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血、津液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新用户0893HZZX 2021-01-27

小鹏聊健康 · 2天前

关注

我们一起来学习气、血、津液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气血、津液的性状和功能各有特点。气是最活跃的物质,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的功能。血液是红色的液体,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津液使人体内正常的水液的总称,具有滋润和濡养的功能。


三者都是我们人体内最基本的物质。因为这三者都在生成中,均离不开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以气血津液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关系。因此,无论在生理上和病理上,气血经验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气血、津液的关系可概括为气血同源、津气同源以及津血同源。


首先我们来学习气和血之间的关系。气属阳、血属阴。气和血之间存在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关系。它具体表现为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以及血能载气、血能养气。


下面我们具体学习一下这些气血关系如何在实际中间的运用。首先我们来看气血的第一个关系,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化身,需要气作为动力。


气能生血的理论主要运用于血虚的治疗。血虚症我们通常采取补血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当归、枸杞、桂圆等等,这都可以补血。但是如果真的血虚,只用补血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这是不够的。因为气能生血的原理告诉我们,在治疗血虚的时候,常常需要配合补气的药物,比如黄芪、党参以及淮山等等,所以针对血虚进行治疗的时候,我们只有配上补气的药物,才能使补血的效果达到最好。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气血的第二个关系。气能行血是指的血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如果不能够正常的运行,表现出血瘀症,治疗血瘀症当然用活血化瘀的方法,然而这还不够。


针对血瘀进行治疗的时候,我们需要配合补气、行气的药物,增强活血化瘀的效果。在治疗瘀血病的时候,我们会选择用比如田七、丹参等等活血的药物。不过在活血化瘀的同时,还需要配合补气的药物,比如西洋参等等,或者是行气的药物,比如枳壳等等,补气、行气,增强活血化瘀的疗效。


在这里我们特别要强调一下,就是血瘀症常常见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所以我们针对有瘀血症的心脑血管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时候。除了用活血化瘀,比如说田七、丹参的药物之外,一定要用上补气,比如说西洋参等等这些药物,以增强活血的效果,这对于预防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非常重要。


气血的第三个关系,气能摄血是指血液在脉中正常的运行有赖气的固摄作用。这里具有固摄作用的气指的就是脾气,当脾气不足时会有慢性出血的表现,治疗出血当然要选择止血的药物,但对于气虚引起的慢性出血,如果仅仅只用止血药,疗效不会理想。


所以我们在运用止血药物的同时,通常会配合补气补血的药物,比如补气的药用黄芪、党参,补血的药选择用熟地和当归等等,再加上止血的药物,比如紫草、仙鹤草等等。针对于气虚慢性出血的病,我们可以直接选择用归脾汤来补气,达到固摄血液的目的。


气血的第四个关系,血能载气是指气存在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至于散失,并有赖血的运载而运行全身。如果血大量丢失,比如大失血,气也会随之大量的丢失,我们称之为气随血脱。对于大失血的急症进行治疗时,如果只用补血药是无法救急的。


中医认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所以对于大出血的病人治疗首选是用大补元气法,比如用独参汤或者是用生附汤来进行治疗。


气血的最后一个关系,血能养气是指血最具有营养的物质可以养气,使气的功能得到充养。


所以临床上针对于气虚治疗时,除了采取补气的药物,比如黄芪、党参,还需要配合补血的药物,比如当归、枸杞子等等,以增强补气的作用。


前面讲到的气能生血,其实它们是相辅相成的。针对于血虚病情治疗的时候补血同时还需要补气,但对于气虚病情治疗的时候,补气的同时还需要补血。


也就是说我们通常对于气血不足治疗既要补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