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柔雨丝】| 王天友作品:山村情恋

 枸杞文学 2021-02-03

前不久,我和华韵到一个偏远山区去体验山里的生活,去采撷山里的素材,提炼一些乡土味。算是机缘吧,偶尔从山里听来了一个八十年代关于山里人的故事。“好感人”华韵说,我也道:“此行不枉。”真的,这个故事听起来很感人,我不妨借用山里人的语言讲给大家听。
在川西南偏远的大山中有座山叫白云山,白云山上有个凤凰岭,凤凰岭地处白云山腹地,在一处陡陡的山崖上,山崖周围树木葱绿,山花遍野,山壑中怪石嶙峋,溪水潺潺,实实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一条弯弯的山道象玉带一样盘绕在山岭的半腰,是唯一一条由凤凰岭通往山外的路,在凤凰岭深壑的半壁处,无序地错立着几十间老旧的木屋,形成了一个简易的小山村“凤凰村”,凤凰村共有20余户,100余人,村子里的人与众多大山里的人一样,有着纯朴的心灵和勤劳的双手。


因为环境和交通原因,这里一直还没有通上电,照明主要是蜡烛、马灯和煤油灯,而唯一能叫得上“家电”的,就是夜行时使用的手电筒,还有空闲时村里人常聚在一起打发时间听的仅有的几台收音机。山路崎岖陡峭,进出山的物资基本靠肩挑背驼,村里人到乡上赶次集也得两头天不见亮。等乡上派一场电影来,村里人会象过一次盛大的节日一样欢喜好几天。村里人除了靠种地和拾柴禾换点钱,几乎便再没有其他收入了。村里人少没有学校,生活稍微宽裕一点的人家,也只能把孩子送山外面去上学。村东南方一间破旧的木屋立在小溪上,木屋里吱吱的石碾碾磨着一村人的生活。可就是在这样一个还较为闭塞,甚至说是落后的小山村,却有一位让全村人都记挂和谈论一生的人。
村西头高老头家的独生子高大山是这个小山村中唯一读过高中的小伙子,也是村子中老人夸奖,青年人羡慕的唯一一个有出息的青年人。高大山十九岁高中毕业就去当了兵,因为工作突出,立了功,不几年又在部队提了干,成了一名军官,还娶了一个漂亮水灵的山外姑娘做了媳妇。山村的人便以高大山为荣,把他当成榜样,说大山给高家给凤凰村增了光,所有年青年人羡慕得不得了。自那以后,山村里人教育孩子都用上了:你看人家大山那出息……


高大山探亲回来和媳妇在房前屋后栽了很多小树,种了许多山花,他对父亲、母亲和媳妇说:“等到下次树技绿了,山花开了,我就回来看你们。”父亲、母亲挺高兴,媳妇也乐了,乐得甜甜的象朵花。
大山媳妇姓冯,大名叫冯明秀,在山外也上过高中,在和大山结婚前在一个工厂上班。自嫁进山后,大山媳便打扮得同山里女人一样简朴,她很孝顺,很勤快,起早摸黑挖山种地,砍柴割草,精心照顾高大山的父母,和众多山村里的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空闲时帮助去山外读书放假回家的孩子复习功课。村里人都夸大山媳妇聪明、善良、能干,都说大山爸妈命好,有福气,亲切地叫大山媳妇“大山嫂”,逐渐地“大山嫂”这个称呼就替代了“冯明秀”的名字。


日子一天天过着,大山嫂的肚子也一天天鼓了起来,她把喜讯写信告诉了大山,大山回信说要她别太累了,要多保重身体,等她生孩子时他回来照顾她。大山嫂挺着个大肚子依旧重复着挖山种地,砍柴割草,照顾大山父母的日子,大山爸妈看在眼里疼在心头,真想替儿媳分担些担子,可当初为了供大山上学,拼死拼活劳累落下一身病痛的身子已力不从心,只能力所能及地帮儿媳打打下手,说些担心、关心的话。时间过了不多久,大山爸的脑疾复发,离开了人世。大山妈哭瞎了眼,大山嫂也哭得悲天恸地,大山嫂没有告诉大山,说是人逝无法复生,怕影响大山工作。大山爸的后事是大山嫂一个人操办的。大山嫂有空就给房前屋后的树木花草浇浇水,除除草,等着大山回来,每到晚上,大山嫂就会哼一曲歌:
月儿弯弯月儿圆,
我的那个哥哥哟,
你咋个还不回来,
妹子我月下把你恋,
不知不觉亮了天……
这支歌日子一长,村里人就都能哼哼了,有人说是大山嫂自己编唱的,也有人说是大山嫂从山外带进山里来的。总之,这首歌很幽怨,很好听,只要大山嫂一唱起这首歌,村里人就都知道她想大山了。


