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 姑苏印象-桃花坞 双调:健捷激袅 唐寅宅在阊门内桃花坞。中有学圃堂,今尚存, 古道霜清,重湖影冷,玉楼秋暮。 胭脂落尽,孤独桃花庵主。 更无因、烟溪风月,吴州昨夜云泉雨。 有六如居士,诗吟旧国,梦行秦楚。 人去。花深处。 怕归鸟东啼,夕阳西顾。 清尘空恋,一段巫山春悟。 莫自怜、閒散疏狂,不负半世高唐路。 亦茫然、香减红衰,径断珍珠坞。 (注释) 唐寅:明苏州府吴县人,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从周臣学画。弘治十一年举人第一。会试时,牵涉科场舞弊案,下诏狱,谪为吏,耻不就。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宁王朱宸濠厚礼聘之,寅察其有异志,佯狂而归。筑室桃花坞,与客日游宴其中。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 庚子年初夏填于上海临港 琐窗寒 姑苏印象-江枫馆 双调:健捷激袅 江枫馆在渴乌巷,吴国古馆。 越郡飘零,吴江寂寞,楚山消息。 霜枫染尽,高馆脂香重拾。 任匆匆、愁惭烟驿,古庭一夜秋蛩急。 引十三云锦,百千旧梦,卖花声抑。 心逸。相思积。 濯海上归者,沪淞羁客。 兰台风月,影断洞庭芦荻。 正此时、日落西楼,情空不负姑苏笛。 饮虹霓、琥珀精魂,叶晚黄昏邑。 (注释) 金楼子曰:枫脂千岁为琥珀。 庚子年初夏填于上海临港 琐窗寒 姑苏印象-阊门 要离墓 双调:健捷激袅 要离墓在吴县阊门外金阊亭旁。 玉树清风,瑶台落月,古墩豪气。 吴钩楚剑,委骨金阊亭外。 独潸然、明灭无兆,何惭东逝江陵水。 叹梁鸿去后,荒坟三尺,旅人谁祭。 心碎。空相对。 为一我是非,两尘生死。 凄凉悱恻,只有弱苔霜苇。 结英风、劲节高踪,此身换得君王泪。 亦依依、寒杵孤灯,梵门梅开未。 (注释) 要离:春秋末吴国刺客。相传吴王阖闾派专诸刺杀王僚后,又派要离谋刺出奔在卫的王子庆忌。要离请吴王断其右手,杀其妻子,诈称得罪出逃。及至卫国,见庆忌,庆忌喜,与之谋。当同舟渡江时,庆忌被他刺中要害。庆忌释令要离归吴,舟行至江陵,要离伏剑自杀。 东汉梁鸿与妻孟光相敬如宾,后以“梁鸿”喻指丈夫,亦喻贤夫。 两尘:丁约谓韦子威曰:郎君得道,尚隔两尘。子威问其故,答曰:儒谓之世,释谓之劫,道谓之尘。 庚子年初夏填于上海临港 琐窗寒 姑苏印象-枫桥 寒山寺 双调:健捷激袅 寒山寺在今苏州西枫桥镇。相传唐诗僧寒山子曾居于此,故名。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 十里枫桥,千寻佛寺,一时风月。 浮图峻峙,夜半钟声初歇。 走天涯、寒山传灯,平江不断高僧贴。 有普明三昧,娑罗双树,梵门孤蝶。 倾灭。空呜咽。 恨隐榭竹变,古亭梅绝。 兰因絮果,未尽死生离别。 更荒唐、长幼失欢,那年六月无名雪。 捧钵人、挂锡何凭,世乱几磨涅。 (注释) 寒山:唐代著名诗僧,居浙江天台寒岩,因称寒山子或寒山。 传灯:法能破阇,故以灯譬之。传法于他,故曰传灯。 普明三昧:谓菩萨住是三昧,于一切法见光明相,无诸黑暗,以神通力,普照世间,了了无碍,是名普明三昧。 娑罗双树:释迦牟尼涅槃之处。在印度阿利罗跋提河边。其处四方各有二株双生的娑罗树,故谓之“娑罗双树”。 挂锡:游僧投宿寺院。因投宿时把衣钵锡杖挂在僧堂钩上,故称。 磨涅:比喻所经受的考验、折磨或外界的影响。 庚子年初夏填于上海临港 琐窗寒 姑苏印象-横山 郊台 双调:健捷激袅 郊台在横山东麓石湖之上。相传吴僭王号时尝郊祭于此,今坛壝之形尚存。 故国凄凉,郊台聚散,剑端风月。 吴宫日落,夕照紫坛红叶。 独兴嗟、越来溪上,横山掩尽英雄血。 把丘墟收拾,江山裁剪,霸图空叠。 飘瞥。长洲雪。 正寺阁磬动,石湖影接。 须臾王道,一任区川人歇。 呼不归、五坞云深,越女一去珠缨绝。 对华林、千古衣冠,梦在黄金阙。 (注释) 越来溪在城南横山下,与石湖通。相传越兵自此入吴故名。 五坞山有五坞。节度推官马云游此山,题名曰芳桂坞。飞泉坞、修竹坞、丹霞坞、白云坞五坞。 黄金阙:道家谓天上有黄金阙,为仙人或天帝所居。 