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南天竹:结成红颗更轻圆

 江村后人 2021-02-03
                                        南天竹:结成红颗更轻圆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邓海祥 2021-02-01
                          南天竹:结成红颗更轻圆

  今年的北方,赶上多年不遇的大降温,一番苦寒,万物凋敝,有天忽然看到院中的南天竹竟然有很多焦枯的叶子。在寂寥的冬季,南天竹以鲜红的果子、多彩的叶片、美妙的名字深为大众喜爱,是北方少有的常绿植物。
  第一次见南天竹,还是在很小时候参观内乡县衙,院中有一棵株型高大的南天竹。南天竹又名蓝田竹、南天烛、天竹、南天竺等,“竹”的由来是由于其外形似竹,元代李衎就曾将其列入《竹谱详录》,“南”说的就是南天竹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南天竹春日枝叶翠绿浓密,夏日繁花沁香,秋日叶红似火,冬日串串红果,就连李渔也忍不住在《闲情偶记》里对南天竹加以夸赞:“以叶胜,以花胜,以果胜,青之绿之,为红为紫,为黄为碧,五色陆离,四季出彩。”
  《竹谱详录》中记载南天竹:“春花穗生,色白微红,结子如豌豆,正碧色,至冬色渐变如红宝颗,圆正可爱,腊后始雕。”说起冬日的风景,一定少不了雪中的南天竹。《学圃余疏》中记载:“天竹累累朱实,扶摇绿叶上,雪中视之尤佳,人所在种之。”南天竹火一般的红果在皑皑白雪的衬托下,显得热情且浓烈,像熊熊燃烧的火把,一扫冬日的阴霾灰暗。
  除了观赏之外,南天竹同蜡梅、水仙一道也是岁朝清供图的主角。“岁朝”指农历正月初一,“岁之朝也”,有庆祝新的一年开始,并预报一岁平安吉庆之意,新春以“清供”入画的画作,被叫作“岁朝清供图”。汪曾祺在《岁朝清供》里写道:“画里画的、实际生活里供的,无非是这几样:天竹果、蜡梅花、水仙。有时为了填补空白,画里加两个香橼。“橼”谐音圆,取其吉利。水仙、蜡梅、天竹,是取其颜色鲜丽。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等都曾以南天竹为主题作画,吴昌硕在其中一幅《天竹图》上专门题诗:“磐石结孤根,翠叶光薿薿。错落珊瑚珠,铁网出海底。渭川种千亩,嘉名岂虚拟。岁寒不改色,可以比君子。”
  由于其果实凌冬不凋,历来不少文人墨客也被南天竹不畏严寒的品格所折服,留下了众多诗句。宋代杨巽斋《南天竺花》中:“花发朱明雨后天,结成红颗更轻圆。人间热恼谁医得,止要清香净业缘”,陆游《新寒二首》中:“安石榴房初小坼,南天竺子亦微丹。新寒漠漠偏欺老,睡起无风怯倚栏。”描述最为细致的要数宋代董嗣杲的《南天竺花》:“粉红朵子不胜簪,何日移根鹫岭深。碎颗绿攒知暑过,乐枝红透得霜侵。凉分细叶犹张盖,秀结枯条可架禽。忆着花开花谢处,假山亭畔石池阴。”
  南天竹的根、节、叶、果均可入药,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通经活络、活血凉血的功能,用于感冒发热、肺热咳嗽、消化不良等。《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南天竹果实可以解砒毒:“食砒垂死者,南天竹子四两,擂水服之。如无鲜者,即用干子一二两煎汤服亦可。”南天竹是有毒植物,因此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邓海祥 河南中医药大学)

