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新旧版五本生物课标内容要求比较

 家有学子 2021-01-31
高中新旧版本生物课标内容要求比较
(分子与细胞)
上升  下降  新增  删除  变化
旧版课标
新版课标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1.1.1说出细胞主要由C、H、O、N、P、S等元素构成,它们以碳链为骨架形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1.1.2指出水大约占细胞重量的2/3,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赋予了细胞许多特性,在生命中具有重要作用
1.1.3举例说出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虽少,但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1.1.4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1.5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1.1.6阐明蛋白质通常由20种氨基酸分子组成,它的功能取决于由氨基酸序列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细胞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完成
1.1.7概述核酸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有条件可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1.2.1概述细胞都由质膜包裹,质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开,能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2阐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
1.2.3阐明遗传信息主要贮存在细胞核中
1.2.4举例说明细胞各部分结构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可结合电镜照片分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结构模型
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1.3.1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1.3.2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2.1.1阐明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2.1.2举例说明有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额外提供能量;有些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2.1.3举例说明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说明细胞呼吸,探讨其原理的应用
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2.2.1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酶活性受到环境因素(如pH和温度等)的影响
2.2.2解释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2.2.3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糖与氧气的过程中,转化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
2.2.4说明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
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探究酶催化的专一性、高效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概述有丝分裂过程
说明细胞的分化。
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
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2.3.1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
2.3.2说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发生特异性的分化,形成了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
2.3.3描述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衰老和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简易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

 
高中新旧版本生物课标内容要求比较
(遗传与进化)
上升  下降  新增  删除  变化
旧版课标
新版课标
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1.1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
3.1.2概述DNA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
3.1.3概述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3.1.4概述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表现
3.1.5概述某些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但表型改变的表观遗传现象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概述伴性遗传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3.2.1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


3.2.2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3.2.3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3.2.4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运用模型、装片或视频观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
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列出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体病)
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3.3.1概述碱基的替换、插入或缺失会引发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3.3.2阐明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及相应的细胞功能发生变化,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
3.3.3描述细胞在某些化学物质、射线以及病毒的作用下,基因突变概率可能提高,而某些基因突变能导致细胞分裂失控,甚至发生癌变
3.3.4阐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所发生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会导致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组,从而使子代出现变异
3.3.5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3.3.6举例说明人类遗传病是可以检测和预防的


(由内容标准变为建议活动)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并探讨其预防措施

4.1.1尝试通过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等事实,说明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4.1.2尝试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知识,说明当今生物在新陈代谢、DNA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特征
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4.2.1举例说明种群内的可遗传变异将赋予某些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优势
4.2.2阐明具有优势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将会增加
4.2.3说明自然选择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
4.2.4概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为地球上的生命进化史提供了科学的解释
4.2.5阐述变异、选择和隔离可导致物种形成
(由内容标准变为建议活动)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资料,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用数学方法讨论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探讨耐药菌的出现与抗生素滥用的关系

 

高中新旧版本生物课标内容要求比较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上升  下降  新增  删除  变化
旧版课标
新版课标
 
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1.1.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1.1.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1.1.3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
观看血液分层实验的视频,讨论血细胞与血浆的关系
用概念图教学法揭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的关系
 
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稳态的维持
模拟尿糖的检测
1.2.1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1.2.2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比较清水、缓冲液、体液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
以内环境的某种成分为例,讨论各系统是如何协同维持其相对稳定的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1.3.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1.3.2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
1.3.3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
1.3.4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1.3.5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1.3.6简述语言活动和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
观看反射过程的动画,分析反射弧的组成
通过资料分析神经系统受损对人体运动等行为的影响,探讨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





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1.4.1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1.4.2举例说明激素通过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等
1.4.3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
1.4.4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结合日常生活,讨论生活用品或食品中含有过量激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讨论滥用兴奋剂以及吸食毒品的危害
 
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1.5.1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
1.5.2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1.5.3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1.5.4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疾病,如过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
结合个人免疫接种的经历,探讨免疫制剂的作用
讨论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关系,并探讨干细胞移植的价值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列举其它植物激素

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6.1概述科学家经过不断的探素,发现了植物生长素,并揭示了它在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1.6.2举例说明几种主要植物激素的作用,这些激素可通过协同、拮抗等方式共同实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6.3举例说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1.6.4概述其他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光、重力和温度等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探究乙烯和对水果的催熟作用
以某种激素的发现史为例,讨论研究激素生理功能的方法
查找植物激素在生产中应用的相关资料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上升  下降  新增  删除  变化
旧版课标
新版课标
列举种群的特征。

