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德辉 | 红军东征在孝义 ——兑九峪战役展览馆参观记

 天下孝义人 2021-01-28

往期回顾 

·童年】我的“年”

·【庞中华】天道酬勤,德艺双馨(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李景杭)

 文/图 解德辉

兑九峪战役是红军东征过程中一次最激烈最关键的战役,如果说中阳关上战役是红军东征过程中首战告捷且大获全胜的一次开局战役,那么孝义兑九峪战役就是红军东征胜利的一次核心战役。一场兑九峪战役记录了一段不朽的红军东征革命史,也留下了一段火红的红色革命记忆史。为铭记兑九峪战役那段风雨如磐、战火纷飞的历史,重现老一辈革命家出生入死、前仆后继的风采,让现实告慰先辈,让历史教化未来,更让红色文化熠熠生辉,孝义兑镇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挖掘镇域红色文化,倾心打造了吕梁又一处红色教育基地——兑九峪战役展览馆,填补了中国工农红军东征过程中以展览馆的形式表现兑九峪战役的历史空白。

兑九峪战役展览馆,坐落在孝义市兑镇镇兑九峪广场南侧的山脚下,依山傍水,景色宜人。这是一座反映中国工农红军东征途径孝义兑九峪镇生活及战斗历程的专题展览馆,2020年4月落成并对外开放。展馆面积400余平方米,由序厅和主展厅两部分组成,内涵丰富,氛围浓厚,图文并茂,展陈精美。展馆通过图片展示、油画重现、实物陈列、观影体验等形式,真实地再现了1936年红军东征过程中兑九峪战役的历史史实。兑九峪战役不仅顺利完成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唤起民众、扩大红军、筹集款子”三大任务,而且为中国共产党实施“逼蒋抗日”至“联蒋抗日”奠定了坚实基础。4月开馆以来,已接待各级各类参观学习者5000余人次。如今,这里已成为孝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双拥教育基地”和“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兑九峪战役展览馆


来到兑九峪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中央屹立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接续前行,正中竖立着一面红军东征旗和“红五星”中镶嵌的“党徽”,熠熠生辉,光芒四射。旗下“中国工农红军”五个大字,赋予一种历史的回望与红色的追忆。左右两侧异形玻璃展墙上展示了兑镇境内重要的古建筑、古遗址等风景名胜,彰显了千年古镇——兑镇之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绕过玻璃展墙,有一座横跨兑镇河的拱桥,水清岸绿,贯通南北,守望历史,面向未来。健步走向桥南,驻足仰望高耸馆顶的“兑九峪战役展览馆”牌匾,赫然醒目。信步拾级而上,品读“唤起民众、扩大红军、筹集款子”的横幅标语,回望当年,感怀不已。中轴线上自北而南布局有兑镇镇党委政府办公大楼、五星红旗、玻璃展墙、拱桥、展馆一线串联,馆墙白色的柱廊,蓝色的玻璃,营造出庄重、壮美的人性化空间,给人一种厚重而又灵活的视觉感。


走进展馆序厅,迎面塑有一组群雕,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由3位红军战士组成的战斗群体,雕刻精细质朴,人物栩栩如生,充分展现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奋勇杀敌的革命精神。左侧有一面红军东征旗,象征红军战士在民族存亡危机时刻,热血满怀,投身报国。推开历史厚重的大门,穿旗而过,进入主展厅。这里依序排列着A、B、C和观影区4个展区。A展区主要展示了红军东征的起因及东渡黄河的过程;B展区主要展示了兑九峪战役决策、经过、战况、战果;C展区主要展示了兑九峪战役特别是红军东征的重要意义;观影区则循环播放《激战兑九峪》《抗日模范村》等纪录片,在此可直观地了解兑九峪战役。

向上滑动阅览

▲兑九峪战役展览馆展品陈列(点击可看大图)

据任娇蓉解说员介绍,展馆陈列了红军东征时期珍贵的历史图片60张,油画18幅,以及各类实物物件70余件。通过大量的图文、战斗场景以及烈士遗物,比较完整地再现了红军东征的历史壮举,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珍贵的图片展示、油画重现、实物陈列、观影体验等形式,比较真实地还原了1936年红军东征途经孝义兑九峪完成了毛泽东同志提出三大任务的历史史实,详细阐述展现了红军东征前的国内形势、兑九峪战役战略决策及战斗过程等几个重要阶段、重要成果和重大意义。跟随解说员的讲解,聆听一个个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战争故事,我被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而英勇献身的壮举所感动所鼓舞。

