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您孩子的作文为什么没有得奖?而老师却给他满分。

 左手作文法 2021-01-28

 提示点击上方"陆老师的聪明作文法"订阅本微信号

链接:读后感怎么写?就这么写!

空口无凭!咱们以事实说话。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请先看下面这篇六年级的作文。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老师给了满分。

如果由我打分,满分100分的话,我最多最多给70分。

为什么?理由如下:

(一)题记是多余的,没有意义,只是一个套路。在很多年前,作文之前写个题记还挺新鲜的。而如今,大大小小的征文比赛,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学生都爱写个题记,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学生。不是说题记不可以写,当然可以写,但是一旦被模式化、套路化之后,它便失去了意义,甚至成了一个给差评的标志。

(二)喝酒做酒仙,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梗了。我估计,这位作者是从哪本作文选上看来的。老的梗,没新意,但可以把它写出新意,只是本文没有写出新意。

(三)本文没有给读者一种现场目击、身临其境之感。写作文,不一定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但一定要用上自己的生活经验。就像演员演戏,他得入戏啊,虽然他不能去唐朝体验怎么当皇帝的,但得演出皇帝的感觉来!这感觉怎么来,从自己的生活中体验而来。写作文,也是这样的。把自己的经验融合在作文的事件中,这样才会逼真。本文通篇叙述,几乎没有描写,属于事后干巴巴的回忆,无法使读者共鸣。

(四)作文是表达观点的。本文开头杂七杂八写了一大段,然后才写到写作之难,这就像买了一个包子,都咬了好几口了,还没有吃到馅,心里还不生气?买的是包子啊,又不是刀切馒头。写作文最好开门见山,如果一开头就讲出写作文之难,然后想到这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这样就促使情节往下发展,自然引出喝酒,于是文章就可一气呵成,最后还点出一点意义,功夫还得自身硬啊,岂不完美?

当然,这篇作文也有可取之处。因为好处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

(一)作者捕捉到了一块写作材料,一件童年趣事,让人一乐。我想,这是老师给满分的主要原因。可惜作者没有把它用好。写作讲究选材——立意——生发,作者停留在了第一步,致使通篇文章就像被监控摄像头拍下来而已,没有剪辑过,没有打磨过,粗糙。

(二)当作者把目光落在爸爸酒柜上的时候,展开了一段心里的想法。这是好的,属幻觉书写,形成动机,促使情节往下发展,又与后文的“喝酒无用”形成对比落差,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三)作者的语言有无厘头的味道,读来也算一乐。语言对作文非常重要!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不断打磨。常言“好言三冬暖,恶语六月寒”,作文也是如此,不好的语言,也会“六月寒”的。

这是我个人对这篇作文的一点看法。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如果这是一篇参加征文比赛的作品,我想,只要评委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单看题记部分,就P掉了。绝不会多停留一秒!

当然,在练习写作时,老师总要发现一些优点,但也不能放任缺点,唯有如此,对学生的作文,一边是糖果,一边的棒喝,让学生有自信、有方向地走下去。再说了,不是身边没有美呀,只是没有发现么,哪怕是一篇写得不好的作文,也值得我们去发现。

到此,也许有人问,能给看看好作文吗?能!

请点链接:

(一)学生好作文1:石榴花的等待(现场作文)

(二)学生好作文2:关羽送曹操的“大礼”(考场作文)

(三)好作文3:被遗弃的打包盒(现场作文)

(四)极好!这篇小学生现场作文,不得不佩服(全省比赛获奖作文)

   

其实,老师教作文,也有难处!怪不得他们!

有校长向我感叹:一群写不来作文的老师、家长在教孩子写作文,这是学校作文教学最大的尴尬。

你说,一群旱鸭子教游泳,怎么教呢?

老师读书的时候,也没有人教他们怎么写作文啊!当然这不成为一个借口,难道那些作家也是教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摸索总结出来的。我所见的大部分老师都是怀有进取心的,他们总谦虚地说:跟学生一起学习,跟学生一起成长。

我是一个编辑,做过好多大大小小征文比赛的评委,我的标准跟老师不一样,这是正常的。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低那么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学生还在牙牙学语么。但是,老师对一篇并不好的作文打了满分,我担心对学生的影响不止是鼓励,还有更大反作用。方向错了,再努力,也白搭。不是吗?

如果在校教师有兴趣

我们可以一起研究作文教学

还有一点,想提一提。

作文的好坏,不是以字数多少来称斤两的。唐诗二十个字,照样流传千古。当下,不少作文培训班,动则要求八百一千字,父母一看,哇,有效果啊,孩子能写这么长了!其实呢,乱七八糟一篇流水账。真是误人子弟!

真的需要父母摆正心态,写作文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若想立竿见影,也得看看孩子是不是根竿子。孩子是长在泥土里的,老师、家长适当地浇灌,让孩子成为竿子,影子自然就来了。急不得!急不得!春天的播种,总要秋天来收获!早早收割,那是喂牛的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