       药房传橘颂 理气有神功——古代诗词中的“柑橘”及其药用价值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黄新生 2021-01-27 
 南天竹:结成红颗更轻圆 
      柑、橘、橙、柚、枳为常见水果,同时均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从古代诗词中亦可见一斑。
  柑和广陈皮
  “橘里争棋叟,壶中卖药公。苏柑肥似瓠,盛不得樗翁。”(宋代刘克庄《苏柑》)小时候一直以为柑和橘是一种水果,直到学习刘基《卖柑者言》时,才知道柑和橘原来是不同的。柑是茶枝柑等多种柑类植物的统称,大名鼎鼎的广陈皮,便是由茶枝柑的成熟果皮制成。
  “朱实挺江南,苞品擅珍淑。上林杂嘉树,江潭间修竹。万室拟封侯,千株挺荆国。绿叶萋以布,素荣芬且郁。得陈终宴欢,良垂云雨育。”(南朝徐陵《咏柑》)陈皮是常用的理气类中药,味苦、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理气调中、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乳痈初起的治疗。
  橘和青皮
  “水驿风催舫,江楼月透床。仍怀陆氏橘,归献老亲尝。”(唐代岑参《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陆绩怀橘是“二十四孝”之一,可看作是孝亲敬母的典范。橘子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入药,名为青皮;成熟果皮入药,可制成陈皮;外层果皮入药,名为橘红。橘叶、橘的果实(橘)、橘白、橘络、橘核、橘根、橘饼等也均可入药。
  “橘未黄时色尚青,切皮拌却醋酸馨。痈生肌上全消核,疝发囊中尽去形。解酒豁痰功最速,削坚破滞效真灵。红皮虽是同舒气,升降浮沉各有经。”(清代赵瑾叔《青皮》)青皮是常用的理气类中药,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具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用于肝郁气滞、胁肋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癥瘕积聚、久疟痞块的治疗。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苏轼《浣溪沙·咏橘》)陈皮、青皮均能理中焦之气而除胀,可用于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食积不化,但陈皮性缓,重在理脾肺之气;青皮气烈,偏入肝胆,偏行肝胆之气。
  橙和枳实
  “橙经霜熟挂金球,一种清香分外幽。膏用蜜煎堪久贮,下将糖制可常留。消瘀顿使心无恶,中酒从教毒亦休。和却葅醢真妙品,多伤肝气为酸收。”(清代赵瑾叔《橙》)小时候学习苏轼的《冬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顿时对南国的冬天无比神往,同时也知道了橙和橘是两种水果。橙的种类颇多,据学者考证,明清时期的橙指的是香橙、酸橙、甜橙的集合体。香橙的果实(橙子)、果皮(橙子皮)、种子(橙子核)均可入药。甜橙或酸橙的干燥幼果入药,名为枳实。在一些地区,甜橙的幼果也作青皮入药,成熟果皮也作陈皮入药。酸橙的将近成熟的果实入药,名为枳壳。
  “年深枳壳最堪夸,枳实看来小更嘉。壳可宽中真畅快,实能破积有擒拿。高低部位休投误,缓急功能莫认差。若是气虚无阻滞,两般慎勿乱相加。”(清代赵瑾叔《枳壳枳实》)枳实是常用的理气类中药,味苦、辛、酸,性微寒,归脾、胃经,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功效,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胸痹、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的治疗。
  柚和化橘红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柚的果实(柚)、果皮(柚皮)、种子(柚核)、根(柚根)、叶(柚叶)、花(柚花)均可入药。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外层果皮入药,名为化橘红;化州柚的幼小果实入药,名为橘红珠。
  “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闻君好我甘,窃独自雕饰。”(东汉无名氏《橘柚垂华实》)化橘红味辛、苦,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的治疗。橘红珠味酸、苦,性温,归肝、脾、胃经,具有行气导滞的功效,用于饮食积滞、癥瘕的治疗。
  枸橘和枳
  “有木秋不凋,青青在江北。谓为洞庭橘,美人自移植。上受顾盼恩,下勤浇溉力。实成乃是枳,臭苦不堪食。”(白居易《有木》)枳是芸香科枳属植物,学名为枸橘,又名铁篱寨、绿角刺。《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和《唐本草》均记载:枳“生河内(今河南焦作)川泽”,可见古代的枳实源自可生于北方的枸橘。从宋代起,逐步将枳实和枳壳分别入药,其来源也变为生于南方的酸橙或甜橙。而枸橘的幼果或将成熟果实入药,被称为绿衣枳实或绿衣枳壳,以与产于甜橙或酸橙的枳实、枳壳相区别。宋代《橘录》载:“枸橘,色青气烈,小者似枳实,大者似枳壳。近时难得枳实,人多植枸橘于篱落间,收其实,剖于之,以和药味,与商州之枳几逼真矣。”
  “鸾凤巢枳棘,鸱鸮集琅轩。风雷久不作,野露生微寒。”(元代王冕《寓意》)枸橘的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现在入药一般名为枸橘,味辛、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消积化滞的功效,用于胸胁胀满、脘腹胀痛、乳房结块、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跌打损伤、食积、便秘、子宫脱垂的治疗。《本经逢原》载:“枸橘与枳同类,其干多刺,故破气散热之力过之。”
  柑、橘、橙、柚、枳,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在中小学课本中常被描述,关于它们的诗词也不计其数。这5种植物入药,是理气类中药里的主力军,善调畅气机而止痛、散结、降逆。(黄新生 河南省武陟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