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氏】热烈庆祝张氏宗祠戊戌年揭匾仪式完满礼成!

 书缘人生 2021-01-29

          【张氏】热烈庆祝张氏宗祠戊戌年揭匾仪式完满礼成!

张氏 今天


  戊戌岁的五月廿六日,上午,广东省普宁市燎原泥沟乡老寨南门内张氏宗祠报本堂,举行“广东省文化祠堂”、十六世佐尧“贡元”二牌匾的揭匾仪式。这天,清晨骤雨后放晴再微雨,至吉时又停还阳光普照。祠内族中各房代表裔孙群集,由司仪通引主持,开始于始祖翠峰公妈、二世凤梧、凤雏、凤居公妈暨列代祖考妣之神位前行祭祀,有告肃静、开门、鸣钦、鸣炮、奏乐、请主副祭就位之先行礼,继而系参神、明烛、焚香、三上香、三献爵、三献茗、献甜馔、献财宝、三叩首、默念祖德暨息念六叩首及三叩首并奏乐化宝鸣炮之礼,终则告礼成。祠祭完成后,于门楼处,举行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为泥沟张氏宗祠报本堂立的“广东省文化祠堂”牌匾揭匾仪式;后于祠内西厅举行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第一名贡生、三十二年丙午科廪贡生十六世孙佐尧之“贡元”匾揭匾仪式。仪式毕,片刻风雨又至,席间初晴。

图片
 

    初夏阳历的5月24日,挤时间跑来老祠,拍摄记录一下不久后要挂到祠堂门口,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为泥沟张氏宗祠报本堂立的《广东省文化祠堂》牌匾,其六七十公分宽,四五十公分高,十余公分厚,樟木漆金,重沉沉的。等了好久,普宁泥沟张氏宗祠报本堂的【广东省文化祠堂】牌匾终于来了!顺看到摆在一旁,届时要增补挂上祠堂的一方贡元牌匾。这一方,为朝合派佐尧所立。 

    

图片
  

    泥沟张氏十六世珂智,官名佐尧,于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考取第一名贡生,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岁取为廪贡生,于祠悬贡元牌匾。另按调查,现泥沟四房祠、大东山(一传社山)张氏宗祠存有张佐尧之贡元牌匾原物,据说外乡之祠还悬有泥沟张氏真祖派乾隆丁酉科明经进士十一世孙经纶的(明经)进士匾。

 
图片

泥沟老寨南门内的张氏宗祠报本堂。

图片

报本堂的东面。

图片

报本堂的南面,即其面朝。

图片

报本堂的西面。

图片


图片
 

    泥沟乡,位于广东省普宁市燎原,地处练江上游,有虎山作倚,铁山为朝,南山如屏,白湖拱照,有后岭溪绕流而来,水源入乡,沟渠纵横交错、池塘星罗棋布,自古为南迁先民择据之地。宋末元初,张氏七峰兄弟及妹共八人,由福建漳州避元乱而南下入潮,其中排行第四的翠峰公创居于此。因村寨建置于河沟边上,沟中塗多,故俗称塗沟,字作泥沟,又雅为弥高。除张氏迁入之外,在宋元明清之间,乡中历有三十余姓相继迁入又或再移出,至民国到现代趋于稳定,为张、许、陈、郑、孙、李、周七姓杂居之村落。现乡中常居人口二万余,侨居海内外十万余。张氏占全乡人口80%以上,许氏次之。在堪舆学上的说法,泥沟地理是倒地梅花遍地香。乡中聚落呈块状分布,以老寨为中心点,四面八方有卫星般环绕的古寨多座,而随着发展及时间推移又往外围先后拓建有新寨围、新厝局、楼房局等。其中民居多以贝灰三合土结构潮式建筑为主,如下山虎、四点金、五间过、三厅亘、四厅会、土库楼等,有复式院落九天井、麻雀跃、三壁连、五壁连等,更有清代民国下南洋经商后归梓乡人所建仿西洋风格的侨宅。自古至今张、许、陈等姓乡民所兴建纪念先祖之祠堂公室有九十多座,当中建筑经典之作尤多。有建于清康熙、乾隆年间的百岁坊两座。有明代较大型古墓三座。始建于明清间的庙宇十余座。泥沟是文化之乡,历代兴学,士子众多,清代有举人贡元计二十多位。在清末民国,乡中先后办起维新、弥高、锲金、德育、群众、美德、培青、友德等八所完全小学,同时,民间还自办有十余所小学及专修班等,在近代更创办有普宁师范学校,现代有普宁职业技术学校等,外人称:学校多过米铺!著名书画家赖少其、潮剧作家张华云,谜家庄笑生、张伯人等均出于此。泥沟自古名医辈出,建国时普宁十大名医中泥沟人便有五位。泥沟是侨乡,也是革命老区。泥沟有沉淀又传承了数百年的民俗文化,如国家非遗普宁英歌、嵌瓷,如大锣鼓、灯谜、春节游神赛会、八月十四食平安粥等等。

