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你逛陕博之唐朝“爱马仕”——玉带

 珠宝专家团 2021-02-01

可是,这条腰带跟今天我们的主角玉带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刚从陕西历史博物馆出来的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热腾腾的展品介绍,让大家一饱眼福,旅行途之中涨知识!

玉带,是指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而革带上起装饰作用的玉饰片,称为玉带銙一条完整的革带应由鞓(音厅),銙、(音它)和带扣四部分组成銙的最初用途是受环以悬物,后来才逐渐演变为装饰品。唐代革带上的带銙质地繁多,有玉、犀、金、银等。此外,唐代开创按官级高低佩带不同形式的玉带銙的制度使得玉器具有了等贵贱的作用这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首创。

唐代玉带图解

唐代玉带佩戴示意图

197010月,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了10副保存完整的唐代玉带銙,这是唐代玉带銙数量最多、最完整、最集中的一次重大发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唐代玉带銙考古的认识,为研究唐代革带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现在,就跟随小编来看看博物馆里这些形制不同的玉带銙吧!

白玉有孔”带銙

该带銙由方銙4枚、半椭圆形銙9枚、圆首矩形銙1枚、圆首矩形铊尾1枚、带扣1枚,总计16件套组成。白玉质,微透明,光素无纹。方形和半椭圆形带銙上都有一个长2.2厘米、宽0.7厘米的长方形古眼。古眼即带銙下部的穿,与九环躁躞带上的环功能相同,是用来系挂物品的。从考古发现看,这种带銙的流行时间是从初唐到辽代前期。

白玛瑙”带銙

这副带銙由半圆形銙9枚、方形銙4枚、圆首矩形銙1枚、圆首矩形铊尾1枚,共计15件套组成。该带銙由白玛瑙琢制,内有一条条透明和白色的条纹交错相间。表面光洁,没有纹饰。这是考古发现中唯一一例用白玛瑙制作的带具。

骨咄玉带銙

该带銙由方形銙4枚、半椭圆形銙9枚、圆首矩形銙1枚、圆首矩形铊尾1枚、带扣1枚,共计16件套组成。玉质青绿,杂有黑色和淡黄色斑点。由盛放带銙的银盒上墨书“骨咄玉一具”记载得知,此玉名为“骨咄玉”。骨咄玉在唐代玉器中十分罕见。

“斑玉”带銙

该带銙由方形銙4枚、半椭圆形銙9枚、圆首矩形銙1枚、圆首矩形铊尾1枚、带扣1枚,共计16件套组成。青玉质内有云雾状墨斑,光素无纹,抛光细腻。

狮纹玉銙

这组狮纹玉銙由狮纹方銙十三枚、狮纹圆首矩形銙(置于带扣之后)、矩形尾和玉带扣十六件组成。这套玉銙上的狮纹设计别具匠心,玉带板的边缘较厚,无棱线,中间凸雕一只狮子,再以阴线勾勒出狮子的细部,它们姿态各异、神态不一,显示出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九环蹀躞玉带銙

 而在何家村10副玉带銙中,九环蹀躞玉带銙是最为特殊的。蹀躞带源于北方草原民族的胡服,便于乘骑,后传入中原,是用来佩带刀剑、算囊、刀砾等日常用品,流行于北周至唐初。此带銙中有接一玉环的方形带銙9枚,雕镂柿蒂纹方銙2枚,偏心孔环8枚,有孔尖拱形銙3枚,圆首矩形銙1枚,圆首矩形铊尾1枚,带扣1枚,整副带饰共计25件套。玉质泛黄,温润透明,制作精美,工艺精湛。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套唐代九环蹀躞玉带銙,为我们研究唐代舆服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九环蹀躞玉带銙细节图

总之,这些唐代玉带銙,无论是从雕刻技法、艺术创造,还是从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来看,都有着其无与伦比的典型性、完整性,既显大唐风范,又具外域风格,令人惊叹。希望大家有机会可以去到西安,一睹它们的风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