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民国慈善第一人”,连孙中山都资助过!

 李平东方明珠 2021-02-01

王一亭这个民国上海滩、艺术界响当当的人物,有着许多标签。他是实业家、革命家、艺术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宗教界名士等。

美学家朱光潜告诉我们,想明白一件事物的本质,最好先研究它的起源,犹如想了解一个人的性格,最好先知道他的祖先和环境。

▲王一亭1928年作 花鸟 立轴 纸本

王一亭,名震,字一亭,祖籍浙江吴兴,生于上海周浦。吴兴是人文荟萃之地,文人画士辈出。

他六岁入私塾,七岁学画。十二岁入钱庄当学徒,业余学外语,次年到上海笺纸店怡春堂当学徒,后经人介绍到恒泰钱庄做事,1885年进日清轮船公司,1900年任日商大阪轮船公司买办。1907至1931年间成为上海滩三大洋行买办之一。

这便是王一亭的经历,从中我们虽然体会不到他发迹的具体细节,但他的才智与本领可见一斑。

1917年作 四时撷英 四屏条 设色纸本

拍卖公司:敬华(上海)拍卖股份有限公司

成交时间:2015.12.21

成交价:506,000元

王一亭早年受孙中山影响,倾心共和,加入同盟会。他常出面邀请沪地绅商筹措军费,接济孙中山的革命军,对推翻旧腐败政权,建立新政府不遗余力。

王二子对上海的革命活动总是暗中支持,出钱出力,以致当时法租界悬有'不许黄兴、王震进入租界'的禁令。

1915年作 清果图 镜心 设色纸本

拍卖公司:敬华(上海)拍卖股份有限公司

成交时间:2015.12.21

成交价:79,200元

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后,王一亭受到袁世凯的通缉,并与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人一起被逐出租界,自此王一亭才脱离了政治活动。

然而,民国后王一亭仍与政界人士交往甚密,并积极关注社会的公益事业。

如果说吴兴张静江以亿元巨资资助孙中山革命,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资助第一人的话,那么,同为吴兴人的王一亭以亿元巨资投身慈善事业,可以当之无愧地享有“民国慈善第一人”的荣誉。

1933年作 朱砂钟馗图 镜心 设色纸本

拍卖公司:敬华(上海)拍卖股份有限公司

成交时间:2015.12.21

成交价:572,000元

当王一亭感到谋求国家独立、民主、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革命理想无法实现,也不可能实现时,便转向了慈善事业。他投入巨资创办了一系列的慈善机构,开展了广泛的慈善救助活动。

他通过这些慈善机构,向寡妇、孤老、孤儿、灾民发放生活补助,发放衣米帮助穷人过冬,向饥饿的流民施粥,向穷人提供免费的防疫和诊疗,向贫不能殓的死者施舍棺材,收容教化游民、乞丐、妓女和孤儿等。

▲王一亭 大吉图 纸本设色 立轴

正如沈寂所说的那样:“清末民初,上海出现不少名流闻人、商界巨子。其中最得人心、为人称道的是王一亭。”

作为上海滩上的三大买办之一,作为沪南商务分会会长、上海总商会协理、上海商业联合会主席,王一亭在上海商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很强的号召力。

他将这种影响力和号召力充分运用到慈善事业中,一次又一次地发起和号召开展各类慈善救助活动,成为沪上慈善事业中最热心、最积极、最活跃的商界领袖。

1920年作 善心慧照 立轴 设色纸本

拍卖公司:保利华谊拍卖有限公司

成交时间:2017.12.8

成交价:149,500 元

1919年,豫、鄂、皖、苏、浙五省山洪暴发,不下六七十个县成为灾区,灾民多达数百万人。故此,王一亭与吴昌硕合作《流民图》,由'华洋义赈会'印发各地募捐赈灾。

吴昌硕在《白龙山人小传》中赞他:'以慈善事业引为己任,绘图乞赈,夙夜彷徨,不辞劳苦,于是四方之灾黎得以存活者无算。'

▲吴昌硕,王一亭 篆书七言对联,莲座观音

1922年,王一亭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世界佛教居士林林长等职。出资资助出版佛经和佛学通俗读物,及建造寺院,甚至还在上海开办了一所佛教孤儿院。至今江南各大寺院尚存不少碑刻佛像出之王一亭的手笔。

