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级家庭教育教案

 木香草堂 2021-02-03

-----《认识你的孩子》

贵小:郝彩艳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年级孩子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的特点;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家长从误区中走出来,并且掌握关爱孩子的策略。

教学重点:了解三年级孩子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关爱孩子的策略。

教学过程: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

因为孩子们,我们有缘相聚在今天的课堂。看到有这么多怀揣希望,为孩子成长而不辞辛苦的家长,真让人感动,这也印证了一句话:现在,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就是教育好孩子。。

(引言)您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孩子上了三年级后怎么变倔了?不听家长话了?爱唱反调?【互动一:有这种现象的请举一下手,大概统计后】其实,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非常正常的,我们也曾经历了这样的阶段。三年级学生处在9到10岁,是孩子的一个心理反叛期。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变化及对策。

一、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变化。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初升的太阳,从某种意义上讲,三年级是一个孩子成长历程中最关键的时期,也是我们常说的小学阶段的转折点,在小学时代的学习、生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人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是综合性的、全方位的,可以说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立体交叉系统工程。这其中,家庭教育是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我们一生中许多“第一次”都是从家庭里、父母那里得到的。一个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孩子做人起点的高低,家庭教育的缺失必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三年级,孩子一切一切都有较大变化。【互动二:你发现孩子有哪些变化呢?】

作为家长与老师都要掌握孩子一切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要使孩子顺利的完成这个过渡时期,除了孩子自己的主观因素之外,其中也需要我们家长的帮助,家长要帮助他,那么你必须了解孩子从低年级进入中年级到底有哪些变化:

1、学习内容:从三年级开始,孩子的学习内容变了。一、二年级主要是一些非常基础的知识,如拼音、生字、加减法,读几遍,抄几遍,只要孩子肯下功夫,一般不成问题。然而到了三年级,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以外,作业更多的是写作和应用计算训练,都是一些比较“活”的题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些题目是没有什么最标准的答案的。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靠课堂学习是不够的。要把基础扎扎实实地掌握,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倾向,适时为孩子找来一些课外读物。多读书、读好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还可拓展孩子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

从三年级开始,学习需要拿出真本事。三年级课程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在一、二年级的时候,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然而到了三年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稍有马虎,学习成绩就有可能滑下来。常听有些家长说:我孩子一二年级一直考99、100分,怎么到三年级只有八十几分了甚至七十几分了。的确是这样,三年级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由于学习内容多了,难度大了,孩子要保持高分,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马虎的话,成绩很容易大幅下滑。但是只要培养孩子养成踏实、勤奋的学习习惯,一般成绩不会下滑,而且这一年保持了良好成绩的话,小学阶段以后几年的学习会变得更加顺利。相反,如果三年级成绩滑下去了,那基础肯定不会扎实,以后的学习也会越来越困难。

2、心理状况:【互动三:你的孩子是否开始有小秘密了?喜欢自己做主了?如果是,请举一下手,统计后,这一变化也是非常正常的。】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状况也开始变了。孩子对很多事情都处于好奇,独立性觉醒,不愿意将自己的小秘密与大人分享了,自尊心也逐渐增强。孩子对很多事情都想试着自己一个人去做,但往往又达不到你所要求的标准,其实我们不要要求他们最后的结果怎样,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答应他们的要求,同意让孩子自己试试,不过还得告诉孩子:如果遇到困难一定要自己想办法,当然实在不行也可以找父母帮忙。特别要注意的是,这阶段的孩子自尊心逐渐增强,也就是我们通常在讲的孩子知道“难为情”了,他怕“丢面子”了,所以我们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场合、时机、方式,把握好尺度。

3、思想意识:孩子的思想从单纯走向了复杂。其实,也就是孩子想的事情多了,开始有自己的意向,有自己的打算。在这个阶段,会出现一种心理矛盾:孩子们的辨别力比较弱,但又很想吸收新鲜事物。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到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这也就需要我们大人经常给孩子一些指示和告诫,以给他明确的方向。

4、个性差别大: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5、情绪不稳定: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家庭教育抓的好、抓得科学,就能为孩子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教育抓的不好,父母只顾自己的安逸,或者忙于其他事务,顾不上管理教育自己的孩子,忽略了教育的季节,结果孩子的进步就慢,学习就跟不上,甚至变坏了。其实每个家长爱孩子的心是一样的,只是做法不同,导致结果不同。那么,究竟怎样帮助孩子度过转折期呢?

