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与对策

 木香草堂 2021-01-29
聚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与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亲家庭的数量与日俱增,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深受伤害。这些孩子由于受到家庭原因,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和学习问题。因此,需要班主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正确引导他们。

【案例描述】

  小宇,男孩,单亲家庭,两三岁时父母离异,父亲无所作为,对孩子不管不问,长期骚扰小宇的母亲并且索要大量财物。母亲为了照顾孩子的感受,一直隐瞒离婚事实。父母离异后,小宇跟母亲、两个姐姐一起生活。初三的小宇翻看妈妈手机突然看到父母之间的对话,知道家庭的现状,大受打击,从此之后成绩一落千丈,性格内向,孤僻。上高中以后,长期独来独往,吃饭做事都是一个人,不惹事,乖巧,成绩差,长期倒数,在班里属于“空气型”学生,极其容易被忽视。

【疏导过程】

  一、寻找归因

  前期较长一段时间,作为班主任,都企图通过提高小宇的成绩来提高小宇的自信与活力。可惜半年下来,毫无进步。经过和心理老师多次研讨,我们才意识到,找错了小宇的“痛点”。小宇的根本问题,并不是学业带来的困扰,而是家庭的不完整以及爸爸带来的“负面作用”。爸爸的形象缺失,以及对母亲的伤害,使得小宇对爸爸非常反感。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心理极度缺乏安全感。孩子们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就要先处理这方面的问题,孩子才可能变得更好。他对自己的生活缺乏安全感,没办法把心思放在学业和在校内人际交往上。因此,我们应当先解决小宇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家庭关系,亲子关系。而问题的关键点,是小宇母亲的选择。

  二、对症下药

  小宇的母亲为了照顾孩子的身心健康,选择隐瞒。但是小宇已经是高中生,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因此,要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应当从小宇的母亲作为突破口。小宇母亲可以选择和孩子讨论,让孩子参与决策,让他有一种自己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控自己人生的感觉,建立一些安全感。如果孩子希望妈妈不要再管爸爸,甚至和爸爸断绝来往,平时见见孩子,关心孩子就行。那妈妈也尊重孩子的意愿。时间是最好的证明,证明下来,爸爸的确是有问题,那我们为了孩子,尊重孩子,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保护。如果妈妈一直这样被爸爸骚扰,那小宇可能以为是自己的出现而导致母亲的不幸,让事实变得更加糟糕。建议小宇妈妈也可以去咨询一下心理方面的婚恋观的辅导,正确认识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

【反思与策略总结】

  一、尽快与学生和家长建立互信关系

  建立良好的印象,取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前提。因为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和家长坦诚公布,这需要极大的信任和勇气。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

  1.对学生热情而真诚。

  2.为学生保密,向别人了解情况或者寻求帮助时首先征得学生和家长的同意。

  3.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班主任的专业能力,相信老师可以为他解决问题,从而,因为敬佩老师而产生信任感。

  4.学会借助“共情”,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共情,也称为同理心、同感。共情可以帮助班主任更能准确把握材料、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的处境,让学生和家长觉得自己被理解,被认可,增强倾诉的欲望,愿意更积极的交流和沟通。共情常用的句式有:“看起来,你很难过……”“你的感觉是……”“我能感受到你……”“你的意思是……”。

  二、尽量多了解问题发生的背景和学生的成长史

  针对单亲家庭的孩子,班主任一定要做到细致地了解孩子的成长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环境、个人感受、症状特征等方面来了解学生。有时候可以求助专业的心理老师,从学生的个人成长史、精神状态、身体状态、社会功能、心理测试结果、原因分析等方面收集个人信息,为下一阶段的诊断和诊疗做好外围的了解性工作。

  三、全面合理的分析学生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着力点

  班主任要多去阅读心理学相关书籍,以及多积累经典德育教育素材,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能更快更有效判断学生问题归因,明确着力点,让德育工作更有效。例如,在本案例中,由于找错着力点,前面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只是让学生在学习上更用心一点,对班主任更信任一些,但是不能治根本,孩子根源不在学业上,而是家庭的安全感上。他学习上的苦难和性格上的缺陷,都来源于家庭的重大变故和负性经历积压的压力。因此,解决小宇的问题,可以以“改变家庭环境,母亲拒绝父亲骚扰,提高家庭稳定性和安全感”为着力点来解决问题。不仅要教育学生,还要教育家长。

  四、借助一定的专业技巧和教育智慧,为学生提供专业援助

  在这里,可以通过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倾听、尊重、提问、同感、支持、鼓励等技术,来帮助学生和家长理清思路,帮助其问题归因。其次,当班主任本身的专业性不足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学会向学校的专业人士进行求助,例如心理老师。心理老师具有极强的专业技巧,可以帮助班主任及时引导家长和学生,没有专业技巧的支撑,班主任可以提供给学生的心理援助是有限的。

  五、加强家校合作,寻求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学生的问题大多数都可以归根于家庭的问题,因此要真正解决学生的问题,就要从家庭入手,从家长入手。单靠老师或者单靠家长都是事倍功半的。因此,要加强学校与家长的合作,双向配合,老师提供专业的教育指导和解决之法,家长提供信任和无条件的支持。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沟通,避免问题的滞后与恶化。本例中,作为班主任老师,前期因为种种顾虑没有及时和家长沟通,才有让问题一直拖延得不到解决。后来积极沟通,才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加上家长的配合,才会让小宇从根本上去进步和成长。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单亲家庭的情况可能各不相同,痛点和着力点也都不一样,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应当充分了解孩子的成长背景后,再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这是处理单亲家庭带来的心理问题的关键。而不是盲目地只看成绩等其他还不是很关键的地方。“心病还需心药医”。多和专业的心理老师和家长沟通,找出问题的症结和根源,找到事物和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能找到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和“柳暗花明”的新出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