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不了社会生活大环境,可以改变自身心理小环境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内心就如弹簧一样。正常情况下,被压力压一压,会弹回原处;但若出了状况,被压力挤压,就弹不回去了。 而心灵弹性不足时,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容忍度就会下降, 面对不如意,更容易自残或者残害他人。 6月20日,甘肃19岁的花季少女,在围观群众的起哄之下,终于纵身一跃。 6月28日,上海2名无辜的小学生,被一名自称生活不如意,想要报复社会的29岁男子砍杀身亡。 很多时候,作为社会个体,我们是十分弱小的,没有办法阻止或者拒绝伤害事件的发生。 但是,我们可以增强自己的心灵弹性,提高心灵复原力,当面对那种无法避免的伤害之时,能够选择那个将伤害降到最低的处理方式,继续过未来的生活。 如果那位19岁的少女,在遭受老师猥亵之后,能够有机会调整身心,放下过去,她或许就不会轻生; 如果那位29岁的青年,在遭遇生活的困顿之后,依然能对未来充满信心,那么2名无辜的小学生也不会因他而死。 我们都知道,生活没有如果,生命不会重来; 但是,在自残或者残害他人之前,若我们有途径,帮助自己,恢复心灵的弹性。类似的恶性事件就能少发生。 如何做? 1 接纳自己的低潮期 如今,很多鸡汤文,一直鼓励人们要积极、上进、乐观、豁达;如果做不到,似乎就是低能的、弱小的、被鄙视的;一些人,甚至不敢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一些牢骚、写一些抱怨的话语,他们担心自己被别人评估为“负能量”的个体。 而那些醒目的“请远离身边(负能量、垃圾人)**”的微信爆文,又将这种状况推到高峰,导致谁也不敢暴露自己的“负能量”。 可是,吃五谷杂粮的人,情绪总会有高潮或者低谷;没有人一直都是积极亢奋的,有起有落,才是情绪常态。 如果一直要以“正能量”的面目示人,那么那些拒绝不了的“负能量”要藏在哪里呢? 不是你不接纳它,它就不会存在。 不接纳它,不正视它,被累积到一定程度,它就会爆发的。 所以, 低落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接纳那个看起来有些脆弱的自己; 接纳他的坏心情,接纳他对生活的悲观失望,接纳他的委屈、愤怒、压抑和不满。 通常情况下,人被接纳和理解之后,才能变得通情达理。 ▼ 2 给低落一个期限 当我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将所有的注意力聚焦在自己身上;我们能看到的世界会变得异常狭小,我们会放大自己的悲剧、扩大自己的委屈、燃烧自己的愤怒。 因此,接纳自己的不愉快,给自己的低落一个单独处理的时间之后, 我们得帮助自己做一些调整,不能一直沉浸在那个情绪里头。 那么时间该如何把握? 一般的小烦恼、小伤心,我们或许最多给自己半天时间。 大一点的不如意,我们可以给自己一天时间来消化。 这个时间过后,你要提醒自己:“**好了,你的不愉快到此结束,你可以做些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欣赏经典影片,通过镜头看看世间的悲欢离合,我们自身的那些小情绪,或许就放松了。 昨天晚上,情绪有些低落的我打开了电影《暖春》, 因为我知道,它是可以让我流泪,同时,又能给我勇气的好片子。 十几年前,在大学寝室里,我与室友下晚自习回来,看得《暖春》。 不知道是那会儿准备考研,内心十分脆弱,还是因为年轻,感情丰富,开场不到5分钟,我已流泪满面,整场电影看完,我们俩用了一包纸巾。 如今再看,虽不如当年那样,哭得跟鬼似的;但是也少有的流了许多眼泪,借着影片,将眼泪排出,心情轻松了不少。 给坏情绪一个缓冲期,然后通过各种宣泄途径进行调整,既能消化坏心情,也能避免自己陷入抑郁。 ▼ 3 建立自己的能源库 有人说,我不知道该如何让自己放松,也找不到合理宣泄的途径,甚至连一个谈心的朋友都没有。 很多时候,拿着手机,不知道要拨给谁。 担心自己的突兀,会打扰到别人; 担心自己的遭遇,会成为别人的笑柄; 更加担心,别人理解不了自己心中的苦闷。 于是,当我们没有办法借助他人帮助自己“复活”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台湾文案天后,李欣频说,每个人都要建立自己的能源库。 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开启这些能源库给自己充充电,然后就可以满血复活了。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过去,你经历的不开心、不如意、甚至是伤心、绝望的事情之后,有哪些人、事、物,可以帮助你,调整身心,恢复常态? 如果你能想到一些,那么这些人、事、物,就是你的能源库, 你应该将他们收罗整理好,遇到能量衰竭的时候, 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取能量。 比如,好的电影、图书、知心的朋友、体贴的家人,就是我的能源库。 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们足以帮助我恢复,屡试不爽。 综上,我们改变不了社会生活大环境,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身心理小环境。 接纳自己、调整自己、建立自己的能源库,才能使得心灵充满弹性,不惧压力。 附能源库 电影: 《暖春》 《飘》 《当幸福来敲门》 《肖申克的救赎》 等 图书: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平凡的世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人生的智慧》 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