1、家庭教育要一致:现在,家庭内部教育不一致的情况也很多,爸爸要严管,母亲要溺爱:父母要严教,爷爷奶奶要娇惯。这样做让孩子无所适从,有些孩子学会钻空子,钻来钻去就形成双重人格,谁的话对自己有利就听谁的,这样怎能形成好的习惯呢?举例:略:现在的孩子可机灵了,很会看眼色行事,个别孩子还回来这手:成心制造点矛盾让家长吵起来,然后他从中钻空子,到那时候在教育就难了。因此家庭内部教育要一致。不要爸爸妈妈这么说,爷爷奶奶却是那么说,这样孩子就更辨别不清楚了。

特别是,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注意与学校老师的要求保持一致,否则学校老师再怎么严格,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举例:家长对某个老师的作法…….)

2、做孩子的榜样。做家长最重要的是——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如父母鲜明的政治立场、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追求与情操、助人为乐的精神等等,这些都能对孩子起着榜样作用。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家庭教育可以说是“全天候”的,家长并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时才教育孩子的,也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教材。这也正是言教与身教必须兼施、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因。

3、给孩子自信、鼓励。 三年级是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不管是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孩子的每个第一次,都应该在老师和家长的严格指导与监督下得到强化,并形成自身的良好习惯。而在繁琐的规矩面前,很多孩子都会有排斥心理,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让好习惯轻松的融入孩子的生活,首先要容忍孩子的错误,犯错也许正好暴露了孩子的某些问题,正确地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再生。其次,以鼓励代替批评。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体验的渴望,因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发现孩子每天的小进步,并以非常隆重的形式表扬他,使他能体会到自己是非常不错的,在班级中是不可缺少的。比如,把孩子获得的奖状、考100分的试卷等张贴在家里醒目的地方,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每天都在进步。孩子的进步就是每个家长最大的满足。

案例分析:放大效应”:让批评变成欣赏。

批评的后果: xx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碌,便过去帮妈妈择菜。结果,她把菜叶弄得满地都是。【互动四:当你面对这种情形时,你会怎样处理,听后评价】可是有这样一位妈妈,她见孩子这样帮“倒忙”,气不打一处来,便明褒暗贬地对孩子说:“你可真能干,我们家都快成菜市场了。”因为妈妈这句冷嘲热讽的话,打击了孩子“尝试”的积极性。玲玲从此不再帮妈妈择菜。

欣赏的奇迹:也有这样的妈妈,在发现女儿淘气地将自己刚洗完的衣服又放回水池里以后,只是惊喜地对女儿说:“宝贝,你真的长大了,能帮妈妈干活了。让妈妈教你洗衣服好吗?”结果,女儿兴致勃勃地学会了洗手帕,后来又学会了洗衣服。

心理点评: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善于发现孩子哪怕是微小的优点,及时给予认可、肯定,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我们不妨把这种效应称为“放大效应”。假如孩子习惯撒谎,我们不妨在孩子说实话时表扬他,用表扬强化诚实,使孩子克服撒谎的缺点;假如孩子学习不够认真,我们也不必劈头一顿数落,不妨在孩子认真学习时,用表扬去巩固孩子的认真。只要我们擦亮善于发现优点的眼睛,孩子就会因为我们的发现而很快进入健康成长的轨道。

