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空注吹塑机爆炸事故分析(2)

 新液压 2021-01-28


2  事故的进一步分析

从现场调查了解到,该设备在事故前已连续自动运行了29个昼夜,且基本无人现场监管,如果热电偶损坏了,是根本无法被发现的。

由此可以设想,由于长期的自动运行,热电偶出现故障损坏后未及时发现,导致液压油温超出设定值(该机设定值为55℃)一定数量后,加速了液压电磁阀密封圈的老化。当设备在注射塑胶的工况时,液压油系统油压达到14MPa并持续20s左右;该液压油的运动粘度在40℃时为41.450.6mm2/s,在50℃时就只有2733mm2/s,随着油温的升高粘度越来越小,故极易穿透因密封圈老化过度而出现的间隙,从电磁阀内向外部空间高速喷出形成雾滴状,弥漫在电磁阀块的周围。

恰此时,油温的升高,也导致电磁阀外壳温度跟着不断升高,最终导致引入电磁阀的24V两根电源线桩头高温软化后触碰,导致电气短路形成电火花,作为油雾形成的气溶胶的点火源而引发爆炸,如1。爆炸过程中,被气溶胶包围区域产生高温,引发导线和压缩气管的塑料外皮发生燃烧,如2,但也不排除先燃烧后爆炸的可能。

从邻近厂内相同设备的正常运行状况可以了解到,因产品制作过程卫生条件的要求,设备所处环境相对密封,且配备有机械通风。但原机械通风基本未使用,导致环境空气流通不畅,温度较高;设备下部内腔也相对密闭,且腔内有一半左右的空间都是空的,空气对流仅靠电控箱内的两只板式的,直径为100mm的排风扇进行正压通风,腔内空气流通不畅。这种现状对前述故障状态的温度升高起到了推的作用。

本次事故设备选用的液压油是液态物质,在高压下可形成喷雾,喷出来的物质可称为油气,也可称为油雾或气溶胶,它与气体同类但有区别,气溶胶是指:物质以液体或固体微小颗粒分散于空气中,称为气溶胶。气溶胶可分为分散性气溶胶和凝集性气溶胶。分散性气溶胶是固体或液体小颗粒悬浮于空气中而形成。气溶胶按存在形式可分为雾、烟、尘,气溶胶粒子直径为0.110μm。因此,气溶胶爆炸时有一些粉尘爆炸的特性,其燃烧速度及爆炸压力虽比气体爆炸小,但是持续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所以破坏力及烧毁程度也大。尤其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其压力上升速度比敞开空间要快。现场观察同类型设备运行时发现,注塑机工作运行时,空间环境相对密封,通风不良,空气中油气和其他有机蒸气浓度较高,环境温度也比较高。这样的条件可能会增加爆炸后果能量。

综上所述,直接和间接事故原因概括如下。

1)直接原因

由于设计存在缺陷,在热电偶出现故障无法正确回馈油温后,系统无法自动识别,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又无法人为排除故障,从而导致油温失控后不断升高,加速了电磁阀密封圈老化,高压油从电磁阀中高速喷出形成气溶胶。

电磁阀壳体因油温的升高而产生高温,使得电磁阀线圈电源桩头软化后触碰,发生电气短路而产生电火花,形成点火源。

2)间接原因

设备长期持续高液压运行,却处于无人监管状态,不了解设备运行的参数是否正常,也未定期不定期的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

设备环境相对密闭,且机械通风未正常投入使用,导致空气流通不畅,环境温度较高,超出了设备使用环境的适用范围。


注:转载请与作者联系授权,作者:广州市新欧机械有限公司黄志坚教授,020-823339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