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公司 | 全球第四大MCN来到中国,“你得拥有更多创造力才能变现”

 新商业情报NBT 2021-02-03

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Baumel还发现,在中国想要出海的公司需要在海外传播内容、投放广告;而在海外想要进入中国的中小型公司,也需要在中国进行内容传播。

作者|罗立璇

作为全球第四大视频MCN机构,以色列公司Yoola相信中国会是他们的下一个重要增长点。

Yoola公司的背景墙(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2011年底成立的Yoola起源于一个YouTube频道,由于内容运营能力强,他们现在已经签约了3万名内容创作者、每个月的浏览量超过80亿,逐渐扩张到世界范围内的多个网络平台。

“在西方互联网,内容的营利模式很简单。欧美的广告市场非常庞大,比如,我们把内容上传到YouTube,获得足够点击,就可以从YouTube那里获得55%的广告分成。”Yoola现任的CEO Eyal Baumel介绍,因此,Yoola的扩张更多依赖于不断增长的观众数量,而最快速的办法就是——去一个全新的市场。

2017年是Yoola进入中国的第一年,他们尝试性地引进了5个账号,其中粉丝最多的是“半夏食谱”,在中国拥有超过60万粉丝,在脸书则拥有超过1400万名粉丝。在今年,他们计划引入更多的内容进入中国,并且和网易、今日头条、微博、美拍、秒拍、优酷、爱奇艺等十个平台都建立了深度合作。

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Baumel还发现,在中国想要出海的公司需要在海外传播内容、投放广告;而在海外想要进入中国的中小型公司,也需要在中国进行内容传播。这成为了Yoola增长最快、增长率达到两位数的一项业务。“除了提供优质内容以外,我们也在探索成为桥梁的商业价值。”

成长空间

当Baumel在2016年7月加入Yoola的时候,Yoola的版图已经延伸到了包括东欧在内的整个欧洲市场。在当时,Yoola已经在美国拥有一定数量的粉丝了,但还没有签下美国的内容创作者。由于对新市场的不了解和让公司更组织化、商业化的诉求,Yoola的创始团队选择邀请对于美国娱乐内容市场有着深刻了解的“老乡”Baumel来加入团队。

Baumel是一名连续创业者。他的上一家公司Bites是一个能让用户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投票来在Facebook和YouTube等社交平台上发起讨论的网站,和福克斯体育频道、全美音乐奖、公告牌音乐奖(Billboard Music Award)、《老大哥》、《厨艺大师》,以及贾斯汀·比伯、亚瑟小子等明星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我一直在娱乐行业工作。当我得到了加入Yoola的机会以后,我分析了这家公司的潜力、商业模式和财务情况,我非常喜欢这家公司让互联网上的创作者变得更加有名的理念,也意识到这家公司还有很多成长空间,是能够由我去促成的。比如,进入新市场,还有进行多样化经营等。”Baumel回忆。

现在的Yoola一共有120名员工,分布在世界范围内的5个办公室,所在城市包括以色列的海法、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乌克兰的基辅,以及Baumel加入后才开设的美国洛杉矶办公室,为不同地区的内容创作者、内容机构和商业公司提供服务。目前,Yoola在北京只设立了一个小办事处,有2-3名员工,负责内容的本地化和商务对接业务。

Baumel表示,Yoola的核心商业模式一直没有改变:“我们建立了一个创作者的国度,帮助他们分发内容、提高点击量,然后再从最后的获利获得抽成。”他认为Maker Studios被迪士尼关闭并不代表MCN模式不再被看好,只是观众的需求变得更加细化,内容的质量和种类都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如果一直留在迪士尼的体系里,他们可能只能生产合家欢、更被广告主喜欢的内容,因此他们选择离开。”因此,现在Yoola虽然签下了3万名内容创作者,但在其中,核心的、Yoola运营团队频繁接触和合作的内容生产者大约在2000-3000名,方便他们精细化运营和管理。

Yoola旗下的签约KOL(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在原本的扩张思路下,加入Yoola的Baumel开始系统地了解不同国家的内容市场。“我突然发现,我们在中国,这个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一个观众也没有。”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因为Yoola的主要发布平台就是Facebook和YouTube,而这两者中国观众都无法访问。在2016年年底,Baumel决定,除了美国市场以外,一定要抓住中国市场这个巨大的机会。

桥梁

在2017年年初,Baumel第一次来到中国。他通过几个在中国生活的以色列朋友介绍,花了一整个月,前往北京、广州、厦门等几个城市,拜访各大社交平台和视频平台相关业务的负责人。“我其实挺惊讶的,当你在不同的公司和这些负责人见面的时候,他们都会非常热心地帮助你,为你联系更多的平台,所以每一周,我都会有越来越多的会议。”

他很快意识到,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国际上只有两个最大的平台,一个是YouTube,另一个是Facebook;剩下的还有Instagram和Snapchat,最近还有Musical.ly。但是中国有十几个主流平台,每个平台都有几百万、上千万的用户。”Yoola首先搞懂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在这些平台上的用户究竟是谁?另一个是,在不同的平台上的用户行为是怎样的?”

在他们理解了平台需要什么之后,Yoola先谨慎地引入了包括个人和公司在内的5个内容账号。“我们遵循的是“憨豆先生”原则,也就是在这些内容里既没有语言的障碍,也没有文化的障碍。”Yoola在Facebook上粉丝数最多的一个账号就是DIY账号,教你手工制作各种各样的东西,内容里几乎没有语言,很容易被不同国家的粉丝理解。

“我认为中国用户和国际用户的共同点要比差异点多很多,只要内容够有趣,人们都会喜欢的。”Baumel介绍,现在Yoola在中国最受欢迎的美食类账号“半夏食谱”在中国已经拥有60万名粉丝。“里面很多食物和制作的原材料可能中国观众从来都没有见过,但是他们依然很喜欢点进来看,还会问,‘我去哪儿才能买到这些东西?’。”

Yoola的团队合影(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但在进入中国后,Baumel很快发现,在中国拥有流量并不直接引向变现,很多内容创作机构都选择了电商、内容付费等变现路径。“所以在中国,你得拥有更多的创造力,才能实现变现。”

他们找到的新办法是成为桥梁。“拿我们和今日头条的合作举例,在和他们签订了合同以后,我们会在中国为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等一些列头条系的产品提供内容;另外,我们也会为头条包括Top Buzz在内的海外产品提供内容。更重要的是,这些产品还需要在海外进行宣传和推广,我们也承接了这一部分的业务,帮助他们在海外的不同平台上吸引更多的用户”。目前,和Yoola合作进行海外业务推广的中国公司大约在15-16家,并且每个月都在继续增长。

Yoola在中国的业务也让他们在海外扩大了名声。“很多美国和欧洲的中小型公司想要进入中国,去找不到推广的办法,所以他们也和我们合作,帮助他们把产品往中国国内推销。”Baumel强调,他们依然是一家以服务内容创作者为主的公司,只是在变现途径上选择了原生广告。

2018年将会是Yoola全力向中国扩张的一年,他们会推动更多不同品类的内容进入中国,“美食、体育、DIY、生活黑科技、美妆,都是很好的分类,我们希望能够吸引到越来越多不同的观众。”为了能够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Baumel也在考虑引进战略投资人的问题,“我们是一家私人公司,从来都没有进行过融资。不过中国市场确实太特殊了,如果条件合适,我们会考虑接受战略投资。”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