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希恕临床医案细讲-感冒6(附音频)

 金色蝴蝶0205 2021-01-31

先从舌脉来看,首先,舌苔白润,说明至少从舌像来看,无热像;同时舌苔是润德,并不干,口不干,无石膏证;再看脉,脉虚数。脉浮虚而发热有汗,与《伤寒论》桂枝汤证相应;但脉数,说明有热象,不过这里与舌像没有对应。前几例中,患者出现脉数有化热倾向的时候,胡老都适当加味了石膏,而本例则没有,这也为二诊变方埋下了伏笔。

其次,从症状上看,大便正常,没有大便干燥,这排除了阳明腑实证的可能;而“饮食精神均好”,排除了少阳病的可能,因为少阳病的典型症状是,“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恰好都出在精神与饮食上。

另一个角度来看,患者的发病时间,为正午时分。根据《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正午时分属于太阳病;同时,其发热症状在子夜时分自动退去,也反过来排除了,此病发于三阴的可能,因为三阴病的时间都是在夜里。

所以,综合以上分析,此病为太阳中风桂枝汤证,从脉象看可能有点化热,是否加味石膏是个备选。胡老一诊用桂枝汤原方,服两剂后已经有所好转,只是在下午1点还有低热,舌苔薄黄,脉仍稍数。故二诊加了石膏,并合小柴胡汤以防止该病传入少阳。

可以看到,此病患为小儿,症状描述看似简单,但分析处理起来也非易事。尤其是对发病时间的六经病欲解时的运用,值得我们重视。

太阳病欲解时,为以中午12点为中心的六个小时,即9am~3pm;从下午3点开始的六个小时为阳明病欲解时,即3pm~9pm;从晚上九点一直到转天早晨七点,这都是三阴病欲解时的时间,太阴、少阴、厥阴的时间有相互重叠,这是与三阳经不同的地方;同时早上九点之前的六个小时,即3am~9am,为少阳病欲解时,它也与少阴、厥阴的时间有重合;这体现了中医哲学中阴极生阳的特点,即至黑至暗的时刻也开始孕育希望,所以凌晨三点虽尚属深夜至阴之时,但少阳已经开始萌动。总体来看,三阳的时间没有重合,并相互连接,各占六个小时,相对比较好记忆,三阴稍微复杂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