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中风的急救、康复与预防方法急性脑中风治疗回阳是第一要务脑梗塞脑卒中中药制剂应用选择中风病因病机脑出血的先兆和防治

 心海真情2020 2021-01-27

意识障碍

关于中风的急救、康复与预防方法+急性脑中风治疗回阳是第一要务+脑梗塞+脑卒中中药制剂应用选择+中风病因病机+脑出血的先兆和防治

2014-02-19122复禾健康医生组

    关于中风的急救、康复与预防方法

  中 风,故名思义,其由风所致,其治亦当祛风。奈何唐代之后,儒学渐盛,传统的天人合一思维被实证思维所代替,于是从阴虚、火旺、血瘀、痰滞上下功夫,祛风遂 成绝响。千余年来,朦朦昧昧,稀里糊涂,中风遂被治成四大绝症之一。至今中风之证多治成不可逆之后遗症,以至于如此不堪之境地,良有已也。所谓的科学不应 该只是口舌上的谈论,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西医被认为是实证科学,而按当前最为科学的方法治疗中风,疗效却并不令人满意。为此,何不换换思路,试 一下“不科学”的中医的手段呢?只要能让中风病人迅速康复,并尽量减少后遗症,我想即使是所谓“不科学”的东西,也值得我们重视。事实上如果我们用正确的 中医方法治疗中风,配合西医治疗,则效果往往会超出意料之外。

  中风急救

  中 风急性期最需要中医急救,历代有许多有效的中风治疗手段。且中风急救,针刺最为方便。方法简单,但疗效确切。或有人说,中风应该马上送去医院抢救,自己怎 么能在家急救呢!的确,中风突然发作,送去医院抢救是非常必要的。但在中风发作急性期,送去医院有时也来不及,甚至于病人正在休克,如果能及时保持病人头 脑清醒,对于预防中风后遗症,并且对于抢救生命都有重大意义。

  中 风发作时,病人会出现突然口歪,或者突然晕倒,或者突然四肢无力而摔倒,同时可能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遇到这种情形,千万别慌,要马上进行抢救。此时争 分夺秒,万万不可大意。时间就是生命,中风最初发作的三十分钟是最佳的抢救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风病人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即迅速上升。

  家人中风时我们自己用针刺急救,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说不送医院,而是一边拨打120急救,一边在120到达之前充分利用等待的些许时间,做出最及时且有效的抢救,这样做既抢得了最佳的急救时机,又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有莫大的好处。如此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针刺急救,简单有效。手法易学,人人都需掌握此技术。

  中 风急救,针灸最好。一则及时,发现中风,在一两分钟之内马上针刺,可以有效地预防后遗症的发生。二则速效,远效于任何西药,而且无任何毒副作用。三则,作 为儿女,这正是孝顺的最大体现。老人中风,如果我们不懂得急救,往往只会打电话往医院送,岂不知已经永远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这样会后悔终生。

  方 法有以下几个:一则,把病人的五个手指尖聚拢在一起捏紧,手指尖略见充血红色。用针在每个指尖上各点刺一下,挤出几滴毒血。二则,用手捏紧病人的耳垂,向 下拉数下,再用针点刺耳垂任何位置,使出几滴血即可。这样做可以迅速缓解中风症状,甚至可以预防休克的发生。三则:人中穴,在鼻唇沟的上三分之一处。三 则:素髎穴,即鼻尖。此数穴既可用三棱针点刺,亦可直接针刺。刺入即出,要有血出来才行。边刺边挤,每个手指头尖要流出至少三四滴血出来。这样处理之后, 昏迷的病人可能会慢慢醒过来。如果效果不明显,还可以再在十个脚趾头尖上刺血。这样做可以迅速缓解中风症状,甚至可以预防休克的发生。

同 时,如果属于中风闭证,病人表现是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大小便闭等症状,则可以马上给病人灌服一粒安宫牛黄丸。用温水化开,撬开嘴 巴,慢慢喂下去。若不能吞咽,可用胃管灌下。一天一粒,连续用七天。按中医理论,中风有闭证与脱证之别。安宫牛黄和苏合香属于开窍药,但都用于闭证。如果 是脱证,一般不能用。脱证则见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肢软、二便自遗、汗出肢冷、脉微细欲绝等。救急时不可滥用药物,但针刺放血却最为有效。家里有高血 压的老人,或者家族有中风病史者,一定要在家里常备安宫牛黄丸,或者苏合香丸、牛黄清心丸之类的醒脑开窍类药丸,有备无患。突然中风时在第一时间把药丸化 入温水中灌下,可以有效地预防中风后遗症的发生,并且能提高生存率。或用云南白药亦可,在急性期每次服半克,日三至四次,有急救之功。

  如果可能,再配合用中药汤方。

  一方:生川乌15克,生附子10克,木香10克,生姜10片,红参30克,一付,水煎两小时,急服。在大面积脑梗死、脑出血引起的闭脱相兼者都可以使用。此方可急救中风,效果令人满意。但此方有毒,一般情况下不可滥服,需在中医医生指导下用药才好。

  再者,在送病人去医院的途中,如果医生比较开明,可让医生配合观察,看是不是属于中风脱证。其表现为:病人神昏深沉,情志多恍惚,面色多惨淡失神,气息多急促低微,肢体多松弛无力。脱证有三大症,即脉微、汗出、肢厥。

  若是脱证,则急用此方:

  红参60,制附片50,生龙骨60,生牡蛎60,干姜30,炙甘草30,麦冬30、五味子15,山萸肉45.两付,可回阳固脱。病势危重者,随煎随服,鼻饲24小时内不分昼夜频频服。此方最能救脱固本,可有效挽救生命。特别是不能及时送去医院抢救的情况下,一定要抓紧时间用中医抢救,以免耽搁了病情,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中风的恢复治疗

  用 以上的方法抢救之后,病人略醒,则可考虑继续用促进中风恢复的方法。一则,可服续命汤。两千多年来,续命类汤方历来为治风第一方。《千金方》指出:“依古 法用大小续命二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即是其证据。我在微博中力推针灸以及续命类方治疗中风,实在是迫不得已。当前医疗条件下对于中风的疗效太差强人意 了,本可速愈的小病被稀里糊涂地治成大病重病,甚至于残废一生,实在是触目惊心。既然古代文献记载有前贤治愈中风的方法,白纸黑字摆在那里,与其拘泥于挂 水,何为认真研究一下,并试用于临床呢。

  麻黄15,肉桂15,炙甘草30,生姜75,党参15,川芎15,白术15,杏仁15,制附片30,防己15,白芍15,黄芩10,防风23,三付,水煎服,日一剂。因制附片用量较大,需久煎两小时。此方是小续命汤。

  中风最为可怕,聪颖之人转成半痴,健壮之体瞬变卧床,其后遗症使人半生不能自由,殊为痛惜。因此,预防中风,并且有效地去除中风后遗症显得最为重要。在此我强力推荐诸续命汤。

  从 文献中知道,唐宋之前对于中风的治疗,临床主要用续命类方,包括大、小、西州、古今录验续命诸汤,疗效极为可观,有大量临床病历可以证明其效。此法数百年 来一直为治中风之准绳。细读古代文献,我们发现唐宋以前中风并不算是绝症,宋代名医许叔微曾说:“凡中风,用续命、排风、风引、竹沥诸汤及神精丹、茵芋酒 之类,更加以灸,无不愈者。”也就是说,中风基本上都可治愈,这可完全颠覆了当前医学界对中风的认识。由此看出,续命汤类方对于促进中风偏瘫的康复有着不 可或缺的作用。

  奈 何今人不喜此法,把前贤经验弃如泥砂,反喜降火降压化痰化瘀,以西医病理指导中医用药,结果导致中风后遗症数不胜数。之所以当前治中风不敢用续命类方,原 因有二,一则神经病理学检查以及生化检测见中风病人血液粘稠度增高,脑供血不足,遂套用中医理论认为是血瘀,于是活血化瘀成为治中风之常规。二则,麻黄含 有麻黄素,有升压作用,遂认为不利于中风。按西医理论指导中药临床,就把含有麻黄的所有续命汤给完全抛弃了。

  一 代医杰徐嗣伯认为,风眩之病起于心气不定,胸上蓄实,因此有高风面热之症。此即现代高血压病所出现的面热瞀眩及中风初期的风火僭张证。此论发千古之秘,惜 未引起历代医家重视。今人治高血压多在重镇潜阳及活血化瘀上打算,而不识其证本质在于风。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则闷瞀,徐氏主张用续命汤。

  我 的观点是,只要有疗效,只要安全可靠,什么方法都可以尝试。为什么不能开拓思路,恢复古法,把中风这一顽疾彻底治愈呢。孙思邈曾患中风,急服续命煮散十天 而中风竟愈。民国著名中医黄竹斋先生仿孙氏之法,临床常用续命类方配合安宫牛黄丸治疗急性中风,效果极好,让数不清的中风病患顺利康复。当代名老中医李可 先生数年前中风亦曾自服续命方而愈。

  中风的预防

  预 防中风,有人相信挂水通血管,说是挂水后马上轻松。岂不知素体寒湿而易致肥胖血瘀,阳气本已不畅,然后水湿打入血管,更增其阳虚血瘀痰滞。当时舒畅不过是 药物稀释血液促进活血之效,药效一过,则寒湿加重,更损真阳。如此预防中风,是促其中风,得不偿失。经常挂水通血管者,可不慎哉。

  针 曾诊治奥地利施华洛世奇某位董事,中风一年半,经西医诊治后遗留右半身不遂,求治于针灸。如果早期能及时配合针刺或者中药治疗,断然不至于从此在轮椅上度 过余生。由此感叹中国人其实非常幸福,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一整套中风急救的医疗手段,完全可以有效地防治中风。奈何中风偏瘫仍然如此之多呢!

