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经典】| 金锡逊作品:汉末曹操留诗史

 枸杞文学 2021-02-03
汉末曹操留诗史


——读《曹操集》


在文学史上,曹操是有较高地位的。
汉献帝建安年间,是汉末魏初。封建社会动荡,许多文人眼见连年战争对人民之摧残,对人民寄予一定同情。正如清代史学家、文学家赵翼在《题遗山诗》中有句:“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个“幸”,其实不过是在悲痛之中,吟出“沧桑”罢了,并非诗人以乱世为幸。于是,慷慨悲凉、渴望建功立业的诗歌作品竟旺盛起来。这时期著名的作家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阮瑀、徐干、陈琳、应瑒;还另有一位女作家蔡琰。他们的文学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建安文学,他们的创作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
曹操是汉末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镇压过黄巾起义,但他对现实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接受了农民起义的一些教训,采取了一些比较开明的政策,比如屯田。抑制豪强兼并等来缓和阶级矛盾。他胸怀统一中国的大志,统一了北方。
曹操留有大量文章,还为《孙子》兵法作注,及少量诗歌传世。文章如:与孙权书、与刘备书、与诸葛亮书、《答袁绍》、《孙子序》、《沧海赋》、《登楼赋》、《置屯田令》、《褒赏令》之类,数量虽多,多数为政治公文。唯有乐府体诗歌成就很高。











曹操的诗今存二十余首,全是乐府诗,继承了《诗经》、《楚辞》、汉乐府的传统。曹操的诗艺术性很高,昂扬的精神、宏伟的气魄和慷慨不平的感情,形成了他的诗的特有风格。南朝·梁文学家钟嵘在他著的我国第一部诗歌评论集《诗品》中评曹操的诗说“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
曹操有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动荡不安的社会面貌。如:《蒿里行》、《薤露行》、《苦寒行》、《却东西门行》这数首就是。
就说首《蒿里行》吧,此诗就揭露了军阀混战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特别是“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几句令人心碎。
公元190年春,关东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董卓在洛阳放火抢掠,挟持汉献帝到长安,董卓自己留在洛阳。但是,关东各州群的军阀各有打算,观望不前,想扩大自己的地盘。于是曹操写了《蒿里行》对人民表示同情。明代文学家锺惺评此诗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还有讴歌统一理想的诗。在曹操,统一当然是为了称王称霸,但人民也希望结束战争,统一天下,过平静的生活。如《短歌行》的结尾唱道:“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抒发了曹操思贤求才的志向,有人才深藏,他有求。遇到贤才,像周公饭吃到一半会放下,他也会这样放下饭碗来接待。
《短歌行》先感慨时光易逝,继而续写求贤若渴的心情。最后说出自己的雄心大志。清代人朱嘉徵说:“短歌行,歌对酒,燕雅也。”“燕”通“宴”,朱嘉徵认为这是用于宴会的歌词。清代陈沆说:“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志也。”认为曹操这首诗和汉高祖刘邦《大风歌》主题思想相近,是希望遇到猛士,共平天下。
《却东西门行》结尾写道:“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望。”写了连年征战,归乡无期,表达出征夫长久从征的怀乡之情,也带出作者自己的感伤。
《龟虽寿》表达了乐观的情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至今被广泛引用。











《观沧海》一诗是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登上碣石山时写的。到了六朝时,碣石山沉入海底。这首是写景杰作:“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大有吞吐日月、气盖山河的气魄,有积极浪漫主义的色彩。毛主席在1954年夏作的《浪淘沙·北戴河》词下半阙中吟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就是应对曹操的。曹操“秋风萧瑟”,今日“萧瑟秋风”,景色何其相似,但人民却当家作主——换了人间了!
自然,他的诗难免有消极的思想,比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之类调子就比较低沉了。
总的来说,曹操的诗思想深刻,艺术成就较高。有人评论他的诗“情深于辞,质胜于文”、雄伟的气魄,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壮的情调,苍劲的风格,是曹操诗歌的特色。

                                                                    

参考书目:
所引诗源自——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著,中华书局1962年第一版《魏晋文学史参考资料》第二章《建安诗文》。
所引诗源自——中华书局编辑出版,19597月版《曹操集》。


本栏目主编:韩阳










作者简介:金锡逊: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江干区作协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