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那些岁月

 冬歌文苑 2021-02-03

那些岁月

时光潺潺地流过,从你辛劳的指间,从你追寻的双眸,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一去不复返。

层层叠叠的日子,来了又去,多少往事随风而逝,但每个或浓或淡的细节,都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记忆。

疫情隔离期间,当心静下来,脚步慢下来的瞬间, 那些年,那些岁月里的往事,又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重新浮现在眼前,一切的发生,仿佛就在昨天。

二十多年前,我选择了军人,做了军嫂。从相识到结婚,我们一次次离别,又一次次重逢,踏上火车千里迢迢去部队探亲的经历,以及在部队难忘的时光,无论过去多少年,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保留在心灵最深处。

初结婚时,那些峥嵘岁月更是难以忘怀!大家都知道,军嫂需要奉献,需要付出青春,需要做莫大的牺牲。这只是从电视剧中看到的台词,没有亲身的体验,年轻的我不谙世事,无所顾忌,一心向往那绿色的军营,才有了后来与军人的牵手人生,嫁给了世界上最可爱的人,我也曾经感到过无上的光荣!

当年他穿着一身绿色的军装,从千里之外,风尘仆仆,赶回家跟我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接着就赶回部队继续工作。我一直留在我的单位上班,当时还好,除了思念之苦,日子相对还是清闲的。只是每次去电影院,我形单影只一个人,难免感到几分孤单,但是心中存在我们最终会团圆的梦想,就无所畏惧孤独。诚然心里还是悄悄渴望着每年一次的探亲假,单位准许我可以去部队一次风光无限的旅行。平时我们依旧像没结婚时一样,鸿雁往来,交流思想,期待重逢。

随着小宝宝的出生,才是我们生活转折的开始。自从他度完婚假赶回部队,再到他回家探亲,仅仅三天,宝贝儿子就降生了,整个孕期他没有照顾我一天这是必然,婆婆常常对我说官身不自由,他也不愿意这样。我当然没有怪他的意思,只是饱尝了艰辛,才初步体会到军嫂的不容易。儿子个头比较大,出生时八斤重,孕期末了几个月,我身子沉下不了床,没有他在身边,常常半夜口渴难忍,并且还伴有小腿抽筋,常常腿疼得我半夜坐起来……

小宝宝的降临,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他的一哭一笑都牵动着我俩的心,他常常对着襁褓中的婴儿说:“哦,宝贝,你是军人的后代,是个勇敢的男子汉,长大也要去当兵”。宝宝正好张嘴打呵欠,发出“啊啊”的回应,直把我们逗乐。尽管有给他喂水喂奶以及洗尿布的辛苦,想想以后有宝宝的陪伴,我将不再孤单,快乐便会涌上心头!带宝宝致使我不能再去上班,而他满了两个月的假期,也就是我的宝宝刚刚满月不久,他便踏上了北上的列车,返回几千里之外的部队,再等他下次回家探亲又将是一年,因为军人每年只有一次探亲假,就是说等他再见到我们的宝宝时,儿子该满一周岁了,作为军人的他,必须放下儿女情长去坚守边防,只能像杜甫诗中写的那样:“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他也只能把对孩子的思念对家庭的牵挂,深埋在心底了。夏天的夜晚,我一手摇着摇篮,一手给宝宝打着扇子驱赶蚊蝇,抬头望着窗外圆圆的月亮,我也会想起董文华演唱的叫做《十五的月亮》的那首歌。我当时的生活真的应验了歌词的内容:“我守在婴儿的摇篮边,你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记得当时我看电视节目,看到一个偶像剧,剧中的内容就是军人和妻子两地分居的情景,只是他们家的宝宝已经会说话了,常常问她的妈妈,“妈妈,我的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看我?”妈妈叹了口气,看了看窗外的一棵大树,告诉宝宝:“儿子,别急,等树叶落光了的时候,你的爸爸就回来了!”我知道军人们都是赶在年关的时候,回来和家人过个团圆年,老公当兵十多年来,也一直是这样。自从看了那个偶像剧,我记住了剧中军嫂的那句话,是啊,军人们都是等树叶落光了的时候回来,和家人团聚。白天我看着摇篮里的宝宝时,也时常抬头望着窗外的那棵大杨树,盼望茂盛的树叶快点落光,盼望着宝宝的爸爸早点归来,替我分担一下带孩子的辛苦,帮我抱一抱宝宝,逗一逗他,也盼着我的宝宝快点长大,能够和剧中的宝宝一样跟我说说话,驱赶那难耐的寂寞。