王一亭一生信佛行善、乐善好施,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与太虚法师、印光法师、圆瑛法师、常惺法师均交往密切,互磋经典。晚年时最喜画人物及佛像。

▲王一亭 达摩 纸本 立轴

所画达摩、观音皆神态庄严,面目慈祥。题诗则多取自佛经,劝人修身、积德。五十岁后,每日画佛一帧,信仰真挚。

在上海,王一亭固然是知名人士;在日本,他亦是极受欢迎的人物。

由于在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王一亭筹划赈济,不眠不休,赢得日本朝野人士的感动,竟以'王菩萨'誉之。使日本人对王一亭十分崇拜,直至他去世后仍不变。

▲吴昌硕,王一亭于六三园

1983年,王一亭的后代迁其墓于江苏吴县洞庭东山杨湾,日本友人为之立碑纪念,由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宇都宫德马题辞曰:'恩义永远不忘记。'充分表达了其感激之情。

王一亭的书画在日本很受欢迎,日本鉴赏家以收藏王一亭作品多少相竞赛。他们到上海,总以能见到王一亭为荣,见到王一亭,如果求不到王一亭的画,那犹如进入宝山空手而回,无以炫耀亲友。

王一亭 1925年作 秋菊 行书 成扇 设色纸本、水墨纸本

拍卖公司:保利华谊(上海)拍卖有限公司

成交时间:2017.12.8

成交价:40,250元

王一亭不仅在日本享有盛名,极受市民的崇拜,在政坛也受到重视。当时东京都市长永田秀次郎便与王一亭交往甚密,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也是王一亭的挚交。

一亭曾为伊藤作一画像,'一亭对伊藤注视了一下,便运笔如飞,点点染染,不到半小时,伊藤的容态跃然纸幅间,使伊藤大惊奇'。

1930年作 国色天香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拍卖公司: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成交时间:2003.04.19

成交价:22,000元

借着与政界的良好关系,王一亭有效地促进中日两国艺术文化的交流。其时,日本人对中国金石书画趋之若鹜,在日本常有中国画展览。

1929年,王一亭与当时活跃于上海的画家一同发起'中日现代绘画展览会'。1930年,王一亭创立'中日艺术同志会'并任团长。率'中国书画代表团'于次年访问日本。

王一亭 郑孝胥 秋菊图·行书 成扇 设色纸本

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

成交时间:2018.10.1

成交价:47,200 HKD

在二三十年代,中日书画家往来频繁,这对于日本人认识和收藏中国字画都十分有帮助。而与日本人极为友好且在日本享有特殊地位的王一亭,在中日艺术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王一亭的一生,最鲜明的形象是'上海大亨'和'大慈善家'。而作为画家的角色,王一亭自幼就和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一亭开始学画的启蒙者是他外婆。他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外婆出身书香门第,除教他读书写字外,亦以外公的遗墨指点之,又以《二十四孝图》向他讲解《孝经》的故事。王一亭对《二十四孝图》爱不释手,更加以临摹。

王一亭 1936年作 观音 立轴 设色纸本

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

成交时间:2017.5.28

成交价:129,800 HKD

可是由于家境不佳,他并没有接受正式的艺术教育。故当他成为上海工商业大亨,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时,就赞助美术教育事业,希望培养有兴趣和天分的年轻艺术爱好者。

1921年,当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成立时,王一亭成为校董之一。这是一所最早实行男女同窗的美术学校,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1927年,王一亭又担任成上海女子审美学院的校董。1930年,他又被聘为昌明艺术专科学校的名誉校长。

1979年作 王一亭 墨彩描金《大禹治水》瓷板

拍卖公司:长风拍卖

成交时间:2011.12.20

成交价:299,000元

不论是直接资助,或是透过其社会影响力支持美术专科学校的成立,王一亭对于上海的艺术教育无疑是贡献良多。

再者,在推动艺术教育的同时,王一亭又大力支持和赞助个别画家的生活。他对吴昌硕生活的支持是最典型的例子。

▲王一亭和吴昌硕

王一亭从上海发信到苏州邀请吴昌硕到上海鬻画。初时,吴昌硕恐怕上海生活水准高,无法赚钱维持家计而不敢接受。

然而,王一亭当时在上海已有地位,经济情况很好,便再三邀请他,并保证吴昌硕到上海后代其设法谋生计,吴昌硕才有勇气到上海,以鬻画为生。有时吴昌硕的书画卖不出去,王一亭就暗中收购下来。