图片
 

    张氏宗祠报本堂,始建于明正德十五年庚辰岁。故老相传,张氏翠峰公一族最初居于泥沟石母湖业从烧窑,及后渐有发展,精研堪舆的长子凤梧公,得高人指点,见山下塗沟寨破晓时有处地方雄鸡总是先啼,认为该处系地理灵气之所聚,又观寨龙落脉于此结穴,足证为宝地,是以偕族着力筹划,终从寨内萧氏购入该片旧屋闲地,择吉平基,建起公厝,奉祀先祖香火。至明正德间,翠峰公派下裔孙已是群贤荟萃能人辈出,是故相晤七峰族人拟改公厝扩大规模为张氏宗祠,更进香火之传承,以报本追远。宗祠建成之后,至清雍正三年,有黄岩、瑞安协镇、温州总兵御前特等侍卫玄孙张灿为宗祠立报本堂匾。斯祠位于现老寨内东南角,坐北朝南,为三间二进式格局,祠前有麒麟照壁,阳埕东侧立有官旗,照壁外有大池塘,略远处两侧有清流环绕,堂前西南面以境内鹅地山为案,更远有五峰山为朝。祠中设有龛几,奉祀始祖翠峰公祖考妣,及二世祖凤梧、凤雏、凤居公之祖考妣神位,每年重阳即举行祭典。明清至民国四百多年,宗祠是乡里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建国后,因时事变迁,五十年代初曾作为村政府所在地;土改后作生产队队址;1980年初,由村政安排,几经维修,依民众要求,换作村里老年人活动场所。自此,宗祠成了老年人学习休闲欢聚的好去处。1997年重阳节,经房亲族长商议,并发出重修张氏宗祠倡议书,各地族亲热烈响应,踊跃捐资,金额超过原计划100万的修建方案,款项达到人民币174万元。随后着手,延请师匠,全面规划,严格施工,宗祠内外,面貌焕然。1998年重阳节,举行重光宗祠庆典。   
    据相关族谱资料、族中流传及另外记载:泥沟张氏始祖翠峰公,行四,约生于南宋景定二年(1261),原居福建省漳州府大菜园(疑为今诏安县南诏所城)。南宋末年,为避元初战乱,公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6)前后,偕妹及六位兄弟南下迁来广东省潮州府各地,称七峰下潮,又闽漳分潮。及后,另有兄弟六峰再入潮,合称十三峰。翠峰公偕妹入潮,择居泥沟。公身有一艺,在乡中石母山下(俗称石母湖)定居并于周边置瓦窑,以烧砖瓦为业。公为人敦厚,和睦邻里,家业蒸蒸日上,后拟娶西林(今洪阳城外)章公之女婉和为妻,未过门而仙逝,遂继娶本县溪南进上周公之女婉睦为配。不几年,连产三凤:长凤梧、次凤雏、三凤居。张氏一族最初在石母湖定居一段时间之后,于明初得有泥沟大寨内今南门张氏宗祠报本堂地,遂建起公厝奉祀祖上香火并渐迁入寨中。与此之后不久,大房凤梧公传下念三偕母迁出泥沟,往南去到葵坑张家村创业,传二代又移葵潭墟,再传则分衍陆丰。约于明中后叶,大房凤梧公次子双义公后裔,由泥沟迁陆丰。现大房公裔孙分衍陆丰有湖东大林(大捞投)、甲子所天星湖、碣石湾、南塘墟、桥冲溪碧、张厝乡、金厢下埔、古寨等村,另还有今揭西河婆等。大房凤梧公长子双望则留守泥沟,以奉祀祖上香火。除了大房公裔孙相继迁出之外,还有二房凤雏公之寮顶房子孙分迁相邻乌石村、三房凤居公之子孙迁居东山围(今属池尾)再分迁新溪等,清代及后外迁者更众。如今,乡中张氏裔孙多为二三房裔孙,以及大房大裔孙,常居者有近二万人,侨居海内外则十万余,遍布全球。

