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标题

 小手空空 2021-09-11

  ▌户力平

  今天是“教师节”,尊师重教,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新生入学时,首先要行拜师礼,并向老师奉上六种礼物:芹菜(寓意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生守则”《弟子职》规定:在课堂上,“若有所疑,奉手问之”,即有疑问时向老师先举手再提问,提问时要站直,两手下垂,恭恭敬敬。无论在任何地方,学生遇到老师,要立于道旁,待老师通过后,再前行。老师从面前经过时,要长揖拜见,向老师问好。老师家访时,要将其奉为上座。学生须站在老师的下首聆听。不管老师向家长反映什么问题,学生不能插话,待老师说完后,学生方可做解释。

  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汉代已有了学校,辽金至元明清各朝均重视教育的发展。那北京历史上兴办了哪些学校,又是如何实现“尊师重教”的?

雍和宫国子监成贤街街景北晚新视觉供图

  汉代始有官办学校

  历代发展北京教育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198年),今天的北京西南部为燕国辖地。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复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当时所设立的学校称“校”,置经师一人。“经师”即学有专长、饱读经史、能够授人一技之长的老师。后来,又建立了学校体系。据《汉书·平帝纪》,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即“立官稷及学官: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庠、序置《孝经》师一人。”

  辽代北京为陪都,元明清为国都,按照“教化之行,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的治国原则,北京教育享有优先发展优势。不仅中央政府的教育机构集中在北京,地方教育也得到重视,府、州、县学普遍设立,书院及义学、私学多有兴办。

  据《古代北京城市管理》载:自辽天显二年(927年)始,辽廷已开科取士,所创建的国子监在南京城(今广安门外)。清宁元年(1055年)十二月,“诏设学养士,颁五经传疏,置博士,助教各一员。”此后又设京学(即南京学),亦称“南京太学”,属南京留守司管理,具体掌管学务,包括教授知识、训导品行和学校庶务等。

  辽立国二百年,在南京城形成了“秀者学读书,次者习骑射”,文武教育并兴,各类人才辈出的局面。

  金代定都北京后,在中都城设有国子学、太学、女真国子学、大兴府学、大兴府女真学及司天台属下的专门学校。其中,国子学于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年)始创,规定词赋、经义学生百人。大兴府学始置于大定十六年(1176年),有学生六十人,设教授一员教之。

  尽管金中都内学校等级不同,生源有别,但学生所学内容除司天台、太医院属下学生较专以外,其他学校皆以学习词赋、经义为主,教材由朝廷规范统一使用。学生还要参加会课和考试。《金史》载:“凡学生会课,三日作策论一道,又三日作赋及诗各一篇。三月一私试,以季月(即每季度末月)初先试赋,间一日试策论,中选者以上五名申部。”由此可见,金中都从学校设置、学习内容及考核都较为规范。

  元世祖忽必烈也相当重视发展教育事业。至元六年(1269年)创立国子学,设总教国子之官,学官有博士二员,“掌教授生徒、考校儒人著述、教官所业文字。”当时还没有建大都城,故国子学以金代枢密院署为学舍。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于今安定门内设国子监,“司业皆由德尊望重者充任,职掌全国教育政令。”

  元代建设教育时,尤其注重民族文化发展,蒙古国子学是教习蒙古字的学堂。延祐二年(1315年),学生有百人,其中蒙古子弟五十人,色目(元对中西亚、西亚洲和欧洲各民族的统称)人子弟二十人,汉人子弟三十人,“百官子弟之就学者,常不下二三百人”。

  至明代,教育更成为重中之重。明初,太祖朱元璋便下诏令:“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宜令郡县皆立学校。”遂在元大都国子监旧址设北平府学,另设大兴、宛平县学。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京师的教育管理便成为明廷要政之一。在设立国子监的同时,还设有府学、武学、宗学等,而民办学校有书院、私学,科举制度也更完善。

  清廷入主北京后,除了倡导“国语骑射”,还注重学习汉族文化,全国的学校教育和科举事务由礼部兼管,地方则设学政掌管。京师地方学务在直隶学政节制下,由顺天府丞兼管。各专门学校教育由各业务有关部门管理,八旗官学、宗学和各种旗学则分别归国子监、宗人府、内务府等部门管理。