另外,有研究发现,45-54岁 的女性发生中风的可能性是同一年龄段男性的两倍,且在这一年龄段的女性的血压和胆固醇水平都高于同年龄段的男性。分析其原因,多年来女性一直通过月经排出 瘀毒,此年龄段女性月经初停,骤然失去排毒途径,瘀毒内滞,气血失畅,浊毒不泄,则上攻神窍,发为中风。更年期的女性体内阴阳平衡失调,易诱发中风。故需 重视预防中风。其治疗原则:平衡阴阳,重在扶阳,补肾通络,兼以活血祛风。方法:一则针刺,请有经验的中医针刺诸风穴,可保不患中风。二则重视灸法,温灸 足三里、肾俞、悬钟、涌泉诸穴,可温补脾肾、降气祛风。三则配合汤药。古法有诸续命汤,于中风既可治疗,又能预防,可请明医辨证施用,及时针药调理。

  临 床上可以明显观察到,男人远较女人多见高血压、中风、高血脂等症。我分析其原因,排除应酬饮食原因之外,亦可能在于女人有月经。女人借天地之力,每月排血 一次,趁机排出体内的瘀血痰浊。这样无异于清洗了体内的瘀毒,而且是有规律地清洗。如此可以保证女人的身体不至于出现瘀滞不通的病理情况。毒去瘀化,血气 通畅,上实得泄,内风自然不动。男性没有月经,不能及时排出体内淤积的毒素,如果更兼妄劳伤精,便秘于下,怒起于上,则下焦亏虚,上焦蓄实,肝风内动,发 为中风。

  凡 动脉硬化、高血压及中风之症都属于风证,因此都需忌食动风之物。但按南北朝医家徐嗣伯的说法,此证当忌食十二属相的肉:鼠、牛、虎、兔、龙、蛇、马、羊、 猴、鸡、狗、猪肉。风眩之证需忌食肉类,因为一切肉的浓汁,都易引起痰浊内生,阻滞气机,风痰相乱,使血压增高,发生头痛、眩晕、耳鸣等症。且鸡得巽卦, 最能助风。凡体内有风所致诸病,皆需忌鸡。如风郁而不畅则为焦虑抑郁,风浮于表则为皮肤诸症,风肆虐于上则为中风头晕,风行于五脏六腑之间则为脏腑诸风。 人生于天地之间,与天地自然之气机相通,若欲长寿无病,皆需顺应天地变化规律。万物的五行属性及其生克制化即属天地之道,不可不知。

  我 的朋友说,她家乡一人平时经常通宵打牌,结果某天突然中风,住院三个多月渐觉好转。之后这人开始重视养生,每天看电视养生节目,努力按健康的方式生活,并 且向亲友宣传中医。所以说,生病了不完全算是坏事,至少这是一个契机,让我们知道以前的生活、饮食习惯有所不健康。及时改正才不至于白病一场。

  预 防中风再次复发的方法:一则重视养生,特别是精神要平和,饮食要清淡,要顺应四季变化而生活。二则,避风,既要避外风,又要避内风,不要过食鸡翅膀等动风 之物。三则,劳逸结合,减少性生活。中风后不可再贪财纵色,思劳费神,过食辛辣油腻。四则,适当服中药,并配合针灸,以平衡阴阳、健旺气血。

  中 风偏瘫患者一定不要一直躺在床上,每天都要让人扶住站起来。这样有两个好处:一则可以接引地气,平衡体内的阴阳,从而缓解病情;二则可以使身体上下气血运 行起来。人体本来是上下直立行走的,因此一定要经常保持上下状态才算是正常。再者,中风患者尽量住在一楼,这样可以更近地气,有利于早日康复。

  针灸防治中风

  孙 思邈提供了一组用于防病治病的灸疗穴法,按顺序先百会、风池、大椎、肩井、曲池、间使,一直到足三里。凡人稍觉心神不快,即须灸此诸穴各三壮。且认为凡将 欲疗病,不管是否由风邪引起,总需先灸这些穴位。若突然中风,更需急灸之。孙氏强调:“此之一法,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

  灸 法最能治疗大病重病,所以古人讲:大病最需用灸。当年曹操患头风,华佗针之即好,但病情仍有反复,药王孙思邈认为如果华佗针后再灸,头风岂能再发。只因不 灸,邪气内伏,其本不除,病根未断。孙思邈说:“学者不得专恃针及汤药等,望病毕差。既不苦灸,安能拔本塞源,是以虽丰药饵,诸疗之要,在火艾为良。”灸 法甚为重要,对于预防中风颇有意义,需引起当代医家的足够重视。

  关于针灸防治中风,古人文献中有大量的记述。在此仅引数条。《肘后方》说:“治中风莫如续命汤之类,然此可扶持初病,若要收全功,大艾为良。”盖中风者,皆因脉道不通,血气闭塞。灸则唤醒脉道,而气血得通。

  灸法:昏迷时可重灸百会,可用小艾柱直接灸法。灸数百壮,以醒为度。

  醒后不能言语,或缓纵不遂。先灸天窗50壮,再灸百会50壮,之后再灸天窗50壮。

  另外,凡风穴悉皆灸之三壮,神良。风穴包括风门、风池、风府。

  孙思邈强调:“欲除根本,必须火艾。专恃汤药,则不可差。”

  中 风后遗症历来是国内针灸科的常见病。近年来我在奥地利加强宣传针灸,越来越多的疑难杂病患者前来诊治,其中也有不少的中风患者。按中医理论,中风之病因在 内风,风为百病之长,最伤阳气。而人体头部阳气最旺,伤于内风而发为中风。风与气本属同类,气之肆虐者即风,针灸有调气泻风之功,故能治中风。

  中 风针灸治疗最有效验,但要求一定要在急性期及时针灸,而不要等到康复期再针灸介入。而且临床发现,越是急性期针灸,其预后越好,且疗效越是可观。对于中风 的康复期治疗,西医一般只建议大量做功能锻炼,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如果能配合针灸以及汤药,相信一定可以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一 男病人中风后遗症三年,左半身不遂,伴肢体痉挛抽紧,且自觉头脑晕沉不清。此风邪上扰,当泻太冲、阳陵、足三里以通经络之滞;补太溪、三阴交以养阴止痉; 泻百会、风池、风府以祛头部郁滞之风邪,并醒脑开窍、定痉安神。六诊后,渐觉头脑清爽,活动亦见好转。病人信心大增,目前仍在继续治疗之中。

  常规的康复锻炼对于中风的康复亦有一定的效果,但如果不能配合针灸,效果总不令人满意。某男,体瘦而弱,素有高血压,36岁时突然中风,偏瘫。半年后来诊,为针祛风通经数穴,效果极令人振奋,自述每天病情都在缓解,特别是走路明显好转,以前从家里走到其工作的餐馆要40分钟,现渐提至5分钟,正常人则需要三分钟。后病人不得不参加西医的康复训练,否则不能得到退休保险。回来后观察其症状,未见有任何提高,令人失望之极。

  对 于中风的急救,除了针刺之外,亦可用灸法。特别是急性期过后,病人仍然昏迷不醒,或者烦躁昏乱、精神萎靡,或者四肢偏瘫不收,或者强直拘急,都可灸足三 里、悬钟、百会、风池等穴位,有扶阳抑阴、开窍醒神、通经逐络、恢复气血通畅等功能。为促进恢复,临床不必尽用西药,有效的针灸方法也要跟上去。

  说 几个关于急救的穴位。一则:十二井穴,在手指指甲末端,我们可以用十个手指尖来代替,效果一样好。刺入即出,要有血出来才行。边刺边挤,每个手指头尖要流 出至少三四滴血出来。二则:人中穴,在鼻唇沟的上三分之一处。三则:素髎穴,即鼻尖。亦要挤按使之出血数滴。此三组穴位都可救急,不仅可以抢救中风,亦可 抢救心肌梗塞或中暑昏迷等,都可迅速让病人苏醒。这样处理之后,昏迷的病人可能会慢慢醒过来。如果效果不明显,还可以再在十个脚趾头尖上刺血。此数穴既可 用三棱针点刺,亦可直接针刺。针具不必拘泥,只要能刺血,什么都可以用,比如可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缝衣针等尖的东西。

  中 风急救,针灸最有殊功。我在新浪博客以及微博中曾反复谈到十二指尖放血、针刺人中、鼻尖等穴对于中风抢救的巨大意义,希望能引起中风患者以及家人的足够重 视。中风并非绝症,亦不是顽固性疾病,如果能在急性期得到正确的治疗,完全有希望得到康复。家里常备醒脑开窍类中成药以及刺血工具颇为必要。

