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分析】注塑产品之导光板尺寸改善(38)

 振业注塑咨询 2021-01-27

http:///40UBvGS

文/振业注塑汇(ID:zy-plas)

老师/杨建宏,黄老师

■产品信息:

品名: 导光板 

材料:PC高透明 

尺寸规格:147.2mmx72.4mmx0.33mm

模穴数:1 X 2 

制品重量:1.06g

模具规格

两板模具、高光镜面模面、配备除静电装置

"注塑工艺:

注塑机吨位:130T 

螺杆直径:Φ32mm 

炮筒温度295℃-345℃, 

模温设定:127℃/115℃,

成型周期:14秒, 

使用2段射压及3段保压

"产品后加工:

水口加工采用自动剪切及削切设备加工,手接触产品前必须先佩戴防静电手套,生产品外观确认,除静电后直接粘贴防护膜包装

"品质要求:

产品表面划伤、发亮、欠注、结合线、变形、顶白、气泡、透光率测量不通过等外观不良不可,长宽尺寸公差0.03mm、厚度公差±0.02mm。

品质不良信息:

厚度尺寸(CAV1#的进胶一端宽度偏大0.02MM、厚度偏大0.01mm/CAV#2的末端长度偏小0.01mm)不良。

不良产品图片


请看以下参数表:

注意attention

1、开关机的控制,机台异常停机超10分钟,立马自动空射5次,停机超30分钟必须空射10次后设定保温各段-100℃(打开注塑机的自动清料监控功能)

2、残余量控制,禁止超4mm;另溶胶时间与冷却时间的均比控制在3-5秒左右(既是尽量控制溶胶参数在开模前只可停留3-5秒内,不宜长也不宜短),不宜溶胶完成后塑料在炮筒内长时间稽留等待,防止生产品发黄。

■案例改善过程信息:

一、外观不良原因分析:

①模具进胶点开设不合理(2个模号的扇形进胶点大小不均匀),导致注塑成型过程2个模穴进胶不均匀,一慢一块;所以才出现2个模号尺寸偏大及偏小不良。

②模机匹配不符合,产品比较薄,选用的高速机速度及压力不足,导致注塑调机困难,无法控制2个模号产品尺寸稳定。

③模具温度设定(温度偏低)不合理,之前模温设定只有110℃;因PC塑料的粘度大、流动性差,如果模温低会导致注塑填充困难,注射填充压力损耗大,注塑成型的重复精度及稳定性差。

④、注塑工艺参数设定不合理(炮筒温度设定太低,射出与保压的位置转换设定不合理,“太晚切换”、加上射出速度慢、保压时间长;所以才出现一个模号尺寸偏大,而另一个模号偏小现象。)

二、改善对策过程:

①对模具的扇形进胶点加宽,由原来的1号进胶口29.8mm/2号进胶口29.5mm,统一加宽,改为30.5mm;确保2个模号的进胶一致,改善调机困难现象。。

②选用高速机生产,由原来的500mm/s射速机台改用800mm/s射速机台,改善薄壁产品的生产困难问题

③模具温度重新设置,由原来前后模110℃,改为:前模采用127℃,后模115℃,提高塑料流动性,改善走胶不均及尺寸不良问题。

④、注塑工艺参数重新调设:

A、炮筒温度整体提高,同时控制残余量小于3mm以内,对开关机的正确方法培训,杜绝发黄、烧焦、螺杆及炮筒内塑料分解、碳化事故发生。(详见参数表)。

B、采用快、准、短填充调机法改善尺寸不良问题。(详见参数表)

C、针对薄壁产品而采用(注射型腔排气法)多级锁模机构控制;先以初合模力80T(既是:模具合紧,但未完全起高压至130T,而是80T)注射0.02秒,再起中段锁模至100T,接连射胶0.02秒后再锁模130T,在射出填充完成产品98%左右后,再转保压填充,由保压来控制产品外观及尺寸的稳定 。

三、改善后成果展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