红军东征概况

当年缘何进行红军东征?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虽然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红军兵力仅剩7000人,再说与红15军团会师两军团也只有1万余人,部队给养和物资十分困难。陕甘苏区面积小,仅有4万余平方公里,且土地贫瘠,经济落后,粮食和工业缺乏,无力保证红军兵源补充和军需供养,就连党中央、红军机关和部队的吃穿问题也难以保证。而黄河对面的山西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经济处于复苏阶段,便于扩大兵源,解决给养及筹款和物资征集,可以大大改善红军的供给状况。所以,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东渡黄河,开始红军东征。

红军东征概况: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决定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提出了“抗日反蒋、渡河东征”的口号。1936年1月1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签发了“关于红军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组建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由毛、彭、叶分别兼任总政委、总指挥、总参谋长。将红28、红1和红15军团分为左、中、右三路大军。2月17日毛泽东签发东征宣言,20日下达渡河命令“主力红军即刻出发,打到山西去”。当时,虽然晋军在黄河天险构筑了三道防线严密封锁,但2月20日晚8时,红1、红15军团从北起绥德沟口、南到清涧河口100里长的黄河岸线同时渡河,突破阎军防线进入吕梁,拉开红军东征序幕;3月31日夜,由刘志丹、宋任穷率领红28军在兴县罗峪口渡口登岸进入山西加入东征。红1军团连克中阳县的三交、留誉,进逼中阳县城;红15军团进占石楼的义牒,直趋石楼县城。两军团在取得中阳关上、石楼蓬门大捷之后,于3月上旬会师孝义兑九峪以西的大麦郊地区。3月中旬,红1、红15军团在孝义兑九峪重挫阻敌后,以吕梁为战略中枢,兵分左、中、右三路,实行新的战略。面对蒋、阎“不与外敌仇,反以国人恨”倒行逆施,为避免大规模的内战,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央果断地将东征红军撤回陕北。5月5日,以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为标志,宣告历时117天的红军东征胜利结束。红军东征的胜利,为抗战初期华北地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开展持久抗战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军事、组织和群众基础。其中,兑九峪战役是红军集中优势兵力,重挫阻击晋军,扫清东进抗日道路的核心战役,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红军东征走向胜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

兑九峪战役

1936年3月8日,毛泽东在交口大麦郊村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及时调整了东进抗日的战略部署,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在兑九峪一带打一场大战,一举重创阎军,扫清东进抗日道路。当时,红军主力在长达10公里的兑九峪谷地布下了一个三面埋伏的袋形阵地,静候敌军自投罗网。3月9日,毛泽东来到冯家港村,住在冯枝旺院内。当时因阎军的反动宣传,老百姓害怕躲进山里,毛泽东速派红军战士们逐个把老百姓找回来,并向讲解共产党和红军抗日救国主张,亲切地告诉老百姓,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来到这里是为穷人做主的,是到前线去打日本鬼子的。由此消除了老百姓心中疑虑。此时,晋军左右两翼摆开决战之架势,企图在兑九峪一举全歼东征红军。3月10日凌晨,兑九峪战斗打响后,毛泽东经大麦郊、西宋庄、赵圪垛、城北沟范石滩行走30多华里,到达兑九峪会战的前沿阵地——郭家掌村,毛泽东亲临金斗山指挥部,与彭德怀等指挥了兑九峪战斗。几十里长的山沟里,到处硝烟弥漫,杀声震天。红1、红15军团主力从西、北、南三面向由东向西进犯至兑九峪、阳泉曲、柳湾一线的晋绥军杨效政第二纵队、李生达第三纵队发起猛烈攻击。此时,敌预备总队王靖国部、第四纵队孙楚部也赶来增援,总兵力达15个团之多,其人数和装备远远超过了红军,此次战斗从拂晓打到黄昏。红军击溃了敌人2个纵队,歼敌近3个团,鉴于敌众我寡,一时难以消灭敌人,红军主动撤出战斗,随后阎军也撤至孝义、汾阳一带布防。兑九峪战役,使得红军顺利完成了筹集款子、扩大红军队伍和唤起民众的三大任务,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青山处处埋忠骨,可歌可泣忆峥嵘。峥嵘的岁月锻造着辉煌的历史,不凡的年代铭刻着难忘的回忆。红军东征的战火硝烟,在孝义这一方浸染红色基因的热土上,虽已飘逝85年了,但其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如同深窖的老酒,日久弥醇。对兑九峪战役的回顾,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英勇牺牲的红军战士的纪念。





更多人在读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