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阳凭什么弯道超车?

 博志成地产观 2021-01-29

导语:9月26日,在《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主题为“双循环与新动能”第十届中国价值地产年会上,弘阳集团凭借着优越的综合实力被评为“年度价值地产上市公司”。

经过了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这个已有24年历史的“地产老兵”,已经逐渐成长为主营业务涵盖商业运营、地产开发、物业服务、资本运营综合类产业集团。

一个成功品牌的背后,往往有着一个带着梦想创业的领袖。但作为弘阳集团的掌舵者,董事长曾焕沙俨然是一个务实主义者,在谈到梦想时,他说我们不要把梦想一直挂在嘴上,把梦想说的很伟大,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没有自己的梦想,想了,还得去做。

也正是这一份执着的信念,帮助他扛过了前期创业的坎坷。当初从南海之滨来到长江之畔,变卖家产,压上所有身家,开始了筹建南京红太阳商业大世界的创业之路,弘阳也由此诞生。

筹建过程中出现了资金耗尽,股东打退堂鼓的困难,深受闽商精神熏陶的曾焕沙,成功地拿到了第一笔贷款,东拼西凑,红太阳大世界得以如期交付。如今的红太阳大世界早已变身为“双Mall+游乐演艺”大型商业综合体——南京弘阳广场,弘阳也成为了总资产规模突破千亿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俱乐部的成员之一。

回首来时路,弘阳前进道路上留下的扎实脚印,或许能为我们带来一些启迪。

作者/ 小博君

出品/ 博志成地产观

1

三业并举,布局全国
进击千亿不停歇


1967年出生于福建泉州的曾焕沙,年轻时在海南经历了度过了一段军旅生涯,并在退伍之后留在当地创业。1988年,他在海南省创立海口龙华商行并担任经理,靠做瓷砖生意赚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1990年创办海口沙龙实业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1995年,曾焕沙怀揣着320万元来到了南京浦口区,意欲在这个六朝古都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与其他地产公司以住宅项目作为起点不同,曾焕沙显然对老本行更感兴趣,他在南京的开山之作也瞄准了装饰城。在江北购得一块百余亩的地块后,南京红太阳商业大世界的建设工程就此开始,他也在此涉足建筑材料领域。1999年,南京红太阳注册成立,首个住宅项目旭日华庭开工,这也是弘阳地产的前身。

如今的弘阳集团早已今非昔比,已发展成为一家以实业为本的综合类产业集团,业务范围涉及商业地产、房地产开发、物业服务、资本运营、国际商贸、物流业多个领域,旗下弘阳地产于2019年在香港主板上市。

如果说2003年到2010年的弘阳是地产与家居双轮驱动,那随着弘阳广场的问世,弘阳俨然已经成长为运营综合体,如今的弘阳是商业、地产、物业协同并举,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城市服务商。

随着弘阳集团一起诞生的弘阳服务也于今年7月7日在港交所上市,并在南京弘阳广场进行敲锣仪式。前文的旭日华庭是弘阳服务集团服务的首个住宅物业项目。2011年,弘阳服务管理的物业项目开始走出南京,进军长三角其他城市,并自2016年起扩展至国内其他地区。

得益于弘阳集团旗下弘阳地产的快速发展,弘阳服务的管理面积也在迎来了快速的扩张。2017年-2019年,弘阳服务的在管面积分别为910万平方米、990万平方米、1580万平方米,复合年增长率31.8%。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弘阳服务总合同建筑面积约2760万平方米,涉及中国14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41个城市的167个项目。

作为弘阳集团的“三驾马车”之一,弘阳商业也没有放慢速度。早在2019年初,弘阳集团旗下的弘阳商业就已位列中国商业地产综合实力20强,今年也荣膺中国商业地产百强第12位,2019年中国商业地产品牌价值十强。

目前主营业态包括购物中心、家居建材、主题游乐、社区商业、星级酒店等等,累计持有超300万方商业管理面积,年销售额超百亿元,年客流人次超1亿。地产为商业引流赋能,商业为地产溢价赋能也是弘阳的核心竞争力。

高速发展中的弘阳并没有丢弃发展质量,在弘阳地产2019年线上业绩会上,曾焕沙曾表示,“在持续奔跑中,弘阳不但要实现不掉队,更需要补短板、真正实现差异化竞争能力,在冲刺中完成自我进化。”所以,他将2020年弘阳的经营主题定为了“提质增效”。

