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有天我回家时,刚上学前班侄儿熙儿,和几个邻家小伙伴用普通话念诵着这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听到这两句诗时,心里想起了老家曾经流传的一个笑话。七十年代初,一个退伍军人,他在镇子一下车,便到处用“电影话”(普通话,乡下当时的说法)跟“老乡”打听他所在的村子。 回到村口了,还是用“电影话”问“老乡”打听他家的位置,村里人见到是他,便同他说家乡话,他摇着头,表示听不懂。 回家后,无论是对家人或是村里人,一直说着“电影话”。别人用家乡话同他聊天,他用“电影话”对别人说:“老乡,听不懂你们的说话,请用普通话同我说。” 有天晚上回家,他老婆给他端来热水洗脸,他坐在椅子上,捋起裤脚,伸手到盆里捞毛巾,手刚放进水里时“哎哟“一声惨叫,立即地抽上来,对着他老婆用家乡话骂:“八你那姨,想烫死我呀。” 他老婆听到他说家乡话,哈哈笑着说:“这一烫把你烫回魂了。”
开项目负责人例会,同事老周是粤西人,他的普通话说“四”老是说“死”,比如说“四个人”,他说成“死个人”。每次轮到他汇报工作,没等他发言,大家就哄堂大笑了。 我问他:老周啊,四跟死一个是三调,一个是四调,怎么老是说不准呢? 老周笑着说:没办法,自小喝高州的水。 曾见过茂名一个朋友跟别人吵架:丢卡奶,你好风气么? 别人听到“好风气”一头雾水:好风气是什么意思? 茂名话“好风气”是“很嚣张”的意思。 父亲说粤语的“系唔系”老是说成“系无啦”,“无啦”是乡下的声尾音,“是无啦”就“是不是”的意思。纠正了父亲无数次,就是无法改变,父亲说,改不了,每说到是不是就自然而然地说成“是无啦” 我也发现我自己,无论粤语或是普通话,别人一听,就知道我是粤西人,朋友说,七十年代以前的粤西人,说话都带着浓浓的乡音。 其实,离家的时间无论多久,无论去得多远,乡音是变不了的。 乡音,就是游子骨髓里的故乡,这辈子都忘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