 
图片

文化祠堂牌匾。

图片

仪式待进。

图片

贡元牌匾。

图片

行祭礼的简单仪品。

图片

祭祖仪式开始。

图片

开门。

图片

裔孙皆跪。

图片

主祭裔孙明烛焚香。

图片


图片

图片
众裔孙进香。

图片


图片
献爵。

图片

献香茗。

图片

献甜馔。

图片


图片

图片
揭匾仪式开始。

图片


图片

图片
揭文化祠堂牌匾。

图片

揭贡元牌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泥沟老寨南门内的张氏宗祠报本堂,始建于明正德十五年庚辰岁(1520),是始祖翠峰公妈之专祠,故又称始祖祠、初祖祠、老祠等;祠于雍正三年,由孙张灿立报本堂匾。张氏宗祠,有举足轻重的地方,除了是奉祀始祖之处,自古至今也是海内外族人的核心枢纽处(包括七峰祖派),是族中的公共议事处,也曾是教化办学处。据清代泥沟先贤的抄录资料而知,张氏宗祠原悬有十八块牌匾,然这些在解放后全部失散不知所踪。90年代宗祠重修时,祠中仅恢复雍正三年御前特等侍卫孙张灿所立报本堂一匾,余下十七块科举牌匾一直在做筹备中。2016年初,族贤按原记录手书诸匾,后由理事送往匠师处进行镌刻制作;是年八月十六晨,理事人员办仪品香烛于宗祠内告先祖,后托工匠协作悬上诸匾;待至九月初九重阳祭始祖之日,由司仪主持,举行海内外裔孙代表揭匾仪式。2017年重阳节,升并揭张灿所立御前特等侍卫牌匾。2018年戊戌岁五月廿六日,补升并揭佐尧之贡元牌匾。张氏宗祠报本堂这十九方科举匾额多为裔孙所立,也有宗亲送至,分别为:

    万历己未科张士良的进士匾(相传该匾额原悬于石门楼埕,后再移至老祠;其为福建云霄人,世称菜埔老爹,抗清义士);
    雍正三年张灿的御前特等侍卫匾(清雍正乾隆间浙江黄岩、瑞安、温州总兵,大房公传下念三之玄孙);

    嘉庆戊辰科张中阳的进士匾(七峰之维峰公后裔,海阳元巷人,来泥沟任教,后中举及进士);

    乾隆三年戊午科张梦说的文魁匾(七峰之德峰公后裔,下尾张人,原在泥沟老祠中任教,后中举);

    乾隆十五年张经纬的明经匾;(七峰之德峰公后裔,南溪人)

    乾隆丁酉科第一名岁贡生张经纶的岁荐匾(二房凤雏公裔孙,列泥沟十一世,号策名,时称显爷);

    嘉庆乙丑科第一名廪贡生张薪的明经进士匾;

    嘉庆二十四年贡生士经立的岁进士匾(二房凤雏公裔孙,万照之次子,列泥沟十一世,号正字); 

    道光乙酉、乙未恩科举人、亚魁张缵勋、张缵烈同立的兄弟登科匾;

    咸丰二年壬子科举人张薇的文魁匾(字省卿,号星曹,别号惺道人,大埔西河漳北村人,念三后裔);

    同治三年张薇的进士匾; 

    同治甲子科岁贡张乔林的明经进士匾(七峰之德峰公裔孙,北溪村人);

    同治癸酉科拔贡生张振华的拔元匾(三房凤居公裔孙,列泥沟十六世,号珂彦);

    光绪八年壬午科第一名贡生张建亨的贡元匾(二房凤雏公裔孙,七家口国聪之子,列泥沟十五世);

    光绪丁酉科拔贡生张成梁的拔元匾(七峰之锦峰公裔孙,为秀陇十五世,号五云,民国初年普宁民选县长);

    光绪丙戍年顺德儒学侄孙成章立的儒学匾(七峰之锦峰公裔孙,为秀陇十五世);

    光绪庚寅年张际云的钦赐翰林编修匾(大埔人,念三后裔);

    光绪戊戌年张应元立的旨钦点御前蓝翎侍卫匾(惠来人,疑为大埔念三后裔);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岁廪贡生佐尧的贡元匾(二房凤雏公裔孙,列泥沟十六世,族号珂智,光绪廿九年第一名贡生、卅二年再取廪贡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很久前就知道泥沟获得广东省精神文化建设委员会所授予的广东省文化祠堂称誉,可牌匾却一直没见到。这年5月23日突见仲长兄在七峰文化研讨群中发送一帧文化祠堂牌匾的照片,遂知已来。隔天午后来到老祠,先一睹为快,再拍点照片记录记录。同时,于祠内见到佐尧贡爷的贡元匾,原来也要增补于老祠升上。隔月底,仲长兄说牌匾已升,届时下月揭匾须来帮忙拍点照片做留念,应之而来。
   原来还想,可能泥沟这天揭匾仪式的图志是不写了吧,可不写肯定是会差点什么的,而且在还有心力能去做这些的时候,就尽力而为之吧。初夏7月至今,相去甚久了。这些时间以来,谈不上忙,却也是没什么闲心,想静下来整理点东西,但静不下来。而至此,终于算是了却一个心愿。泥沟张氏老祠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可惜共和以后破四旧期间多被毁去,虽然后来政策宽松了,但恢复元气需要很长时间。我感到遗憾的是,到现在还是没找到老祠的旧貌照片,能找到最老的,也不过是1998年重修后的样子。老祠如今恢复的这些牌匾,多是幸于清代先贤当时所抄录信息传下而能依据,否则大概也没人知道过往有这样的文化存在,可谓幸矣。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就这样吧。图志如上,仅以为记。 

    20180917超级风颱山竹登陆后翌日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