庚子年初夏填于上海临港 琐窗寒 姑苏印象-横山 五坞 双调:健捷激袅 横山在姑苏城西南姑苏山东。山四面皆横,故名。又名踞湖山。 楚桂愁迟,吴泉惜远,越山惊寂。 红枫叶坠,染尽太湖秋色。 度西楼、雁过姑苏,那堪五坞蝉声息。 但丹霞依旧,白云如故,九龙初出。 悁悒。芳华易。 伴冷雨青灯,短箫残笛。 僧归夜寺,鼓起望亭南北。 更不堪、十载荒唐,一锨竟绝将军穸。 自潸然、百八钟磐,泪作鱼龙泣。 (注释) 横山有五坞,故又名五坞山。节度推官马云游此山,名之曰芳桂坞。飞泉坞、修竹坞、丹霞坞、白云坞,后人又称为九龙坞。此山镇郡西南、临吴控越,实吴时要地。隋迁郡于此,山亦以为屏蔽矣。 将军穸:将军袁松山墓:在横山东五里松山。毁于文革。 庚子年初夏填于上海临港 琐窗寒 姑苏印象-虎丘山 点头石 双调:健捷激袅 点头石:石在虎丘山。晋竺道生说法,石为点头。今有悟石轩。 水鹤无言,元龟解语,岭猿回首。 亭亭若载,区位虎丘依旧。 但潸然、梦带人鬼,却移惑海青阳后。 使意沉嚣谷,郁浮寥廓,理开清宙。 谁守。红尘咒。 念顿悟为佛,掩迷矜疚。 轻萝弱羽,竟把风云猜透。 渐消磨、空磬息音,桃源始此人长久。 石点头、生死循环,只有心难朽。 (注释) 竺道生:即道生,俗称生公。南朝宋僧。钜鹿人,寓居彭城。 区位: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矜疚:怜悯不安。 庚子年初夏填于上海临港 琐窗寒 姑苏印象-虎丘山 生公讲台 双调:健捷激袅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相传生公曾于苏州虎丘寺立石为徒,讲《涅盘经》。至微妙处,石皆点头。 佛像敲残,经幢击破,寺磐焚毁。 尘缘已息,从此白莲无味。 寂未言、明月绝照,十年多少苍生泪。 惜讲台僧去,听灯人散,梵钟空启。 应悔。摩崖碎。 始德布六神,影披三昧。 沙门有道,识尽世间神鬼。 课沧桑、絮果兰因,烟冷虎阜天花坠。 待生公、重演金刚,涅槃吴郡外。 (注释) 六神:古以人之心、肺、肝、肾、脾、胆,称为六神。 三昧:意为“正定”。谓屏除杂念,心不散乱,专注一境。 涅槃: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 庚子年初夏填于上海临港 琐窗寒 姑苏印象-灵岩山 馆娃宫 双调:健捷激袅 灵岩山顶旧有秀峰寺,即今吴馆娃宫。 楚阁鸦啼,吴台鹿去,秀峰蛩乱。 离宫别浦,云绕千年空馆。 送斜阳、朱栏立尽,影惊溪月金钗断。 把紫箫吹了,玉琴弹罢,屧廊人倦。 清怨。深深颤。 恨秦望无路,若耶已远。 红尘重隔,梦向五湖江汉。 竟茫然、香径遣声,蛾眉夜夜君王宴。 正此时、木落姑苏,雁过霜林晚。 (注释) 响屧廊在砚石山,以楩梓藉其地,西施步屧绕之则有声,故名。 楩梓:黄楩树与梓树两种大木。 秦望山在会稽县东南,旧经云众岭最高者。 若邪,溪名。若耶山,北流入运河。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一名浣纱溪。 庚子年初夏填于上海临港 琐窗寒 姑苏印象-灵岩山 琴台 双调:健捷激袅 琴台在灵岩山顶。旧有偃松卧其下,甚奇,今不存。 古越遗踪,吴中胜迹,太湖云袂。 君山献曲,却被归风吹碎。 送落霞、子期去后,无人月下听流水。 为离鸾别鹤,栖鸦过雁,五弦声起。 空祭。红尘外。 望沧海淼冥,石梁茫昧。 猗兰将暮,但问良桐萌未。 作佯狂、敛散低昂,十年不得宫商味。 独徘徊、音绝灵岩,耻把琴台对。 (注释) 后汉书:桓谭字君山,善鼓琴。 子期:钟子期,春秋时楚国人。善辨音律。相传伯牙鼓琴,子期听之,能知伯牙鼓琴时意在高山或志在流水。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因被伯牙引为知音。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猗兰:猗兰操,古琴曲名。多抒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情。 庚子年初夏填于上海临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