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拳会有的现象,“三种振动”,为你全面解读

 大海纳百川 2021-02-03

高歌一曲,人物三千。好老师,不会厚此薄彼,只会因材施教。这人接受快,多给他经验,启发智慧。那人接受慢,多强调基础,稳扎稳打。雨后天晴,抬头彩虹。最终使学生受益,老师教学相长,大家其乐融融,才是众乐境界。

拳在身,佛在心。练功时,处处是道场。起手时,无处不般若。一动一触机,一行一大片。观照,也是一种劲。打拳时,不胡思乱想,但要清醒,用心观照动态。从局部到整体,不去干扰它,但要时刻观察,哪有不足,又或缺陷,做到心知肚明,练完后,再逐一修正。

昨日繁花似锦,今日沧海桑田。有人说着说着,无语了。有人唱着唱着,流泪了。不经历,不成人。年轻时,喜欢张扬。人到中年,都会反思。很多事情,逐渐看清了,多了一分沉淀。不说建功立业,人活一辈子,能少犯错误,能时刻反省,这是慧根不浅。很多事情,过后才发现,其实自己想错了,但也是幸事,只有错过,才懂什么是对。人能悔,知道改,离觉悟也就不远了。


雷声大,雨点小,不是内家功夫。内家东西,动静小,暗劲大。高手过招,没那么好看,实力接近,发挥都在毫厘,只有俩人知道,外人看不出来。实力悬殊时,高手任意发挥,才会精彩频频。什么拳种,都有高手。能将一门拳法,练出威力,凭得是功力。练拳,一定要练出功力。

红装素裹,漫山雪景。拳这种东西,讲究完善。不要只顾内,而忘了外。无脚,寸步难行。没手,如何拿取。拳有两大块,内修内功,外建结构。万物皆如此,有里就有外。一个门派如是,有面子,就有里子。练好一套拳,内功与结构,缺一不可。成为高手的人,他必定是全面的。


筋自发颤。练拳多年的人,每次练完拳,关节筋腱,或深层筋膜,会有一种轻颤,频率很稳定,偶尔也会强烈几下,不是运动超负荷,而是一种机体改造。有时也奇怪,那人没多少肌肉,为何这么大劲,冲击力,从哪里来的。若你非常准,练到筋了,劲也就细韧了。细不是弱,而是更准,准意味着更快,更强悍。

肌肉弹跳。太极拳无固力,即使有,也是瞬间一整。太极功夫,下在了结构上,越跟肌肉较劲,骨头越轻,这是代偿现象。规避肌肉憋粗,寻筋劲,训练肌肉纵向纹路。你懂了度控,把握好火候,肌肉弹性会增强。练拳的人,肌肉摸上去,感觉很柔软,但突然一弹,爆发力会很足。有人很聪明,知道站桩时,点点颤动,训练神经调控,每一块肌肉,都能松紧自如,频率轻快,也不费力,这对于零距离启动,非常必要。

骨力隐隐。功夫很深时,筋劲似乎不在,感觉窍内很空灵,但骨头很沉,骨密度极大,如棉裹铁。站一会儿桩,又或随便单式,骨力有一种隐颤,外形看不出来,也没用劲,动态依旧很绵,但力道非常沉。这是源于,常年修正结构,三维支撑建立,培养出来的一种东西,叫气敛入骨。太极这种拳,实际上外柔顺,内坚刚,越往里,层次越深,质量也越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