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的楷书大家讨论的已经非常多了,今天讨论一下田氏的行书。因为篇幅所限,这里只讨论田英章。田英章的行书写得相当漂亮,一眼可见是赵体的底子。 田英章的赵体楷书和行书最新作品 这幅作品,是田英章近期发表的,可以代表他的书法水平。田英章的行书处于什么水平?其争议之大,也不下于对田楷的争议。有很多人认为当代一流,很多田粉甚至认为超一流;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二流以下,起码在国展上,这路书法是被一票否决的。那么我们不打口水仗,用图说话。 下面,我将把田英章的这幅行书,与几组行书作品进行对比。我会说出我的看法,也欢迎读者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了便于直观比较,我尽量选择风格相近的“美书”。 第一组:与当代美书对比。 对比图一:左田英章,右书法网红 对比图一:左田英章,右头条书法网红。这个网红是个纯自学成才的爱好者,现在算是半职业书法家。对比可以看出,田字更熟练、更灵动些,更偏向手写实用体;网红的字赵味很浓,更像一幅书法作品,没有明显败笔,但实用性和流畅性稍弱于田。 对比图二:自然书写状态对比 对比图二:左田英章,右还是那个头条网红。这张对比图更直观,都是在自然书写状态下的作品。对比可以看出,田字功力明显胜过网红,稳定性、一致性更好。而且,田字是赵体的简化版和通俗版,风格已经定型,书写过程完全是真实水平的自然流露,没有刻意模仿的痕迹;网红的字是接近原汁原味的赵体,有刻意模仿的痕迹,初步有了自己的风格,但还没定型,稳定性和一致性也不如老田。 对比图三:与中书协会员对比 对比图三:左田英章,右中书协会员兼头条网红。这张图的对比可以直观看出,田的功力优势不明显了,双方的书写风格都已经定型,稳定性一致性上相差无几,大体旗鼓相当。风格上来说,田更偏向大众审美,胜在通俗、秀美,没有任何书法基础的人也可以欣赏;右侧风格很像沈尹默,字写得也非常美,但审美趣味上稍稍偏向专家审美,有书法功底的朋友可能会更喜欢。 对比图四:田英章VS启功 对比图四:田英章VS启功。这张对比图,其实稍有点书法基础的人,就已经能看出一些问题了。启功的字在两方面明显胜出:一是书法风格上,启功明显完全是自家风貌,学古而不泥古,在古人基础上创造出了完全属于自己的、雅俗共赏的“启体”。而田英章虽然也有一定的个人风貌,但明显未脱离赵体的窠臼,这在境界上就差了一大截;二是作品气质上,启功的字带有明显的文人气,相比之下,田字虽然漂亮,仔细看还是有一丝丝匠气。启功是文人字,相比之下,老田更偏向于字匠。 强调一下,说老田偏向于字匠,并不是说他写得不好,而是说他跟顶级书法家相比,差了那么一丢丢,这是按很高的标准说的。如果按普通人的标准,那老田的字是非常棒的。 第一组,我们把田字和书法网红、中书协会员以及启功进行了直观的比较,可以看出几个问题: 第二组:和美书历史名家对比。 对比图五:田英章VS梁诗正 对比图五:田英章VS梁诗正。梁诗正是公认的美书,很多初学者第一次看到梁诗正书法时,都会有一种惊艳的感觉。从秀美程度而言,两人不相上下,田英章线条更爽利些,梁诗正更柔美些;结体上田稍紧凑些,梁稍宽松些,都算恰到好处。总体来说大体处于一个水平上。如果严格一点区分,田字稍带一点点匠气,梁字在气质上也许高那么一丢丢。当然,这种差距微乎其微,如果你偏爱田,认为田高一丢丢也无不可。(注意,这段话只是观点,没有标准答案,可以争论,你偏爱谁多一点谁就好) 但梁的书法地位并不高,在清代也只能算二流,放到书法史上看,得三流以下了。 对比图六:田英章VS成亲王 对比图六:田英章VS成亲王。成亲王是公认的清四家之一,清代一流的书法家。但清代的书法总体评价不高,成亲王放到书法史上,也只是二流以下。 下面,重量级的人物该出场了。 对比图七:田英章VS文征明 对比图七:田英章VS文征明。到这个级别,其实已经不需要用好看不好看来评价了,差距是一目了然的。你再不懂书法,也能感觉到,左边是写字,右边是书法。 对比图八:田英章VS赵孟頫 对比图八:田英章VS赵孟頫,也是低配版赵体VS原装版赵体。这个差距其实比图中显示出来的还要大,因为老赵是原创,老田是跟着学,难度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老田的行书是学赵的,老赵的这个字帖他不可能没学过,学到几分?大家可以自己判断。 第二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老田跟书法史上的二、三流书家相比,其实已经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到一流书家这里,差距已经相当明显。 强调一下,做这个对比,不是为了贬低老田,是为了在对比的过程中,跟大家聊一些书法知识,让你对书法史和书法评价有个基本认识。用他举例是因为他的书法受众广、影响面大,特别有代表性,特别能说明问题。我既不是书协的,跟老田也没仇。 第三组:和史上顶级书法家对比。 下面的对比,我从中国历史上十大行书中选取了几个名帖作为比较对象。包括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等超级大牛。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到了这个级别,书法好坏,跟普通人认为的漂亮不漂亮,已经没有半毛钱关系了!在这个级别里,已经找不到普通人眼里的美书了,跟田英章的字相比,多少都有点丑,看不懂是很正常的。我把它们贴出来,只为了让大家直观感受一下,能体会多少算多少。 对比图九:田英章VS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对比图九:田英章VS天下第一的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 对比图十:田VS天下第二的祭侄稿局部 对比图十:田英章VS天下第二的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 对比图十一:田VS天下第三的寒食帖 对比图十一:田英章VS天下第三的苏东坡寒食帖局部; ![]() 对比图十二:田VS天下第五行书《韭花帖》局部 对比图十二:田英章VS天下第五行书杨凝式《韭花帖》局部 ![]() 对比图十三:田VS天下第七行书《张翰思鲈帖》局部 对比图十三:田英章VS天下第七行书欧阳询《张翰思鲈帖》局部 补充一句,天下十大行书里,没有赵孟頫也没有文征明。如果排前20,赵孟頫可能能进;排前30,王铎、董其昌也许能进;排前50,也许有文征明;启功不好说,也许150名以后吧。 第三组对比,已经不需要看这字漂亮不漂亮了,顶级的书法真的跟普通人眼里的漂亮不漂亮没什么关系。这其实反映出书法发展的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以专家审美为基础的艺术书法;另一个方向是以大众审美为基础的实用书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到现代,书法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弱,所谓的艺术书法越来越大行其道,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没什么好惊讶的。 至于那些名帖到底好在哪儿?这个问题我都已经回答过不止一次了。这里可以再说一次:这个问题就好比小孩子问“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一样,小孩子觉得特别简单,你告诉我不就得了?成人总觉得没法回答,好人坏人是可以用一句话讲清的吗? 如果你非想知道答案,你可以上百度查,网上有标准答案。我再复制、粘贴一次也没意义。重要的是,当你看了答案,你是不是真的能看懂?是不是真的能体会到书法的美?要讲清这些书法好在哪儿的问题,那根本不是一两本专著能说清的事。你多看名帖,多上手练,自然就能体会;你要连毛笔都没拿过,就是认准只有老田最好、书协全是写丑书的混子,那你看多少文章也没用。 |
|
来自: mengk4fz0yyf5h > 《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