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汉宣、元、成三朝主要外戚概览

 泥土清香 2021-01-30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19-12-26

都说西汉后期外戚势力太强,已经写到汉元帝快死了,外戚势力错综复杂,很难理清楚,很多人对于西汉后期的杂乱历史,并没有像前期一样清晰的认识,所以专门写了西汉中后期的主要外戚势力,以便于大家之后阅读。
一、宣帝
1.太皇太后史家:起源于史良娣,史良娣是戾太子刘据的妃子,是刘询的祖母。史良娣生刘进,刘进生宣帝。时逢巫蛊之乱,太子覆灭,全家遇害。
注意,并非坐诛,只是遇害,如果坐诛,则史家一样会被诛灭,不会有后世的史家外戚。
所谓遇害,是李广利、刘屈氂等昌邑系打着红旗反红旗,歪曲汉武帝的命令,矫枉过正,想要借机斩草除根。
唯独还在襁褓之中的刘询逃过一劫,但没有皇室身份,于是丙吉将刘询送到史家,交给史良娣的母亲贞君抚养。后汉武帝将刘询录入皇籍,成为帝国的备胎。刘弗陵暴毙、刘贺被废后,刘询被霍光拥立。
霍家覆灭后,由于宣帝从小在史家长大,史家的长辈对宣帝有养育之恩,史家的晚辈和宣帝一起长大,因此,史家外戚在宣帝朝大受信任。
史良娣有个哥哥叫史恭,史恭在武帝朝担任凉州刺史,当时已故,有三子:史高、史曾、史玄
史家被记上史书的外戚,只有宣帝的这三位表叔,以及史高的儿子史丹
史高:宣、元两朝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乐陵侯;
史曾:将陵侯;
史玄:平台侯;
史丹:元帝朝驸马都尉、侍中;成帝朝升任左将军、光禄大夫,封武阳侯;
2.皇太后王家:源于刘进的妻子王翁须,刘询生母。卫太子起兵,连同王氏,一并遇害,王氏族人流落民间,后宣帝掌权,寻得母亲的兄弟王无故、王武;封王无故为平昌侯,王武为乐昌侯。
王无故有子王接,在成帝朝曾担任大司马、车骑将军;王武有子王商,在元帝朝担任右将军、光禄大夫,在成帝朝担任丞相。
注:此时王家外戚有两家,一家是宣帝的母族,一家是元帝的妻族,都姓王,但不是同一个王。元帝的皇后王政君,是魏郡元城王氏;而宣帝的母亲王家,是广望国王氏。魏郡元城始于王贺,盛于王凤,终于王莽,事见:权柄下沉是权力被窃取的前兆
3.皇后许家:汉宣帝在民间时,受张贺撮合,娶许广汉之女许平君。故剑情深的典故源于此。后宣帝登基,许平君为霍氏毒杀。接着宣帝掌权,许氏日益显贵。
许广汉三兄弟,许舜许延寿;许舜封博望侯,许延寿封乐成侯,官至大司马、车骑将军。
许延寿有子许嘉,封平恩侯,官至大司马、车骑将军,其女许氏为汉成帝刘骜皇后,就是后来被淳于长诈骗的那个,而螳螂扑蝉,黄雀在后,淳于长却因此被王莽打倒。
二、元帝
皇后元城王家:皇后王政君,这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身居后位60多年,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元城王家势力之盛,王政君在位之久,造就了王家外戚之强。
汉成帝刘骜上位,立刻把自己的舅舅王凤,从卫尉提拔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之后又一日之内,在毫无功绩的情况下,连封几个舅舅为侯,高祖“非功臣不侯”的祖制彻底败坏,从此以后,外戚日盛,侵蚀汉朝肌体,如蛆虫一样甩都甩不掉。
王政君兄弟姐妹很多,兄弟姐妹十二人,一辆五菱宏光都装不下:
大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阳平侯王凤;
二哥:新都侯王曼(王莽之父,死的早,所以王莽幼孤,由王政君抚养)
三哥:平阿侯王谭
四哥:光禄大夫、安成侯王崇
五哥:大司马、卫将军、领尚书事、成都侯王商(此王商非宣帝母亲王家的王商,只是同名)
六哥:红阳侯王立
七哥:大司马、骁骑将军、领尚书事、直道侯王根
八弟:高平侯王逢
姐姐王君侠,是定陵侯淳于长的生母;妹妹王君力,封广惠君妹妹王君弟,封广施君。
此外还有王政君父亲的兄弟王弘的儿子,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安阳侯王音