  八旗官学是清代学校教育的特色,设立助教和教习,负责管理和教学工作,学制“以十年为限”。学生为十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八旗平民子弟。教习设有“功课册”,将自己所负责的若干名学生的功课及进度,逐日登记。助教经常核查功课册,每个季度将功课册上交博士厅检查一次。

  重教首当尊师

  帝王垂范 以礼相待

明代孔子圣迹图

  孔子是中国教育开山鼻祖式人物, 被尊奉为“至圣先师”。自汉晋以来,每年八月二十七日,即孔子诞辰之日,皇帝亲赴或派重臣到孔庙祭孔。

  明清时期,京师孔子诞辰祭典规模和范围更加宏大。据《钦定国子监志》记载,明代11位皇帝曾12次参加过祭孔释奠,几乎人均一次。有清一代,从顺治帝到光绪帝,几乎每位皇帝(除了同治)都曾来孔庙参加过释奠。其中,顺治帝2次,康熙帝1次,雍正帝4次,乾隆帝10次,嘉庆帝6次,道光帝3次,咸丰帝1次,光绪帝3次,8位皇帝共30次之多。

  顺天府及各县多设有文庙(也称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等),供奉孔子神位。顺天府文庙建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密云文庙建于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通州文庙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良乡文庙(又称学 宫)建 于 明 洪 武 五 年(1372年)。每至孔子诞辰之日,各州县官员及学子皆有祭拜。而民间也有祭拜孔子活动,据《帝京岁时纪胜》载,八月二十七日,京师“禁止屠宰,祭文庙(孔庙),各书室设供,师生瞻拜。”

  重教首当尊师,北京历史上留下不少“尊师重教”之佳话。

  据《房山县志》载:“六聘山(今上方山),城西南三十里,在天开村大房山南,晋霍原隐处,教授数千人,燕王日致羊酒。”这里说的是晋代燕国广阳人(今北京西南)霍原,十八岁入京师太学行礼,留校学习,品行高尚,云游各地讲学,并在六聘山隐居,建立讲堂宿舍,广召贤良传授学问,弟子最多时达数千人之多。燕王司马悌尊师重道,每月派人给他送去羊、酒及食物,以为褒奖。

  金章宗完颜璟推崇汉文化,尊孔重教。他多次到中都的学校巡视,当得知老师们的俸禄过低时,遂按品级给予提高。博士提至“钱粟二十二贯石,麦四石,衣绢各一十二匹,绵五十两。”助教、教授提至“钱粟一十五贯石,麦三石,衣绢各八匹,绵四十五两。”泰和元年(1201年)九月初,制定“赡学养士法”,优待读书人。

  明武宗朱厚照有“奇葩皇帝”之称,但他对自己的老师却极为尊重。《明实录·武宗实录》载:靳贵,江苏丹徒人。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为太子朱厚照老师。“早午坐讲筵,辄移时,容仪庄重未尝少肆。讲官退,必张拱致恭若相揖之状。”每天听老师讲课,朱厚照都仪容庄重,以示对老师的尊重;每当老师离开时,都要施礼相送。武宗即位后,每次靳贵觐见,均免其行君臣大礼,且向他执弟子礼。靳贵因病归乡两年后去世,武宗亲自到丹徒为他送葬,亲抚其灵柩,并为恩师赋诗:“朕在东宫,先生为傅;朕登大宝,先生为辅;朕今渡江,闻先生讣。哀哉!尚飨。”言简意赅,却真挚感人。

  乾隆皇帝为皇子时,先后受业于潘仕权、福敏、朱轼、徐元梦等人。潘仕权为乾隆的启蒙太师,教了他三年。告老还乡时,乾隆对这位恩师感情至深,临走之前把潘仕权传到殿前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您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为使恩师能荣归故里,特为恩师备了七顶官帽,您随便挑一顶吧。”潘仕权回禀:“臣对皇上忠心耿耿,不求高官俸禄。”乾隆感触地说:“恩师真是高风亮节,两袖清风呀,我朝如都能像您这样,那我大清江山定能保万万年。”乾隆感动之余,御笔给恩师题写了一封圣谕——“见官高三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