2
做透大江苏 落子大西南
深耕皆为主旋律


不断做强做大的弘阳,也在持续推进优化自身布局战略。2020年之前,弘阳地产集团的战略是“做透大江苏,深耕长三角,布局都市圈。”在这样的战略引领下,弘阳在江苏省深耕二十余年,覆盖了14个地级市中的13个。三年前,弘阳也勇敢地开始走出江苏,布局全国。到目前为止,已进入67个城市,涉及大部分都市圈的主流城市。

然而,发布2020年上半年财报时,弘阳地产官宣将布局战略优化为:“做透大江苏,深耕都市圈,做强中心城”。之所以定义为优化而不是调整,是因为除了江苏权益化布局以外,弘阳所布局的都市圈城市大多都是在客户层面、市场层面以及安全度来讲比较优质的城市,人口、产业、消费相对来说是有支撑的。

“不可能在67个城市都去做深耕,因此要选择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做重点布局。” 在谈及战略优化的背后逻辑时,弘阳地产集团地产联席总裁袁春解释道,弘阳已经进入了绝大部分都市圈的主流城市,从最开始的布局、进入,以及对市场的逐步了解,我们选择能级较高的城市做深耕,选取具有一定人口、产业、经济基础都市圈中心城市做重点布局。

其实在进军大西南房地产市场的过程中,弘阳的新布局战略就已经是初见端倪。西南区域是中国经济版图的“第四极”,也是继长三角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之后的第四大经济圈。

弘阳不进西南则已,一进西南就速度惊人,短短三年就在区域重点城市成都与重庆拿下了13个项目,其中不少项目成为了“区域标杆”,也顺带成为了区域销冠。

在谈及西南区域布局策略时,弘阳西南区域相关负责人表示没必要一口气覆盖西南多个城市,不希望摊子铺的太大,更多的则是稳扎稳打,走深耕路线

之所以会重点布局这两个城市,是因为它们是引领大西部的两个个C位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巨大,如成都虹吸“虹吸”周边绵阳、德阳乃至更多跨省大西部城市。

从市场价格方面来讲,两地在全国范围内对于房企来说明显是“价值洼地”,房价明显是被低估的,尤其是成都,政策调控让真实的市场价值埋藏在水底。此外,重庆楼市均价在1.2万\平米左右,是中国GDP十强房价最低的城市。从以上来看,成都和重庆的房地产市场是巨大的、不可漠视的,这也是弘阳在西南区域重仓这两个城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弘阳并不是用同一个运营思维来做这两个城市。重庆是一个巨量市场,2019年房地产销售额高达5000多亿,量大导致价格传导与上升较慢,因此弘阳在重庆的经营策略以跑量、走规模为主。

而成都方面因为政府对于报规、预售条件、限价都把控更加严格,但购买力、消费环境、城市经济能量巨大。因此在成都,弘阳用创新、用产品力开路,走高利润的路线。

不过弘阳在这两个城市过度局限自己的脚步,在西南布局整体体现了“2+1+X”的战略导向。所谓“2”无疑就是成都与重庆,“1”则指绵阳,而“X”是机会性城市进入。

3
在商言人
质量人才两手抓


商人总是会站在经商的立场谈问题,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问题,在商言商本来就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而弘阳集团总经理曾焕沙的办公室里却挂着一块“在商言人”的大字,这是他的人生信条。在对待人才与产品质量的问题上,弘阳也一直奉行着这一点。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种了梧桐树,引来金凤凰“。2019的弘阳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了众多明星经理人的加入。

1月,有“营销战神”之称的前泰禾副总裁李亮加盟弘阳;
2月,前万达商管副总裁沈嘉颖加盟弘阳;
7月,在财务上很有经验的雷伟彬加盟弘阳;
10月,明星职业经理人袁春加盟弘阳。

至此,弘阳集齐了各领域的明星高管,组成了一支新的弘阳“生力军”。众多1000亿,2000亿量级的房企高管,去统筹管理600亿级的弘阳,显然是高配的人才配置。弘阳地产执行董事及总裁何捷坦言,这也是弘阳“在商言人”企业文化的体现。在这样简单、务实、透明的文化下面,想干事的人都可以干出成绩。
 
在弘阳,新老融合得很好,高管凝聚性非常强。从战略上来说,弘阳还需要不断提质增效,袁春、李亮会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精力;沈嘉颖,鉴于过往经验,能让弘阳的“双轮驱动”有更好、更长远的发展。这些,也为未来弘阳更好发展打下基础。

除了引进外部人才之外,在人才梯队的培养方面,弘阳也秉持着“在商言人、诚者致远”的价值观,以及“以拼搏者和贡献者为本”的人才理念。在人才工作的“选、用、育、留”四大环节中,将弘阳价值观和人才理念充分融入并切实执行。