4、多与孩子交流,沟通。 这个年龄阶段有一部分学生不愿意把在外面发生的事讲述给家长,有时自己经历的事也不告诉家长,显示出独立的个性。并且此时父母对他们的要求也从“听话”标准上升到“学习好,能力强”的标准,而对他们的照料和关注则比以前要减少许多,因此父子、母女之间的沟通通常被忽视,矛盾与代沟开始出现。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我建议各位家长:多花些时间陪孩子,多做一些沟通和交流。有的家长说,我的工作忙得不得了,哪有时间去问孩子的学习,哪里顾得上孩子的教育。心理学家对几千例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与父母在一起时间多的孩子,在学业成绩、能力素质和品德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明显优于与父母在一起时间少的孩子。我们及时了解孩子学习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指导孩子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不要以工作忙为理由,任其发展,对孩子漠不关心。然而,现在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训练是“抽风式”的,一阵一阵的,今天来劲了,要求很严格,过几天有一点都不管了,这是形不成好习惯的。

5、让孩子知道学会感恩。现在的孩子们过着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的日子。他们的物质生活很容易得到满足,甚至物质充裕,所以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对感恩也有了许多陌生感,很多孩子既不知道为什么要感恩,也不知道如何感恩,甚至不懂得什么叫感恩。举列:一个上小学的孩子和妈妈吵架了,于是准备离家出走,母亲生气地说:出去了就不要回来…….

生活中,这是我们常犯的错误,我们对别人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漠视亲人的感情,而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多少家长给孩子无微不至无味物质的关怀,不让孩子受苦受累,他们认为这是做父母应该做的,不图孩子的回报,也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孩子不懂得感恩。

孩子的感恩之心需要父母的教育和培养,父母越早教导孩子学会感恩,孩子就越容易成为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爱孩子,就应该在你忙的时候让孩子帮忙:在你累的时候,让孩子给你捶捶背: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孩子从平常的生活小事中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爱,在爱中领略被爱,他也会因此而爱父母。等孩子渐渐长大,他们才会怀有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时常让孩子体验一下辛苦,  生活原本来之不易,很多孩子却没有体验生活的艰难。他们从小知道要吃的父母会给,要用的父母会准备好,从不想到别人显得很自私,他们认为那是父母的义务,而很多家长就是这样想的。所以,当孩子想帮助父母做事时,父母往往会说“这样太辛苦了”,“你把书读好就行了”孩子你不用这样”…… 这样孩子就失去了体验辛苦的机会,自然也难以产生感恩之心。

因此,想让孩子拥有感恩之心,父母应该让孩子体验辛苦。例如,周末的时候让孩子整理一下他的房间:平日让孩子负责打扫客厅:作业做完时,帮妈妈做饭:吃完晚饭,让孩子帮着收拾碗筷,让后学着洗碗:让孩子洗他的袜子:让孩子自己叠被子等等,有机会的话还可以让孩子下地体验劳作的感觉。这些对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很有好处。

6、让孩子学会珍惜时间。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常会谈到孩子磨蹭的问题,这也是三年级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纠其原因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时间概念不清、包办代替过多、习惯问题、性格问题等。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方法:1让磨蹭付出代价 。 2把作业当考试。考试是限时完成,完不成就收卷。我们在家里不妨试试,把孩子写作业当作“考试”,限时完成。家长先把孩子作业看一遍,估计一下时间,对低年级的孩子可按1:3给孩子限定时间,也就是说家长用10分钟能做完的题,就给孩子限定在30分钟内完成。到时就收卷,不管他做完没做完。磨蹭的孩子只能交未可做完的作,来时就要批评他。第二天,家长还按这个办法要求他,时间长了,磨蹭的毛病就会改变。 3节约的时间归自己所有。家长还可以把对孩子作业的定时管理变为定量管理,每天完成作业后剩下时间就让孩子出去玩这叫“节约时间归己”孩子为了多玩一会儿也会抓紧时间写作业,无形之中就提高了效率。7、制定严格的作息制度,教孩子学会管理时间 。

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的事,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矫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三天两日的事,冰冻三只非一日之寒,“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切不可“前紧后松”、“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耐性,不要怕反复,要持之以恒。

结束语:

孩子有什么样的未来,取决于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家长朋友们!我们应该密切把握和关注教育的黄金期,为孩子提供正确的教育。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如果您在家庭教育中遇到困惑可以随时来咨询,感谢家长朋友的积极参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