  中风的预防与治疗,可参考我的新浪博客及微博中诸多关于中风的论述,亦可参考《选择中医》一书,里面有关于中风的篇章。

急性脑中风治疗回阳是第一要务

  在临床实践中,人们把脑中风的发生与发展分为三期三型论治,即中风先兆,中风期(闭症、脱症、闭脱兼症型),恢复期(阳虚型),根据各期各型采取不同的措施,均可取的较好的疗效。这里,我们谈谈对急性脑中风治疗的3个认识问题。

  1.关于脑出血的手术指征,我们认为,在CT诊断下,出血量25毫升以上,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对于这样的病情,这个时候,手术是首选的有效方法,我们要客观对待病情,不要强调保守治疗就是效果好。中医要采取“三不”原则,即不与西医争病人,不拖延手术时间,也不放弃中医治疗。手术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可施用活血化瘀、温阳气血等中药。

  2.活血化瘀药物在脑出血时能不能使用,在什么时间使用效果较好,会不会有加重出血的危险?这是很多医生关注的问题。我们的主张是在脑出血手术后尽早使用,对于不做手术的脑出血病人,也应及早使用。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我们发现,脑中风急性期的病理变化为血瘀、水瘀等交织在一起,症状虽复杂多变,但“血瘀”、“水瘀”占重要地位,血瘀是脑出血的主要病机,脑中风无论是缺血还是出血皆是同源异流,出血与梗塞是血瘀与水瘀发展的各种不同结果,故采用利水活血化瘀,能祛除瘀血,制止出血,符合于《内经》提出的“离经之血便是瘀”的病理变化,不过在使用活血化瘀药上要有适度,不可过度,选用活血又止血的中药,如三七、水蛭等,严格掌握用量,并配伍加减,使用的方法可用鼻饲、灌肠等方法。

  3.温阳药能不能应用于急性脑出血的病人?有的人担心使用温阳药,会使脑出血量增大,担心使用温阳药患者血压会急剧升高,担心使用温阳药后引起脑疝。又怕施温阳法后病人体温升高,诱发脑昏迷加重,说到底,就是一个问题,到底在中风急性期能不能使用温阳药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采用温热法治疗脑中风,效果显著,这在临床中得到验证。临床中风急性期脑出血、脑昏迷,其病人表现昏迷欲死,语謇,肢瘫,神昏不语,呼吸衰竭,这个时候不仅水血瘀脑,而且阳气衰亡,阴盛阳虚,病势急迫。

  脑出血出现亡阳、亡阴,均是正气外脱,虚衰已急,不管是闭证,还是脱证,都是阴阳离绝的状态,由于阴阳互根,故亡阴伴有不同轻度的亡阳,亡阳伴有不同轻度的亡阴,单独亡阳亡阴比较少见。但阳气较损极快,阳如火熄灭,所以脑出血治疗的第一要务,应以回阳为主,重用附子大辛大热之品,可斩关夺门,破阴回阳;重用辛散宣肺的麻黄,司呼吸,发玄腑,通水道,朝百脉的作用来治疗危重病人,效果显著。

  此外,还需要强调的是,中风先兆期(三大症状:头痛、眩晕、肢体麻木)也要及时用药,提前预防,及时缓解病情,以防危候发生。我临床常用方剂如下:

  桑钩汤:桑寄生12克,钩藤15克,竹茹6克,陈皮12克,半夏10克,云苓12克,甘草6克。

  息风汤:全蝎12克,天麻10克,南星10克,僵蚕10克,陈皮6克。

  小中风汤:丹参12克,石决明12克,草决明15克,血蝎10克,赤芍12克,钩藤10克。

  血得平胶囊:专门用于高血压的治疗。石斛30克,麦冬30克,菊花20克,元参20克,牡蛎20克,山萸肉20克,南星20克,泽泻20克,连翘20克,蒺藜6克,柴胡6克,荆芥6克,防风6克,甘草6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肉苁蓉15克。上药晒干,粉碎过后装胶囊,每粒0.3克,每日3次,每次5粒,2个月为1疗程。

  脑梗塞1

  脑梗塞是脑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阻断而使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和软化。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50%-60%。引起脑梗塞的原因较多,主要的是脑血管阻塞及脑部血液循环障碍2种。

  脑血管急性闭塞后,最初4h-6h缺血区逐渐出现脑水肿,12h后脑细胞开始坏死,但梗塞区与正常脑组织尚难区别。24h后至第5天,脑水肿达到高峰,侧支循环开始建立。从第2周开始,脑水肿逐渐减轻,但梗塞区组织坏死及液化更明显。虽已建立较充分的侧支循环,但可有部分病人在血栓溶解、血管再通的同时,梗塞区的血管壁因缺血性损伤通透性增高,可形成出血性梗塞。

  [临床表现]

  主要取决于梗塞大小、部位。临床上表现为头晕、头痛,部分病人可出现呕吐及精神症状,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脑部损害的症状,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病情较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以及瞳孔散大等脑疝症状。

  [影像学表现]

  1.CT表现:

  (1)急性期:一般把发病后头5天作为急性期。病变区水份增加在CT图像上造成两种效应,一是病变区密度减低,皮质和髓质缺乏密度差异,早期这种密度减低一般不显著,多呈楔形,与受累动脉的供血范围一致,边界模糊;另一是由于水份增加使病变区体积变大而造成的占位效应或肿块效应,轻的表现为病变区脑组织肿胀,脑沟、脑油消失,重的表现为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即所谓脑内疝,占位效应的程度与脑梗塞面积有关,面积越大,占位效应越显著。上述两种效应一般在发病后第3一5天达到极点。

  需要指出的是,早期的脑梗塞出现CT上的变化最早需要3~6小时,晚的要等到24小时或者更长时间之后才出现典型表现。如果临床上有典型的脑梗塞症状而CT表现阴性时,应该在短期内复查CT,以免漏诊。

  (2)亚急性期:指发病后第6~21天,水肿明显吸收,占位效应减弱或消失。多数情况下也是低密度,边界较急性期清楚;但有少数病人表现等密度病变,不易发现,即所谓“雾”状效应,原因是病变区内一些密度高低不同的成分混合在一起的平均效应(水、类脂质、空腔等低密度物质混合血液、钙化、铁质等高密度成分)。此时作增强扫描,非常有助于诊断。注射造影剂以后,典型的脑梗塞表现为脑回样增强,梗塞区大脑皮质的脑回和基底神经节的神经核团增强。

  (3)慢性期:21天以后,缺血坏死的脑组织被吞噬细胞清除,遗留含脑脊液的空腔,合并胶质增生,病变区仍为低密度,与脑脊液相似,边界清楚,但体积缩小,表现为患侧脑室扩大,蛛网膜下腔包括脑裂、沟、池增深增宽,皮质萎缩。

  (4)腔隙性脑梗塞:多数位于基底节或大脑半球深部脑白质,病灶大小在1.5cm以下。一般没有脑室系统受压移位等占位效应。

  (5)出血性梗塞:CT表现的特点是低密度梗塞的背景上有散在、不均匀的高密度出血区。与血肿不同,其密度不如血肿高,亦不如血肿均匀一致。

  2.MRI表现:

  脑缺血lh之后就可发生脑组织水含量增加,从而引起MRI信号的变化,MRI显示脑梗塞优于CT。缺血主要影响Tl和T2弛像时间,即两者均延长。在缺血早期,有大量水分子聚集,而随血脑屏障受损大分子物质漏出尚未发生,T1和T2延长最为明显。这时在 T1加权像上,缺血区为低信号,在 T2加权像上为高信号。T2加权像对显示梗塞更为敏感。随着梗塞发展,血管源性水肿开始发生,蛋白质渗进缺血区,所以 Tl和 TZ的延长不及早期阶段那么长,从而影响信号强度的变化。 MRI对检查出早期后颅窝的脑梗塞具有重要意义,因CT检查常有伪影而效果欠佳,而早期治疗又与预后关系密切。

  MRI对梗塞区内的亚急性出血甚为敏感,T1加权像在原脑梗塞的T;加权信号减低区内出现淡薄的高信号区,T2加权呈均匀高信号强度改变。脑梗塞发展方式为:占位效应消失,然后萎缩和遗留下一软化灶。软化灶呈T1和T2弛豫时间延长的表现,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与急性脑梗塞灶相比,脑软化灶的边缘更清楚。

  [鉴别诊断]

  需与胶质瘤、转移瘤和脑脓肿鉴别。病灶的形态、增强后的强化形式有助于鉴别。

  脑梗塞2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脑梗塞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一) 脑梗塞的先兆症状

  脑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有的病人一觉醒来,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这就是发生了脑梗塞,常使人猝不及防。只有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一过性眼前发黑,头晕或眩晕,恶心,血压波动(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这些先兆症状一般很轻微,持续时间短暂,常常被人忽视。

  (二) 脑梗塞的临床表现:

  梗塞的部位和梗塞面积有所不同,最容易出现的表现如下:

  (1)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

  (2)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个病人可具有以上临床表现中的几种。

  (3)脑CT检查的意义:脑CT检查显示脑梗塞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准确率66.5%~89.2%,显示初期脑出血的准确率100%。因此,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排除脑出血等病变。这是十分重要的,发病早期脑出血与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有截然不同的地方。当脑梗塞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在脑干和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断。必要时应在短期内复查,以免延误治疗。