元城王氏外戚专权的顺序依次为:
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阳平侯王凤;
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安阳侯王音;
大司马、卫将军、领尚书事、成都侯王商;
大司马、骁骑将军、领尚书事、直道侯王根;
大司马、安汉公、宰衡、假皇帝王莽;
前33年汉成帝刘骜登基时,王凤执政,前22年王凤死,掌权11年;
死后王音接替,8年后去世,时间已经走到了前15年;
紧接着王商走马上任,3年而死,此时已是前12年;
再然后王根续上,4年病倒任上;此时已经是公元前8年。
最后王莽接力,王莽为大司马,紧接着百般推辞之下,当上了“安汉公”称“宰衡”,公元四年加九锡,公元5年称“假皇帝”,公元9年篡汉,称“真皇帝”。
三、其他外戚
由于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家的外戚,太过炽盛,对其他外戚形成压制,一花开后百花杀,此后直到王莽篡汉,再无其他强势外戚。
成帝死后无子,定陶王刘康之子刘欣继位,也就是汉哀帝,为什么叫哀帝?因为真的挺悲哀。
此时王家形势已成,哀帝祖母傅昭仪家外戚傅喜、傅宴等人;太后丁家外戚丁明等人,虽有高位,却办不了实事,多年执政,此时王家已成气候,基本盘稳如磐石,一番操作之后,发现没有人去执行,法令不过是一纸空文,最后还是要狼狈的请王家出来主持大局。
总结:西汉中后期的外戚专权,对于国家政治氛围的伤害是非常大的。皇权就好比一辆好车,对于皇帝来说,这是自己的车,会爱惜,所以开起来会很小心,车的寿命也就长些。
可皇位是继承来的,不是每个皇帝都会使用权力;就好比一个富二代继承了父辈的一辆豪车,自己却不会开,又考不到驾照,这时候怎么办?
当然是请个人开,于是就找信得过的亲戚来开车,自己只负责坐车。
但这些亲戚从来没开过豪车,免不了趁皇帝不注意的时候,用皇帝的车,跑去当婚车赚个外快,或者和姑娘约个会什么的,平时看见减速带、水坑什么的,既不减速,也不避开,就这么直接开过去了,经常被用来干这种事,车的寿命自然也就变短了。
又不想被发现油少了,怎么办?本来最加的是95号汽油,你的亲戚为了防止你发现他开着你的车出去赚外快,就会以次充好,加92号汽油,省钱嘛,能跑就行,反正又不是我的车,只要不坏在我手上就行了。
汉朝中后期的外戚正是这种情况,皇帝本身素质低,便委政于外戚,结果王家外戚太强,车一交出去,就要不回来了,名义上是皇帝的,可实际上却一直被王家占用,以至于:
《资治通鉴》汉纪 孝成皇帝 阳朔元年 前24年
时大将军凤用事,上谦让无所颛。左右尝荐光禄大夫刘向少子歆通达有异材,上召见歆,诵读诗赋,甚悦之,欲以为中常侍;
召取衣冠,临当拜,左右皆曰:“未晓大将军。上曰:“此小事,何须关大将军!左右叩头争之,上于是语凤,凤以为不可,乃止。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诸曹,分据势官,满朝廷。
汉成帝委政于王家外戚,人事权都没了,导致自己的车借出去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这些外戚,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亲信则广被郡国,鱼肉于乡里。
原本属于皇帝和平民的利益,都被外戚侵占,皇帝当成这样,就没什么意思了,西汉就是这样玩完的,因为外戚开皇帝的车,不会珍惜,只顾自己开得爽,政权寿命必然锐减。
王莽篡汉,只不过是一方面官员对于王莽的拥护,想要加官进爵;另一方面百姓对于汉室的失望,寄希望于改变;因为老百姓觉得已经是地狱,再改变,也不会比现状更差了。
所以,王莽篡汉,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官僚在利益上被王莽所收买,而百姓则在预期上被王莽所拉拢。大家一起抛弃汉室,天下大势,浩浩荡荡,大势所趋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