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看自己的跑步技术有没有提高?

 跑你 2021-01-27


『跑你』——RunYouRunMe——跑步不受伤,小白快入门。愿跑友亲们更健康不受伤,一起跑一辈子。

原创技术文章,真实案例分析

文 | 老Q

怎样能知道自己的跑步技术是不是进步了?

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可以从感性和理性的角度来自我衡量评估一下。

感性角度:

  • 跑起来是不是轻松了?

  • 是不是很容易就能实现变速?

  • 身体会不会左右晃?会不会上下跳动?

  • 跑长距离是不是感觉没那么吃力?

  • 跑上坡是不是不会很吃力?

技术水平的提升,毫无疑问都会带来一些正面的良性的反馈。

有同学会有疑问,如果体能提升,跑起来也会很轻松啊。确实,不过多数同学月跑量还是比较固定的吧,所以还是可以拿来做一下纵向对比的。

这个角度相对主观,就是从自己的身体感觉来衡量的,当然极可能出现有偏差。

理性角度:

要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的话,数据分析那自然是必须的,首先要做的就是测量、收集一些客观的跑步技术数据。我们以前提到过多次,包括触地时间、垂直振幅、垂直步幅比,左右平衡这些数据(今天不会详细的一一解释),这些都是重要的指标,需要特殊的装备才能采集到这些数据,包括心率带/智能跑鞋/智能鞋垫等,都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以下是佳明跑表结合心率带的一些数据对比(同一个跑友相隔一年的数据对比),数据来源RunningQuotient.com。

这对比下来,是有对比有欢喜还是有对比有伤害呢?一起瞅瞅:

触地时间对比

触地时间当然是越小越好了,时隔一年,这位跑友的触地时间进步很明显。大喜,高兴ing。

步频对比

基本上算是保持不变吧,无悲无喜。

这位跑友的步频在185~197之间,保持住这样的区间也可以了。有同学会问了,步频不是越快越好吗?还真不是。首先步频也是结果,新手需要刻意练习高步频(不低于180spm),到后期就可以不用管了。其次,步频太快效率并不高。另外,刻意高步频其实很大概率意味着你是先动腿的。

步幅对比

步幅也有一些进步,全线飘红哦,不同配速区间的步幅都有几厘米的提升,小喜。

顺便再次强调一下,步幅和步频都是结果,不要刻意去追求高步幅。

垂直步幅比(移动参数)对比

总体上来说垂直步幅比是下降的趋势,说明效率是有提升的,小喜小贺。

通过对这位跑友一年时间的几个技术数据对比截图可以看得出来,触地时间变化最明显,其它几个关键数据小幅进步或者保持得不错,总体来说可以判断出来他的跑步技术水平是在提升的。下一步他的练习方向应该是控制住垂直振幅。

上面这些通过数据分析是个很客观的办法,当然也需要付出代价——至少咱得败一套相应的能收集这些跑步技术数据的装备。

我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技术水平提升的“实践”是什么呢?是更快的成绩?是更远的跑动距离?

不完全是。

老Q自己觉得:不受伤就是好的跑步技术的标准。

当然这需要长期时间的检验,就算不好的跑步技术也不是跑几次就会出现明显伤痛的。

愿亲们都更健康不受伤。

--本文完---

老Q(老刘)

安全跑步知识传播者

姿势跑法认证教练、心率训练认证教练

AHA急救培训导师、CrossFit Level1认证教员

儿童体适能教练,儿童安防教练


----更健康不受伤专用分割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