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江苏省|方明元:工会主席的岗位

 阿拉善文学 2021-01-30

原创作者:方明元|江苏省连云港市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工会主席的岗位》

20世纪90年代末,我毫无思想准备地当上了一家国企的工会主席。

那时,我年近不惑之年,正在办公室主任的岗位上一展宏图,事业处于上升期。多年的办公室主任历炼,已经经验丰富,深谋远虑,达到了世事洞明、忙而不乱的境界。但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办公室主任不过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匆匆过客,最终还会发生工作变动。夜深人静时曾考虑过自己的前程,往党务或行政岗位调整是我的梦想,因为那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然而,事与愿违。那是一个春夏之交的上午,主管部门组织科长找我谈话:“局党委会经过研究决定,对一家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进行调整,组织上安排你担任工会主席。工会作为领导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主席代表着职工的利益和愿望,既是荣誉和地位,也是使命和职责。希望你不要辜负党委的殷切期望,与厂长书记密切配合,为企业深化改革、搬厂重建多作贡献……”

俗话说:三十七八,等待提拔。没有想到组织上提拔我当工会主席,当时有点蒙了的感觉。工会主席是“事业上的红人,经济上的穷人”,但发展空间很小,是一个“打牌娱乐、吹拉弹唱、访贫问苦、慰问丧葬”的养老岗位。还要有“像牛一样工作,如兔子一般奔波,似王八一样憋气”的本领。何况我熟悉那家国企情况,因为前任领导经营不善,经济效益下滑,多年拖欠职工工资,人心涣散。还面临着减人增效、搬厂重建、职工安置等急待解决的棘手问题。可在困难与个人利益和组织需要面前,党叫干啥就干啥,我选择了后者,走马上任。

当时职工对我这个年轻的工会主席充满了希望。职工下岗生活困难要找我,职工子女上学交不起学费要找我,家里有病人没有钱交医药费要找我,职工要上岗找我,职工之间闹矛盾要找我……纷繁复杂,谁叫我是工会主席呢。在厂里几百名的职工眼里,工会主席是代表他们的,应该和他们心连心。工会主席不应该有“官架子”、“耍官腔”,应该平易近人,要热心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他们有事相求或期望我为他们伸张正义。维护权益时,他们又期待我拥有权力,说话管用,有人怕,因为你又是官。其实,工会主席与厂长(经理)书记是国企的三驾马车之一,都是经过上级党委任命的,也有级别。不过工会主席与厂长(经理)书记相比是三把手,领导圈外他最大,他是“工头”,是典型的“兵头将尾”。

面对在拖欠职工工资、职工下岗多、搬厂重建时间紧任务重而职工阻力大、意见多的实际情况,厂长书记指望我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顾全大局,克服困难,为企业深化改革和按时搬厂重建保驾护航。而广大职工则担心企业改革、重新建厂损害他们的利益,盼望我为他们据理力争,千方百计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国企业深化改革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之间实现双赢,光凭热情是不够的,既需要埋头苦干做工作,又需要讲究工作方法,才能兼顾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两头都落好。我耐心向广大职工宣传“国企改革、减人增效、搬厂重建是大势所趋,改革和重建才能走出困境,企业好才能大家好”的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取得了广大职工的理解与支持。由过去的“要我改”、“要我搬”变成“我要改”、“我要搬”的自觉行动。我与厂长书记紧密配合,不闹独立,自觉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与权威,厂长(经理)书记才会支持工会开展工作。厂长关于企业改革、搬厂重建的方案措施,我都事先征求职工代表意见后加以完善,在职工代表大会上讨论通过。同时,职工补发工资、解决住房的合理要求又与厂长书记协商通气,利用企业卖地重建的余款,解决职工的工资拖欠、职工住房安置、职工下岗再就业等实际问题。党政工三人同舟共济,将国企改革这台戏唱得有声有色。由于广大职工分享了国企改革的成果,提高了获得感、幸福感,调动了他们参与国企改革和搬厂重建的积极性,企业改革和搬建都如期完成,受到上级党委的好评。

三年来,我在其位,谋其政。在工会主席的岗位上为企业、为职工办成了不少事,我让下岗工人重新上岗,让职工合法的权益得到了保障,让困难的职工看到了希望,让不幸的家庭告别了悲伤。但对我个人而言,做好工作是应该的,如同工人做工,农民种田一样。工会主席为职工办事,义不容辞。那是风风火火、忙忙碌碌白加黑的三年,可谓说尽了千言万语,使用了千方百计,历经了千辛万苦,可我乐此不疲,衣带渐宽终不悔。

二十年前的一个秋天,因为工作需要,我离开企业工会主席的岗位,回到了机关。原来匆忙的工作戛然而止。是激动还是心动?是伤感还是眷恋?三年期间有成绩、有遗憾、也有烦恼,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临走时不少职工自发地到厂门口为我送行,说明我在任时为企业和职工办成了一些实事,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肯定和鼓励。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做的工作好像是播了小香瓜的种子,可职工们却给我送来了香甜可口的大西瓜。我读懂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的含义。

有人瞧不起工会主席,可谁又没有受过工会主席的恩泽呢?国企改革的路上谁又没有得到工会主席真心维护利益的烛光照亮呢?三年工会主席的锤炼,让我久经考验,日益成熟。如果说办公室主任是耕耘的春天,那么工会主席就是收获的秋天。花开花又落,春去春又回。光阴在飞度,岁月在流逝,唯一不变的是我对工人和工会工作的一往情深。

2021年1月28日

方明元,笔名:日月,男,1959年6月出生,原籍江苏省沭阳县人。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连云港市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海州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其作品经常发表在《散文选刊》、《北方文学》、《青海湖》、《海外文摘》、《东方散文》等省内外文学刊物上,大约80多万字,是东方散文的签约作家。有16篇散文作品获得二、三等奖,其中《锦屏山背水记》、《买房的烦恼》分别获得2010度和2011度中国散文一等奖。《乌兰布统草原寻梦》一文于2016年8月获全国首届蔡文姬文学奖散文类一等奖。《东磊的白玉兰》一文获2019年5月连云港市第二届白玉兰散文奖。先后两次被中国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基金会授予“中国旅游散文创作金牌作家称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