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学家」眼里的珠宝会是什么样的呢?

 珠宝专家团 2021-02-01


「稀缺度」

古往今来,从文人骚客到名媛女星,从皇室名流到时代新贵,珠宝玉石一直都散发自己的魅力,让人们为之倾倒。但珠宝也是一种市场上可供消费的商品,其发展和市场特点也受到经济学规律的约束。经济学里有一个重要的关键词--“稀缺度”,价格是商品稀缺度的表现。而宝石的基本三大属性之一就是稀缺性,充分对应着经济学概念中的稀缺度。

比如祖母绿的形成条件苛刻,产量小,价格为每克拉十几美金到几万不等,而同为绿宝石的橄榄石产出于玄武岩,产量大,价格一般为每克拉几十人民币。

由于产量高低(也就是稀缺度小或大)导致价格天差地别的情况在宝石里极为常见,影响宝石稀缺性除了产量还有产地、品质因素等等,同样品质的缅甸红宝石价格可以是莫桑比克的几倍,而同样都是缅甸红宝石,不同品质也会导致价格的天差地别。

但例外的是钻石产量也不少,价格却依然昂贵,这是由于垄断造成的。

还有些稀有宝石,比如钙铬榴石、因为日本动画才为人所知的磷叶石等等,由于产量过少无法进入市场流通,需求也很少,尽管极具稀缺性,稀缺度却不算很高,这也能解释这些宝石尽管比红蓝宝石稀有,但价格却未必有红蓝宝石高。

五大宝石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的人喜欢,而宝石产出却相对有限,因此总是供不应求,它们价格从长期来看是呈稳步上升的,这也解释了名贵宝石的保值功能。而一些不法商家总是试图通过炒作一些稀缺度并不高的宝玉石,抬高价格营造虚假需求来牟取暴利。

前几年的南红玛瑙由于炒作火起来,价格虚高,许多商家看到有利可图蜂拥而上,导致市场上南红长期供过于求,近来价格下降并稳定,趋向于符合真实价值的均衡状态。这种价格与供求之间的互动充分说明价格对资源配置存在机制性作用,珠宝市场切忌盲目跟风。

「效用」

“效用”的意思就是消费一件商品带来的满足,珠宝是一种总效用不高但边际效用很高的商品,人尤其是女性如果可以的话,即使拥有很多珠宝也绝不会介意再多拥有一件,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珠宝的价格要远远高于那些总效用很高但边际效用很低的的商品。


「弹性」

在经济学里弹性用来描述价格对其他要素的敏感程度。高品质、大粒径珠宝的供给和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是缺乏弹性的,宝石矿藏有限,开采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供给对价格不敏感,也就是说涨价的时候,这样的宝石也不可能大量出现;短期需求价格富有弹性,如果最近高档翡翠价格略微下降了,贵妇们还是很愿意在此刻入手的,而长期需求缺乏弹性,这是因为能购买高档翡翠的需求来自一撮稳定的少数人。

绝大部分珠宝的收入弹性为正并且较大,可以看做奢侈品,人们收入提高后,购买珠宝的意愿自然也会提升,但也有例如普通玛瑙琥珀一类的收入弹性为负的宝石,算是珠宝界的“低档商品”。

从充满理性的经济学来看美丽的珠宝,也算是趣事儿一桩,疏漏之处,读者莫要纠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