  (4)有一种称为“腔隙性脑梗塞”的疾病,病人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因其他病而行脑CT检查发现此病,有的已属于陈旧性病灶。这种情况以老年人多见,病人常伴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腔隙性脑梗塞可以反复发作,有的病人最终发展为有症状的脑梗塞,有的病人病情稳定,多年不变。故对老年人“无症状性脑卒中”应引起重视,在预防上持积极态度。

  (三)脑梗塞的救护措施:

  脑梗塞应尽早及时地治疗,虽然不及脑出血凶险,但是病人大多年老体弱,诸多慢性病缠身,在治疗上有许多谨慎用药的情况,加之梗塞区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还会发生许多合并症,所以脑梗塞的死亡率也是比较高的,而且残废率高于脑出血。

  治疗原则主要是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

  1笔实钡鼗疃 可以起到改善脑循环的作用,但有神志不清的应卧床休息,加强护理。

  2备纳颇圆垦循环 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以图缩小梗塞面积。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维脑路通、复方丹参注射液、川芎嗪等药,每日1~2次,静滴液量250~500毫升,连用7~10天。有头痛、恶心、呕吐或意识障碍者,可用20%甘露醇脱水治疗,每日2次,每次250毫升。

  3比苎栓疗法 常用尿激酶、链激酶溶解血栓。用国产尿激酶2万~5万单位加入0.56摩尔/升10%葡萄糖液中静滴,每日1次,每疗程10天。也有人采用尿激酶颈动脉给药治疗脑梗塞,一般在发病24小时之内应用,由于采用颈动脉穿刺注药,难度较大,必须在医院应用。溶栓治疗应早期应用的原因,是由于血栓形成的第1天内,富含水分,易溶解,这样见效快,疗程短,但要密切观察病情,以免引起脑出血的严重后果。

  4备哐寡踔瘟 经实践证明对治疗脑梗塞效果很好,可以大大降低脑梗塞的病残率。宜于早期应用,每日一次,10次为1疗程,每次吸氧时间90~110分钟,必须在密闭加压舱进行,受条件限制。

  5钡鹘谘压,控制高血脂,高血糖 目的是控制发病的危险因素。但血压过高的不要降压太快;血压过低时适当给予提高。脑梗塞病人往往血糖高,对治疗不利,必须积极控制。

  6被杳圆∪俗⒁獗3趾粑道通畅 及时吸痰,翻身拍背,活动肢体,预防肺炎和褥疮发生。

  (四)脑梗塞的预防措施:

  脑梗塞容易复发,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

  提倡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每日0.1~0.3克即可。其他可选用抗栓丸、西比灵、维脑路通等药,长期服用。

  出现先兆症状时,可以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4%碳酸氢钠注射液静滴,每日1次,连用7~10天。

  积极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疲劳。

  限制钠盐,控制体重,忌烟酒。重视防治发烧、脱水、腹泻、大汗等易促发脑梗塞的情况。

  参考资料:

  什么叫动脉硬化性脑梗塞?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又称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塞。是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脑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患者可出现偏瘫、失语等脑局灶性损害症状,属缺血性脑血管病。以老年人多见。高脂饮食,糖尿病,吸烟等患者中发病率较高。

  引起脑血管阻塞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脑血栓形成,它是由于脑血管本身的病变,常因脑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内膜粗糙,管腔狭窄,在某些条件下,如血压降低,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等凝血因子,在血管内凝聚成块,形成脑血栓。另一种是脑栓塞,这是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栓脱落,随血流到脑堵塞血管,引起脑栓塞。这种栓子可来自风湿性心脏病的赘生物,也可能是骨折时的脂肪栓子,或空气进入血液引起气栓,或肿瘤细胞脱落形成肿瘤栓塞等等。

  脑血栓形成所致的脑梗塞,起病缓慢,常常在睡眠中或安静休息时发生,这可能与休息时血压较低,血流缓慢有关。从发病到病情发展至顶峰,常需数十分钟甚至数天时间。而脑栓塞引起的脑梗塞,起病多较急骤,常在数秒钟或数分钟达高峰。

  什么叫出血性脑梗塞?

  出血性脑梗塞系指脑动脉主干或其分支栓塞,或血栓形成。发生脑梗塞后,出现动脉再开通,血液从病变的血管漏出,或穿破血管进入脑组织而形成。其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脑血管发生栓塞后,其供血区内脑组织弥漫性缺血、缺氧,血管壁尤其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或麻痹,当侧支循环再建或过度灌流时,血流力图通过吻合支进入已麻痹损害的血管,则导致出血。

  脑梗塞后动脉血管的再通率很高。日本学者入野忠劳氏报道,血管闭塞者有40%~75%可以再开通,多数在发病后的2~3天,少部分在7天内再开通。个别病例在数月或数年后仍可再开通。国内有人通过病理生理学研究也证实,出血性脑梗塞是动脉再开通的结果。开通越快,出血机会越多;栓塞性脑梗塞发生出血性梗塞者,多于非栓塞性梗塞;大面积梗塞比小梗塞灶多见;早期应用抗凝、溶栓、扩溶、扩血管药物以及早期外科手术等,均可促发出血性脑梗塞的发生。

  出血性脑梗塞的原发病是脑梗塞,梗塞的动脉血管再通后,又合并出血。临床特点是原有症状和体征加重,并又出现新的症状体征。其症状和体征加重的程度,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继发出血的时间,及是否应用抗凝、溶栓、扩溶及扩血管药物治疗。一般而言,小灶渗出性出血症状加重多不明显。梗塞后1周内继发出血者往往症状较重。第2周以后再出血者,症状多无明显加重。早期使用抗凝剂、溶栓剂及扩血管药物治疗后,可使临床症状加重。症状加重的表现是意识障碍,颅内压高,肢瘫程度加重或出现新体征等,严重者预后不良。有时虽无症状恶化,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无效者,也有继发性出血的可能。

  出血性脑梗塞的发生,与病人早期活动,情绪激动,血压波动及早期应用抗凝剂、扩血管药物等不适当的治疗有关。因此,病人早期应注意控制情绪,积极脱水治疗,防止血压波动,不宜过早地应用血管扩张药,尤其是抗凝药物,以预防出血性脑梗塞的发生。

  何谓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是以病理诊断而命名的,系指直径在15~20毫米以下的新鲜或陈旧性脑深部小梗塞的总称。这些小动脉闭塞后,可引起多个大小不同的脑软化灶,最后形成大大小小的腔隙。因梗塞的血管不同,常表现不同的神经系统症状,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头痛、头晕、失眠、健忘、肢体麻木、动作失调、发音困难——笨手综合征,严重时可发生痴呆、偏瘫、失语等。

  这种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过去单纯依靠神经系统检查以及脑电图、脑血管造影和脑脊液检查,临床无法确诊。近年来,随着CT和核磁共振的广泛应用,使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率大大提高。

  腔隙性脑梗塞是怎样发生的呢?目前,大多认为是由于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所致。长期的高血压可引起小动脉硬化和透明性变,从而产生血管闭塞;加之中老年的机体发生变化,如血液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脂增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流速度缓慢,脑血流量减少,更易导致小动脉闭塞,而发生腔隙性脑梗塞。

  那么,如何预防腔隙性脑梗塞呢?首先应积极防治高血压,对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要定期测量血压,及早发现高血压和合理治疗。同时,定期作血液流变学检查,以观察血液粘度的动态改变,对高脂血症和高粘滞血症要积极治疗。其次,要高度重视脑血管病的前躯症状,有效地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由于此病不通过特殊检查不易发现,所以,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的性格改变或头晕,记忆力减退,动作失调,说话含糊不清等症状,要高度重视,不可忽视。除应注意安静休息外,还应请内科医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怎样诊断腔隙性脑梗塞?

  (1)多在50岁以上发病,常有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史。

  (2)起病较缓慢,症状在数小时或数天达高峰。

  (3)临床症状较轻,多无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

  (4)神经系统体征较局限单纯,如纯运动性偏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瘫,呐吃手笨拙综合征等。

  (5)脑电图、脑脊液、脑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无异常。

  (6)CT可确诊。常有3~10毫米的低密度区,小于2毫米的病灶CT不能显示。

  什么叫出血性腔隙综合征?

  在CT应用以前,一般认为腔隙性综合征,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表现,是大脑深部小动脉深穿支闭塞所致。而近年来随着CT的广泛应用,临床医师陆续发现脑内小量出血,也可引起类似腔隙性脑梗塞的表现,对这类病,目前称之为出血性腔隙综合征。

  出血性腔隙综合征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高血压病史者多见,常在活动中突然发病,呈进行性加重,在半小时或数小时内达高峰。临床上可出现各种类似腔隙性综合征的表现,如单纯运动性轻偏瘫,单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感觉运动性卒中等。但因脑部出血量少,病灶范围小,血肿局限,未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也未累及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一般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亦无神志、智能及瞳孔改变。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不高,生化及常规检查正常。所以,很容易误诊为腔隙性脑梗塞,而头颅CT扫描是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临床报道病灶多位于内囊、壳核、丘脑和桥脑等部位,呈小灶性高密度影。

  出血性腔隙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主要由高血压引起。由于长期高血压使脑深部的小动脉壁硬化,脂肪透明样变、破裂、渗出而发病。

  出血性腔隙综合征预后良好,经过1个月左右的治疗后,即可恢复,一般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

  什么叫大面积脑梗塞,它与脑出血如何鉴别?

