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DT 病例讨论 | 骨旁高密度肿物的诊断

 沙粒中的尘土 2021-01-29
MDT 病例讨论专家团:
冯仕庭医生    放射诊断科教授,科室副主任

黄纲医生       骨肿瘤科教授,科室副主任

李扬医生       病理科主任医师

彭振鹏医生    放射诊断科副主任医师
张朝晖医生    放射诊断科副主任医师

病例报告:丁磊医生  放射诊断科主治医师

1. 病例介绍  



///  临床资料  ///

患者女性,4 岁。

主诉:发现右肩肿物 2 年余,间歇性刺痛 1 月余。

现病史:2 年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肩部肿物,约鸡蛋大小,伴间歇性发热,最高达 39°。分别于 2 年前及 1 年前于外院行手术治疗(具体不详),术后分别诊断为囊肿伴炎症反应、脓肿(肠球菌感染)。患者 1 周前出现发热,右肩部肿物增大、疼痛,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患者起病以来无上肢发麻,无皮肤破溃。无其他不适。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均无特殊。

体格检查:
  • 视诊: 右肩部可见明显不规则隆起肿物,其上有一纵行陈旧手术瘢痕,长约10cm。未见怒张静脉。
  • 触诊: 右肩部后侧方肿物皮温升高,质韧, 边缘不清,不能推动,无明显压痛,无波动。
  • 动诊:右肩关节各方向活动无受限,肘关节、手指活动自如。
  • 量诊:双上肢等长。
  • 浅感觉:右上臂内侧感觉较左侧减弱;其余部位浅感觉双侧对称,无异常。
  • 肌力:  Ⅴ 级。

主持人彭振鹏教授提问:目前如何通过病史、查体等初步判断病变情况?还需进一步进行哪些检查?

黄纲教授:根据病史首先排除先天性疾病、外伤,需注意炎症和肿瘤,需要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 反应蛋白、肿瘤标志物等)和影像学检查(一定要进行 X 光及磁共振检查,MRI 对骨髓和软组织判读更清楚,如有 CT 检查更好,能看到骨变化情况)


实验室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X 光平片

从左至右依次:T1WI、T2WI、T1WI+C
T1WI
T2WI

2. 病例讨论  



(建议在 wifi 环境下观看)

张朝晖教授阅片:

X 光平片:右肩部大范围高密度影,呈多结节状,且部分融合,与邻近骨的影像相互重叠,关系不明确,但所见肩胛骨、肱骨皮质尚完整。初步的鉴别诊断要考虑骨肉瘤、软骨肉瘤、骨化性肌炎、血管瘤等、肿瘤样钙盐沉着症等可发生在软组织、骨旁、骨表面且主要呈高密度表现的病变。但从本例高密度影的形态和分布来看,前面提到的四个病都不象。具体来说,骨旁骨肉瘤好发在腘窝,基底和中心区密度高,边缘密度相对浅淡;软骨肉瘤的钙化多呈弧形或环形;骨化性肌炎的钙化/骨化多呈蛋壳样分布;血管瘤的钙化多呈颗粒样或条状;都与本例不符。本例的最终诊断需要断面图像提供更多信息才能明确。

磁共振图像:病变在 T1WI 以低信号为主,在 T2WI 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可见很多低信号的结节,部分结节样异常信号区有小液平,增强扫描病变边缘和分隔强化,呈蜂窝样表现。病变部分与肱骨紧贴,但肱骨皮质完整,未见受侵犯,结合平片,支持肿瘤样钙质沉着症的诊断。


主持人彭振鹏教授提问:根据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是否可以得出结论?还需做什么补充检查?

黄纲教授:从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排除炎症感染性疾病,考虑肿瘤性病变,下一步需进行组织学病理检查 —— 活检。一般骨与软组织肿瘤,除征象典型、确定疾病 、不需要手术的患者,没有明确诊断都需进行穿刺活检,减少切开活检的切源污染,仅存在 5-10% 针道污染,可以在手术中一并切除。


补充的实验室检查:排除可能导致钙化的继发疾病

穿刺活检:根据影像学资料定位确定活检点为右肱骨上段前外侧处。利多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后,用尖刀切一皮肤小切口,无菌穿刺针穿刺,穿出病变区骨质一块及软组织一块,术中见淡黄色液体,分别留送病理及细菌培养;细菌及真菌培养均为阴性。

李扬教授解读穿刺病理结果:图中大片蓝染物质(细菌:细且均匀;钙盐沉积:粗且不均匀),此例偏向钙盐。蓝染物质周边存在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是钙盐沉积常见机体反应。可以诊断为肿瘤样钙盐沉着症。

主持人彭振鹏教授提问:从 X 光平片能否区分高密度影是骨化、钙化、肿瘤骨?平片和 CT 作用分别是什么?

