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能把内经说明白》系列之二

 火岩山 2021-02-01
标题:咳嗽
作者:张富松
正文:
         十个中医九个庸!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的中医治感冒发烧、久咳不愈,能做到一针见效、药到病除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讲点社会情况:
        现在网诊处方用药,大多数一次诊断,吃一个月的药,再诊再吃一个月的药……病人吃药吃到不敢吃了,另外找医生了,再又找医生了,再又找医生了……你们哪一个医生把病人治好了?去推拿按摩,刮痧拔罐艾灸的也一样,有人说:“我现在特别怕冷,怕风,请问老师:什么原因?该怎么办?”我说:您什么时候开始怕冷怕风的?就今年夏天;那么,您冬季做了什么样的保健吧?“对!我去保健店做了一冬的刮痧,拔罐,艾灸,推拿等……”,冬季可以艾灸,不要刮痧拔罐。那怎么办?多灸吧,不要再伤阳了,关键是养好脾胃,肝胆 ,少吃多走路,不要去跑,贵在坚持,……
        另外几个想生孩子的找到我说“做了四年多了,”有的说“五年多了,没有信心了,药吃过,检查过,说哪里好就去哪里,推拿按摩,扎针,艾灸,拔罐都去做过……”,艾灸了哪些部位呢?指给我看了,并且一再确认了后,我说:这里有个绝育穴,是不能灸,不能针,不能按摩的,“不知道呀……我的朋友两口子研究生毕业,花了大价钱的,没有成功……”
        《伤寒论》明示:“伤于阳者,七日愈;伤于阴者,六日愈。”这段话是说:感冒了,发烧、咳嗽,不用治疗,好好休息,勿扰精神,那么,一般来说,六七日后,感冒就自愈了!
         身体健康完全正常的,当感冒时,马上没有胃口,没有气力。吃什么都变了味,喝水都很难受,吃不下任何东西,即便吃了也会吐,走路都困难,有的还全身肌肉酸痛。这是身体要全力以趋战胜入侵者采取的正确方法,不吃还躺着休息,往往身体好的,睡觉出汗后一天就好了。同样一个人,后来感冒了,胃口没有变了,什么都能吃了,也有力气,但是身体越来越差了,胃痛腹胀了,动不动又感冒了,成了感冒专业户,还什么药都不能吃,吃了就胃出血,全身发黄,指甲乌黑,腹内长包块,长期血色素2.81g,低血压心脏病。所以只有正气足的人,对任何异己入侵,才会有强烈的症状表现,这是好事,当这个久病几十年的人,好转中也会出现强烈的症状,简直要命的难受,因此他越来越健康了。事实证明了,调理后,突然出现强烈的难受症状,100%是好事!但是此时特别容易出现伏邪借新邪入侵而反扑,威胁生命,所以医者和病人一定要在认识上有高度一致的认识,认真对待出现的难受症状,不要造成伏邪反扑,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只要不受外邪,坚持调理,一般的难受会在9天左右,突然消失得干干净净,病人此时才会体会到:病去一身轻,生活真幸福!
          本文因
          群友问:“孩子天天咳嗽睡不好,白天去幼儿园又哭闹,哪位老师有治咳嗽的法子?”
         有个研究生因为孩子发高烧咳嗽而辞职,一家人九年如一日看了全市各大医院的专家教授,却始终治不好孩子的咳嗽和每个星期都发高烧的病。
         说不完的例子······这些专家教授为什么治不好咳嗽和高烧呢?
         因为医理不通,治法错误。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镇痰止咳”,就是这个“镇痰止咳”把患者害惨了。显而易见的道理,肺内有痰,当务之急是把痰排出体外,可是专家们却“镇痰”,留痰于肺,自然无法“止咳”还动不动就发烧,时间久了,反复多次,患者必然会哮喘。

