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务侵占罪相关问题探究

 法律研习所 2021-02-02
在我国现行法人体制下,市场主体组织形式多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对外承担有限责任,公司内部职员各司其职。一旦员工越出公司财物制度红线,利用职务便利,侵占了公司财物,则可能涉嫌职务侵占罪。轻者可能被解雇回家;重者,则可能被以职务侵占罪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无论是员工,还是公司都有必要对职务侵占罪有清晰的了解,以预防刑事法律风险,实现公司的有效治理。
 
一、何为职务侵占罪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271条之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以非法的占有为目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骗取、窃取或以其他手段占有本单位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财物行为。
 
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之规定,数额较大是指6万元以上;数额巨大是指100万元以上。
 
简单来说,如果利用自身在公司职务上的便利,拿了不该拿的公司财物达到6万元的,则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职务侵占行为的表现形式
 
根据我国刑法关于职务侵占罪的界定,结合我国现行司法实践,是否属于职务侵占行为,通常主要从是否利用了职务便利、侵占的是否属于公司的财物、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三个方面进行判定,具体为:
 
(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通常是指:利用在工作中拥有的主管、管理、经手公司财物的权利,即利用职权上的便利和工作上的便利。
 
(2)是否侵占了公司财物通常涉及侵占的财产是否已经合法脱离公司。如果已经合法脱离公司,则不属于公司财产,有可能属于客户或甲方对自身的行贿款。如果未合法脱离公司,则还属于公司的财产,则可能属于被侵占公司的财物。
 
(3)非法占有目的通常根据行为人的供述以及客观的行为来判定。如果直接将公司财产转由自身占有或者秘密窃取公司财物亦或采用看似合法的形式骗取公司财物,并不打算返还的,则会被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不打算返还,通常体现为将侵占的公司财产已经用于自身消费或者变卖等致使不具有返还可能性的情形。
 
三、职务侵占罪与其他相关罪名的辨析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者的主体不同,贪污罪的主体一般为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为非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罪涉及的财产仅限公共财物,职务侵占罪涉及的财物既可能是公共财物,也可能是私有财物。
 
与盗窃罪、侵占罪、诈骗罪的区别主要在于主体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要求必须是利用经手、管理财物的职务上的便利,而盗窃罪、侵占罪、诈骗罪等往往非公司员工。
 
与挪用资金罪的区别在于挪用资金罪只是暂时借用公司资金,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且财产形式仅限于资金,不包括其他动产和不动产,而职务侵占则是将公司财产变为自身所有。
 
我国刑法确立职务侵占罪不仅是为了利用刑法保障公司财物不被员工侵占,更是为了有效保障员工对公司忠实性,维护公司治理秩序。
 
因此,对于公司员工来说,务必要依职履责,遵守公司的钱财管理制度,远离职务侵占;对于公司来说,如若公司发现员工涉及利用职务侵占公司财产的,要第一时间收集固定劳动合同、任命书、工作证、侵占资金的流向凭证、侵占过程中的通信记录、伪造变造的掩盖侵占行为的合同、单据等证据,先行与公司员工协商解决。如若不能私下与员工协商解决的,可根据收集的证据以受害人的身份向公安机关报案侦查,以有效挽回损失。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