因为劳累过度,加之营养不良,大山嫂早产了,生下了一个小山,大山嫂躺在床上念着大山,可大山没有回来。大山妈也一个劲抱怨着:“这个没良心的大山,媳妇生娃也不回来看看,看回来我咋收拾他”。
大山嫂下地干活了,大山还没有回来。树绿了,花开了,大山没有回来。树叶掉了,山花谢了,大山还是没有回来。天冷了,雪花铺满了大地,一个噩耗传来,大山在抢险救灾中,为保护战友英勇牺牲了,小山村被悲痛笼罩,大山嫂痛不欲生,大山妈几度哭晕过去。有村里人说:“大山走了,她年纪轻轻,还得照顾个瞎眼婆婆,能熬得住吗”?
“这么穷的个山沟,也不是她个山外女人能呆得下去的,她该去山外边了”。
大山妈也哭劝着:“闺女,别遭罪了,你来咱家吃了不少苦,趁年轻你还是到山外去吧,这大山里不适合你,不然的话,老婆子我心里不安啊”!
“妈呀!你别说了,大山不在了,我就是你的亲闺女,我替大山孝敬你老一辈子”大山嫂流着泪,大山妈也流着泪。
大山嫂没有离开大山,她忍下悲痛,精心地照顾着瞎眼的大山妈,带着小山,依旧挖着山种着地。山坡上,花草间又飘荡着村里人熟悉的旋律,可现在这旋律却沾满了泪水:
月儿圆圆月儿弯,
妹的那个心儿呦,
就象是个青橄榄,
白天哟黑夜把哥念,
心怀一腔空悲叹,
泪水打湿面……


山村的人很朴实,很善良,每当这支歌飘荡在山村时,村里人的心便潮潮的。
大山嫂一天天瘦了,村里人都很心疼和关心这个既要带个还不会走路的娃娃,又要照顾一个瞎眼老人的山外来的女人,婆媳们时常上门帮她带带娃娃干些杂活,汉子们也常帮着干些体力活,并顺道捎上一捆捆干干的柴禾。
县里和乡上来人了,陪同部队领导来看望大山妈、大山嫂和小山,部队领导向大山妈和大山嫂敬了个庄严的军礼,然后送上大山的烈士光荣证书及抚恤金。这一刻,大山嫂哭得特别伤心,大山妈也哭,哭得悲天怆地,小山也哭着,哭得撕心裂肺,来的人和村里人都流着涩涩的泪。此后,更有好心的大婶劝大山嫂趁早再嫁,早日走出这大山。大山嫂说舍不得离开房前屋后的花草树木,要给婆婆养老送终。
花开花落,树木又长了一圈,在一个天气渐凉的秋夜,大山妈去找大山爸和大山去了,大山嫂的那个悲啊,让铁石心也会溢出酸泪来,村里的人也不知道用什么话安慰大山嫂,只是默默陪着她抹泪。
大山嫂娘家来人了,好象和大山嫂吵了架,听说是来接大山嫂去山外边的,大山嫂不愿离开凤凰村,她要守着大山一家和那些花草树木,她也舍不得村子里的人,娘家人叹着气走了。过了不几天,大山嫂年迈的爸妈也来了,一见大山嫂和小山就抱着哭,村里人知道大山嫂要带小山到山外面去了。其实,村里人的心也好纠结,既想大山嫂留在村子里,又想着她能去山外边陪伴年迈的爸妈,过好一点的生活。临走的那天,大山嫂领着小山在大山和大山爸妈的坟前伤心了好半天,又给房前屋后的花仔细地浇了一遍水,扶着己长成杯口大的小树,含泪呆呆地站在那好久好久。然后,才牵着小山一步一把泪地和村里人道别,村里人没有挽留,只是依依不舍地送她们很远很远,心中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酸酸的苦苦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村里人谈论大山家和大山嫂的话题也渐渐淡了,人们照常在这条通往山外的弯弯山道上奔忙着。在大山嫂离开凤凰村的第二年,大山家老屋基上盖起了几间新的砖瓦房,说是修的教室,供村子里孩子们上课的。孩子们高兴得活蹦乱跳,大人们也在脸上写满了兴奋。开课这天,村子里的人才晓得,这几间砖瓦房是大山嫂将大山的抚恤金和她自己一年来在山外打工挣的钱捐来给盖的,说也是大山的心愿,村里人的心中好一阵子潮潮的、暖暖的。又开始念想起大山嫂这个漂亮、善良、勤劳、坚强的山外边的女人,耳旁仿佛又响起了那熟悉的歌谣:
月儿弯弯月儿圆,
我的那个哥哥哟,
你咋个还不回来,
妹子我月下把你恋,
不知不觉亮了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天友,四川绵竹人,十余载的高原军旅生涯,喜欢文学创作,有作品散见各类报、刊,著有作品集。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每天都是一次新的旅行,每一个和我们走过一段的人都值得感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