         人为什么会咳嗽呢?
         因为肺内有痰。痰从何来?“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这是真理,就连脑中风都是痰毒阻塞脑络,高血压病也是痰饮引起的。
         脾中何以生痰?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母能令子虚,而子能令母实,所以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它们相互伤害,相互传,所以都是太阴,都是阳明,同名经相传。但是有痰是实证,是肺实脾虚,也会因虚致实。所以强调辨证,明白泻实补虚的概念之真谛:我们采用泻法时:泻的什么?是泻除邪气,就是补了正气!所以即便100多岁的老人,病了,我首先用的就是泻实补虚法则,可是今天的中医注重补虚,效果是:给邪气加了一层又一层保护墙,让我们去调理病人的难度更大。所以凡是多年八方求医,最后找到我们的病人,都是最难治的病人。所以大医张锡纯记录了一个病案:他给一个八方求医多年的一个老病人处方,左治右治都不行:分析总结认为:是病人药毒太乱太多,脉症错乱,结果他停止了处方治疗,让病人喝甘草水一个月以后再来找他治疗,结果一治便好了。
        脾主“运化”,运化失常,则心肾不交(又称阴阳不交)是脾,肝功能不正常造成肺气不降,心火不降,上实下虚。今天这样的病人很多,臉上长痘,口舌生疮,足手冰凉,痛经,不孕,气血虚弱,何来幸福?
        脾胃内伤于食或外伤于寒,胃上有寒,食不化;须知:寒生热,然后就成了:胃上有热,消食易饥,肠道上有寒,腹胀肠呜。中医法理说:热伤于上,寒伤于下。我们今天的中医,对这个“上,下”的概念认识出了死板的认识。上,下是一个方向概念,胃之上,心脏,心脏之上肺脏,肺脏之上颈椎,颈椎之上髓海;肠胃分上下,道理十分浅显,理解十分死板,调理经络通与不通,理解上也是概念不清楚,不明经络的终始,不明气血的逆顺,不明身体的虚实,更不明此阴阳和彼阴阳各属谁的阴阳?表里,寒热各言一端,这哪里是辨阴阳,辨寒热,辦虚实,辦表里的方法。分明就是死套!把一个生命体当成一个尸体来处理。寒热不是阴阳吗?这对阴阳可以分开吗?为什么一说寒,马上是“寒生热”,就是强调“阴生阳,阳生阴”,它们是形影不离的生命体一样的存在。表现出来的寒热,是因为“从阴化寒,从阳化热”;并且论证说“凡是偏寒性的体质难治,偏热性的体质易治”。可是我们今天的中医专家偏要认为“偏寒性的体质好”,如果病人吃了热性食物,舌态变黄了,庸医说“病加重了,不能吃热性食品”,只有把小病治成大病,病人胃热,消食易饥,庸医总是说“吃得:好,身体不好,多吃营养品……”可是我们《黄帝内经》法理不是那么讲的,他们哪里还是中医?他们是埋葬中医的罪人,实际上他们是受害者,是利益集团处心积虑灭亡中医,中医教材出了根本性的错误,学了它的教材,都是埋葬中医的人,我就是被这样的中医治了几十年的病人,他们连个寒,热都去不掉,因为寒热这个阴阳不是单独存在的,单独去谁都是不可能的事,何况还有风这个魔邪作乱,去寒去热去湿不去风,到头一埸空。所以我治病,没有任何病邪胆敢滞留半步!可以说:令各种病邪屁滚尿流,唯恐逃跑慢了,人的正气太厉害了!脾脏受邪导致脾阳虚弱运化失序,淤而生热“灼精为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肺上有痰才会咳,咳而无痰,必有肺热。
         有的人不咳也痰多,这一句“脾为生痰之源,灼精为痰”,就揭示了这种人的痰多属膏粱厚味造成脾胃的负担太重,脾阳虚弱,运化不力,积而生热,热灼精微为痰。这种病人常常咳嗽痰多,治疗时先固护脾胃,再祛肺热排痰毒,疗效立竿见影。

