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我的祖国》里“白昼流星”真的是败笔?我们大概都误会陈凯歌了

 实战清扬老师 2021-01-27

截止到昨天,国庆档上映的三部影片综合票房已经破了50亿了,可以说是历年最佳了,《我和我的祖国》已经破了22亿了,是国庆档的冠军,除了本来被寄予厚望的《攀登者》因为急剧而下的口碑而票房“惨败”,还有一个导演因为执导的短片被骂的狗血淋头而争议不断的,就是《我和我的祖国》中“白昼流星”篇章的导演陈凯歌。

《白昼流星》真的是败笔中的败笔吗?

很多人看过《我和我的祖国》后,最佳的短片各有所选,但最差的短片几乎都给了《白昼流星》,总结起来,网友们抨击的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逻辑混乱,不知所云

《白昼流星》主要讲的是身处荒凉贫困地区的兄弟俩一直无所事事,靠坑蒙拐骗混日子,已经退休的老李决定让这兄弟俩跟在自己身边,给他们找点活干,算是解救这兄弟俩。结果这俩人把老李救命的钱给偷了,老李不仅没责怪,还原谅了他俩,正好这时候碰见神舟十一号飞船着陆,兄弟俩看着这“白昼流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觉醒时刻。

故事看着好像是逻辑挺通顺的,但被陈凯歌拍出来后,好像完全就拧着来了:

一个地区领导真的会为5000块钱发愁?为5000块发愁还能开的起小汽车来回跑?

为什么要把神舟飞船着陆和脱贫联系在一起,有什么必然关系吗?

兄弟俩投钱后立马就受到警察的追捕,结果警察不是用手铐而是用绳子绑住了兄弟俩,警察这么不专业?

神舟飞船着陆这么大的事,能让当地的两个孩子去迎接?开玩笑呢吧!

就算是这俩人去迎接了,抬着航天员的人出现失误了,这俩人就能上前去抬航天员?肯定会戒严,哪会让俩个来路不明的人就过来抬航天员呢,太儿戏了。

骑马的比开车还先到达目的地,这到底是武侠片还是现代片?

总结一句话就是,对于《白昼流星》逻辑的吐槽点主要是:不符合现实,也不知道短片讲的要反应出什么主题。

2、偏离主题,硬煽情

《我和我的祖国》中七个短片均是来源于7个伟大的历史性时刻,并且是献礼片,必须要跟“我和我的祖国”这个大主题扣题才行,整体上才会统一。

很多人觉得其余六个短片均有明确的主题,并且和大主题关联清晰明确,只有《白昼流星》这个短片本身小主题就牵强,跟大主题更是相差甚远,陈凯歌把一个本该很容易讲清的“脱贫”或“飞船着陆”的主题讲的稀碎,让观众看的云里雾里,实在辜负了大导演的名声。

甚至还有人说,可能当年说《霸王别姬》是陈凯歌父亲陈怀皑导演的传言是真的。

另外就是硬煽情。老李莫名其妙的就开始咳血了,莫名其妙的过一会就直接倒地不行了,莫名其妙的兄弟俩就醒悟了,莫名其妙的就决定留下来不走了,莫名其妙的就是用旁白强升华了。

这种你不哭,强硬的来点鸡汤话让你哭的行为让很多人觉得陈凯歌吃相太难看了,电影应该是不由自主的跟着情节的起伏带动观众情绪的,而不是用旁白来强带的,这回好,不仅没把住观众的脉,还被观众骂个狗血淋头。

3、为了捧自己儿子,不惜一切

饰演兄弟俩的演员分别是刘昊然和陈飞宇,观众对于刘昊然的演技基本上是赞赏有加,但对于陈飞宇,普遍觉得他的演绎垮了,并且让人很出戏。更关键的是,陈凯歌非要让自己儿子来演献礼片的举动让网友挺愤慨的,为啥?因为陈飞宇的美国人身份

作为一部献礼片,为了捧自己儿子,强行的把自己儿子安排进来,不顾演技,不顾外界评价,要是陈飞宇演技炸裂也就算了,跟刘昊然一比,呆滞无光,声台行表都不过关,陈凯歌是怎么好意思的呢。

网友们的抨击和指责基本上都是出于以上几点,在我去影院观看之前,我心里一直是打鼓的,因为我被网友们的评价给吓到了,真的有这么差吗?

