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峰三座店的“背阁”和“抬阁”

 四十八顷氏 2021-02-02

赤峰记忆公众号

赤峰记忆,为您讲述赤峰的另一半历史。

关注

赤峰市宁城县三座店有两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形式,叫作“背阁”和“抬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每逢关帝庙庙会,当地群众都会自发地组织在一起表演,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历史悠久

宁城县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为辽中京故地,上演过太多的人间悲喜剧,譬如著名的“燕王朱棣智擒宁王朱权”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三座店镇地处宁城县西北部,坤都伦河沿岸,东部为丘陵,西部是山区,总面积216平方公里。这里不但历史悠久,还是赤峰通往京、蒙、冀、辽等省市的交通要道,更是内蒙古出入环渤海经济圈的最近通道,是京津步入内蒙古大草原的南大门。因此,在很久以前,三座店镇便是商贾云集之所在了。

据史料不完全记载,在清道光年间,“背阁”和“抬阁”传入今天的三座店镇驻地三座店村并逐渐发展起来。它们在舞步、造型、节奏上体现了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属于民间舞蹈谱系范畴,表现的是人们在社会历史变迁中的种种感受和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美好理念。所谓的“背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为小表演者,均为4至7岁的小女孩儿;下为支撑者,多为青壮年男子。支撑者在腰间捆绑一个特制的铁架子,架子上端卡在双肩与前胸之间,架子下端卡在腰间,用绳子在身后绑牢。这个铁架子在肩膀一侧向上延伸,高出头部, 再采用公母榫眼相扣的办法,以固定住另一个特制的铁架子,用做支撑表演者站立的平台。小表演者根据曲目着装,一条小腿及脚被绑缚固定在用做支撑站立的这个铁架子上,另一条小腿及脚和双臂可以自由扭动。为了看起来更加的真实,在表演时还会在小演员的身上安装一条假腿。支撑者在音乐的伴奏下,踩着鼓点,且行且舞。“抬阁”则是在“背阁”的基础之上衍变而来的。“背阁”和“抬阁”的共同点是有不同数量的小演员在道具上表演,制作精巧、隐蔽,化妆和服装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并配有鼓、镲、铙、唢呐等乐器伴奏。不同点是支撑小演员的底座:“背阁”是一个人背小演员进行表演,“抬阁”是多人抬着一个下架子,小演员们站在这个下架子上,身体不仅可以扭动,还可以自由旋转,上下配合,灵活多便,边走边舞,可行可停。其中,“抬阁”的下架子在早些年的制作材料是晾干的柳木杆子,整个框架长和宽均为1.4米,高1.2米,榫铆组接而成。如今,“抬阁”的下架子已改为铁制,还在架子的底部安装了轮子以省些力气,规格和尺寸没有改变。

“背阁”、“抬阁”这两种表演项目为遮掩其中的一些窍门和技巧,还会在铁架子上彩绘出花木、禽鱼、古代兵器或生活器皿等造形或图案,既美观又起到了保密的作用,集造型、杂技、彩扎、戏剧、音乐为一体,体现了高、难、险、美的特点,甚至可以以真乱假。在本次采访时,记者就听到了这样一件事儿:三座店的“背阁”、“抬阁”表演队应邀到外地去演出,那里的几个老太太认为站在大人肩头的小演员是假的。为了一探究竟,她们递过去几个熟鸡蛋,看到小演员接了过去,吃了起来,这才信了。

传承有序

三座店的“背阁”、“抬阁”以会首传承为主,会首负责技术指导和日常管理,在清末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民国时期到建国前,三座店“背阁”和“抬阁”的会首叫谭老六;建国后到“文革”前则由陈守廷和谭老六的儿子谭洪仁任会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吴树廷和陈守廷的儿子陈发任会首。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是吴树廷的儿子吴国忠和陈发的儿子陈国华任会首。

4月8日,记者来到三座店镇三座店村五组,拜访了三座店“背阁”和“抬阁”的现任总会首陈国华。陈国华今年61岁,陈守廷之孙,陈发之子。他告诉记者,他的爷爷属牛,约在1976年前后去世。四年前,陈发去世,享年80岁。从打记事儿起,陈国华便随着爷爷和父亲学习“背阁”和“抬阁”的相关技艺。由于年纪尚小,他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扛着一根“戳杆子”出入于演出队伍,以供小演员们休息之用。所谓的“戳杆子”,其实是一种保密措施,长约三米,顶端有一横梁。为了不让外人知道“背阁”和“抬阁”的一些技巧,小演员们需要休息时,只能将“戳杆子”竖起,坐靠在横梁上。

