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苹为何物?

 北斗史地研究所 2021-02-03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是诗经中的名句。那么,这个“苹”,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有人说,这个苹,通萍,是浮萍

可是,人家这个诗里面交代的很清楚,这种植物是生长在野地里,而且是鹿吃的东西,和浮萍的特征不太相符。

还有人说,这个苹,就是一种蒿类,大概是青蒿艾蒿吧

可是,这首诗的下面,还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的句子,根据古人比兴的习惯,这个“苹”和“蒿”,必然不是同一种植物。

那有人说了,难道是“苹果”?

这个更不可能了,因为梅花鹿的主要食物是:叶子类。

那么,这个“苹”,究竟为何物呢?

我们先来看古文字“平”

平,是“萍”的本体字,这个平字,象形了浮萍的三大特征:

1、倾斜的根茎

2、叶子一头大一头小

3、叶子底部,从中间一分为二

其他和“平”有关的字,都是引申了浮萍的特征。

如“公平”“平等”“平均”,指分配公正上要象浮萍从中分开那样均匀。

“平凡”“平庸”“平安”,指人生像浮萍贴水一样波澜不惊。

而蒲公英,其外形和浮萍有很多相似之处,属于草类,故名”苹“

蒲公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草类,也是梅花鹿喜欢吃的食物,那么“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也就合情合理了。

而苹果,因其外形颇像蒲公英,故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