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所不为 灸之所宜(7)

 Zxl56 2021-02-02

《针所不为 灸之所宜

陈立新老师2020年12月10日

广州中医药大学讲座文字版

......接上文

这些灸法,是基于卫气的循行规律而来。人的卫气循行规律跟树的规律类似,树的天部枝叶吸收能量,从树皮及皮下浅层传输到地下根部,根部吸收的能量是走深层内里往上传输的。

人的卫气也是这样子的,命门之气循行于心肺肝脾肾分间,肾气沿胸椎往上行,到头部进入髓海,再从目命门出,沿足三阳经循肌肤浅层自上而下输布全身体表,到达足心趾尖,然后沿五输经循行,合于膝部,再沿筋骨深处往上传输至髋,进入腰椎,合于命门(肓)

卫气在手部的循行,是从目命门出,沿手三阳到达掌心指尖,沿五输经循行,合于肘,再沿肘关节深处筋骨上行至大杼,再从缺盆沿肋骨合于鸠尾(膏)

基于卫气的理解,这两幅图就出来了,我们气血的内外循行,是脏腑灌四肢,也就是中央土溉四傍的规律。我们气血的上下循行,是从头至脚再从脚回到头,也就是阴升阳降的规律。大家看这个图,左边的图是中央溉四傍的关系,右边的图是阴升阳降的关系。

因为是土溉四,所以就有了气交灸,可以在内经里找到气交灸的理论支持。我们都知道天枢穴,那天枢穴是怎么来的?其实,在内经里面没有天枢穴,只是讲了天枢。天枢穴,就是在肚脐的两侧,对吧?实际上,肚脐这里都为天枢,腰这一圈为天枢。“天枢之上为天,天枢之下为地,气交之分,人气从之”这是内经原文,就说明天枢这个地方为气交之处,“身半以上为天,身半以下为地”,“半,所谓天枢”......这样子去看,你可以找到气交之分的一个中点就是肚脐,人气从之。

人身上的中点就是肚脐。内经有句话,“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督脉生病了,督脉是卫气的老大,卫气的老大出问题,要去找什么?治在骨上,哪个骨,肾主骨。肾在哪里?在腰,腰为肾之府,对吧?

腰为肾之府,肾那里有什么东西?为什么甚者要在脐下营,怎么营呢?

我们看“营”这个字,很有意思,右边这个是古时候的异体字,左边这个是小篆,都有火在上面。哪上面呢?一层皮。两个字都是象形,一眼就可以看出在皮上面烧火(灸)。

皮下面是什么呢?可以理解为两个肾,也可以理解为脊椎,你们看,象不象?这个字,不是我发明的,我只能看它长什么样子。最早的人,没有文化的,也不是专家。就是上仰观天文,下俯察地理,中察旁边的飞禽走兽,然后创造文字的。

所以,我理解它是这个意思。要不然,怎么脐下营?

营有很多意思,经营、营业、营造、营救、营绕、扎营,仔细想一下,我们所有的这些营啊,其实都是在围绕一个核心做事。营救,救谁?营业,你是为了什么?军营,有没有老大?对吧,有一个核心。我们看一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有一个核心,组成地核,所有外面这些地幔地壳都包在核心上面。然后看看我们太阳系,太阳系之外,我们可能现在不知道它是怎样,但是至少现在科学的认知,知道太阳系,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太阳转。

再看人类社会,一个国家,政府都是围绕着总统为核心在运转。触类旁通,包括公司、学校、社团等等......都一样的规律。所以我们中国的国家建设口号,是紧密团结在以某某领导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每一届领导都是这样子,这是非常英明的遵循了自然法则,自然规律。

这次新冠疫情,西方有些过度倡导自由民主的国家已经尝到了苦头。再看我们国家的制度、中医、民族文化,真的是挡都挡不住会繁荣昌盛。为什么?就是核心能量守得好,全民守卫核心、维护核心,顺天者昌。

懂得核心能量价值观,这点我们一定要明白。你明白了核心能量的价值,就知道核心能量一定要维护。怎样去维护呢?自己的核心,某些方面做得不好,你不能拿菜刀去砍他,对不对?经常有人不知天高地厚,要去纠正攻击核心能量,这简直是糊涂到了极点。你攻击核心,实际上是在伤害自己。

我们整个身体结构的核心部位在肚脐,脐下腹内是脏腑所在,气血津液源于脏腑,循行全身,气血津液的核心是卫气,所以肚脐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果身体状态变得很糟糕了,该怎么去维护核心?一个字,甘。

内经讲到,“诸脉皆小”,指非常虚弱的人,身体非常差的人,“阴阳形气俱不足”,就是脏腑和整个身体已经衰败了,“形”已经是非常憔悴这样子的。这个时候,你“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怎么维护?“勿取以针”,意思是不要扎针,哪怕就是小毫针,消耗也大,取人性命呐。

这样的患者用大补之药能治好吗?不可以的,也会取人性命。只能用甘药慢慢的调理。什么为甘?甜滋滋的味道、舒服的味道,“甘入脾,脾主肉”。五味入口,我们吃的东西都是在胃里面,胃是养五气的,“气和而生”,为什么有的人吃饱了就睡得很好,可有的人吃饱了睡不着?因为气不和,气不和胃不安,你想睡觉,不可能的。气和是指脏气和,如果身为核心的五脏都还在烦躁不安的时候,你有什么资格睡觉?睡不好。身体睡不好,五脏就更不安了,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气和而生,津液相成”,脏气和,血乃生,津液乃成。

脾,为之行精气,就是输布津液的。所以,灸得好的话,津液会往舌这里来的,因为太阴脾经的循行是挟咽,要经过咽喉处舌的。舌头这里后面是脾输送的精,舌下不断地有甜的东西出来,津液是甜的。

我们在做艾灸的时候,用优质的艾绒,也就是真正野生的端午艾来灸,就可以不断的生津液,不容易上火。

有的人认为,艾灸的时候引气下行就不会上火,其实不是这样理解的,如果你用的“艾绒”是假艾,即使引气下行也还是要上火,因为你所用的“艾”非真艾,气不能归入肝、脾、肾三经。真正的艾气性是偏温的,会引津液上行,但不是去上火,是去润泽。如果“艾”性偏寒或燥乱,津液是上不去喉咙的,比如很多人把白蒿当成了艾,白蒿性寒,往下沉降,会阻碍津液往头部输送,这样的“艾灸”,无论怎么灸都体会不到口舌生津的感受,即使喝很多水,也还是感觉口干上火。

所以,内经讲“廉泉玉英津液之道”,我们喉咙这个地方,舌头的下面,这里为津液之道。艾灸调养得好,你就能体会到甘的味道。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