《白昼流星》是陈凯歌写给善良的一首诗

在我真正进入影院看过之后,我觉得陈凯歌《白昼流星》这个短片,真的没那么差。

我仅以我个人的观点来说说吧,不喜勿喷,喷了我也当没看见,我是觉得,我们真的误会陈凯歌了。

画面精良优美,有诗意

从一开始两兄弟出现在一大片荒芜的戈壁上时,陈凯歌就开始铺开了一幅饱含诗意的画卷,又长又直的公路一望无际,跟好莱坞西部片中的场景别无二致。尤其是老李带着兄弟俩骑着马奔驰在夕阳中的画面,更是美的让人心醉,三个人像武侠中的人物一样,驰骋江湖却不沾江湖事。

从开头看,我也会认为这片子拍的狗屁不通,但当看完后,你会发现这就是一首浪漫主义的诗歌,现实与幻想交错,兄弟俩看到的“白昼流星”既是白昼流星,也不是白昼流星,可能是真的白昼流星,也可能是看到了飞船返回着陆,或许是他们真的经历的事情,也或许是兄弟俩做的一个梦,真真假假,似真似幻。

我想起李白的那首《静夜思》,第一句是:床前明月光,到底李白写的是自己坐在井边举头遥看明晃晃的月亮呢,还是床前有个叫明月的姑娘脱光了呢,谁也不知道,个人根据个人的审美,理解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所以,我把《白昼流星》理解成陈凯歌写的一首诗歌,貌似也没什么问题,做人得有脑洞,不应只有洞。

当不用现实主义的角度去看《白昼流星》的时候,你会发现什么都讲的通,当年的《无极》被说烂,也是说各种逻辑不通,到今天又有很多人为《无极》翻案,说《无极》被冤枉了,这不就是随着时代的不同,人的理解和审美也发生了变化嘛,唐朝人也想不通现代人居然认为一个瘦瘦的女人是美的。

当我们一本正经的去分析《地球最后的夜晚中》李鸿其吃苹果吃了几分钟时,不如也一本正经的分析分析陈凯歌的《白昼流星》真的有那么差吗?

演员没跑偏,还挺加分

有网友一本正经的去找了内蒙古当地的人去了解了一下,当地人说情况根本和电影中演的不一样,口音也不像刘昊然和陈飞宇那样的,所以陈凯歌一点功课没做,就瞎改一通。

我是承认拍电影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课,尽量的去贴近现实,达到让观众信服的。所以,看《白昼流星》的时候,我不是当地人,但我信服了,我以为当地人说话就那样呢,我以为当地人的贫苦也是那样子的,而且陈凯歌还告诉我们一个“真相”:原来内蒙人真的都会骑马哦。

我想说的是,如果让一个门外汉短时间内搞懂一个事,肯定没办法原原本本重现出来,尤其是拍电影,因为拍出来肯定无聊无趣并且观众依然不懂,所以尽量的用大面儿的矛盾冲突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去表现,是观众能迅速接受的很有效的方法。你来点飞饼,搞点动脖子舞蹈,撒点咖喱,观众就知道到了印度了,看上去很扯,可大部分观众是吃这套的。

陈飞宇本来属于一个小鲜肉类型的男演员,长相清秀帅气,口音上和相似,当装扮的灰头土脸脏兮兮的,再操上一口模拟地方话,说实话,并没有多出戏,不仔细看,很难和陈飞宇之前的形象联系起来。之所以很多人不喜欢他,一个是星二代的身份,让很多讨厌陈凯歌的人连带和他儿子一起讨厌,一个是鲜肉演员本身之前没有过硬的作品,让人本能的抗拒,比如鹿晗等。

但就事论事,不管是田壮壮、江珊还是刘昊然、陈飞宇,在这个短片中都比较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只是碍于审美的差异性,让陈飞宇来背这个锅,也不是特别合适。还有人拿陈飞宇的国籍说事,就更不合适了,要这么说,那些老华人们就不配爱国了?

主题形散神不散

《白昼流星》表面上讲的是飞船返回着陆和脱贫的事儿,实际上还有一个隐藏的主题就是人的善恶。

沃德乐兄弟俩偷了恩人老李的钱,这是恶;

老李对这种恩将仇报的行为原谅了,这是善;

沃德乐兄弟俩因为老李的善意获得了重生,这是善的传递。

所以,不管有没有白昼流星,人性的善是陈凯歌真正想说的,而飞船归来产生的白昼流星让沃德乐兄弟俩听到的那个启示和征兆应验了,亲眼目睹神迹的发生,也让茫然无措的少年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像老李一样,在这片土地上奋斗终生。

7个短片中,其余的6个短片都有直白的的台词或画面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只有《白昼流星》没说什么大话,只用白昼流星这个寓意,反映了这个时代穷苦迷茫孩子眼中那个逐渐清晰的世界。

写在最后

肯定有人说我是强行挽尊,无所谓啦,像王晶说的,这年头门槛最低的就是影评,谁都可以说,说的奇形怪状的都没事,毕竟是影评这东西是属于个人的审美,不一定非要寻求认同,我说烂,你得跟着我说烂,我心里才爽,这种活法多憋屈啊。

不过,就算是为《白昼流星》说了这么多好话,我心目中最佳的短片还是宁浩的《北京你好》,牛掰格拉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