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可老中医医话——混元一气

 专精一门触类旁 2021-01-27
【李可】这个阳气,先天肾气、后天脾胃之气结合在一起的混元一气。很难分清哪个是中气哪个是肾气。我记得读傅青主(的书)时有一段话讲大出血之后怎么样来挽救,原话是已亡之阴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大出血之后,损失的血不能马上生出来,但是一旦阴损及阳,阳气一散,这个人的生命就终结了。所以说已亡之血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这是治病的要点,这个关一定要把好。
【阐释】在临床上,先天肾气和后天胃气所结合构成的混元一气,表现为阳气,彭子益称之为“本气”,很难区分。已亡之阴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这个讲的就是大出血这类的疾病,速补血很难(古代没有输血一说),但是需要顾护这个阳气,因为阳气会随着血液所耗散(血能载气之理)。
 
【李可】由以上几点可归结为:脾肾为人身两本,治病要以顾护两本为第一要义。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说,治病的时候,假使你错了,宁可错以误补,不可失于误攻,误补犹可解救,误攻则噬脐莫及(表示悔恨到了极点),从这话可以体会这位老先生在临床中一定走过很多弯路,一定犯了很多错误。世界上百行百业难免错误,唯独我们医生不能犯错误,一旦错了就是以人的生命为代价。所以以上这几点我们要铭心刻骨,时时牢记,切切不可忘记,这就是治未病的思想。
【阐释】所以临床上脾肾这先后天两本慎不可伤。太师父一直强调,《伤寒论》就是一个四逆汤一个理中汤,讲的就是顾护先后天两本的重要性。
 
【李可】元气为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元气的补充全靠中焦中气的运转。中气运转正常,元气就能够往下维持;中气不行,元气就相当于军队的后勤部跟不上了。元气一直在动,无处不到,哪个地方到不了哪个地方就有病了。
【阐释】元气和中气的关系是“火生土,土伏火”的关系,所以元气的维持要靠中气斡旋运转不息。太师父这个比喻很形象:前线(元气)和后勤部队(中气),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的时候粮草这些后勤工作很重要,会直接影响战局。元气无处不到,但是需要中气的维持。
 
【李可】元气动则循环,24小时一个小循环,一年一个大循环。有病则按六经的路走。根据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看走到哪里了,出现哪一经的主证,就说明那一经成了病的主要矛盾。不可能同时出现很多(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如果中气、肾气均败,则死路一条,只有用大破格先把元气救回来,让它能维持运转;然后再看哪个地方不足,再补;哪个地方堵了,再通那里。
【阐释】元气就是循环不息的,六经(六个界面)是疾病的规律,每一经都有相应的主证,以帮助我们判断。六经提纲证并不能完全代表主证。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李可老的框架:
1、顾护中气、肾气,元气衰败,用大破格急救
2、不足(虚)——
3、有余(实,堵了)——通(泻法或温通)
所以关键还是在于首先判断中气、肾气的情况,再判断问题在哪一经,用相应的治法,这也是李可老的治疗思路特色。
 
【李可】人的元气无时不刻不在用,所以元气的耗伤是最重的耗伤,与古代认为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完全相反。元气没有足的时候,元气很足则百病不生。
【阐释】这段话可以用一个比喻来理解(虽然不算恰当):元气就相当与“电池”里的“电”,我们平时的生理活动都需要这个“电”来提供能量,所以“电”是一直消耗的,所以才说元气才是“常不足”的那个
 
【李可】有人天生缺陷,是元气演化过程中的表现。先天的问题,基本就是破格救心汤。根据人的情况来定大剂、小剂,服一段(时间),先保住元气,然后再加强中焦的运转,使元气有补充,病可渐愈。
【阐释】这是立足于先天来论:元气可以演化万物,在演化的过程中出了问题就会表现为一些先天疾病。但也不是任何病都能用破格救心汤去治疗的,关键还是要看辨证。
 
【李可】不要强求要治某病,癌症并非一定要用攻癌夺命汤,主要是看人元气强弱。比如,胃癌病人,元气受伤,但伤得不重,就可以一方面顾元气,一方面使已经生成的沉寒痼冷一点点去掉,故生附子只用30克;如果药后元气旺,则可无限量往上加,加到元气运转快后,病自消。
【阐释】所以还是顾护中气、元气是很关键的点,癌症患者如果中气、元气大伤,是没有办法用攻癌药物的,只有在顾护先后天两本的情况下,慢慢用一些药物,比如开始胃癌患者用生附子是为了化寒积,也是在顾护元气的前提下慢慢叠加药量。其余攻邪药物同理。
 
【李可】根据服药后表现可看出元气运转快慢,比如饭量大增,精神好,睡眠好,心情好,说明元气运转慢慢走向正轨。
【阐释】元气是循环不息的,但会因为一些原因导致元气通不过去,所以治病还是恢复元气的运转,寒的问题可以破冰,瘀的问题可以活血通络等。只要元气能运转地较前快,元气生中气,就会表现为饭量增,精神、睡眠各方面都好转。
 
【李可】这些都在先、后天八卦的范围以内。中医不管开什么方,高明的人一看,是调坎还是坤,坤即土,坎即水。(坎)水是水、火一体,是在火不停运作的情况下的水,不是死水,若火没了,水则成死水,人即死。有时,水不足,稍用引火汤,调一下即可。引火汤补水,故熟地用至90克。生地补不了水。生地九蒸九晒,得到阳光熏蒸以后,本身可产生阳气。生地本身是水,加上阳光,加砂仁,成为水、火一体,所以,并非水不足要补水,永远补不起来,要补火中之水。水的温凉全看火的强弱:火强,水自然运转,该吸收的吸收,该排泄的排泄,用不完;元气不足,就是一盆死水,没用。这就(是)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全在内了。
【阐释】太师父这里描述了坎卦里包含了阴阳,坎卦是二阴抱一阳的卦象,如果没有中间一阳的灵动,这个阴就成了死阴(死水);同样阴不足,也会导致阳气耗散。这就是两个经典病机:水寒龙火飞”与“水浅不养龙”
补水,也是要注重坎卦水火一体的概念。所以还是要注重元气的理解。
 
【李可】由于八卦太复杂,现在不强调用八卦理念治病,一般人掌握不了。把先、后天八卦融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元气、一个中气。先、后天关系就是元气跟中气的关系。后天主要说脾胃,先天说肾中水火。元气——水火永远是一体的。
乾坤可分成八卦,一能生二,二能生三,三生万物,最后万物复归于一,还是坎中一阳。
【阐释】其实我们还是只需要执简驭繁即可,明白临床中元气、中气的重要,时时注意顾护,最后在治疗的还是这个元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