张朝晖教授:典型骨化可见皮质及小梁样结构,如果看到这样的表现,可以和钙化区分;但平片是二维投影图像,各种结构的影像相互重叠,有时细节显示不清,很难区分钙化和骨化,这种情况下可把两种可能性都考虑进去,再结合其它影像表现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CT 是断面成像,避免了各种结构的影像相互重叠的干扰,可更好地显示病变细节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对骨盆、脊柱等复杂部位的骨病,常选用 CT 检查,并与 MRI 结合使用;四肢骨解剖相对简单,对这些部位的病变,常用平片与 MRI 结合使用,必要时再加做 CT。

3. 手术讨论  


(建议在 wifi 环境下观看)

主持人彭振鹏教授提问:选择什么手术方式?手术前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手术中有何注意事项?

黄纲教授:肿瘤良性且患者年龄小,骨头还要生长,功能需保留,不需要整段骨头切除,首选瘤腔内刮除手术,不涉及到血管神经探查,不需要进一步检查。手术中注意从外侧前方进入,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尽量打通囊壁间隔,防止复发。
术后病理:(右肩肿物)送检 5x4x2cm 灰白灰黄碎组织一堆。镜下:送检见大量钙化物形成,伴纤维组织增生,纤维组织内见炎症细胞浸润及多核巨细胞反应,结合临床,病变符合(右肩关节)肿瘤性钙盐沉着症。

主持人彭振鹏教授提问:回顾该病人影像学表现,如何做出正确的诊断?

放射科张朝晖教授本例表现为骨旁软组织内的肿物,在平片呈多结节样钙化;在 T2WI 信号混杂,表现为结节状低信号和高信号区交替分布,局部可见液-液平面;增强扫描边缘和分隔强化,呈蜂窝样;邻近骨未见破坏。上述表现支持肿瘤样钙盐沉着症的诊断。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肿瘤样钙盐沉着症的 T2WI 表现常见两种形式,本例的表现是其中一种,提示病变比较活跃,病理检查镜下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及多核巨细胞反应,也支持这一点;另一种形式表现为弥漫低信号,提示肿瘤样钙盐沉着症处于非活跃状态。

本例需要鉴别的疾病除了前面提到的外还有滑膜软骨瘤病,滑膜软骨瘤病含有多个软骨结节,多较小,且大小较一致,钙化多呈环形或弧形,位于关节内或滑囊区,与本例病变内高密度影的形态、大小和分布不符。肾脏和甲状旁腺疾病也可导致的软组织内钙盐沉积,但本例患者的肾功能和甲状腺旁腺激素基本正常,提示病变并非由肾脏和甲状旁腺疾病引起的。


主持人彭振鹏教授提问:疾病病因是什么?复发的可能性大吗?随访应注意什么?

黄纲教授:病因未知,发病率不高,有遗传倾向,可能和钙磷代谢相关。需要注意:① 第一年每 3 个月进行 X 光和 MRI 观察是否复发;② 瘤大,邻近关节,注意术后功能康复。如果患者是成年人,可以采用骨生长药物预防再复发。

4. 随访讨论  



(建议在 wifi 环境下观看)

1 年后…

主诉:右小腿肿痛数周。

查体:右小腿中下段肿胀,有压痛,活动可。

X 光平片


 T1WI
T2WI
T2WI-FS

+C

张朝晖教授阅片:平片可见右侧胫骨骨干明显增粗、密度增高,周围可见线条状骨膜新生骨,其他骨异常不明显。MRI 显示双侧胫骨和右侧腓骨骨干边缘模糊的异常信号区,在压脂 T2WI 呈高信号,在 T1WI 信号减低,增强后可见强化,提示骨干存在炎性改变。结合患者有肿瘤样钙盐沉着症的病史并伴有血磷升高,考虑肿瘤样钙盐沉着症继发的骨干炎。

主持人彭振鹏教授提问:患儿再次出现不适与原病变是否有关?患儿以后随访中需注意的事项?

黄纲教授:患儿再次出现不适,不是复发或转移:① 发生于髓内;② 无多囊表现;③ 信号不一样。为排除其他肿瘤病变,需再次胫骨穿刺,结果无特殊表现,随诊观察,自然愈合。

张朝晖教授诊疗经验总结:此例肿瘤样钙盐沉着症的影像学表现比较典型,但还是需要结合病变的病理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诊断,这些才能评价病变的活跃状态以及可能伴发和继发的疾病,为临床治疗及其后的随访提供指导。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诊断的 MDT 模式是全世界都推崇的,放射科医生最主要的作用是为临床指明大方向,明确病变是肿瘤、炎症还是代谢性疾病等其它疾病所导致的;另外,放射科医生通过对病变各种影像表现的分析,也可对病变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提供帮助。骨肿瘤科、病理科、放射科医生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互相配合,这样就可以提高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彭振鹏教授总结:三个层次 “三结合” 对医生培养意义重大:① X 光、CT、磁共振三种检查技术结合;② 放射、超声、核医学三类技术结合;③ 临床、影像、病理三个方向结合。随着多学科 MDT 交流展开,专科化更加明显,交流影像新技术,寻找更多研究方向。


点击下图

查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MDT 专题





文章内容仅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