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奉节 奉节

 冬歌文苑 2021-02-03

奉节  奉节

赵建平||河北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诗和远方,爱好诗词的我,更不例外。对我来说,奉节,无疑就是诗和远方最佳契合点。

奉节古称夔州,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历史悠久,自然风景天地钟灵秀,人文景观深邃厚重,巴楚文化在此交汇。三峡地域特色和风俗民情浓郁,自然山水与灿烂人文在这里完美融合,世界级的山与水在这里交融。

我与奉节相识相爱,媒人是董卿,更得感谢中国诗词大会。我是中国诗词大会的“铁粉”,连续四季,每期必看。河北卫视举办的中华好诗词,也是我非常喜欢的电视栏目。通过诗词大会,我对“中华诗城”奉节,产生无限遐想和向往。

担任连队指导员时,我一直秉承“文化管理是最高层次的管理,文化竞争是最核心的竞争,文化带兵是最智慧的带兵,文化力量是最伟大的力量”理念,注重用文化建连育人。

于是,组织全连官兵完整收看了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还利用周末育才和文化活动时间,集体观看了董卿主持的另一档高大上的文化节目《朗读者》。在连队开展的“强军好诗词”系列诵读活动,得到官兵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成为大家热议话题,当时是一道亮丽风景,现在想来仍是美丽回忆。

奉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奉节诗词文化独树一帜。诗史长、诗品高、诗人显,奉节是“诗以咏怀”之地、“诗以抒情”之地、“诗以映景”之地,也是“诗以言志”之地。

中国最美在长江,长江最美在三峡,一道山水之门—三峡夔门风光更是名动天下。中华有两扇门:人文之门是天安门,山水之门便是夔门。郭沫若曾路径夔门叹道“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夔”。

奉节,是中国古代往来诗人最多、诗歌创作最丰的地方,也是中国现存诗歌最多的城市,是中国诗歌绕不开的地标。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都曾在奉节留下千古绝唱。刘禹锡、陆游、白居易、苏轼等历代诗人在此留下了万余首传世名篇。

奉节不愧是诗意天地、诗歌高地、诗人圣地。现代著名诗人贺敬之曾这样评价奉节诗词文化,“中国是诗的国度,奉节是诗的故园。”

中华诗城的代言人

能够担当中华诗城代言人的,非“诗仙”李白莫属。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白帝彩云间”,乃是夔州的诗化形象,诗城的文化象征,是诗城奉节的金字招牌,“世界名片”。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曾三次到奉节,虽留下的诗歌不多,但仅一首《早发白帝城》就为奉节攒下了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也奠定了李白在奉节诗词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李白“青莲居士”的别号,就与奉节紧密相连。青莲浦、青莲乡、太白桥等多处李白遗址。这位“谪仙人”曾三过瞿塘峡,每一次的相遇都让他迸发出无数的感叹。

公元725年的春天,25岁的李白为实现自己的凌云壮志决定出蜀远游,路径瞿塘峡时望着湍急的江河,他挥笔写出了“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的佳句。他“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东出夔门开始了长达37年的游吟生涯。

年轻的李白像一只出笼大鸟,充满了自由高翔的壮思和喜悦。浮洞庭、历湘汉、下江南、仕长安、进中原、隐山东、去夜郎。李白平生以大鹏鸟自况,纵意所如,而他的一生正是一次大鹏鸟漫长的逍遥游。

公元759年,58岁的他再过瞿塘峡是为了赴夜郎贬谪之地。远大理想非但没有实现,还落下一身罪名,这次相遇有的只是悲愤,“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用诗人自己的话说:“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一路上一个愁字了得。从“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开始,到写《上三峡》诗时,其悲愁伤感已到极致。

诗人化用民谣“早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以黄牛滩的水路纡回道出诗人心境——李白度日如年,愁得鬓发成丝。这首诗道出李白第二次经过瞿塘峡时心灰意冷,愁肠百结的心情。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世界就是这样,常常是绝处逢生。就在李白写出这最后一首愁肠诗时,“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一个“传”字透露出李白还未到奉节,便从江上的过往船只中听到消息:李白被赦免了!

