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自己是一种修行

 大罗心理师 2021-01-28

  编辑:筱燕

  设计:小小

心生活 | 爱语言 | 爱沟通 | 正念力 | 悟书会


我确信爱自己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特别是无条件的爱自己该有多么美好。

在早期的母婴关系中,母亲是无条件的爱着自己的孩子,

那份天然的连接就是一种最自然的状态。

爱自己,就是爱自己的完整面向,爱自己本来的样子。

如果因为他人的评判而导致对自我的憎恨,

那就是忘记了自己是“特殊的生命”。

因此,在人格成长的过程中,

只有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每一面,才能让我们成为更完整的人。

据说因为上帝和魔鬼的赌博,共同制造的产品的名字叫做—人。

所以,在二元对立的思维中,每个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我们只爱天使,不爱魔鬼。

因此,也就导致内在的许多分裂。

形成了许多人爱他人,超过爱自己。母亲爱孩子胜过爱自己;情人爱伴侣胜过爱自己;葛朗台爱金钱胜过爱自己……

对自己负面的评价使我们看不到生命的美,

过度的期望使我们把幸福寄托在他人身上。

如何培养对自己完整的爱呢?

在亲密关系中培养,在自我关系中培养,在生命发展中培养,

这是一个漫长的路,是一种真正的修行,

所以,爱自己就是一场修行。

1

自己的真实

卓别林说:”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才认识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我:活着,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真实”。

我们不敢爱自己的“真实”,特别是无能、脆弱展现出来的时候,

只有一个声音出来“你不够好,你不值得,你不配得”。

我们喜欢照镜子,却不喜欢镜子中真实的自己。

当我们不得不面对自己的瑕疵和缺点时,

感到羞愧和痛苦时,自我评判就产生了。

我们是否愿意对自己诚实,就很难说了。

当你把事情搞得一团糟时,你是否可以理解自己,本来你是想做好来着,只是……

没有只是,因为你不能找借口,事情没有做好是事实,被他人批评也是事实。

可悲的是,我们很容易陷入自我憎恨之中,无法从失败中获益。

美国诗人卡明斯曾写到:

做你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在这个竭尽全力、夜以继日想把你变得和其他人一样的社会里,

做回你自己,这意味着你得打一场人类最艰苦的战役,

一场永无休止的战役。

保持真实将会是你经历过的最勇敢的战斗之一。

2

止用“应该”来打击自己

在我们的语言模式中,有一个词经常会引起羞愧和内疚,

而且经常用来打击自己,就是“应该”。

我应该管好我的孩子!

我应该记住的!

我应该戒烟了!

我应该成长了!

我不应该和她吵架!

我应该早点出来!

我不应该这么懒,不求上进!

当我们别无选择时,就会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应该”是你理所应当这么做,不会有第二种情况出现,

这是不是一种自我局限呢?

“应该”的思维模式,让我们只承认事物是一种发生的情况,

如若出现第二种情况就是不正常,

无奈和沮丧就在所难免,对自己的打击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3

待自己

当你觉得痛苦、失落的时候,要学会理解自己和温暖暖自己,

而不是更加严厉地鞭笞自己,谴责自己。

自我谴责不但使我们情绪上的痛苦难以消除,

还会深化我们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以这样的方式对待自己,

只会扩大自己的受攻击面。

因此,如果你发现不能用语言善待自己,

脑海里的念头开始否定自己时,

有没有这样问过自己:我有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呢?

一旦你意识到是自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身心状态就会发生变化。

我们不再感到羞愧、内疚和沮丧,

也可以体会别的情感,去推动我们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梦想。

善待自己意味着内心交战的终止。

善待自己是充满慈悲和关切之心主动安慰自己。

只有想自己传递出了温暖、友爱和关怀的和平之举,

真正的治愈才能发生。

1

4

会自我关怀

自我关怀为安慰自己创造了空间,

同时激活了内心面对更多挑战的态度与方法。

喜剧领军人物周星驰在不少影片里,都会表达底层人物在逆境中,

如何自我安慰,正视自己,从而逆袭成功的故事。

这是因为,他的角色人物可以直面令人痛苦的经历,

从而有力量真正关怀到自己。

关怀是所有生命自然而然想要摆脱痛苦的一种愿望。

自我关怀是一种直面人生痛苦的方式,

在低谷时,可以给自己一个拥抱,看到内在的自己,

和自己对话,交流,倾听内心的声音。

心理 · 沟通 · 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