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头题】| 习钢作品: 回忆52年前的一次旅行

 枸杞文学 2021-02-03


  在阳光明媚的五月,我陪同85岁的父亲回河北老家探亲。我们乘高铁从成都出发,13个小时就到达了河北省石家庄市。从石家庄回成都坐飞机仅需要2个小时。如今的交通四通八达,出行方便,用不着为东转车西找店而烦恼。然而在52年前,父母亲带我们第一次回河北老家的旅行,路途之遥远,乘坐的交通工具之多,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难以忘怀。


     我父亲1948年参军,后配属第二野战军一路南下,解放四川省、解放西康省,进凉山剿匪,转业在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工作。1964年我父亲被组织派到四川省委党校重庆分校学习。当年8月,父亲完成学习任务后发电报给远在凉山州金阳县人行工作的母亲,叫母亲带上我们三姊妹到重庆与父亲汇合,然后回阔别16年的河北老家看望我的爷爷和奶奶。母亲收到父亲的电报后,向单位请了假,简单收拾了行装,带着我们三姊妹踏上回河北老家的旅途。


1964年8月的一天,骄阳似火。我母亲拖儿带女从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出发,坐了两天的汽车到了西昌专区的西昌县。当时成昆铁路正在建设还未通车,如果坐汽车到重庆起码又要几天时间。于是我的母亲用摇把子电话通过金阳县委与西昌专区联系,开了一张乘飞机的证明。60年代坐飞机那是一件稀罕的事情,客机少,航线少不说,要坐飞机只有县级以上干部和军人才有资格。我们凭西昌专区办公室开据的证明,顺利的买到了机票,成人20元1张,小孩10元1张,乘坐的航线是从西昌的小庙机场直飞重庆,飞机机型是原苏联生产的伊尔客机,能载客20多人,机舱的座位是两排靠窗的长凳子,座位是皮革垫海棉,已经是很洋盘的了。飞机翱翔在蓝天,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坐飞机,从窗口往外看一片云的海洋,无边无际。在飞机途中,由于受气流的影响飞机颠簸的很厉害,我母亲出现晕机呕吐,我三姊妹吓得哭了起来。此时,同机的几位解放军叔叔过来安抚我们,乘务员阿姨端着用盘子装的糖果来哄我们,给我们吃。当时社会风气很好,全国到处都在学雷锋,做好事。在飞机上我们就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大约3个多小时,飞机安全降落在重庆白市驿机场,父亲接机将我们一家人落脚在歇台子住下。在重庆我们一家人在解放碑等地玩了两天后,又开始了北上的历程。


我们从重庆市朝天门码头乘坐轮船,坐的是二等舱,舱内上下铺,一共有8个铺位,轮船航行了3天2夜,经过三峡、蘷门、宜昌等地到达武汉的汉口码头。在坐轮船的几天里,我感觉很舒服,行船平稳,两岸悬崖峭壁,风光无限,可惜当年我年幼,又没有照像机,没能留下美丽的三峡风景。到武汉后,我们换乘从武汉直达北京的火车,那时的火车是烧煤碳的蒸汽机火车,座位也是木板,真的是硬座。伴随着1天1夜的轰隆隆的声音,我们到达了河北省石家庄市。虽然坐火车我们感到很疲惫,但离老家越来越近了,随后我们搭上去平山县的班车,经过3个多小时车程到了平山县。我们一下车,似乎有人在打招呼,原来是老家的亲戚来接我们了,看着几张陌生的脸,把我们扶上了一辆大板车上,一头壮黄牛拉着车慢悠悠地向农村老家走去,路上经过了一条河,那河水不深,清澈见底,许多小鱼儿游来游去。这番“鱼翔浅底”的景象,现在已见不到了。



牛车走了5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我父亲的老家,河北省平山县南甸乡白北雁村。晚上,我那三寸金莲的奶奶步履蹒跚地张罗着给我们包饺子,一家人围着祖宗留下的八仙桌高高兴兴边吃饺子边说笑,其乐融融。在老家住了7天的日子里,我们钻地道玩耍,在河沟里掏虾米,坐自行车去看亲戚,赶集时用1.5元钱买了5只鸡烧来吃,我们姊妹真是开心极了。告别了老家,我们全家又去了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地,亲眼看到了天安门,看到了大上海,看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人间仙境。52年过去了,离开生我养我的第一故乡凉山到内陆工作,也已30多年了。回想1964年8、9月间的旅行,我们一家人不仅回了河北农村老家,还去了首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既乘坐了飞机、轮船、火车、汽车、自行车等现代交通工具,还坐了古老的牛车、独轮车。如今,祖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交通工具更加现代化,而古老的交通工具已难寻踪影。作为1958年在凉山州金阳县出生的我,通过两次回老家旅行的对比,见证了祖国快速发展的历程,我深深地感到,只有共产党,才能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奔向富强的小康之路,才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祝愿祖国明天越来越美好!祝愿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作者简介:习钢、男、1958年6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高级咨询师。现任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书刊编辑出版院副院长、西部创作研究院德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德阳市作家协会理事。习钢先生从事过“工农商学公”等职业,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有百余篇新闻、通讯、散文、随笔、论文等在《凉山日报》、《四川日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四川青年报》、《机关党的建设》、《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四川档案》、《德阳日报》、《德阳晚报》、《德阳文学》、《创新》、《德阳社科》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和广播电台报道。1998年编著《档案学理论与实践新探索》,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主持的档案科研项目荣获四川省档案局第四次科技进步奖。2018年出版专著《我心飞翔》一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