的天堂!

丽江,古朴恬静,民风淳厚,是民族歌舞的海洋!

丽江在重视旅游开发的同时,非常注重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玉龙是9个民族聚居的纳西族自治县,白族是第3大民族。为了弘扬和传承在历史长河中慢慢遗失的白族文化,当地立先把白族文艺纳入小学音乐课,走入校园,从孩子抓起。自2013年开始,先后在九河白族乡的应龙完小、九河完小,以及石头白族乡的桃花完小成立了3个白族文艺传习基地,把白族歌舞从民间言传身教的自由传承,作为学生的音乐课开始了正规的系统教学。

教授白族音乐的老师2名,玉龙县从民间白族艺人中优选产生,并聘为民族音乐教师。把白族文化和白族文艺纳入教学计划,长期开展、稳步推进。两位老师的分工如下:

姚福花老师,主要负责白族调(即白曲)、民间小调和白族舞蹈的教学(同时自学白文,结合教学教授学生)。

姚国珍老师,负责龙头三弦等民族乐器的演奏教学,兼顾白曲教学。

教学方式主要是按学校的教学计划,由2位老师编写白族文艺的教学内容,在学校音乐课中系统授课。其次是根据玉龙县文广局的安排,以及民间爱好白族文艺群众的要求,利用假期举办成人曲艺培训班。取得了喜人的效果,不仅逐步推广和普及了白族歌舞,还培养了大批白族文艺人才,进一步促进了丽江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

白族文艺教学中:


姚福花和姚国珍老师都说:白族文艺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汉语和纳西等民族的影响下已经逐渐遗失,必须要加强保护和传承;这是祖辈留给我们宝贵的民族财富,需要不断的发掘和弘扬,尽可能的传给子孙后代!

为了实现心中的愿望,两位老师放弃了自己多年经营的生意,全身心投入到白族文艺的教学中。姚福花老师还在百忙之中,时刻不停的认真钻研新白文,不仅自己应用,还融入到教学中,教授学生。她说:“白文是白族文化的载体,能准确的记录白族语言,白文的应用能更好的促进白族文艺的传承和发展。”2016年两位姚老师被云南省文化厅推选为乡村文化志愿者,肩付着白族文化的传承使命,奔赴更多更远的乡村传授白族文化;为白族文化、白族文艺的发展和传承默默的奉献。两位姚老师尽管身兼数职,而且还要在不同学校间往返,但不管风吹雨打,从不落下一节课。

作为白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我被两位姚老师的民族情怀、民族责任和爱岗敬业精神深深的折服和感动,为他们举双手点赞!

我们白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白族文艺是白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民族特点的部分,必须要加强保护,采取措施,加大弘扬和传承力度。白州大理和其他白族地区对白族文化和白族文艺的传承,都有自己切实可行的做法和经验,但丽江市玉龙县“走入校园,从孩子抓起,开展长期系统教学”的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相信白族文艺在党委政府的重视领导和有识之仕的支持,以及广大文艺工作的努力下,一定像绽放的牡丹越开越艳丽!

附:白族白文简介

白族是个聪明、自强,能歌善舞的民族,总人口190多万人,排在全国56个民族中第15位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主,虽然各地的口音有一定的差异,但都保留了自己的语言、文化、曲艺、舞蹈和风俗;其次贵州、湖南,以及四川、重庆等省市也有部分分布,但人口比例较少,受当地主要民族(汉族)的影响,基本已经丧失了母语。

作为一个民族,如果被其他民族同化,就会变得不伦不类,将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在这方面,专家学者首先醒悟,并得到了云南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在上世纪1958年,徐琳、赵衍荪等语文专家拟定了拉丁字母形式的《白族文字方案》(草案);1982年对原方案进行了修订,简称“新白文”;1993年6月18日在白族语言文字问题讨论会上通过。翻开了白语文的新篇章,促进了白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白语茶座】向社会征集以《讲述当代白族人的故事》为主题的文稿。如果白族人的故事感动了你,请你和我们分享。

【白语茶座】向社会征集以《当代白族人创业故事》为主题的文稿。如果你正在创业,你需要平台推广自己,那么来和我们分享你的故事吧!白语茶座认为:文化的自信建立在经济自信的基础上。所以很愿意帮助正在创业的白族人致富。

【白语茶座】没有能力分辨来稿的事实的真假,所以要求撰稿人实名投稿,且文责自负。

作者:Lit Wei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