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舍满取半,就是一种管理合作的格局

 袁毅明 2021-01-29

这是袁毅明的第500篇原创文章:袁毅明:舍满取半,就是一种管理合作的格局。

今天是周六,下午和小伙伴们做了一次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的内容主要是多方管理合作的格局问题。

如何让客户赢、让合作伙伴赢、让员工赢。

格局的大小,决定了未来舞台的大小。

如何管理合作的格局?

舍满取半,就是一种管理合作的格局。站的高的人一定看得到他人看不见的东西;下棋看5步的一定能赢下棋看3步的人;格局更大人一定能看到更广阔的“隐性空间”。有些人是因为看到所以才会相信;但有格局的人一定是因为相信,所以最终看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小赢靠智,大赢靠德,战略忍耐力。

本质是胸怀的体现。

一起分享给你。

财聚人散,财散人聚。

小伙伴讲到一个汉斯啤酒崛起的故事,让我想到一本同样是青岛企业故事的书,《大染坊》,讲述了民国期间民营企业家陈寿亭如何把一个濒临倒闭的染坊经营成一个有数百人规模的大染厂,和汉斯啤酒的故事非常像。让你的合作伙伴赚到钱,你才能赚大钱,延迟满足,战略性延迟,是经商之道。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刻薄不赚钱,忠厚不吃亏。吃亏是福,放下眼前,才有未来!

1、第一线的信息反馈与产品更新2、从满意,到惊喜,到感动。

生活中,这样的案例很多,比如:厂商和代理商的关系。不能涨价太多,经销商不挣钱,他就不会拼命为你推销产品。他本来靠卖你的产品赚一点微薄的利润,你却还要给他涨价,他肯定扭头就去卖你竞争对手的产品。这样,你就损失了市场,还让你的经销商推广了别人的品牌,增值了别的品牌的价值!你跟经销商最后就是双输,不对,是你自己最后孤家寡人,自己输!

最好的关系永远是相互成就,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利他是最好的利己。当我们把利他当成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周围充满了希望你成功的人。利他是一种可以让人坦然面对世界的高级的人生哲学。这种坦然是稳稳的幸福。

财散人聚,然后再聚财,利他,给予!长期目标、系统思考、舍满弃半。战略忍耐力、延期满足、长期主义。归结为一句话,"一切将围绕长期价值展开。"

一伙伴说:作为个人来说,经常被眼前利益所迷惑,看不到长期的,格局不够,就像别人说的你现在的是因为以前的决定,未来是取决于你现在的选择。

同样拥有这种格局的还有海底捞,西贝等企业,他们对待员工和客户,都充分体现出了这种战略忍耐力,让对方获益,自己舍满取半,这种长期主义,值得每一个企业深思。

战略忍耐力,不仅是一个企业家的情怀,也是一个独立个体自我提升的必备素质。争取利润之前,先想到如何让客户获益,如何让合作伙伴获益,如何让团队获益,最后才是自己获益。秉持“长期主义”,才能走的更稳,更远。润总今天的推文,让人酣畅淋漓地一口儿读完,意犹未尽。

足够大的大局观,足够强的战略忍耐力。

1、做大蛋糕,舍满取半2、创造价值,让用户和合作伙伴获益,才能长期利益

取舍~舍得~施舍,三种境界。

找一个最高、最长的坡,将雪球推下去,这样雪球才会越滚越大。格局大的人,容易看到这样的坡,忍耐着等待雪球变大。

中国有很多老板,企业家却不多。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一辈子长着呢?

商业的本质就是利他主义,心中装着整场战役,而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

舍得,先有舍然后才有得。心里有未来的格局, 就不会因为眼前的小挫折 而动摇。

想要长期利益,首先要放弃眼前利益。想要收获价值,首先要学会创造价值。想要找到捷径,首先要放弃寻找捷径。

想要获得财富,首先要做到舍得分钱。

今天下午的这场风曝,其实还是增加了我们内部团队的凝聚力,公司的价值,老板舍得,值得长期跟随。行业类型舍得,做减法,其实也是从长远后,可以更好的细分行业的一个类目。

最后的话:

每一个成功商业的背后,都有它的逻辑,我们要做的,就是看透这个逻辑,然后去趋同,跟随这个逻辑。

特别是,我们最近招销售,业务员,也是一样的原则,进来,则是要求空杯的心态。从产品,到技能,到心态。完整的给你打开一个新的格局和大局观。

一起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