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理问题的关键,就是抓大放小,抓主要矛盾,牵住牛鼻子

 王明鹏 2021-01-27


以前曾经打趣说过“五观端正”,是指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性观、情境观”有一个基本理念,这是我们思维的最高层次,可以称之为生活理念,处于思维金字塔最高层。

借鉴哲学三大规律,我们还可进一步压缩为三条理念或规律,即战略定性、底线预判、示弱柔软。今天,我们用生活例子来印证战略定性这个理念重要性。

比如参加可研性研究报告论证会议,可体会到区分性质要比单纯技术建议更加重要。

解决任何事情都是四部曲,即目的、现状、原因、对策,概括为4个元问题:为了什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遇到问题要处理,首先是确定目标,也就是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这就是所谓的指南和方向。用毛姆的小说借喻就是,要顺着手指看到月亮而不是把手指本身当做月亮。

技术问题目的比较好确定,也容易明确,而在心理问题中反倒是非常不容易清楚的,很多时候需要目标分解和具体化。比如关系处理,都知道人际关系和谐相处这个大目标,但是具体化操作需要细化目标。

相比而言,修建一座桥梁或者一条道路,这个目标反倒很清楚,也足够具体,接下来就是其他3个元问题。

有了具体可行目标,接下来就是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这是处理技术问题的关键,作为可研报告编写与审核,自然也是最重要的。

比如修路这是目标,那么该不该修,修建依据充分与否,这是定性事情,要在现状和原因中考虑到位。

涉及几个战略定性问题要说明白:

1、比如道路排水治理项目,是否符合排水规划。

2、比如打算新修某条特殊道路,位置特殊,没有规划,依据不充分,需要论证合规。

3、现状调查是说明白基本问题是什么,假如仅仅泛泛而谈,不系统,不深入,不全面,好比新建大楼不做基础处理,后续工作就是空中楼阁,无的放矢不说,还会成为大错。

4、原因分析属于目标和现状的差异所在,也是下一步采取什么对策的基础,需要透彻。

多说一句,处理技术问题的原因分析不可缺少,这是基础,也是心理需要,比如为何排水系统不畅,找到症结才能应对。但是心理问题的解决,未必要有原因分析,因为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缘际会导致当下症状出现,要着眼于问题解决而非原因分析,否则原因分析头头是道却无异于问题处理。

5、有了前面3个元问题的到位解析,对策处理这一步才会水到渠成。对于技术问题,就是做好方案比选,进行数据测算,得出方案是否科学合理与经济可行的结论。

可以说,搞明白这4个元问题,就能应对好所有技术问题,可以提出较为专业的问题和建议。

比如本次会议提出的4个问题是:

1、现状调研与原因分析,不深刻,不系统,简单零散。

2、新修道路缺少规划依据,属于战略定性问题,要落实。

3、对策方案缺少对比,要有备选比较方案。

4、投资估算缺少工程量出处,方案确定后要带出数量。

归纳这些就是说明,凡事都要先定性再定量,树立区分性质意识,也就是拥有战略战术意图,把战略理念贯彻到底。

更通俗的说法,处理问题的关键,就是抓大放小,抓主要矛盾,牵住牛鼻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