  大面积脑梗塞是由脑动脉主干阻塞所致,CT呈现大片状低密度阴影,多为脑叶或跨脑叶分布,脑组织损害范围较大,临床上除表现脑梗塞的一般症状外,还伴有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

  大面积脑梗塞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症状较突出时,与脑出血酷似,给诊断带来困难。头颅 CT扫描是诊断的必要条件,但若无条件作CT时,以下几点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1)大面积脑梗塞常有脑血栓病史,在发病前数日或数周常有一侧肢体乏力、麻木、头昏等前躯症状。(2)起病于劳动、排便、饮酒、激动时,脑出血可能性大,传统观念认为脑梗塞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3)脑出血病人70%以上有高血压病史,且绝大多数在病初即有血压明显升高;大面积脑梗塞多无类似现象。(4)脑出血病人起病时,就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大面积脑梗塞颅内压增高出现相对较晚,多呈进行性加重。(5)脑膜刺激征,脑出血多见,而且出现得较早;大面积脑梗塞一般不易查出,或出现较晚。

  何谓分水岭脑梗塞?

  分水岭脑梗塞指两条动脉供血区之间边缘带部位的缺血性损害,主要发生在半球的表浅部位,可以发生在大脑半球的单侧,也可以发生在大脑半球的双侧,但临床上以单侧较多见,发病率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0%。其致病因素与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不同。最常见原因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压降低,或某一动脉干供血不足,使动脉近心端的供血尚可,而远心端的末梢边缘区供血降低,从而发生缺血梗塞。

  分水岭脑梗塞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决于损害的部位和程度,大脑皮层分水岭脑梗塞常没有任何症状。前分水岭脑梗塞指梗塞带位于大脑前动脉、中动脉之间的表浅区域,表现为一侧肢体反复发作的麻木、乏力或轻偏瘫。后分水岭脑梗塞指梗塞带位于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之间的表浅层,最常见的症状是偏盲,以及皮层性偏身感觉障碍。皮层下分水岭脑梗塞,梗塞位于大脑中动脉深浅之间,偏瘫症状较常见,并可有半数以上偏身感觉缺失。基底节分水岭脑梗塞,即基底节区各组动脉血管之间的缺血梗塞,常有单纯偏身运动及感觉障碍,亦可见单纯中枢性面瘫。

  分水岭脑梗塞仅靠临床症状诊断困难,CT检查是可靠的诊断方法。

  什么叫外伤性脑梗塞,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由头部外伤引起的脑梗塞谓之外伤性脑梗塞。这种病多见于青少年,均有头部外伤史,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多出现在伤后24小时以内。而伤后2周或立即出现症状者较少见,脑血管造影,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以帮助确诊。

  近年来,由于CT的广泛应用,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率明显提高。其发病机制,与动脉内膜损伤及血管痉挛有关。头部外伤时,头颈部突然的伸屈活动,造成颈部血管的牵拉,使血管壁挫伤或内膜受损,一方面直接形成创伤性血栓;另一方面可反射性的引起血管痉挛。血管痉挛本身为血栓形成提供可能。同时,因为血管损伤、痉挛,或血栓形成产生缺血改变,损伤的血管壁可成为延缓形成血栓的部位。血栓扩大或血栓脱落,栓塞了基底动脉或大脑后动脉,从而引起脑梗塞。另外,外伤性脑梗塞也可能与夹层动脉瘤形成有关。脑血管内层与中层之间,由于外伤损害后,血流撞击作用,导致内膜与中层进行性分离,而形成夹层动脉瘤,血管腔进行性狭窄,最终导致血管闭塞。而小儿由于脑发育不健全,加之血管纤细等生理解剖特点,轻微的外伤性打击,就可引起颅内深穿支及分支血管闭塞而发生脑梗塞。

  为什么清晨易发生脑梗塞?

  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事,一些老年人清晨一觉醒来,却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甚至完全偏瘫,或伴有不会说话等症状。送到医院检查,医生确诊为脑梗塞。

  那么,为什么清晨容易发生脑梗塞呢?目前认为与机体的动脉血压、血浆中儿茶酚胺及纤维蛋白原活性等生理性昼夜变化有关。

  (1)血压波动 人由于受生物钟的影响,┭压具有明显的昼夜波动性。总体上说,人到夜间入睡后,血压会自然下降一定幅度,血流速度也随之减慢,于是便成了清晨发生脑梗塞的生理病理基础。

  (2)血液凝固性改变 有人通过连续抽血化验24小时血液粘度,发现人体在早晨2时至6时血液中儿茶酚胺、纤维蛋白原活性增强,红细胞压积以及粘度均相对增高,从而使血液凝固性增强。加之人经过夜间长时间的睡眠,不吃不喝,没有补充水分,仍继续有肾小球滤过,导致血浆丢失,血液变得更加浓缩,粘度更大,因此易发生脑梗塞。

  (3)还有学者指出,可能睡眠时姿势的固定侧卧,使颈部扭曲,压迫颈动脉,造成供血减少或静脉回流不畅,与发生脑梗塞有一定关系。

  鉴于以上原因,有人提出,凡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存在的老年人,在睡眠前适当地喝些白开水,对预防脑梗塞有一定好处,尤其是对睡前喝酒较多的人更为重要。另外,夜间睡眠姿势也应注意,防止因固定侧卧而引起颈内动脉受压。

  脑梗塞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是什么?

  根据临床观察,脑梗塞患者闭塞的脑血管再通后(溶栓或自发再通),部分病侧的神经缺失反而加重。动物实验也证实,重灌注可加重脑组织原有的缺血性损伤。可见缺血引起的脑损伤不仅发生在组织灌注不足时,更重要的发生在灌注恢复期,这种现象称为再灌注损伤。在一定限度内,缺血时间越长,重灌注损伤越重,缺血时间相等,再灌注时间越长,组织损伤也越重。

  目前认为再灌注损伤的机理与下列因素有关:

  (1)无再流现象 指缺血后脑组织恢复血流后,缺血组织并未得到重新灌注,而是继续缺血、损伤加重。其发生认为与神经细胞,内皮细胞肿胀,微血管内白细胞阻塞等造成微循环障碍有关。

  (2)钙超载 指细胞内Ca超过正常水平甚至达正常的200倍。机制是细胞膜通透性增高,钙通道开放,Ca 顺浓度差进入细胞内。Ca超载是各种原因造成神经元坏死的共同径路。

  (3)自由基的作用 缺血再灌注时,灌注氧突然增加,产生大量氯自由基、损伤细胞膜及蛋白质,最后造成细胞坏死。

  (4)高能磷酸化合物缺乏,影响细胞功能的恢复。

  (5)白细胞作用 实验发现,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有白细胞浸润增加,用除去白细胞的血再灌注,或用抗炎药物布洛芬减轻组织浸润,可保护缺血组织。

  脑梗塞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原则是什么?

  为了防治再灌注损伤,可采取以下措施。

  (1)尽早恢复血流,尽量减少缺血时间。

  (2)再灌注时低流、低压、低温,前二者意义在于灌注的氧的供应不致突然增加引起氯自由基生成,后者使代谢降低,代谢产物积聚减少。

  (3)清除自由基 应用低分子清除剂(维生素E、A、C、辅酶Q10等)及酶性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4)钙拮抗剂应用能阻滞缺血时开放的钙道,对缺血性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5)改善缺血组织代谢 外源性ATP恢复细胞膜功能,改善氧化磷酸化受阻如给氢醌,细胞色素C等。

  大面积脑梗塞怎样治疗,预后如何?

  大面积脑梗塞急性期治疗的关键是控制颅内压,降低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促进病变脑组织功能恢复。可及时给予高渗脱水剂、利尿剂和激素等治疗。亦可酌情给予脑细胞活化剂。脱水剂的应用时间,应视病情而定,一般经过1~2周治疗后,若病人意识障碍消失,颅内压已恢复正常,可给予血管扩张剂及活血化瘀药物。但在这里需要提及的是,血管扩张药及活血化瘀药物,一定要掌握用药时机,不能盲目使用,不能使用过早,否则,将会产生“盗血综合征”,使病情加重。与此同时,还应注意控制血压,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等综合治疗。

  大面积脑梗塞由于脑组织受损严重,病死率和致残率较多发性脑梗塞高。而预后决定于梗塞的部位、范围大小及合并症或并发症的轻重等诸因素。一般而言,预后相对较差。

  小儿外伤性脑梗塞怎样治疗,预后如何 ?

