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咳痰气短就是“老慢支”吗?其实,很可能是这种病的早期表现

 qiangk4kzk8us4 2021-01-26

作者:平遥中医

2020年11月18日是第19个世界慢阻肺日。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

什么是慢阻肺?

简单来说,“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逐年进行性加重的气短或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

用老百姓的话来理解其实“慢阻肺”就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其发病通常是因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肺泡异常所致。

慢阻肺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一提起慢阻肺,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咳嗽气短,其实慢阻肺在早期阶段是沉默的,几乎没有症状,咳嗽、气喘症状往往是慢阻肺中晚期的表现。

因为肺脏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疾病进展比较隐秘,早期症状不明显,常不为人察觉,当气急症状变得明显,觉得该去看医生时,肺功能往往已经出现明显的损害了,从而延误了病情。

临床在一些患者被诊断此病时,其50%的肺功能已经丧失,而且是不可逆转的。

更让人担心的是,即便一开始有症状,患者会认为长期吸烟的人出现咳嗽、咳痰是理所当然的。而上了岁数的人,对此往往不够重视,以为走路、爬楼梯出现心累、气急,只是年龄大的原因。

慢阻肺有哪些危害?

慢阻肺是仅次于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等的常见慢性病。目前,我国有“慢阻肺”患者约1亿人,每年大约有 130 万人死于“慢阻肺”。

其不仅损伤气道、肺组织,同时还损伤骨骼、骨骼肌、心脏等其他器官;慢阻肺发展到后期,严重的呼吸困难程度会导致无法独立完成漱口、穿衣等日常活动。

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慢阻肺?

既然慢阻肺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慢阻肺的早期筛查就非常重要,肺功能检查就能发现诊断慢阻肺,是诊断慢阻肺的必备条件,也是评估病情轻重的客观指标。

建议40岁以上的人,如果有长期吸烟,活动后气急,或咳嗽、咳痰三个月以上,就应该去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测,以明确是否患上了慢阻肺,以便及时治疗。

就算您还没有40岁,对于一些慢阻肺的高危人群,常规的肺功能检查也非常必要。

日常如何预防慢阻肺?

1. 禁烟、戒烟;

2. 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减少有害气体吸入,远离油烟、煤气等,家中有火炉的要保持通风良好;

3. 防止呼吸道感染,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4. 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可做八段锦或太极拳;

5. 呼吸功能锻炼,改善呼吸功能;

6. 营养补给,多摄入鱼、蛋、瘦肉等蛋白和维生素。

总之,慢阻肺可防可控,应早诊断早治疗,无论何时开始重视,都永远不晚。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