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阐明群落的演替。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2.1.1列举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
2.1.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2.1.3举例说明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
2.1.4描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并可随时间而改变
2.1.5阐明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演替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2.1.6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
探究培养液中某种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尝试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
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设计并制作生态瓶。
调查或探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2.2.1阐明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生物因素以及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组成,各组分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
2.2.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
2.2.3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规律
2.2.4举例说明利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2.2.5解释生态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
2.2.6 阐明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富集的现象
2.2.7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2.2.8分析特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决定其营养结构
调查或探讨一个校园、公园、农田、森林、湿地或池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3.1解释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并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
2.3.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自然事件、人类活动或外来物种入侵等
2.3.3阐明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时,能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定
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和比较不同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撰写报告分析其原因;
设计保持和提高某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
搜集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
2.4.1探讨人口增长会对环境造成压力

2.4.2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荒漠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威胁,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2.4.3概述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合理化建议
2.4.4举例说明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使特定区域中的人和自然环境均受益
2.4.5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调查当地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

搜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例,讨论当地生态系统是否已经出现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组织学生(或学习小组)参观了解人工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中蕴含的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上升  下降  新增  删除  变化
旧版课标
新版课标
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

用大肠杆菌为材料进行平面培养,分离菌落。
用土壤浸出液进行细菌培养,仅以尿素为氮源,测定能生长的细菌的数量。
观察并分离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观察该微生物能否分解其它物质,讨论这类微生物的应用价值。
3.1.1阐明在发酵工程中灭菌是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前提
3.1.2阐明无菌技术是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与无菌区域不被微生物污染的技木
3.1.3举例说明通过调整培养基的配方可有目的地培养某种微生物
3.1.4概述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实验室中进行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常用方法
3.1.5概述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计数法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通过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和培养等实验操作获得纯化的酵母菌落;

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并进行计数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运用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利用酒酵母由果汁制酒,再利用乙酸菌由酒制醋。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汁酒以及生产醋的装置。
制作腐乳,并分析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制作泡菜,尝试用比色法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并讨论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
3.2.1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食品是运用传统发酵技术生产的


3.2.2阐明发酵工程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及微生物的特定功能,工业化生产人类所需产品
3.2.3举例说明发酵工程在医药、食品及其他工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或泡菜;

利用酵母菌、醋酸菌分别制作果酒和果醋。

简述植物的组织培养。





用组织培养法培养花卉等幼苗,并进行露地栽培。
4.1.1阐明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一定条件下,将离体植物器官、组织和细胞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并重新分化,最终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4.1.2概述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合细胞,继而培育成新植物体的技术
4.1.3举例说明植物细胞工程利用快速繁殖、脱毒、次生代谢产物生产、育种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菊花或其他植物幼苗,并进行栽培;

简述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举例说出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讨论克隆技术的社会意义。
搜集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进行克隆的实例。
利用互联网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的资料。
4.2.1阐明动物细胞培养是从动物体获得相关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细胞生长和增殖的过程。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
4.2.2阐明动物细胞核移植一般是将体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并使重组细胞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过程
4.2.3阐明动物细胞融合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手段,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4.2.4概述细胞融合技术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重要技术
4.2.5简述干细胞在生物医学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收集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上实际应用的资料,并进行交流分享。

简述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简述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举例说出胚胎干细胞的移植。
举例说出胚胎工程的应用。
4.3.1 简述胚胎形成经过了受精及早期发育等过程

4.3.2简述胚胎工程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制等技术
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

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应用。


尝试PCR(DNA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用某一DNA片段进行PCR扩增。
观看基因工程的影像资料。
调查基因工程产品在社会中的应用情况,讨论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
5.1.1概述基因工程是在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5.1.2阐明DNA重组技术的实现需要利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DNA连接酶和载体三种基本工具
5.1.3阐明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鉴定等步骤
5.1.4举例说明基因工程在农牧、食品及医药等行业的广泛应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品质




DNA的提取和鉴定;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DNA片段并完成电泳鉴定,或运用软件进行虚拟PCR实验。

简述蛋白质工程。


5.2.1概述人们根据基因工程原理,进行蛋白质设计和改造,可以获得性状和功能更符合人类需求的蛋白质
5.2.2举例说明依据人类需要对原有蛋白质结构进行基因改造、生产目标蛋白的过程
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讨论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举例说出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

搜集与交流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6.1.1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
6.1.2探讨转基因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带来的影响

6.2.1举例说出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问题
6.2.2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6.3.1举例说明历史上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伤害
6.3.2认同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搜集文献资料,就“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展开辩论;
搜集关于设计试管婴儿的资料,并在小组内讨论“是否支持设计试管婴儿”;
搜集历史上使用生物武器的资料,并分析其严重危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