  小儿外伤性脑梗塞主要是内科治疗。首先要尽量让患儿安静休息,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其次,可适当给予扩溶剂,扩血管药,脑细胞活化剂及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如低分子右旋糖酐、精制蝮蛇抗栓酶、胞二磷胆碱、脑复新氯酯醒、川芎嗪、复方丹参等均可选用。一般经2~3周的治疗,多能取得满意疗效。

  小儿外伤性脑梗塞一般预后较好,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①脑外伤程度轻,脑内血液循环障碍多较局限。②小儿代偿功能强,新陈代谢旺盛,大脑的侧支循环易迅速建立。③由于临床CT的普遍应用,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条件。④近年来,由于对脑梗塞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较快,使临床医生在治疗时,对药物的选择更加合理。

  什么叫无肢体瘫痪型脑梗塞?

  随着CT和核磁共振的广泛应用,临床上经常发现一些经CT或核磁共振证实的脑梗塞,但病人确无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称为无肢体瘫痪型脑梗塞。

  发生了脑梗塞而无肢体瘫痪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可能是由于病灶较小,脑组织损害范围小,未累及运动通路或运动通路损害较轻之故。也可能是病变多位于基底节区、顶叶、额叶、颞叶及小脑等,因大多不影响运动通路,或是较大面积,也不出现肢体瘫痪。还有人认为,CT 或核磁共振发现的脑梗塞往往多于临床定位,这可能与病灶在大脑的“静区”或大脑的高级功能损害未被发现有关。

  无肢体瘫痪型脑梗塞局灶定位体征不明显,主要靠CT或核磁共振检查确诊,所以,凡中老年患者,尤以男性,若平素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症时,一旦出现头痛、头晕、智力下降、语言障碍及精神症状时,应及早做CT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无肢体瘫痪型脑梗塞。

脑梗塞的预后如何?

  脑梗塞的死亡率较脑出血低,一般预后较脑出血好一些,但病情严重的脑梗塞,预后不佳。脑梗塞的预后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与阻塞的血管大小有关 如阻塞的是小血管,脑缺血范围小,侧支循环易形成,恢复较快,预后较好。如阻塞的血管大,脑缺血范围大,脑组织受损严重,临床症状恢复慢,预后较差。

  (2)与发病速度有关 缓慢逐渐发病者,较易形成侧支循环,脑缺血可逐渐代偿,预后较好。急性起病者,未能建立侧支循环,预后较差。

  (3)与梗塞的次数和数量有关 首次发作,预后较好。但一次大面积梗塞,预后较差。发生两次以上的梗塞,特别是两侧脑血管均受累预后较差。梗塞灶越多,预后越差。梗塞灶单一者,预后较好。

  (4)与栓子的性质有关 如栓子疏松,在随血液运行过程中,自身破碎,流到血流的远端,阻塞小血管者,预后较好。而脂肪栓子、空气栓子、细菌栓子,比心源性栓子预后严重。但心源性栓子引起脑脓肿者,预后较差。

  (5)与局灶定位症状轻重有关 发病后偏瘫失语等定位症状较轻,预后较好。反之,偏瘫失语程度较重者,预后较差。

  (6)与昏迷程度有关 昏迷程度严重,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起病时无昏迷,以后进入昏迷,且昏迷程度逐渐加重者,预后较差。病人神志始终处于清醒状态,预后较好。

  (7)与有无合并症有关 如合并褥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糖尿病,冠心病,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预后较差,无合并症者,预后较好。

  (8)与患者年龄有关 年龄大,体质差,预后较差。年龄小,体质好,预后好。

  脑卒中中药制剂应用选择

  急性脑卒中主要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两大类型,大体相当于中医的中风病,临场上可参考中风病辨证论治。中风病是在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素虚的基础上,由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用力过度或气候骤变等诱因,而致痰浊、淤血内生,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或血溢脑脉之外而发病。中风病的症候表现多样,归结起来由风、火、痰、气虚、阴虚六个基本证侯要素组合而成,其病性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急性期多以风、火、痰、淤等标实证侯为主;恢复期多为虚实夹杂,气虚、阴虚等证侯;后遗症期可见痰浊、淤血、内风等证侯,但多有气阴不足、阳气虚衰等本虚之象。由于淤证是中风病最重要的证侯要素之一,贯穿了病程的始终,因此,活血化瘀治法也应体现在整个病程中,又由于有证侯要素的兼夹,因此应全面分析病情,兼顾其他证侯要素进行综合治疗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各具特点,应注意选择使用

  中药注射剂既具有起效快的优点,又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中药本身的特点,因此应用时要注意其性味归经,根据中医药传统理论辩证使用。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注射剂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三七制剂,包括血塞通和血栓通,其性偏温,最善活血养血,适用于各种类型血瘀证

  2.银杏叶制剂,如舒血宁,性平,活血止痛,扩管之力较为突出,尤宜后循环缺血所致的眩晕

  3.丹参制剂,如丹参注射液,性微寒,具有活血通经止痛之功,对于兼有心肌供血不足者为宜

  4.灯盏花制剂,如灯盏花素注射液,性温,具有通络解表作用,对于兼有外感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为宜;5.川芎制剂,如川芎嗪注射液,其性偏温,能上达巅顶,适用于兼具头痛的血瘀证

  6.苦碟子注射液,性平,具有活血清热作用,对于具有热象的血瘀证尤宜

  7.红花制剂,如红花注射液,性温,善活血通经,对于伴有疼痛症状特别是肩手综合症为宜

  8.水蛭制剂,如疏血通注射液,性平,具有破淤通经作用,对于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疗效突出

  9.脉络宁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其性偏凉,具有清热养阴活血之功,适用于阴虚火旺之血瘀证

注意辨病、辩证使用中药注射液

  临床治疗时应首先区分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卒中,要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辩证论治。对于脑出血,急性期和恢复期不宜使用活血化瘀注射剂,而应选用具清热开窍作用的醒脑静或清开灵注射液,后遗症期可适当选用具有养血活血的中药注射剂,如血塞通;对于脑梗死,由于淤证贯穿始终,因此可全程使用活血化瘀注射剂,但应注意辩证用药,做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并注意与其他中药注射剂进行适当配伍,具体如下:

  1.窍闭者:治宜开窍醒神,无热象者选配醒脑静,尤其痰湿较重者,表现为神昏、肢体松懈瘫软、痰涎壅盛;有热象者选配清开灵、鼻鼾痰鸣、项强身热。两者比较,醒脑静醒神开窍力优,而清开灵则清热作用更为突出,均有抑制脑水肿,促醒作用。

  2.脱证者:治宜益气固脱,气阴不足症见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者,选配参麦或生脉注射液;阳虚不固症见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者,选配参附注射液。

  3.风偏盛者:治宜活血熄风,配以具有熄风作用的中药注射剂如天麻素,使用指征为头晕头痛、舌颤、肢体抽动或拘急。

  4.火热盛者:治宜清热活血,配以具有清热作用的中药注射剂如清开灵,或选用兼具清热、活血双重作用者如苦碟子注射液,使用指征为面红、目赤、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滑。

  5.痰浊盛者:治宜活血祛痰,配以有祛痰作用的中药注射剂,合并感染者可选配痰热清,使用指征为痰涎壅盛、舌苔厚腻。

  6.气虚者:治宜益气活血,配以具有补气作用的中药注射剂,如参麦注射液或刺五加注射液,使用指征为患肢肿胀、气短乏力或合并房颤者。

  7.阴虚者:治宜滋阴活血,配以具有养阴作用的中药注射剂,如生脉注射液,使用指征为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

  脑出血注意事项

  1.脑卒中治疗的动态时空观

  病机转化迅速是中风病的主要临床特点。如中风急性期表现为风痰淤血痹阻脉络之证,可因痰淤蕴久,从阳化热,而转化为痰热证;如发病时表现为痰热腑实,可因腑气不通,而清阳不升、浊气不降,导致痰浊蒙闭清窍,出现意识障碍。发病时即见神昏者,或为风火上扰、痰热内闭清窍的阳闭证,或为痰湿蒙塞心神的阴闭证,若治疗不当或邪气亢盛,可迅速耗伤正气,转化为内闭外脱、阴阳离绝而危机生命。因此,在脑卒中的临床用药中应特别注意,根据病机转化随时调整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与其他中药注射剂的配伍,体现“动态时空,方证相应”原则,这样才能充分显示中医药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优势和特色。

  2.脑卒中治疗中的禁忌

  临床有两种情况禁用活血化瘀药

  (1)脑出血急性期:虽有“离经之血即为淤血,破血有利于血肿吸收”的说法,但静脉静注活血化瘀注射剂,特别是温燥走蹿之品如川芎嗪,有诱发再出雪的风险,因而仍属用药禁忌

  (2)低灌注所致分水岭梗死;由于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大多具有扩管作用,大剂量或多种活血化瘀注射剂

  目前脑出血治疗方案

  1.脑基底节出血:加用葛根素注射液400-500mg。0.9 %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 次,14 日为1 疗程;可促进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恢复。

  2.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急性脑出血:羚蝎胶囊可以促进血肿吸收保护脑细胞,改善中小量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

  机制:降低脑细胞Ca 2+之小超载减轻自由基损害,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作用

  3.脑出血昏迷:熊胆0.9 g,冲服,配合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4.脑出血:加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 + 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每日l 次。

  5.脑外伤后遗症:白薇15g、泽兰9g、穿山甲6g,水煎服,每日1-2 剂;治疗外伤性脑出血偏瘫有效.