吴昌硕( 1844-1927 )花卉

拍卖公司:山西晋德拍卖有限公司

成交时间:2017.5.27

成交价:1,265,000元

吴昌硕年长王一亭23岁,他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篆刻、绘画和诗词的经验,使王一亭在师法任伯年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又得吴昌硕的笔墨精华。

王一亭也利用自己在上海商界广泛而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吴昌硕的书画、篆刻艺术开拓市场,并与吴昌硕一起将西方文化与商品意识渗入海上画派,使其具有强烈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吴昌硕 1914年作 书画 对屏立轴 绫本

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成交时间:2016.12.6

成交价:2,300,000元

王一亭称得上是一位全能画家。人物、花鸟、山水俱佳,尤长于佛像。就这一点讲,他比吴昌硕的路子更宽更广。

他勤研梁楷、老莲、八大,将任伯年的清新飘逸和吴昌硕的沉雄凝重,融入自己的画作中,千锤百炼,融会贯通,终成自家面目。

他的作品外表粗疏而内蕴浑厚,构思布局新颖别致,奔放处见工整,精微处有气魄。既具太岳之雄,又不失匡庐美秀;有河出潼关之势,又不乏江流曲折之姿。气能震惊四筵,韵以闲适独座。他的画风影响后人,开启来者。

1918年作 富贵寿石 立轴 设色纸本

拍卖公司:保利山东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成交时间:2018.11.22

成交价:172,500元

潘天寿津津乐道于他的结构布局;张大千得益于他的泼墨画法;丰子恺则在他简练、准确的线条勾勒,浓淡有致的水墨渲染中找到了灵感;王个簃更是耳濡目染,获益匪浅。

无可否认,在中国近代艺术史上,王一亭确实是海上艺坛一位巨擘,在清末民初海上画派中影响仅次于吴昌硕。

王一亭执着地加强中日两国的民间交流,但并没有消弭两个民族之间的隔阂与矛盾,日本军国主义步步紧逼,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彻底抛弃了对日本人的幻想,急速转身,投身抗日救亡的行列。

“八一三”日军进攻上海,第一天就有六万多难民涌入租界,王一亭连忙组织12辆卡车,冒着枪林弹雨,将大批难民安全转移到租界。他四处奔走,发动各个慈善团体为抗日队伍募捐,联合海上画派名人为抗日义画义卖。

▲梅兰芳主和王一亭七十大寿时,王一亭当场画一幅梅花赠予梅兰芳

由于王一亭在上海重要的社会地位和他几十年来与日本人的密切关系,他成为日伪拉拢的主要对象,甚至将他内定为上海伪政府的首脑人物之一。他们在社会上散布王一亭投靠日本人的谣言,企图逼他就范。

日军轰炸南市前,派人给王一亭送去一面日本国旗,说只要将这面旗帜插在自家屋顶,日本飞机就不会来轰炸。王一亭始终没有插这面旗帜,梓园也终于没能幸免日军的轰炸。

▲梓园是王一亭在上海的故居,上世纪,他曾在此设宴款待爱因斯坦夫妇

古稀之年的王一亭,为了守其情操,誓死不当亡国奴,毅然背井离乡,出走香港,准备转道再去重庆,投奔抗日政府,为抗日再尽一份力量。

可是,由于年迈体弱,水土不服,加上到达香港后马不停蹄继续为支持抗战奔走募捐,为救助难民办画展筹款,王一亭病倒了。

清末民国 吴昌硕,王一亭款黄杨木笔筒

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成交时间:2018.6.20

成交价:195,500元

他的病情随着国内形势一起日益危重,1938年10月8日晚,他突然手脚麻痹,舌卷不利,家属商议送他回上海。不久后,王一亭在上海离世。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