作为人才梯队的重要环节,弘阳的“弘鹄计划” 定位于培养“同弘阳共成长的中流砥柱与未来领袖”,具有高目标、高关注、高投入、高挑战的特征,是真正的高潜加速培养项目,也是弘阳搭建人才梯队的重要一环。

在产品质量把控方面,“在商言人”也在弘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早在2014年,时任弘阳集团南京公司总经理葛春华,被问及弘阳在江北区域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时就强调:“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飞奔中的弘阳没有忘记以客户为中心,住宅上,弘阳打造了四大产品线“时光系、昕悦系、宸晖系、弘著系”,覆盖 9 大系统 12 项产品价值点,满足全生命周期的客户需求;商业上则提出了“商业4.0产品体系”,打造有IP的时态游乐综合体。

客户满意度与溢价力的持续提升也从一方面证明了这一点,如长沙时光里项目售价比周边竞品高出18%,去化速度高出21%;佛山博爱湖一號项目比周边竞品高出约10%,去化速度高出约10%。

除此之外,弘阳的产品标准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始终注重产品打造与创新,在2019年-2020年上半年,弘阳地产的产品共获得30项业内大奖,得到了市场业绩和专业赞誉的双赢。

4
博观思考
中小房企如何弯道超车


弘阳的成长路径,可以说是中小房企弯道超车的范本。弘阳集团执行总裁张良曾将中小房企实现弯道超车的公式定义为「战略+能力+机制」。

然而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在被头部房企光环所掩盖的中国数万家中小房地产企业之中,大多不具备这三点要素。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地产行业VUCA时代中,这些企业不是黯然消逝,就是被迫改行。

战略是一种管理技巧,是企业活命的招数、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清晰设想,也是判断公司内部所有事物正确与否的标准。企业不仅要制定正确的战略,还要具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不断迭代优化战略的能力,在中高层管理者的战略贯彻落实与业务执行力方面,也应加强。

能力方面,人才则是根本。万科、金地、中粮,这些老牌企业,人才沉淀的功力非常深厚,但许多中小房企总是被这样一个怪圈所困扰:招不到人才→融不到资金→拿不到土地→做不大规模→招不到人才,循环往复。

面对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如何构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梯队,完善企业人才培养与激励体系,建立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控体系,已经成为中小房企提升的关键。

要舍得投资人才,更要善于投资人才,大型房企人才虽大多能力突出,但并不一定适合中小型房企。应找到适合企业目前所处发展阶段及运营节奏的人才并耐心培养,才能让他们高效地发挥自己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善于利用内部培养与外部资源,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及机制的建立。

机制方面,规模越大的企业,老板的作用逐渐淡化,机制的作用也就越大。中小房企的老板作用更大些,但在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的打造上绝不能偷懒。需要注意的是,决不能生搬硬套大房企的经验,要根据自身战略目标及经营模式个性化打造。

部分参考资料:

[1]《明星高管加持下的弘阳:比同行更快的增长!》,地产大爆炸

[2]《弘阳执行总裁张良:中小房企如何实现弯道超车?》,涛哥杂谈
[3]《10问弘阳:如何"棋行”大西南?》,地产总裁内参
[4]《人物|春风十里不如你——曾焕沙其人其事》,中国房地产报

博志成地产观 · 精品文章合集
泛地产观察

1. 商业地产,逆袭新路径
2. 养老产业复合化,行业跨界新浪潮

3. 养老地产的天时,四阶段概览产业政策大势

4. 「养老金矿」挖掘的三大阵营

5. “包租公”神话不再!

6. 终结物业公司的“任性”

7. 康养产业终于等来了万亿蓝海

房企案例观察

1. 中梁的「阿米巴」奇迹
2. 融创你学不会
3. 新力的「新力量」
4. 碧桂园又拿了「第一」

5. 万科不需要恒大

6. 郁亮&杨国强 多元化的殊途同归

7. 不是所有的教育地产都叫「东投模式」

8. 当孙宏斌再遇王健林

9. 阿里贝壳,必有一战

地产人那些事

1. 地产HR的招聘「潜规则」

2. 地产人转行,且慢!
3. 地产人的上半年,阵痛!

4. 全国行业,地产人加班第一!

5. 地产人最全摆摊指南

6. 地产人跳槽修炼手册

战略解读

1. “三道红线”,房企的紧箍咒

2. 房企「甩卖资产包潮」汹涌

3. 分拆上市潮下,房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4. 内循环”来了,房地产凉凉?

5. “深八条”牵动谁的心?


喜欢的小伙伴们,下方一键三连走一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