  6.钩藤散提取剂2.5g、黄连解毒汤提取剂2.5g 每日3 次口服,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症状。钩藤散(钩藤、陈皮、防风、半夏、麦门冬、茯苓、茯神、人参、菊花、防风、甘草、生石膏、生姜)原用于治疗头昏,现用于脑出血后遗症等。

  7.脑出血、老年血栓综合征:服用鱼油胶囊每日10~15粒,病情可明显好转.

  8.脑出血:刺五加注射液60ml十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每日1 次,14 日为1 疗程;可促进血肿吸收,抑制脑水肿形成及减少神经功能缺失。刺五加是早期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9.脑出血患者先用牛黄醒脑注射液、安宫牛黄丸等,8-10 日左右再加用红花注射液.总有效率为98.38 % .

  10.高血压脑出血:安宫牛黄丸每日2 丸内服。可缩短昏迷时间,提高有效率.

  急性重症脑出血:安宫牛黄丸l 丸,每日2-3 次,同时鼻饲西米替丁0.6g,配合常规治疗改善脑水肿防止脑疝,减少癫痫及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11.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当日加用灯盏花注射液30ml 十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 次,连用4周;总有效率90%。

  12.云南灯盏花注射液(含总黄酮9mg/2ml) 12-16ml+5%葡萄糖注射液500ml ,静脉滴注,每日l 次,15日为l 疗程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有效率81.7 %可改善脑血供应,缩小病灶.

  13.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梗死):加用华佗再造丸8g,每日2 次口服连服10 日,停药l 日,30 日为卫疗程;总有效率93.8 %.

  14.脑出血后遗症:六味地黄汤加石解、桂枝、川芎、牛膝、地龙等.

  15.脑出血:白虎汤生石膏用量300g, 水煎液分3 次服每日1剂;可缩短昏迷时间,控制高热,降低血压,防止再出血,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和继发感染.

  16.脑出血、颅内血肿:①水蛭粉39 每日3 次,配合中药方剂服用;②脑出血水蛭12/100ml合剂口服.

  17.脑出血:加用双黄连粉针3.6g/d 及胞磷胆碱0,75g/d ,分别加人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两药联用可提高疗效.

  18.脑出血:非手术或手术患者,3日后可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 十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l 次可降颅内压、改善血流变指标、减轻脑水肿及保护脑细胞.

  19.颅内出血、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①白药0.5g冲服4-6 小时1次,3日后改为0.3g,每日3 次,疗程7-14 日;

  ②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白药粉用75%乙醇调糊,外敷新生儿头顶部,用非吸水纸包扎固定,保留24 小时,连用3 日。常规肌内注射维生素K15mg 每日2 次连用2日。

  20.脑出血:出血量25ml 以下,发病4 日后病情平稳者,加用川芎嗪注射剂160mg+0.9 %氯化钠注射液200ml ,静脉滴注,每日1 次,20 日为l 疗程;可加快血肿吸收。出血量大于25ml,疾病早期,能否应用川芎嗪尚待研究.

  21.脑出血急性期:配合常规治疗加大黄蟅虫丸3g,每日3 次日服,15 日为1 疗程;可提高疗效,未见出血等不良反应

  22.急性脑出血:

  ①生大黄15-20g,开水浸泡20 分钟后口服或鼻饲;

  ②出血性脑卒中:生大黄、生水蛭研粉装胶囊每次大黄4g、水蛭3g,每日2 次,配合常规治疗.

  23.急性脑出血:三七粉10g,每日2 次。三七片3 片,每日3 次口服,疗程14 日;总有效率93 % ,脑出血亚急性期患者口服三七片可增加疗效,并不增加脑出血再发危险性。

  24.三七粉3g,每日2-3 次用药3-10日可促进神志恢复,改善症状,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轻度脑出血均有效.

  25.脑血管疾病,脑出血:加用七叶皂苷钠25mg ,静脉滴注每日1次;总有效率87.9 % ,优于单用甘露醇。发病2-7 日开始用脑活素20ml 七叶皂苷钠250g、10%葡萄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 次14 日为1疗程(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用药较早,脑出血用药较晚);总有效率:脑出血66.7%.

  26.急性重症脑出血;加用纳洛酮24mg+0.9 %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8小时l 次.可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缩短昏迷时间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7.脑出血高颅压:甘油果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每日2 次连续使用l0日;可用于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的脑出血患者控制颅内压.

  28.急性脑出血:

  (1)加用脑活素30ml +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 静脉滴注每日1 次10-15 日为1 疗程;改善神经功能,有效率68.9 %。

  (2)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加用丽珠赛乐3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l 次,15日为1 疗程。脑活素在改善症状、体征和智能方面确有疗效。

  29.脑出血: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磷酸果糖l0g/d 静脉注射,疗程7-10 日;肌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30.脑出血恢复期并发肺栓塞:尿激酶4万U+ 5 %葡萄糖注射液250 间静脉滴注,并用升压药物等对症处理。

  31.脑出血

  (1)高血压性脑出血:抽尽积血后,在血肿腔内缓慢注入尿激酶2万一3 万u(溶于0.9 %舰氯化钠溶液), 6 -12h 后抽出注入同样剂量尿激酶6-12h 后再抽吸直至血肿基本消失.

  (2)脑室内出血(IVH ) :抽出积血用生理盐水行脑室灌洗,颜色变浅后注人尿激酶10000-20000U, 注药后夹闭引流管lh ,每日注药l-2 次,应用3-7 日。腰穿排出血性脑脊液,每日或隔日1 次直到脑脊液颜色变浅,于腰穿后注人尿激酶5000U .发病48h 后,无再出血即可应用尼莫地平8-12mg/d十5 %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2周,然后口服.

  32.脑出血急性期加用抑肽酶,可以抑制脑水肿形成,提高神经功能恢复速度。

  33.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实践证明,皮质激素在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水肿的治疗作用是肯定有效的,可根据病情选用激素治疗。

出血性脑卒中:一般可用地塞米松静脉给药,首次剂量可用30-50mg,以后每12h 注射1 次每次15mg;第3 、4 日每次10mg,第5 、6 日每次5mg ,第7 、8 日减为每日注射1 次每次5mg结束。

地塞米松预防水肿较消除脑水肿作用更有效,故适应者应尽早使用.

  34..脑出血:甘露醉0.5g/kg,每6 小时1 次快速静脉滴注;呋塞米20mg ,每6 小时l 次静脉注射。两药使用间隔3 小时,l 周后逐渐减量。

  两药联用增强脱水、降颅内压效果,井可减少甘露醇引起的心肌损害.

  35.硫酸镁治疗,并用5%碳酸氢钠溶液50-100ml,缓慢静脉注射,每日l 次,10 日为1 疗程。对脑血管障碍(慢性脑出血),可改善局部血流量.

  36.预防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常规治疗,加用法莫替丁20mg + 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日2 次静脉滴注连用3-7 日。

  37.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加用西咪替丁0.4g+ 10 %葡萄糖注射液150ml,,静脉滴注,每日2 次,用药14日;降低发生率(6 % ,对照组33 % )。

  38.急性脑血管疾病(脑血栓、脑梗死、脑出血、一过性脑缺血、脑软化、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己酮可可碱300-600mg/d,治疗8周,86 %患者症状减退。

  39.脑出血后遗症:尼卡地平20mg ,每日3 次,用药8 周。

  40.脑出血:加用尼莫地平10mg + 5 %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15-20ug)每日l 次,2 周为1 疗程;在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均有一定作用.

  41.脑出血:在发病24h,加用胞磷胆碱750mg 十10%GS500ml , i.v.gtt,q.d ,用药4 w,在急性期应用不增加死亡率,可改善神经功能和预后.

  42.急性脑出血:秋水仙碱治疗,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中风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内风论

  中医对中风的研究是以金元时期为分界线的。金元时期的代表医家如刘完素、朱丹溪、张景岳,在他们的大力倡导下,中医的内风理论才得以飞跃式的发展,实现了认识史上的巨大飞跃,并为中风学说的日趋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丹溪认为中风急性期是痰热为患,主张“湿痰生热”。其将“湿痰生热”,上蒙清窍做为中风的主要病机。刘完素指出,中风的各种表现包括暗风,为火旺水衰所致。王履在《医经溯洄集·中风篇》中明确提出:“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与气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首次提出了类中风的概念,把中风病病因分为真中风邪,非真中风邪两大类,促使了中风病病因由“外因致中”向“内伤积损”的转变,此“类中风”的概念也为其后明清大多数医家所继承并发展。张景岳认为,风有真风、类风之别,宜详加辨别,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明确提出中风病病因非为外感,而在内伤。尤在泾重视肝风。认为中风的发生虽常内风外风相合为因,但实以肝风内动为主。

  叶天士认为内风是身中阳气之变动,创立肝阳化风之说。王清任专以气虚立说,认为中风的各种症状,都是由于气虚所致。清末张伯龙折衷中西医学而提出的“内风脑病”说,是近代医家对中风一病的重大贡献。指出气火痰冲激脑神经导致中风。张锡纯将中风分真中风证和类中风证两类,同时将类中风分为脑部充血与脑部贫血。

  (二)外风论

  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的认识经历了一段很长时间的摸索过程。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强调“外风致中”的观点。