         《内经》中宝贝很多很多,会用就没有治不好的病。我就用《黄帝内经》中这一句公式化的法理:“荥去内热,肠胃中有寒,鱼际部有青筋,盛血横居,急诛之。”治疗干咳的患者,只泻一个鱼际穴,如果鱼际部位有青筋,此时正好用扎针拔罐泻去瘀血的方法,一举两得,既袪了肺热吐痰,又清除了脾胃的寒湿,建中固护中气。一位住院两个星期仍然干咳发高烧的患者,我也是用这个方法治好的。

         本文开头提到的小孩,咳而无痰,不发烧但睡不安稳,白天哭闹。这说明什么呢?孩子饮食问题严重,脾胃伤了,因为寒湿导致肺热。
         孩子咳嗽是身体在自救排痰。干咳是痰液粘稠咳不出来,反复受刺激咳不能止。难受得白天闹,晚上也睡不好。
         真正的中医见咳必排痰,见干咳必去肺热,不咳,痰多的必定是脾运化功能出了问题,即便咳喘几十年的也能调理好,肺部上的痰排完不咳不喘后瘀血会从右手合谷穴排出来,这就是《黄帝内经》定理式的说“肺和大肠互为表里”的科学性;同样心脏难受几十年93岁的老人,双手寸脉勾头打旋,洪大撞手,当瘀血等毒素从左手小肠经,左足膀胱经的委中穴滾滾而下时,脉象马上柔和正常了,不勾头打旋撞手了,消化马上好了,肚子不难受了,火生土了。无数病人好转过程都证明了《黄帝内经》是科学的,是可以反复验证的。为什么心脏上的病邪会这样排除来呢?定理“心经和小肠经互为表里,心经和膀胱经同为太阳经;同名经相传”;又委中穴,古圣人曾经叫它“血郄”穴。《黄帝内经》对每一个穴位的命名都是带有科学含义的。
         原来合谷穴是大肠的原穴,根溜注入的“溜穴”,而“所溜为荥”,“荥去内热”,所以瘀血而致大肠热、肺热。大肠小肠又连着胃。“胃不和则寝不安”,五脏六腑闹腾,孩子怎么能睡得安稳呢?

         当年的王唯全80多岁,他30多岁肺结核落下咳喘的病根,求我治的时候,他早就阻塞性的肺心病了,十多年不能躺下,总是坐着睡觉,通夜干咳,白天一咳一个多小时,很难咳出痰来,咳出来的全是白色气泡泡痰,特别粘连,一口痰要吐很多次,还要用手去抓掉才行。他当时连续不断地咳一个多小时,咳得脸红脖子粗,颈项,额部青筋鼓胀。
         我当天边治疗边说调理后的反应。他一句话不说,第二天,他激动不已:“您昨天说的是对的,太神奇了!”王唯全回到家里大量排痰以后,很快躺平能睡踏实觉了。

         扎针拔罐去瘀血,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宝,可是现在的中医走偏了,把宝贝都丢了,重视医理的也越来越少了。这是中医人的悲哀。
         体内瘀血排不出来,这可要了命了,怎么办呢?
         生命体很聪明,很智慧,体内的“神医”就会把瘀血阴毒排到皮下来,不让瘀毒进入循环系统,去伤害五脏六腑。
         《黄帝内经》中说“血气盛充肤热肉,血独盛澹渗皮肤,生毫毛”。中医治贫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
         生命体太聪明了,远古时代的人类为了抵抗寒冷,废物利用,生毫毛保温。人类进化后改善了生存条件,不需要毫毛了,我们祖宗知道“瘀血有害”,在《内经》很多文章中强调:瘀血必除。

         今天的中医把扎针拔罐放血的理论方法丢弃了,这是我们百姓祖祖辈辈用了几千年的好方法啊,难道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医被埋葬?
         中医传承,道阻且长!

      我说内经张富松
     2020年11月18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