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风不度玉门关”:丝绸之路为何要分成南北两段?

 野谈历史 2021-02-05

丝绸之路是泛指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入新疆逾葱岭,直达地中海区域,横贯欧亚的一条国际大商道,全长约七千多公里,若包括南北丝路叉道,全程长达一万余里。

两汉和西域的频繁交往,以及汉使在西域的长年经营,对丝路地理已经十分清楚。据确切的记载,汉使甘英已经到了罗马帝国海外领地的边缘。没有见于史籍记载的汉朝商人,也许走得更远。为打通西域丝路而作的斗争,说明中国人并不喜欢闭关自守,历史上有作为的统治者,也不愿采取关自守的愚昧政策。正是在这种对外开放的交往中,才能确切地了解到外部世界的真貌并且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春风不度玉门关”:丝绸之路为何要分成南北两段?

一、丝绸之路,在汉时已明确分为南北两道

关于南道的划分,据《汉书・西域传》载:“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此道在东汉也仍然如此,所以《后汉书・西域传》也说:“自鄯善逾葱岭出西诸国,有两道: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出大宛、康居、奄蔡焉。”

所谓南道,大致相当今天南疆公路的通道。丝路南北道的交汇点在敦煌。出了阳关(今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大道就是南道。经过楼兰,西南行,沿着昆仑山脉北沿,经塔里木盆地的且末、民丰、和田、皮山、莎车而到喀什。现在已是一条现代化的公路,但它却是古丝道南道的后代。今天的南疆公路,就是大致沿着古丝路南道的足迹,蜿蜒而行。因为汉时丝路上的阳关和楼兰早已荒芜成废,唐宋时走南道已不经此地,故现代的南疆公路从敦煌出来,西南行,沿阿尔金山西行到了若羌,则又大致按原古丝路南道西南方向去边境了。

“春风不度玉门关”:丝绸之路为何要分成南北两段?

关于北道的记载:“自车师前王庭,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汉书・西域传》)前后《汉书》对葱岭以西的记载有些不同。《前汉书》把葱岭以西的大宛、康居、奄蔡等国,皆列入北道出国方向,而《后汉书》则把它们列入南道出境去向,这些地方在今苏联境内,应列入北道为妥。

丝路北道大致从今天的敦煌西北,出古玉门关,西北行,入新疆,越过沙漠,到车师前王庭(今吐鲁番),沿天山南麓西南行,经库车(古龟兹)、阿克苏(故墨)、疏勒,可与南道相接。南北道的分水岭是敦煌郊外的二座关卡,一是阳关去南道,二是玉门关去北道。古玉门关在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宋代已经荒废,与今天的玉门市无关。古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就是丝路北道的出关处。

“春风不度玉门关”:丝绸之路为何要分成南北两段?

引用自头条百科

丝路南北二道,中隔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气候干燥,风沙横飞,商旅长途跋涉,备受艰辛。然而正是由于先行者的努力,才有南北两道的开拓。南北二道的开拓,不仅便利于商旅,更重要的是加快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保证了新疆与祖国内陆的紧密关系,也正因为丝路的打通,春风才得以吹过了玉门关。

“春风不度玉门关”:丝绸之路为何要分成南北两段?

二、丝绸之路的本源段

从长安到敦煌,是丝绸之路的本源段,也就是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到敦煌的商道。此道是通西域的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通西域首先要确保河西走廊的通,当时正是因为匈奴控制了河西走廊,公元前121年霍去病自陇西出击,就是首先要解决丝路本源段的问题。

河西走廊也有南北两道:南道大致沿今天陇海道西段,奔青海西宁,再沿西宁到张掖的公路,然后经酒泉、安西到敦煌。北道则绕今天宁夏的固原入陇到武威,再经酒泉、安西、敦煌。但是不像新疆境内南北二道那样明显区别。所谓河西南北二道,主要也是避敌绕道而走出来的。河西走廊的商道,随时代变异而变异。现代画家靳之林在延安地区的山沟里,发现了北朝的佛窟和丝绸古迹,证明了中原的丝绸也曾从今天延安地区西行去武威而入河西走廊的。这是分支道,但说明了途径有多条。

由于南道地处黄河以南的农耕地区,比较繁荣、因此商使取道于此者居多。河西走廊不仅对丝路来往关系重大,而且对国防也十分重要,所以即使象两汉、隋、唐、元、明、清历代国力强盛之时,中央政府也一定要控制河西走廊。历史经验证明:得河西走廊则西域通,失河西走廊则西域阻。隋王朝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只有短暂的二十七年,却派重臣驻守河西走廊重镇张掖,掌握通商事务,更重要的是控制河西商道,不让突厥入侵,具有保卫国防的意义。

从长安到敦煌,是丝绸之路的本源段,也可看作万里丝路的第一段。第二段就是从敦煌出阳关或玉门关去新疆境内的南北道,也就是历史上的狭义西域段。第三段则是逾葱岭以西的国外段。此段地域辽阔,在汉代时涉及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奄蔡、安息、大秦等国。就今天的政治地理而言,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埃及、意大利等国的领土。

“春风不度玉门关”:丝绸之路为何要分成南北两段?

三、丝路国外段

丝路国外段比较复杂,往往此通彼阻,甚至全段阻塞,有时又通无阻。地域变迁,古今也有很大差异,但以今天政治地域而言,大致可分如下几道:

1、如今俄国境内道。从中国境内的姑墨(阿克苏)越天山,过阗池(伊塞克湖),绕葱岭北,到康居的郅支城(江布尔),或从疏勒(今喀什),越葱岭到大宛(费尔干纳)、康居、奄蔡。奄蔡西接博斯普鲁斯王国,都城潘提卡丕昂(今刻赤),为罗马帝国和东方货物的转运集散地。 这条商道习惯上被认为是中亚大陆商道的北道。

2、阿富汗、俄国、安息道。从新疆莎车南下,经塔什库尔,出明铁盖山口,入今阿富汗的瓦罕,经兰氏城(阿富汗境内)至木鹿城(今土库曼境马里城东)。木鹿城原是大月氏的辖地,再由木鹿城南下大夏(今阿富汗西北境、古巴克特里亚),商道沿着大致为今天的阿富汗、伊朗国际公方向西行到“百门城”,即今伊朗达姆干,汉代称为“番兜”和“和椟”城,然后西行到徳黑兰,复西南行,经哈巴丹,到巴格达东南的太西丰和底格里斯河岸的塞琉西亚。此道西北抵安都城(今安塔基亚),或西南方向到叙利亚的大马士革。

“春风不度玉门关”:丝绸之路为何要分成南北两段?

这条丝道,又称丝绸南道,也是最主要的一条。班超遣使甘英去大秦,所行路线也大致如此。在这条丝路主道上,木鹿城是个很重要的中间环节,是欧亚交通的中转站,经过这里的商使很多,在我国历史上称它为“莫夫”或“茂夫”。在这条重要的商道上,有许多铿锵有声的壮举载入史册,在中外经济贸易和文化关系中,它也是一条极为重要的纽带。

一般而言,丝路是否畅通,要看中国和西域的关系而定。两汉、隋唐、元代的中国力量,都深入到中亚,尤其汉唐期间,中国在中亚郅支城(古代康居,今江布尔城)、昭武九姓地都有驻军,相当一部分中亚地区,在唐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元代因为蒙古军队西征,中亚广大地区在蒙古汗国控制之下,丝道又得全面畅通。可以说,丝道的畅通与否,国家的力量是决定的因素。

“春风不度玉门关”:丝绸之路为何要分成南北两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