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同鸭讲,真的不能再说了

 左手作文法 2021-01-28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但讨论,应该在一个共同的前提下或基础上讨论,否则,鸡同鸭讲,真的不能再说了。

记下这段讨论,提醒自己少说话。

甲:这门课没有成绩,因为约翰·麦克菲不给学生打分——他认为分数对年轻作者毫无用处。他考虑的是,想把文章写好的愿望已经是足够的动力了,另外,给创造性的工作划分等级也毫无意义。《写作课》

乙:分数,等级,评价都是一种动力。

甲:《打分》

同学们按时完成了作业:蜘蛛织了一张丝网,蟋蟀作了一首曲子,蜣螂滚了一颗粪球……

老师辛苦批作业,只有蜣螂不及格。

蜣螂不解也不服,问:“凭什么?”

答:“就凭我是你老师。”

乙:你的这个类比是错的。如果写作没有一个好或者坏的标准,那就不用教了。

甲:陶渊明当年不入流,宋以后捧上天。梵高当年不入流,现在价值连城。他们的作品变了吗?没有变,评价却变了。

乙:你用三种不同昆虫的不同本能来说明写作不能打分说服力不强。

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写作,不是倡导我手写我心吗?我心,算得本能吗?

与作品相比,评价更显主观。你不知道作者经历了什么,评价往往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知道有些人的终点只是有些人的起点。评价是放在一个体系看,一味三六九等,没多少意义。

乙:我手写我心没错,但是有一个输出的规则问题。这个规则还是要教的,每个人都有心,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是作家。

甲:不是每个都是作家。太好了。从这里就看出评价应该有不同体系,不同标准。

来个反转吧:蜣螂开始织网,开始作曲,他成了老师的骄傲,成了家族的骄傲,人才啊!

乙:你不能再说下去了,再说你就是否定自己了。如果有作文法,必定需要评价。

甲:嗯。不能再说下去了。

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