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也说尊师重教

 冬歌文苑 2021-02-03

也说尊师重教

     中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古有诗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人之模范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听单田芳老师的评书,里面的英雄侠士,无论多么武功盖世,或是身为九五至尊,在自己的老师面前都毕恭毕敬,尊称恩师。

      纵观古今,大凡有所建树大学问者,都是尊师重教的人。

      宋代的杨时向老师程颐请求学问之时,恰巧老师在屋里打盹,杨时便静立程颐老师的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与同伴却还立在雪中,直到老师一觉醒来,才发现门外的雪人。此后,程门立雪就成为了尊师重教的千古美谈。

      南宋抗金统帅岳飞,在自己的恩师周同去世后,每到初一十五都一定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他这种不忘师恩的情怀,也成就了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汉代开国谋臣张良,常常“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为刘邦击退项羽立下了汗马功劳。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国之重臣,也是一位尊师重教的人物。

      春秋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子,更是尊师的典范,曾子避席的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

      现代人尊师重教的人物也数不胜数。文学家鲁迅,毛泽东,周恩来...个个不但才华横溢,而且,也都是尊师重教的典范。

       据说古时候,学生进学堂后,是要先行拜师礼的。三拜九叩不仅针对普通学生,就是皇太子也不例外。这种拜师的礼俗,足见古人对自己恩师的尊重。

        俗话说,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父母是给我们生命.给我们身体发肤的人,而教师是传授我们本领,让我们有能力立足于社会的人,人们常常把救过自己生命的人,比作再生父母,而这些给我们的生命涂上色彩的恩师,无异于再生父母。所以,古人所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点不为过。

      曾几何时,考取功名已不再是现代人唯一的出路,托关系,走后门,投机取巧都足能使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一夜暴富或位高权重,尊师重教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这句流传久远的乡间俗语正道出了先前教师社会地位之卑下.收入之微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批批满怀报复报考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投入到农村基层教书,承载着神圣的使命拿着微薄的收入,几个教师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不如一个手工业工人的月工资,那时候的农村男教师想找个同行业或正式工作的媳妇都难上加难,多数人看不起教师,无奈之下,九成以上的男教师都娶了没有正经工作的农民为妻。社会上一些人每每提起教师就露出鄙夷的神色,会算计,吝啬,小气成了教师的代名词,却很少有人能理解教师微薄的收入几乎难以养家糊口。似乎那时候的尊师重教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中模糊了。

       如今知识爆炸的年代,人们开始对知识文化有了渴求,对知识也有了尊崇敬畏之心。然而,家庭对孩子的溺爱跟尊师重教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家长一边给予孩子太多的放任.人权.自由.溺爱,一边又埋怨着教师没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人。教师对学生“打”打不得,“骂”骂不得,甚至一句轻微的批评,都会惹来家长的投诉或者人身攻击。教师整天惶惶然如惊弓之鸟。如此说来,这些人既没尊师也没重教,只是肤浅的认识到没有知识给自己带来的诸多不便。

      前不久,某地有一小学教师,把学生默写不太理想的古诗成绩发到家长群里,迅速召来家长的不满,说此教师伤害了该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且这学生因此有自残倾向,家长要求该教师登门道歉,把这个教师吓得又要辞职,又担心以后如果有孩子不完成作业的情况,再也不敢说一个不字了,唯恐怕再伤害到哪个学生的自尊。此类事件并非首例,这就是现在教师工作的现状。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不得不反问:教师,您这么不顾及学生的自尊,任意妄为,请问,您尊重学生了吗?学生各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请问:您像尊重皇帝一样的尊重学生了吗?身为教师,难道您不知道对待皇帝的礼仪吗?那是要三拜九叩的呀!自古就有君是臣纲一说,这么浅显的道理,身为教师都不懂,完全说明您经师不到,学艺不高啊!您若是对小皇帝俯首称臣,马首是瞻,哪有皇帝不爱惜自己的臣民的?这样岂不是一举双得:既能使“皇帝”的自尊不受伤害,又能免受“太上皇”告状.讹诈之苦,何乐而不为呢?虽然,有人说您的职业是光辉的职业,可是,您光辉了吗?虽然,有人说您的职业是受人尊崇的职业,可是,您受人尊崇了吗?有人说教师像园丁,我说你不像,园丁可以修剪园里的花草,可是你这个园丁有修剪的权利吗?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说你不是,灵魂的工程师是以工程师为主导,去雕刻.塑造人的精神,使人的精神世界更美好,然而,你连学生不完成作业都不敢批评,还谈什么塑造灵魂?有人说,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可是,谁给你传道和解惑的权利了呢?扪心自问一下,在你授业之时,有扰乱课堂的学生,你都不敢维护课堂秩序,传道,又怎么能挺直腰杆谈起?还有人说,你像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我倒觉得你像蜡烛不假,可又觉得你是那么的自作多情,你想用自己全部的光照亮别人前行的路,可是你想过没有,你的满腔热情别人会不会欣然接受呢?

      教师,不亚于自己的父母, 一个不尊重教师的人,试问,他还能尊重谁?不尊重教师的学生及家长就不会对知识有尊重之心。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知识却是代代相传的,一个不尊重知识的人和家庭,请问,这个家庭的前途在哪里?

摄影/网络

作者简介

孙天英,天津人,笔名索迪斯女孩,高中文化,喜欢记录心灵感悟,偶有作品发表于【冬歌文苑】【新边塞】【作家联盟】【金秋文学】【崂山文学】。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公众号 hyd19671125

微信号 hyd196711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0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