为了将“背阁”和“抬阁”的来龙去脉说得更清楚一些,陈国华首先将记者带到了位于三座店村中心位置的一座关帝庙前。这是一座小庙,四进院落,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11年—1799年)。陈国华告诉记者,别看这座庙不太大,对三座店“背阁”和“抬阁”的意义却非同寻常。关于三座店“背阁”和“抬阁”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这两种表演形式是随着“闯关东”的人们流入的;另一种说法是有本地的生意人到唐山等地做买卖,看到那里的人们在表演“背阁”和“抬阁”,感觉非常好,遂引入。但不管这两种说法当中的哪一种更加的准确,自从“背阁”和“背阁”来到宁城三座店,便于这座关帝庙相依相伴。每逢农历三月十八的娘娘诞辰日、农历六月二十四的关帝老爷生日、正月十二到十五的元宵节庙会,当地的百姓都会自发地组织起来,在关帝庙前办庙会,表演包括“背阁”和“抬阁”在内的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甚至,在“文革”时期,因唱样板戏,庙会也得以维持。

在三座店村,与关帝庙相邻的还有一个小小的院落,挂的是“宁城县三座店背阁抬阁传习所”的牌子。走进传习所的展示厅,“背阁”和“抬阁”的服装、道具一应俱全,墙上悬挂的是与之相关的文字介绍。从中可以了解到,“背阁”的主要道具有:上架子、下架子、彩扎、服装;“抬阁”的主要道具有:上架子、下架子、转架子、彩扎、服装、杠子。“背阁”和“抬阁”的主要乐器有:鼓、镲、铙、唢呐等;经常表演的曲目有:《天女散花》、《西游记》、《白蛇传》、《小放牛》等。

正月庙会

“广场上,白发苍苍的老渔翁划着坐有俊媳妇的旱船,似在水中漂游来去自如。五颜六色的秧歌队,扮演着人间的生旦净末丑。看不够的高跷,吃不透的人物,扭起来是那么的浪。窈窕淑女挑起沉甸甸的花篮,迈着轻松的脚步,显得是那么的优美。锣鼓声中,身穿彩裤的青年挥舞着上下翻滚的巨龙,体现了年轻人的体健。扛着幼女的背阁,随着喇叭欢快的音调上下起舞,表达了老与少的心情。一组组的抬阁,上演着一出出的戏,诉说着人世间发生过的故事。老汉推着小彩车,美娘子在车中坐,傻小子在车前使劲拉,想把媳妇拉回家……望不到边的人群中,奶奶领着孙女走,吃着甜脆的糖葫芦;孙子牵着爷爷行,嚷着要买那烟花炮;女儿后面跟着妈,儿子前面拽着爹;小伙儿追逐俊姑娘,美女挎着小帅哥,同学遇发小,外甥见表哥……说不完的话语,道不尽的情怀……”上面的这段文字,出自三座店村民吕国忠之手,叫《元宵盛会》,描写的就是三座店关帝庙庙会的盛况。

据陈国华介绍,在农三月十八、农历六月二十四和正月的这三场庙会中,最受当地百姓重视的当属元宵节的那一场了,从正月十二正式开始,到正月十六才算完事儿。为了办好这场会,人们从年前便开始张罗了,因为每年仅参加演出的人员就有四五百人,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在腊月初五或初六的那一天,会首会召集一次由全体庙会管理人员参加的大会,做预算,分派各项工作,各司其职。到了腊月十五前后,所有与办会有关的事情都要确定下来。过了正月初五,人们还要利用几天的时间制作出两千多根蜡烛和三百多盏灯笼,以备灯会之需。灯会所用蜡烛的具体做法是:先用苇子杆缠上棉花做成蜡芯,再用手指夹着几根蜡芯到事先熔化好的石蜡液里去蘸,反复蘸多次,蜡烛就做成了。过去,做蜡使用的是牛、羊的油脂。现在因为有的牛、羊油脂中加了盐,容易起火星儿,所以改用在石蜡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牛、羊油脂。据说,这种手工制作的蜡烛不但燃烧时间长、不流泪,而且抗风。

