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保后这5件事没做好,小心保费打水漂~

 T博士教买保险 2021-02-01

◎本文作者 | 陆拾肆、乔木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T博士教你买保险(ID:DrTbaoxian

转载联系  微信ID:DrTbaoxian02
嗨,我是陆拾肆。

真没想到,最近的这半个多月,有这么多人投保。

2月1日0点的钟声敲响,所有旧规重疾险应监管要求集体下架。

重疾新旧规的交替,还上了官方媒体的整版新闻和微博的热搜榜,破圈了。

加上各类保险自媒体、近千万保险从业人员朋友圈的一次又一次的碎片化传播,为几亿人科普了重疾险。

参与投保的你我,共同见证、创造了历史。

投保后,还有一些几件事要做好,保障我们的权益。

过一段时间再体检

买了保险后,想体检的话要注意过一段时间再去。

因为保险有个等待期条款:

在等待期内,因为非意外导致的轻症、中症、重疾、身故,保险公司一般都是退回保费,解除合同。

因为意外导致的轻症、中症、重疾等,没有等待期约束。

医疗险的等待期通常是30天,重疾险的等待期通常在90天或者180天。

等待期的条款看上去也挺复杂的,不过如果我们从保险公司设计这个条款的角度出发就很好理解了:

有些人明知道自己要得大病了或者要出事了,才赶快投保,直接获得赔付——

这种行为在学术上叫做"逆选择",不仅增加了保险公司承保风险的成本,也会损害我们正常投保人的利益。

是的,我们需要意识到,其实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并不是站在对立面的,

两者其实是站在统一战线上,共同对抗不诚实的投保人以及不专业的保险销售员的。

相关阅读:来来来 ,带你读懂重疾险条款

注意完成回访

客户回访,是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做的一个步骤,旨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长期保险都要做回访,包括客服电话回访、短信链接或公众号在线回访,线下一般是投保人签回执,我们完成任意一种就可以。

回访主要会问些基础的问题:

是不是本人买的保险?

明白条款里面的除外责任?

了解等待期是多少天或者等待期理赔的情况吗?

如果错过回访电话或者不知道如何进行线上回访,可以直接联系保险顾问,但是一定要完成回访。

买完保险记得告诉家人


买完保险要记得告诉家人或者身边最好的朋友。

因为保险是自己买的,但是申请理赔的往往就是他人了。

以前就有过这样一个案例,被保人的家人把他火化了再申请理赔,结果保险公司因为无法鉴定死亡原因,拒赔了。

我给自己买完寿险后,就发到“幸福一家人”群里,告诉爸妈了。

虽然我爸觉得挺不吉利的。

要意识到保险理赔,通常需要我们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尽早报案,方便保险公司及时进行理赔审核,避免时间间隔长了后取证更加困难。

所以同时建议提供比较信任的好友、家人或者同学作为保险顾问的紧急联系人,在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们可以协助沟通保单理赔等事宜。

相关阅读:这4件事没做好,保险买再多也会打水漂!

关注保险公司的微信公众号

现在科技发达,以前需要去分支机构办理的业务,我们大多数可以直接在线上操作完成了。

投保后邮箱收到的电子保单和纸质保单法律效力一致,也可以打印出来保存。

如果需要纸质保单的话,我们还可以直接在线申请纸质保单:

还可以在线变更基础信息,如常见的身份证有效期、续期银行卡、联系电话号码等,非常方便。

一些重要的信息发生变更,我们都应该通知保险公司和保险顾问哦,因为很可能会影响到日后的理赔,比如职业的变动。

而且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也将理赔搬到线上,如公众号直接上传理赔病历资料等。

保险公司也在与时俱进,对我们来说会越来越便利的。

 去医院需要注意的事项

如果没有覆盖国际部、特需部或私立医院的中高端医疗险的话,就医时尽量选择二级及以上的公立医院普通部。

选择社保版的医疗险更便宜,不过就医的时候一定要先使用社保或者农村合作医疗支付。

就医的时候要向医生说明自己有商业保险。

有些医生有保险意识的,上次我去检查时问:

能否给出复查正常的证明?

医生就反问要买保险吗,并调整了复查方法。

不过大部分的医生还是不懂保险的,由意外造成的情况要告诉医生,把意外的原因和时间写在病历上。

而“非明确性”、“先天性”、“原生”、“N年前的”、“旧病复发”这类措辞尽量不要写在病历上。

办理出院时提前两天找联系医院,调阅初始病例,是否有重大错漏,因工作繁忙,医院病历并非我们想象的严谨 。

无论出现什么意外,特别是涉及第三方事故的话,请第一时间联系保险顾问,以便第一时间报案和协助理赔。

相关阅读:病历不要这样写,影响保险核保和理赔

如果有协助投保、理赔需求的话,可以扫描二维码获取一对一专属服务:

相关阅读,点击链接可直接跳转

  • 重疾险
拆解主流重疾险套路
来来来 ,带你读懂重疾险条款
消费型重疾险性价比高?储蓄型都是坑?
如果不幸大病,你的另一半会拿多少钱救你?

  • 保险公司如何挑选
我摊牌了|小公司的保险产品还能买吗?
没有网点,没有业务员,线上买保险靠谱吗?
突发!两家险企解散,我的保单怎么办?
知道这些真相后,你是否还会为保险公司的品牌溢价买单?

  • 理财和储蓄安全
为什么我劝你近几年少买银行理财
开门红眼花缭乱,储蓄险到底应该怎么选?
继银行理财后,国企债也连续暴雷!刚性兑付只剩这三种产品

  • 定期寿险
买保险时,这个最严重的风险大部分人都忽视了!
华贵大麦又又又降价了?

  • 养老规划
我为什么害怕长寿?
高端养老社区,要交200万才有排队资格?这里有一条捷径
回乡我看到两个老人不同的人生终局,才明白人性经不住考验

  • 年金险
干货:买年金险务必搞清这4个利率,顺带扒一下中国人寿年金险的底
功能 | 年金险七大功能超乎想象,你意识到时,可能最好的产品已错过
年金险是有钱人的专属?不,普通人更需要!

  • 资产保全
保险到底能否欠债不还、诉讼不给?
离婚率这么高,子女结婚送房送钱还安全吗?一套可以一直“收租”的“金融房子”

  • 保险规划和投保理念 
建议收藏|看了平安人寿5年理赔报告,我发现90%的人保险都买错了
家庭保险方案如何搭配,使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 健康告知与理赔
买保险时怎样健康告知,才最有利?
保险理赔到底难不难?用数据告诉你真相
几字之差,理赔少了几十万

  • 医疗险
同一家保险公司的百万医疗险,知道内幕后,我为何选贵的?
百万医疗险是便宜,但为什么我却更推荐中端医疗险
什么样的医疗险,可以让你拥有最好的医疗资源 | 年终盘点

  • 意外险
揭秘 | 检查下,你的意外险不一定保意外哦
产品 | 为什么有更便宜的意外险,我还会选择贵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