李白获释,从有罪之身变为自由之人,心中不免欢快。于是,在一个彩霞满天的清晨,告别白帝城,登舟下江陵,急与阔别三年的家人、友人团聚。于是便有了《早发白帝城》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这首诗明白如话,妇孺皆知;这首诗气势奔放,充满无限生机。它是那么旷达轻快,使人情思飞越,被誉为“中国第一快诗”。这首诗千百年来获得无数赞誉,赏析者数不胜数。

而今父母们教孩子的第一首诗大都是《早发白帝城》,外国人最先读的第一首中国诗大多也是《早发白帝城》。如英国伦敦地铁里就有《早发白帝城》一诗。

人们通过这首诗知道白帝城,进而了解雄奇壮丽的三峡与经典文化的完美结合造就的独具魅力的诗城文化。这就是诗歌的独特魅力所在。

中华诗城的掌门人

要论中华诗城的掌门人,当之无愧的应是“诗圣”杜甫。

杜甫曾为官奉节,写下“夔州诗”近四百多首,占其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数量和水平皆为其创作巅峰。杜甫夔州诗奠定了奉节诗城的基石,是夔州诗里最厚重的一笔。

公元765年,因生活所迫,杜甫携妻儿离开成都,翌年来到奉节,投靠好友。受当时都督柏茂林等人的支持与资助,便在此置建房屋,购买少量土地,建造田园、药圃等,过上了闲适的生活。

杜甫到达奉节时,其人生经历和艺术造诣都已有深厚积淀;当时边患不断,诗人痛感朝廷无能,心忧家国;奉节的奇绝山水、人文风俗,令诗人叹为观止,产生了强烈的诗兴。

初到夔州之时,他便写下一首《移居夔州郭》:“春知催柳别,江与放船清。农事闻人说,山光见鸟情。”诗句中不仅表现出了他对即将迁入新居的好奇、兴奋与期待,也描绘出了夔州当地人的热情与自然好风光。

其中,他在《行宫张望补稻洼水归》写到:“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和“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短短几句便写出了夔州东屯的位置、土地平坦、夏季绿油油的水稻及他总结出的种水稻的部分心得。

杜甫的夔州诗,仍不失“诗史”本色。他常常把风土民情与人文关怀融为一体,表达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如《负薪行》《最能行》等诗作,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怀。在“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舟人渔子歌回首,估客胡商泪满襟”等诗句中,我们分明听到了诗人对民间苦难的悲恸。

《秋兴八首》是其经典之作,各诗独立,但又统一在悲秋怀旧的情怀中。“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这些诗句描写了夔州独有的风物秋色,倾诉了流寓他乡的伤秋情怀,蕴涵着深广的时代忧患。

更值得一提的是,杜诗中最长的一首《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此诗系五律长排,写景记事,劝勉友人,感情沉郁,诗气豪迈,开中国诗歌史古今百韵诗之祖。

此外,被誉为“天下第一律诗”的《登高》,就是他在重阳节时于夔州所作。当时的情景应该是这样的。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五十六岁的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

于是一个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杜甫,写下了著名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无疑是杜诗中最有名的代表作。全诗不仅对仗工稳,且句中自对,字字精当,被明代评论家胡应麟誉为“此当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

杜甫离开后,人们把诗人居住过的草堂遗址保留下来,建了杜公祠,把祠堂前的小溪改名为浣花溪;奉节古城的南大门“依斗门”,也是根据《秋兴八首》中的诗意命名。

如今,杜甫纪念碑仍然伫立在草堂中学的操场一隅。这块由安徽巡抚冯煦于清光绪三十四年所撰石碑,题有《重建杜工部瀼西草堂记》,上面记载:“诗圣家国忧思,千载之下仍激荡回响。”

杜诗因夔州而精彩,诗城因杜公而辉煌。在奉节设立的碑林、诗歌园里,杜诗都会在其中有重要展现,以示后人将把杜甫对奉节的影响,世世代代地纪念、传承下去。

中华诗城的痴情人

中华诗城的痴情人是谁呢?我认为应该是“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任职夔州期间,一首“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竹枝词,被誉为天下第一情诗。

距离杜甫到夔州之后的55年,刘禹锡被排挤出京师,调任夔州刺史。在夔州3年,他积极与夔州人民密切交往,主动深入民间采风,在学习民歌俚调的基础上,留下了11首脍炙人口的《竹枝词》,成为竹枝词的古今典范。他也成为在三峡地区任官职最长的一位诗人。

《竹枝词》是词文化的开端之一,用朴实的语言开始写意中国的文化。刘禹锡的《竹枝词》,主要吟咏夔州的风土人情,不仅来源于夔州民歌,完成地也应该是夔州。十一首《竹枝词》中,其中有五首直接写了奉节(夔州)的地名:其一有“白帝城”和“白盐山”;其三有“瀼西春水”。这个瀼西是指西瀼水,即今之梅溪河;其五有“昭君坊”和“永安宫”;其六有“滟滪堆”;其七有“瞿塘”,这些都是奉节(夔州)的地名。