正月十一,三座店的关帝庙会拉开序幕。这一天,人们首先要到关帝老爷面前去“请灯”,焚香,燃表,告诉关帝老爷要开会了。然后,人们还要凑到一起“跑大场”,也就是为第二天的正式出会进行一场预演。

正月十二早上两点多,所有演员再一次集聚关帝庙,化妆的化妆,试装的试装,忙而不乱。当这一切都准备妥当时,三座店一年一度的关帝庙元宵盛会就正式开始了。在长长的表演队伍中,打头的一条九截长龙,每人舞动一截,前面还有一个耍龙球的,共十个人,踩着锣、鼓、镲的节奏前行。据村民张辉介绍,儿时听他的爷爷张玉说,三座店庙会的舞龙原本有十二截,由于演出人员的问题,缩减到现在的九截。紧随舞龙队后的是花篮队,前面是四个打扇子的,后面有二十到四十个挑花篮的,每人挑两个花篮,跟着唢呐点边走边舞。在花篮队之后是地秧歌队和旱船队,旱船四艘,一主演,一主划,每艘船再跟上十来个扭地秧歌的,以唢呐点和鼓点为节奏,轻松愉快,讲究的是跑动起来,舞动起来,热闹起来。跟在地秧歌队身后的是高跷队,一百六十多人踩着一米高的高跷,浩浩荡荡。为这支表演队“压轴儿”的,当然非“背阁”和“抬阁”莫属了。“背阁”队由二十五、六个人组成,前面有一个领头的,背双阁,即肩膀上要扛两个小演员。“抬阁”为四组架子,八人抬一组,每组架子上有三个小演员。“抬阁”主要以传统戏剧内容为主,如许仙、白素贞和小青,如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等。“背阁”上的小演员则会扮作牛郎、织女、寿星、财神爷、玉皇大帝等传统人物形象。

三座店的这场元宵盛会在正月十五(庙会正日子)达到高潮,这一天除了正常的演出而外,中午还会在关帝庙举办“拜庙”仪式。到了正月十六,整场庙会接近尾声,当天晚上八九点钟要到关帝庙举行“扣灯”仪式,向关帝交旨,烧黄表和焚香等。

在正月十二到正月十六的庙会期间,所有演出和工作人员不要一分钱的报酬,庙会只提供一日三餐,猪肉炖粉条子管够,摆的是流水席。

以庙养会

在本次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陈国华还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儿:有一个北京的民俗专家听说三座店的正月庙会办得很大,可达上万人次的规模,遂将信将疑地前来考察。当他望着眼前的人山人海,非常的震惊,很是感慨。

记者了解到,在现在的这种形势下,三座店的庙会之所以能够办得下去,办得火,除了群众基础而外,还因为他们坚持了“以会强庙,以庙养会”的办会理念。三座店的关帝庙大雄宝殿本已毁于“文革”时期,于2014年动工重建,到2016年基本完工,共花费八十多万,全部由办会所得支出。而这笔钱又全部由参与庙会的信众所捐。“办庙会的那段时间,有十多个先生一字摆开,求财、求子、求平安、求健康者络绎不绝,由先生写在纸上,在关帝前展示并烧掉。以前,每年都要张贴捐款人的纸质布告,从四年前开始改用红布的了,这样可以将捐款人的红榜装订起来,保存起来,两米见方,既不影响环境,也利于保存。”据陈国华介绍,今年正月共收入三十多万,供猪十六口。按照老规矩,庙会结束后将收支情况张榜公布,包括卖下水的钱。

为了管好这笔钱进而将庙会继续下去,三座店村还成立了民间艺术协会和背阁抬阁组成机构,每三年进行一次换届选举。以背阁抬阁组成机构为例,除了总会首而外,还下设大会首三人,会计一名,现金一名,保管一名,还有就是龙灯管理、花篮管理、地秧歌管理、背阁抬阁管理等分会首。总会首也是每三年选一次,在管委会的七十多人当中产生。陈国华是2011年11月选上的,现在已经干了两届多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