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刊导读】2019年第6期《实用心电学杂志》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1-01-29

循心电踪迹,探心脏奥秘!

杂志君小芯,在此恭候!

全国心电学专业期刊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

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期刊

2019年第6期

快来了解

指南与共识

本刊特邀重要行业学会、知名专家教授执笔,更具权威性与专业性!供您参考!

动态心电图报告规范专家共识

(2019)

作  者:《动态心电图报告规范专家共识(2019)》编写专家组

摘  要:动态心电图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无创监测技术,其报告所提供的信息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治疗和评估的准确性。专家组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经验,起草了动态心电图报告规范,并形成共识。本文介绍了动态心电图报告的注意事项、动态心电信息报告内容、报告编辑、报告格式等。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报告内容;报告编辑;报告格式

专题笔谈

本期围绕“抗肿瘤治疗与心律失常”刊登4篇论文,专题主持:刘彤(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

抗肿瘤治疗与心房颤动

作  者:刘 彤 夏云龙

第一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天津市心血管病离子与分子机能重点实验室,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70270)

摘  要: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肿瘤和房颤有很多共同的危险因素,肿瘤的进展和抗肿瘤治疗都会增加房颤发生风险,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及随访中发生房颤事件会影响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肿瘤导致房颤可能与肿瘤相关治疗引起的心脏毒性作用相关,增加了肿瘤患者的死亡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报道进行归纳总结,主要阐述肿瘤导致房颤的潜在机制。

关键词:心律失常;抗肿瘤治疗;心房颤动

抗肿瘤药物相关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作  者:谷云飞   张 璇   张守彦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洛阳市心脑血管病研究所

摘  要:心脏毒性正成为抗肿瘤治疗中最有害的不良反应之一,抗肿瘤治疗相关心律失常的发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化疗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室阻滞等。心律失常可继发于药物引起的心肌病或心力衰竭,也可独立发生。目前化疗药物相关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尚未引起临床足够重视,且抗肿瘤药物相关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实际发生率常被低估,本文对该内容进行综述,以便临床医师充分认识这种不良事件,从而改善临床管理和患者预后。

关键词:肿瘤;心动过缓;化疗

肿瘤内分泌治疗对心电图的影响

作  者:耿旭红  王玥莹  马潇桐 潘 烁

第一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功能科

基金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科技计划资助项目(1020140293)

摘  要:内分泌治疗药物通过干扰性激素激活途径来减缓肿瘤进展,随着多种肿瘤突破性药物的使用,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性激素是影响心肌细胞复极的重要因素,并与心肌细胞复极异常相关的恶性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已有关于包括内分泌治疗药物导致心房颤动、QTc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电生理改变会增加肿瘤患者死亡率的报道。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报道进行归纳总结,探讨与肿瘤内分泌治疗药物诱导相关的心电图变化。

关键词:内分泌治疗;肿瘤;心律失常

初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基线心电图特征分析

作  者:陈子良  卢 可  周玲玲  刘岱麒  李秀莲  韩 雪  张会来  刘 彤

第一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天津市心血管病离子与分子机能重点实验室,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

摘  要: 目的  分析初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诊断确诊为DLBCL的9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抗肿瘤治疗开始前患者临床特征、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并手工测量相关基线心电图指标。结果  研究人群中位及四分位间距年龄为58(16)岁,其中男 53例(58.9%),女37例(41.1%)。既往合并疾病中高血压比例最高(n=25,27.8%),其次是糖尿病(n=13,14.4%)。共54例(60.0%)患者存在基线心电图异常,其中ST-T改变32例(35.6%)最为常见。基线心电图指标统计结果如下:心率(83±17)次/min、P波时限(104.6±11.0)ms、P波振幅(0.13±0.04)mV、V1导联P波终末电势(-0.010±0.011)mm·s、P波离散度(37.0±10.1)ms、PR间期(149±23)ms、QRS时限(89.3±16.4)ms、QRS电轴 46.0°±35.1°、校正QT间期(417.6±61.5)ms、QT离散度(43±16)ms、T波波峰至 T波终点时限(86±21)ms、心脏电生理平衡指数 4.0±0.8。结论  初诊 DLBCL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半数以上患者合并心电图异常,心电图指标相对正常,临床上应高度关注。

关键词:心律失常;抗肿瘤治疗;心房颤动

热点追踪

追踪新闻热点事件,为您提供来自医界的专业解读!让医学谣言止于智者,让科学知识惠及你我他!

健康生活,和猝死说再见:

浅谈心源性猝死的诱因及预防

作  者:叶文涛  王热华

作者单位: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

摘  要:中国每年死于心源性猝死(SCD)的人数高达54万,人数之多,居世界之首。SCD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重在预防。SCD发病前常有警示症状,应予以重视,及早就医,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进一步评估心脏骤停/SCD风险,通过控制基础疾病、改善生活习惯、使用药物及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等能进一步降低猝死风险。同时应该加强心肺复苏的全民推广率及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普及率,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每个人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猝死形势,尤其是对于长时间工作、长期精神紧张的行业,更需要关注自身的健康。

关键词:心源性猝死;警示症状;心肺复苏;年轻化;预防

论  著

从目的到方法,从结果到结论,沿着逻辑线重现研究过程,让你仿佛身在旅途,领略不一样的科研风景。

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速射频消融方法及效果分析

作  者:李枚娟 杨亚莉 黄卫斌

第一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引导性项目(2017D020)

摘  要:目的  评价本中心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术的有效性,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提供方法。方法  以因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在本中心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室性心动过速消融的部位、策略、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对15例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随访(17±3)个月,随访期间无持续性室速发作,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无死亡、无出血。结论 射频消融术用于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并能提高患者无室速发作概率,降低猝死概率。

关键词: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

综  述

任它文献千万,我只取一瓢饮。最新最热的科研文献,尽收文中!

Notch信号通路相关性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作  者:王 宁   张桢烨   彭夏锋   王如兴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心内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70331)

摘  要:Notch信号通路是通过细胞间相互作用来调节生物体生长发育的一个十分保守的信号通路。胚胎发生时期,Notch信号通路参与编程从心脏结构到心脏电生理特性等多个过程,对心脏的发育及传导系统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对下游多种编码离子通道的基因有重要调控作用,参与多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综述 Notch的结构、Notch信号通路的功能及在相关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和机制。

关键词:Notch信号通路;心律失常;离子通道;交感神经重构

本期精彩论文,自本周起将陆续在本号推送。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