时光如梭,在你匆忙的脚步里一闪而过。宝宝在我精心地呵护下,快乐地成长着,从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我一刻也不敢疏忽。他的爸爸也在来信里或者电话里一遍遍叮嘱,“看好孩子,别让他掉下床,别让他误吞了东西!辛苦了,亲爱的”。叮嘱是容易的,但是他不知道带孩子有多辛苦,以及孩子生病大人有多着急,多忙乱。每次孩子生病,我也不会轻易告诉几千里之外的他,怕他分心影响工作,另外就是告诉他也无济于事。记得有次夜晚,孩子高烧不退,烧得迷迷糊糊的,我正好住在他姥姥家,只好叫他姥爷陪同去学校卫生室输液,孩子长得胖,不好找血管,好不容易扎上针,打不了多久还鼓了针,反反复复好几次,我们熬了一夜付出了一整晚的睡眠才给孩子输完液,得以康复。

在匆忙照顾孩子的辛劳中,我没有来得及过多地看白杨树上的叶子。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树上的叶子已经落光了,一阵欣喜涌上心头,这么说我的军人快要回来探假了?此时的宝宝已经会叫爸爸了,可他爸走时,他才刚刚满月,他也不知道他爸爸是什么样子,有时我给他看他爸穿军装的照片,有时看电视,演军人的电视剧,我就指给他,告诉他,你的爸爸就是个穿军装的军人。孩子学东西非常快,记忆力特别强,每当看到电视里的军人,他就对着电视大声地喊“爸爸,爸爸!”让人看了又好笑又心酸!

临近年关,知道他就要回来,我就备好年货,在期望中等待,希望他快点回来,陪我和老人孩子过个团圆年,可我们等到的只是他的一个立功喜报,在一次军事演习中,他荣立三等功!部队总是不失时机的把这种好消息连同奖状一块发到军属手中,寓意着这里面也有军属的功劳吧?高兴之余是他不能回家过年的担忧,他来电说部队有紧急任务,今年春节不能回家。失望透顶的我,安抚好老人,独自抹抹眼泪,抱着孩子上街玩去了。罢了罢了,多年来,我已习惯了等待,习惯了一个人,只好等到他执行完任务,我们再团圆。

我记得清清楚楚,他从孩子刚刚满月离开家,直到孩子满一周岁零四个月,才第一次回家看望儿子。血浓于水,孩子看见他一眼就认出了他那身军装,扑到他身上就不再下来,那种亲情像久别的亲人,不可否定,这个小家伙正是久别的军人最亲最亲的人!记得当时他回来的时候,天晚了,孩子已经睡了,他着急地的把孩子晃醒,孩子一看是绿军装,不哭也不闹,圆圆的小脑袋一下就扎进爸爸的怀里亲昵起来,一点生疏感都没有。平时若是我打扰了他的睡眠,指不定哭闹多久呢。也许孩子的潜意识里也是天天盼望着他的爸爸回来,只是他太小,不会表达,也许这就是心灵的感应吧?一切不得而知。次日跟邻居聊起此事来,大家也是惊讶不已。邻居用一句最质朴的话评论,孩子和爸爸骨头里别啊!意思就是心有灵犀吧。

军人的假期总是那么短暂,两个月弹指一挥间,转眼又到了分别的日子,这段日子,孩子跟爸爸粘糊惯了,粘在他爸的身上,久久不肯下来,我也只能是默默无语两眼泪,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无奈地抱回哭叫爸爸的孩子,回家再继续往日的岁月。猛抬头,看见那棵大杨树上,又挂满了茂绿的树叶,我只好在与儿子的戏耍中,培养儿子成长的过程中,盼望那树绿叶再一次落光,盼望着我们再一次重逢的时刻!

后来,由于部队工作的需要,我提前随军了。父亲去火车站送我,我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提了太多的行李,自己怎么也迈不上火车门口的阶梯,前来送行的父亲帮我把行李拿上火车的刹那,火车启动了,父亲只好又多送了我们母子一程。听说我们母子是去部队的军属,格外得到了乘务员的关照,给我们优先购买了卧铺票,她喊我胖墩墩的儿子是小地主,一路逗他玩耍,可爱的儿子在火车卧铺上练习倒立,引来很多乘客的欢笑,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我们终于到达了遥远的部队。这么多年过去,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些站名,什么南杂木,章岗,梅河口,朝阳镇……听到这几个站名,就意味着目的地快要到了,就要见到久别的亲人了。

很难忘在部队那几年的快乐时光,时光越远反而越清晰起来,那些部队大院的事儿,那些可爱的战士,那些漂亮的女兵,那关心我们的首长,还有队长接我们在部队食堂过的热闹而又难忘的除夕夜,当时听领导发言,我儿子是听的最认真的一个,然后就是小小的他,跟各位战士碰杯共祝新年好!以及那个会谱写军歌的战士小曾,还有部队附近村子里纯朴的乡亲们……那些年,那些岁月,经历过的一切,都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一别经年,各奔东西的战友们,你们都还好吗?

配图/网络

作者简介

李俊英,笔名遗忘时光,山东济南人,爱好文学,喜欢创作,北大荒文学诗会获奖者。喜欢点燃一盏心灯,在天之涯处浅写守望。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主编:孔秋莉  梁会娟  孙  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