《竹枝词》淳朴真情,清新优美,琅琅上口,充满了生活气息,犹如三峡诗海中的一枝奇葩,独树一帜,千古留香。尤其是这一首:“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被誉为“天下第一情诗”。

刘禹锡说,当他贬官到夔州后,听见“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这些民间竹枝歌谣又“含思宛转”地表达了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爱情主题。于是,他便效法屈原在湘水畔作《九歌》,而为夔州百姓创作了竹枝词。

以后这些附载了深刻主题内含的竹枝词,便在长江两岸的巴渝大地传唱开来。可见,作为长江两岸巴渝大地的奉节即诗城夔州,乃是我国竹枝词的故乡和发源地,刘禹锡则是竹枝词的首创者。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刘禹锡的这两首《秋词》也值得一提。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这两首是写秋的诗却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

中华诗城的追梦人

中华诗城的追梦人是谁?我想应是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奉节人。

重庆市市委书记陈敏尔这样评价奉节,他说——奉节是个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风光,有诗有橙有远方。

著名历史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蒙曼称,奉节的山水、奉节的历史、奉节的诗文,应该是奉节三张最亮丽的名片,这是奉节的文化之魂。只要诗在,只要人在,只要山川在,只要历史在,以后一切发展都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往上滋生。奉节是一个有底蕴的地方,底蕴有多厚,未来就有多广,只要站在这片土地上,就能够仰望最好的未来。

中华诗城奉节,还是国家级贫困县。能否凭借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诗篇,让这座人文底蕴深厚的小城“涅槃重生”?怎样把这些中华文化中的第一优势,以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是摆在新时代奉节人面前的一道课题。

诗词文化是奉节亮眼的城市名片之一,这里是诗的故园,千名诗人齐俯首,万首诗篇铸不朽。奉节作为文化名胜特别呈现,登陆央视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这对传承奉节源远流长的诗词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奉节也以此节目为契机,让奉节与诗一起走向远方。

从白帝城风景区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帝城博物馆,再到夔州博物馆、中华第一诗词碑林等,诗词文化景观景点已经成为奉节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最重要的载体。

如果说旅游产业是奉节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那诗词文化就是最大的一针催化剂。新时代的奉节人,积极推进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将诗歌文化和脱贫攻坚相结合,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暑期实习大学生深入脱贫攻坚一线采访,将镜头对准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贫困户,对准跋山涉水、访贫问苦的基层干部,创作一大批扶贫诗歌、扶贫散文、扶贫戏剧,用诗歌的力量激发群众的脱贫斗志。

现在的游客,对三峡这一世界级的大山、大水,对三峡文化、中华诗歌、中华文化,都有了全新的体验和理解。对奉节,也有了更深的感触。其中最冲动的想法,是不思归期,只念流连。

诗歌是传承古今的歌唱,是感动天地的情怀,是勇担使命的理想,是创造未来的力量。

奉节将以至真之性、至悯之情、至旷之怀,书写自然秀美、人文优美、发展壮美、社会和美的夔州新诗,共圆“打造诗·橙奉节、重上三峡之巅”的夔州之梦,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奉节 奉节》写作完成之时,连续参加四届、十四次登台PKD 北大女博士陈更,终于赢得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桂冠。对待诗词,我虽没有陈更一样的才情,但是我有陈更一样的执著。

我痴迷于诗词,因为诗词能够让我观照一个更加理想的世界。看不见水时,也能感受秋水长天;听不见风时,也能吟啸徐行;无法得到美酒,还能举杯邀月、对影三人。

更重要在我看不见你的时候,我能说出日日思君不见君,只愿君心似我心。在世间,我们能拥有的太少,而在诗词中,我们至少能拥有某一刻、某一地,天地万物,诗中最美。

《奉节  奉节》创作完毕,两个梦想油然而生。一是能够亲自到奉节感受灵动的诗意,再一个就是能够登上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 

                                   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赵建平   笔名:莒子,别号:公子剑,网名:闲云野鹤。齐鲁出生成长,荆楚求学深造,燕赵从军闯荡。携笔从戎十四载,转业河北审计厅。热爱文学,笔耕不辍,常有文章见诸报刊杂志和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本公众号有权择优稿件汇集公开出版。其他网络平台转载本公众号作品,需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