  《素问·风论》说:“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病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内经》中也包含了大量内因致病的论述,提出了其内虚的一面: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内经》主张“内虚邪中”,认为偏枯乃风邪入中于形体之半而成,“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认为本病是由于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而成。

  《金匮要略》亦是承袭《内经》“内虚邪中”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黄帝内经》中关于中风病的论述,为唐宋以前的外风学说提供了依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代巢元方对中风外因论作了进一步的补充,认为中风的形成是正虚和邪袭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更注重外邪的作用。《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篇中论述的“风瘾候”、“风痉候”、“风痱候”、“偏风候”等,与今之中风极似。《备急千金要方》中大小续命汤则被后世医家奉为治疗真中风的代表方剂。这一时期论中风者,无不以“虚中外风”立论。如《济生方·中风论治》中说:“或因喜怒忧思惊恐,或饮食不节,或劳役过伤,遂致真气先虚,荣卫失度,腠理空虚,邪气乘虚而入,及其感也,为半身不遂。”认为中风是由于情感、饮食、劳倦等原因造成机体真气先虚,营卫失调,腠理空虚,这是本病的内在因素,在此基础上,风邪乘虚入侵,则发为中风。

  (三)内外风统一论

  及至近代,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渐趋全面和统一,一些医家对外风论有了重新认识,认为外风和内风都可致中风,两论不可偏废。

  唐代医家孙思邈对中风病的认识也是从内外两方面来论述的。认为内因是脏腑空虚,为根本因素;外来风邪是外因,是引发因素。孙一奎提出“内外相兼”为病的理论。将内因论与外因论从症与因的角度结合起来,成为典型的内风外风结合论。

  虞抟《医学正传》同样将外风与内风统一起来,反对以“真中”“类中”区分。他说:“治风之法,重于外感者,先驱外邪而后补中气;重于内伤者,先补中气而后驱外邪。或以散风药为君,而以补损药为臣使;或以滋补药为君,而以散邪药为臣使,全在治法量轻重而处治之也”。

  至近代,将内风外风相合综合起来才标志着完善的中风理论得以形成,认为中风的发生主要原因在于正气亏虚,心肝肾等脏阴阳失调、痰阻血瘀,外邪乘虚而入之本虚标实之证。致气血运行受阻,血瘀滞络,肌肤失养,或阴亏于下,肝阳上扰,气血上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隧,蒙蔽清窍而成。

  二、病机

  (一)风

  “外风说”在《内经》至唐宋时代盛行,后因“内风说”兴起而其次,至近代将内外风相合,综合起来才标志着完善的中风理论得以形成。

  中风病机中之风主要指内风(肝阳化风),是因脏腑阴阳失调产生的,体内阳气亢逆无制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多由于情志所伤或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潜,久之阳愈浮而阴愈亏,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而无制,亢而化风,形成风气内动。

  (二)火

  中风病机中的火包括肝火、心火、胃火与阴虚火旺等内生火热。《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中有:“诸热瞀瘈,皆属于火”等论述,概括火邪致病的特点,与中风病相符。孙思邈《千金翼方》指出:“凡中风多由热起”,制出中风发病中火热之邪的重要性。

  火是中风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有成于发病之先者,为素蕴火热;有生于既病之后者,即因病而生之火热。此火热有虚实之分,其实者病在心肝胃三脏;其虚者为阴亏火旺,病本在肾。素蕴之火热有虚实之分,成因极为复杂,常见实火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情志过激,气郁化火;情志不遂,或忿郁化火,肝郁化火,或劳神过度,五志过极,心火暴甚,心肝之火直冲上犯,扰乱清窍。二是饮食失节,嗜欲偏颇,积热内蕴。虚火责之阴亏,水不涵木,水不制火,木火生风。则肝阳化风,肝风内动,风火相煽,肝阳暴张,血随气逆,充于脑络,或溢出脉外,而发生昏仆卒倒之中风危证。火在中风发病中的意义在于可促进肝风的形成和其上逆,并进一步耗竭阴液,生痰生瘀,也即“风火相煽”,愈演愈烈。

  (三)痰

  痰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其形成与肺、脾、肾、三焦的气化功能失常关系密切。痰一旦形成,可随气升降流行,无处不至,为祸百端。《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认识到中风的发生与个人的体质、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肥贵人生活优裕,嗜食肥甘,脾之运化不及,聚湿生痰,痰郁化热,阻滞经络,蒙蔽清窍,则发为仆击偏枯之证。

  (四)瘀

  瘀指凝于脉中之血,或溢于脉外的“离经之血”,亦指流行不畅而郁滞之血。瘀血的形成多与气机郁滞,血少脉涩,寒凝或热邪煎熬有关。其一旦形成,则阻滞脉络,阻碍气机,又可进一步影响气血运行。瘀阻脑窍,脑失所养,清窍不通,发为中风,而瘀血既成,作为病理产物又影响血气运行,使脑络瘀阻加重。瘀血理论在近代日益受到重视,现代则随着对“活血化瘀”方药的深入研究及现代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应用,确立了其地位。瘀血闭阻脑窍,局部气机停滞,脑髓失养,即可发为中风。

  (五)虚

  正衰虚损理论早在《内经》中已有论述,指出了气虚是中风的重要病理基础。李东垣提出“气虚致中”学说,认为元气虚衰,脉络瘀阻,发为中风。并认识到中风的高发年龄:“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多有此疾”,年逾四十,是年长体衰之意。张景岳进一步阐发了气虚中风的机理、临床表现、先兆症状,提出了“非风眩晕掉摇或乱者,总由气虚于上而然”,故中风多由“内伤虚损”,把中风先兆症的病机同气虚联系起来。叶天士主张“肝肾阴虚,肝风内动”的病机学说。王清任则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明确提出了中风的气虚血瘀病因病机论,认为“元气亏虚。气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而为瘀”,王氏在继承中医传统“元气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张景岳“半身不遂,大体属气虚”的中风非风的认识,指出“亏损元气,是其本源”。以上医家立论中风之虚各有侧重,强调肝肾阴虚、脏腑久虚、精血亏虚、气血两虚、元气虚、气虚等等,均对中风病机中虚因素的存在与基础病机的地位给予强调。

  三、病因病机现代论述

  现代学者对中风发病的研究表明,中风的发生与天气寒冷、气温骤降,气压及平均相对湿度的上升有关[1];中风的发病率有季节差异[2];六气中不仅是风,而且寒、暑、湿、燥、火对中风发病均有影响[3]。故当代学者一般认为外界气候因素是中风发病的一个重要诱因而应予相应的重视。

  高等中医院校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第五、六版中均指出中风病的病机因素有虚、瘀、痰、火、风、气、血六端,而虚为中风之本,强调了虚的主导作用。中风病始动于虚的观点经历代阐发,己深入人心。但究其定位、定性,仍未达成共识。历代医家主张中涉及了肾、肝、心、脾、络脉及阴阳、气血、精、津液、元气诸虚,而现代学者的观点渐趋统一于肾虚(肾阴、肾气、元气)、肝肾阴虚,亦有主气血虚和脾胃气虚者,还有认为应明确定为“脑气虚”。

  宋含平[4]认为气虚卫表不固、年老气虚、气虚血瘀是导致中风的最重要因素,是贯穿中风始终的最基本病机,临床治疗中风应重视“气虚”的因素。包氏[5]等在王清任提出中风是“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的基础上,认为缺血性中风临床表现虽有风、痰、瘀血等痹阻经络,风痰上扰,痰热腑实和阴虚风动等几个证型,但气虚是致病的根源,血瘀是病邪的核心,气虚血瘀是最根本的病理机制。徐氏[6]指出缺血性中风多为老年人,病机为年老体弱,肝肾阴虚,阴虚不能制约肝阳,以致肝阳上亢,化风夹痰蒙蔽清窍所致。刘氏[7]等认为老年气衰,阴虚火旺,外感风寒,都可促成痰瘀互结,蕴化成毒,损伤脑络,发为卒中。痰瘀单独发展化火,化毒,痰瘀互结更易产生新的病理产物—内生毒邪。后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中风发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并且是中风发病最直接的致病环节。刘小雨[8]缺血性中风病机错综复杂,但以虚为本,虚可生火化风,乃至酿痰致瘀,导致气血逆乱。认为肾为精、气、神之本,亦主髓海,故与病位在脑之缺血性中风关系密切;其病机为肾元不足,阴阳失调,虚、风、热、痰、瘀、毒互结。

  邵氏[10]认为痰在中风病的发病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风病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痰证又夹腑实、血瘀、气虚、肝郁、血虚等,其中痰瘀互阻是中风病病机变化中常见类型。祝维峰[11]从理论上对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痰浊与瘀血作为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均可单独见于缺血性中风患者,但由于二者在病理上密切相关,故往往胶结相兼为病,同时也与中风病病位主要在络脉,及缺血性中风病人年龄偏高,脏腑功能减退,易生痰瘀密切相关。现代医家艾华等[12]基于痰瘀同病、久病多瘀、多痰的认识提出痰瘀同治,认为慢性病、老年病、疑难病中属于痰瘀同病者的比重较大,凡病情是有迁延性、慢性、顽固性、增生性等特点的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痰瘀同病表现,常见于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和后遗症期的多种疾病。宋剑南[13]从生物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